北京化工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智慧型製造新工程師校企聯盟成員,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共建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北京化工大學原名北京化工學院,始建於1958年,隸屬於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領導。1971年,與北京化纖工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化工學院。1978年,北京化纖工學院從學校分出。1994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1996年,北京化工管理幹部學院併入學校。1998年,學校劃轉教育部直接管理。2007年,成為教育部、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共建高校。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由3個校區、2個基地組成,總占地面積約3000畝,總建築面積93萬餘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0億元,科研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0.9億元,圖書館藏書170餘萬冊;共有教職工2500餘人,其中院士8人(含雙聘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75人,研究生6789人(含博士974人);設有16個學院,開辦55個本科專業;擁有7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0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9個 - 主管部門: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學校官網:http://www.buct.edu.cn
- 中文名:北京化工大學
- 外文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簡稱:北化(BUCT)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理工類
- 屬性: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
211工程(1996年)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08年)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2008年)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袁自煌
校長:譚天偉 -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 - 本科專業:55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7個
培育學科1個 - 院系設定:化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等16個學院
- 校訓:宏德博學、化育天工
- 校歌:《母校之光》
- 校慶日:每年9月15日
- 地址:東校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5號
西校區: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路98號
南口校區: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南澗路29號 - 院校代碼:10010
- 主要獎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5項(2001年—2014年)
國家科技獎26項(2001年—2017年)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 - 知名校友:賀國強,周小川,李學勇,何報翔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 北京化工學院
- 北京化工管理幹部學院
穩定發展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學院 | 專業名稱 | 授予學位 |
---|---|---|
化學工程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工學 |
環境工程 | 工學 | |
能源化學工程 | 工學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工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功能材料 | 工學 |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 |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安全工程 | 工學 | |
工業設計 | 工學 | |
產品設計 | 藝術學 |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工學 | |
機械工程 | 工學 | |
包裝工程 | 工學 |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自動化 | 工學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工學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電子信息工程 | 工學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通信工程 | 工學 | |
生物醫學工程 | 工學 | |
軟體工程 | 工學 | |
數字媒體藝術 | 藝術學 | |
經濟管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 |
經濟學 | 經濟學 |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 | |
市場行銷 | 管理學 | |
會計學 | 管理學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 | |
財務管理 | 管理學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學 | |
旅遊管理 | 管理學 | |
電子商務 | 管理學 | |
理學院 | 套用化學 | 理學 |
材料化學 | 理學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理學 |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理學 | |
金融數學 | 經濟學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文法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 | 管理學 |
英語 | 文學 | |
法學 | 法學 | |
行政管理 | 管理學 |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教育學 | |
漢語國際教育 | 文學 |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生物工程 | 工學 |
生物技術 | 理學 | |
製藥工程 | 工學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 |
國際教育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美國底特律大學合作辦學) | 工學 |
生物工程(美國紐約州立大學ESF分校合作辦學) | 工學 | |
工業設計(義大利熱那亞大學合作辦學) | 工學 | |
侯德榜工程師學院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技術管理與套用方向) | 工學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方向) | 工學 | |
能源學院 | 化學 | 理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工學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化學工程 | 工學 | |
材料工程 | 工學 | |
巴黎居里工程師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工學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工學 | |
生物工程 | 工學 | |
“一帶一路”學院 | -------- | -------- |
學科建設
- 學位授權點
- 重點學科
