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36年),字顏卿,潁川郡舞陽縣(今河南舞陽縣)人。東漢初年將領,雲台三十二將之一。
王莽末年,為弟報仇,逃亡江夏。後來加入綠林軍,擔任偏將,攻打鄰縣。23年,更始帝即位,以為廷尉、大將軍,封知命侯。更始帝建都長安,命署南陽太守事務,自行生殺賞罰大權,晉封鄧王,賜姓劉氏。
更始帝失敗後,歸附光武帝劉秀,擔任左曹,封山桑侯。受命攻打鄧奉、董欣,平定各處屯聚軍隊。29年,攻下湖陵,打敗蘇茂和龐萌,又與騎都尉王霸平定沛郡亂賊。30年,西屯長安,抵禦隗囂。31年,拜橫野大將軍,地位高於其他將領。分兵打敗隗囂屬將高峻,揮師逼降羌人各部武裝。公元33年,北上屯兵故安,抵禦盧芳。公元36年,在屯所去世,諡號為節。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常
- 別名:王顏卿
- 國籍:漢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潁川舞陽(今河南舞陽縣)
- 逝世日期:公元36年
- 職業:將領
- 主要成就:擊破高峻,逼降羌人
東漢開國功臣 - 爵位:山桑侯
- 諡號:節侯
- 官至:橫野大將軍
人物生平,起兵綠林,諸軍合併,封王賜姓,歸順劉秀,敗敵平亂,禦敵防奴,後世地位,歷史評價,史書記載,墓葬遺址,家庭成員,父親,兒子,
人物生平
起兵綠林
王常本是鄠縣人,其父王博在漢成帝、漢哀帝時期,移居潁川郡舞陽縣(今河南舞陽縣)。王莽末年,王常為弟報仇,隱其名籍逃亡江夏。公元17年(天鳳四年),王鳳、王匡等起兵於雲杜綠林(今湖北京山北大洪山)中,稱為“綠林軍”,聚眾數萬人。王常加入綠林軍後,被任命為副將,攻打鄰近各縣。公元22年(地皇三年),王常和成丹、張卬(áng)分兵進攻南郡蘭口,號稱下江兵。王莽派遣嚴尤、陳茂將他們擊破。王常與成丹、張卬收集散兵進入蔞溪,劫略於安州的石龍山與隨州的三鐘山一帶,部眾復興。引軍與荊州牧戰於上唐鄉,大破荊州牧,於是北達南陽的宜秋(今河南唐河東南)。
諸軍合併
當時,漢兵與新市、平林的部隊都在小長安被打敗,各部都想解散而去。劉縯聽說下江兵在宜秋,就與劉秀及李通都到王常軍營,說:“願見下江一位賢將,商議大事。”成丹、張卬共推派遣王常。劉縯見到王常,說明聯合的好處。王常大悟,說:“王莽篡漢弒君,兇殘暴虐天下,百姓思漢,所以豪傑並起。現在劉氏復興,就是真主。我真想獻身為用,輔助以成大功。”劉縯說:“如果事成,我豈敢獨享勝利成果!”於是與王常深相結識而去。
王常回來,把情況告知成丹、張卬。成丹、張卬認為自己兵多,都說:“大丈夫既起,當各自為主,為什麼要受別人制約呢?”王常的心獨歸順於漢,就慢慢曉說其將帥說:“以前成帝、哀帝衰微沒有後嗣,所以王莽得以趁機篡位。既有了天下,而政令苛刻殘酷,日久而失去了百姓之心。百姓的謳吟思漢,不止一日了,這樣才使我們因此而起。那種老百姓怨恨的,天就會去掉它;老百姓思念的,天就會給予。舉大事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才能夠成功。如果依仗強力勇敢,恣肆於情慾,雖得了天下,必定還要失掉。以秦皇、項羽之勢,還至於傾覆夷滅,何況今天是平民相聚於草澤之中呢?這樣下去,無異於自取滅亡。現在南陽劉姓舉族起兵,看他們來議事的,都有深謀大慮,是王公之才,與他們合併,必成大功,這是上天保祐我們!”下江諸將雖然倔強缺少知識,然而素來尊敬王常,於是都感謝說:“沒有王將軍,我們這班人差點陷於不義。願恭敬受教。”王常就引兵與漢軍及新市、平林兵合在一起。於是諸部齊心同力,銳氣更加強壯,於是共進兵,攻破並斬殺甄阜、粱丘賜。
封王賜姓
歸順劉秀
公元25年(更始三年),更始帝失敗被殺。公元26年(建武二年)夏,王常帶著妻子兒女來到洛陽,赤裸上身來歸附光武帝劉秀。光武帝見到王常非常高興,慰問他說:“王廷尉太辛苦了。常常想起從前,一起經歷艱險,哪一天忘記過。不早早來歸,豈不違背了從前的話嗎?”王常叩頭謝罪說:“臣蒙天命,得以拿著馬鞭追隨陛下。初次相遇於宜秋,後來會戰於昆陽,很幸運依靠您的靈威,終於結成同心。更始帝不嫌我笨,任命我做南州太守。赤眉軍攻入長安後,我喪失信心,非常失望,認為天下又失去法紀。聽說陛下在河北登基,心明眼亮,現在能見到陛下,死無遺憾。”光武帝笑著說:“我和廷尉開玩笑罷了。我見到廷尉,就不擔憂南方了。”於是召集公卿將軍以下大臣聚會,對群臣說:“王常以平民身份起義兵,知曉天命,所以被更始帝封為知命侯。和我在軍隊中相遇,相互關係尤為密切。”特別加以賞賜,拜為左曹,封山桑侯。
敗敵平亂
後來光武帝曾在大會上指著王常對群臣說:“這個人率領下江眾將士輔助漢室,心如金石般堅定,是真正的忠臣。”當日提拔王常為漢忠將軍,派他去南方攻打鄧奉、董欣,命令各位將領都隸屬於他。又下詔命令王常向北方攻打河間、漁陽,平定各處屯聚的軍隊。
公元29年(建武五年)秋,攻下湖陵,又和光武帝會師任城,接著跟隨光武帝打敗蘇茂、龐萌。進攻下邳時,王常的部隊在城門前和敵人作戰,一天幾次交兵,敵軍反身逃入城門,王常追近城下,城上箭如雨下,光武帝帶著一百多騎兵從城南高處瞭望,看到王常作戰非常賣力,派中黃門騎馬傳詔讓王常帶兵返回,敵人終於投降。又分兵率領騎都尉王霸一起平定沛郡亂賊。
禦敵防奴
公元30年(建武六年)春,光武帝召王常回洛陽,光武帝命令王常的夫人到舞