- 學科評估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A | 2%~5%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A- | 5%~10% |
0703 | 化學 | B+ | 10%~20%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B+ | 10%~20%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B | 20%~30% |
0802 | 機械工程 | B- | 30%~40% |
0807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B- | 30%~40%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C+ | 40%~50% |
0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C+ | 40%~50%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C+ | 40%~50% |
1202 | 工商管理 | C+ | 40%~50% |
0702 | 物理學 | C | 50%~60% |
0822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C | 50%~60% |
0835 | 軟體工程 | C | 50%~60%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C- | 60%~70% |
0701 | 數學 | C- | 60%~70% |
1007 | 藥學 | C- | 60%~70% |
師資力量
稱號 | 名錄 |
---|---|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 | |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 | |
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 | 袁權 |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 | 毛炳權、孫優賢 |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劉振宇、楊萬泰、陳建峰、譚天偉、閆壽科、陳標華、 張立群、仲崇立、甘志華、何靜、余樂安、孫曉明、王峰、 於中振、衛敏、李峰、徐福建、汪樂余、初廣文等 |
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 | 勵杭泉、楊屹 、蘇海佳 |
“973”首席科學家 | 譚天偉、劉振宇、高金吉、張立群等 |
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張立群等 |
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 湯鈴等 |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 | 蘇海佳、田明、劉大歡、李想、王潔欣、湯鈴等 |
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 張常群、楊祖榮、楊屹、勵杭泉、譚天偉 |
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 | 李成岳、楊衛民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 段雪、譚天偉、楊萬泰、陳建峰、張立群、高正明、邱介山、袁其朋、吳一弦、楊衛民、仲崇立、徐福建、田明 |
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 段雪 |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 | 吳一弦、尹梅貞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 仲崇立、吳一弦、衛敏、陳建峰等 |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 譚天偉、袁其朋、於廣鎖、余樂安等 |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 | 楊萬泰、陳建峰、李效玉、仲崇立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 陳標華、文利雄、武德珍、吳一弦、宋懷河、李其方、 李峰、何靜、張衛東、楊小平、楊為民、趙勁松、衛敏、 袁其朋、曹達鵬、鄧建平、付志峰、荊堅、雷志剛、劉力、 邱兆斌、陶霞、曹兵、黨智敏、邵磊、王峰、張法智、 於中振、田明、馮嵬、密建國、吳衛澤、孫曉明、靳其兵、 楊文勝、宋宇飛、吳友平、徐福建、張潤鐸、張志華、 任鐘旗、石峰、蘇海佳、汪樂余、王克儉、尹梅貞、蔡晴、 何亞東、劉清雅、劉志平、陸軍、呂超、王文才、魏芸、 劉軍楓、楊晶、陽慶元、李健、李征、劉海梅、王華慶、 王潔欣、隋剛、盧詠來、李慧慧、李想、 劉志明、盧濤、王友清、張燚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聚合物工程教學團隊(2009年) |
化學工程教學團隊(2008年) | |
高分子科學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 | |
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2010年) | |
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年) | |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 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年) |
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2007年) | |
化學工程教學團隊(2008年) | |
高分子科學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 | |
工科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 | |
計算機基礎課群組教學團隊(2010年) | |
大學物理課群教學團隊(2010年)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項目類別 | 項目名單 |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化學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 |
北京市級特色專業 | 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套用化學、製藥工程、生物工程、功能材料、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
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 |
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自動化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生物工程專業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 |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化學教學基地、國家工科基礎課程物理教學基地 |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 北京化工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化工教學實驗中心、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教學實驗中心 |
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 | 化工過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工安全與裝備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工產品全生命周期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大化工類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
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環境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工程教學實驗中心、化學教學實驗中心、物理教學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等 |
北京市級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 北京化工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物理化學、大學化學實驗、計算化學、有機化學、儀器分析、複雜物質剖析 |
國家級資源共享課 | 物理化學、大學化學實驗、計算化學、有機化學、儀器分析、複雜物質剖析等 |
教育部雙語示範課程 | 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等 |
- 教學成果
項目名稱 | 獎項級別 | 獲獎時間 |
---|---|---|
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01年 |
化工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改革的研究與實施 | 一等獎 | 2005年 |
產學研相互促進建設大化工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 一等獎 | 2009年 |
化工類多元化和國際化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的構建 | 一等獎 | 2009年 |
強化化工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9年 |
以優質教學資源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的化學基礎教學平台 | 二等獎 | 2009年 |
構建國際實質等效的化工專業認證體系,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 | 一等獎 | 2014年 |
走理工融合之路培養套用化學專業高素質創新人才 | 二等獎 | 2014年 |
基於“大工程觀”的生物類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二等獎 | 2014年 |
社會聲譽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平台類別 | 平台名稱 |
---|---|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 |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 北京市生物加工過程重點實驗室 |
新危險化學品評估及事故鑑定基礎研究實驗室 | |
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高端機械裝備健康監控與自愈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
材料電化學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
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製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 | |
危險化學品生產系統故障預防及監控基礎研究實驗室 | |
膜分離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
環境有害化學物質分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
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 | |
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 | 北京市多級結構催化材料工程技術中心 |
化工行業系統仿真工程技術中心 | |
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智慧型過程系統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高分子材料加工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與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北京市先進彈性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彈性體材料節能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 |
塑膠機械與塑膠工程研究所 | |
化工行業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生物煉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北京市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 |
北京市水處理環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國家能源生物煉製研發中心 |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 文物保護領域科技評價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
北京智慧財產權研究基地 | |
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 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 | 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陳建峰(2008、2011),楊萬泰(2012),何靜、楊萬泰 (2015) |
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 超分子結構功能材料的插層組裝(2004) |
超重力反應與分離新技術(2006) | |
高性能有機高分子材料集成製備(2007) | |
先進彈性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創新團隊(2008) | |
生物資源的高效轉化與利用團隊(2013) | |
國家引智基地 | 面向高端裝備及醫學器件的先進制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綠色製造引智基地 | |
插層結構分子材料的組裝化學創新引智基地 | |
微生物綠色製造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
校內其他科研機構 | |
---|---|
聚氨酯材料工程技術中心 | 製藥工程研究室 |
生物工程研究室 | 先進彈性體研究中心 |
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與先進制造(英藍)實驗室 |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
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 | 超重力工程技術中心 |
環境科學與工程技術中心 | 過程模擬最佳化中心 |
環境與能源催化研究中心 | 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所 |
膜材料與新膜過程研究所 | 綠色化工技術發展研究中心 |
生物質能源與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先進納微結構材料實驗室 |
國防新材料研究中心 | 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光聚合基礎與套用研究中心 | 先進複合材料研究中心 |
先進聚合物結構與性能研究中心 | |
功能材料研究所 | 材料環境行為與表面保護研究室 |
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研究所 | 化工裝備技術工程中心 |
診斷與自愈工程研究中心 | 特種流體裝備技術開發中心 |
化工設備設計研究所 | 微納製造中心 |
塑膠機械及塑膠工程研究所 | 橡塑機械研究所 |
擠出成型研究室 | 塑膠成型研究室 |
新材料及裝備研究室 | 信息安全技術研究中心 |
計算機模擬與安全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 自動化研究所 |
計算機套用研究所 | 測控技術研究所 |
綠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 信息化績效評估中心 |
運營管理與戰略決策研究中心 | 低碳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 |
安全與應急管理實驗室 | 金融工程研究所 |
非線性科學研究中心 | 現代催化研究所 |
近代化學研究所 | 植物化學物理研究所 |
科研成就
項目名稱 | 獎項等級 | 獲獎時間 |
---|---|---|
低斷面抗濕滑低噪聲超高性能轎車子午線輪胎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10年 |
塑膠精密成型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11年 |
旋轉填充床反應器強化新技術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2012年 |
大跨度鋼結構防火防腐關鍵技術與工程套用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14年 |
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成套技術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14年 |
節油輪胎用高性能橡膠納米複合材料的設計及製備關鍵技術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2015年 |
重要脂溶性營養素超微化製造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2016年 |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學術期刊
合作交流
技術轉移
國際合作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精神文化
- 校訓
- 大學精神
- 校歌
《母校之光》 作詞:王凱傳 作曲:張丕基 奧運村畔升起彩雲,那是學校亮麗的樓群。 火紅年代精誠奉獻,新的世紀務實創新。 我們驕傲母校之光,自強不息激流勇進。 我們自豪春風化物,棟樑柱石桃李繽紛。 勝古朝陽光耀乾坤,那是學校英名遠存。 一流學府歲月見證,天工開物開化育人。 我們驕傲母校之光,自強不息激流勇進。 我們自豪春風化物,棟樑柱石桃李繽紛。 |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歷任書記姓名 | 歷任書記任期 | 歷任校長姓名 | 歷任校長任期 |
---|---|---|---|
馬芳庭 | 1959.3-1971.4 | 李蘇 | 1958.8—1960.12 |
周靜 | 1973.7-1979.7 | 馬芳庭 | 1959.3—1971.4 |
馬芳庭 | 1979.7-1982.6 | 馬芳庭 | 1979.7—1982.6 |
周靜(代理) | 1982.6-1983.12 | 陳鑒遠 | 1982.6—1985.1 |
姜法善 | 1985.1-1993.10 | 龐瑤琳 | 1985.1-1993.10 |
盧濟金 | 1993.10-1996.8 | 樊麗秋 | 1993.10-1997.8 |
馮文林 | 1996.8-2002.12 | 王子鎬 | 1997.8—2012.6 |
2002.12-2018.11 | -------- | -------- |
校園環境
東校區(朝陽校區) | 位於朝陽區北三環東路。 | |
該校區承擔四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教學和科研。現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教學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一批國家級科研和教學實驗室和基地,成為雙一流”建設基地。 | ||
校內景色:啟榮園、銀杏大道、母校之光。 | ||
北校區(昌平校區) | 位於昌平區南口鎮南澗路。 | |
昌平校區北臨虎峪風景區,西南側為南口鎮,臨近居庸關八達嶺,擁有圖書館、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和一批教學設備。 | ||
校內景色:玉屏山、燕賀亭、化育林、柳湖、海棠花溪、紫藤花岸、荷塘、崇禮園、明德廣場。 | ||
西校區(海淀校區) | 坐落於海淀區紫竹院公園西側。 |
知名校友
姓名 | 職務 |
---|---|
政界精英 | |
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 |
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江蘇省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 |
謝鐘毓 | 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監事會原主席。 |
原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 |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民族委員會委員。 | |
原中央紀委常委,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 |
原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 |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華僑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家行政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副部長級)。 | |
歷任化工部規劃院副院長、化工部計畫司副司長,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機關黨委書記。曾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紀委書記。 | |
民革中央副主席、湖南省主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 |
應急管理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 |
通遼市委副書記,市長、黨組書記 | |
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紀委書記 | |
科技俊賢 |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黑龍江大學特聘教授。 |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 |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中糧生化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 |
中國工程院院士,GF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振動工程學會設備診斷分會主任委員。 | |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化學家,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主任。 | |
內蒙古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教授、稀土學院教授,科技與產業處處長,稀土學科帶頭人,“四個一”人才工程人才。 | |
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 大連理工大學膜科學與技術開發研究中心主任; 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發基地主任。 |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工系副主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層物理化學及滲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油氣藏流體相態重點研究室主任。 | |
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掛職任湖南省科技廳廳長助理;湖南省第十三屆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 |
劉明傑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青年首席科學家。 |
王敏 | 中國科學院2018年度人物,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研究員。 |
商界翹楚 | |
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 |
鄧代維 | 甘肅化工機械廠廠長。 |
化工出版社任社長兼黨委書記。 | |
北京市政協委員;京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董事局主席(2009年底卸任);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招商銀行獨立董事;SOHO(中國)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京城企業協會會長;歷任北京市第二輕工業總公司副經理;北京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市市長助理、兼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副會長;招商銀行獨立董事。 | |
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教授,CCG 特邀高級研究員;曾任國家開發銀行戰略研究機構負責人。 | |
恆豐銀行董事、董事長。 | |
創業先鋒 | |
鏈家董事長,全國工商聯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 |
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 | |
繽果盒子創始人、CEO。 | |
拉勾網創始人、董事長;3W coffee 咖啡館創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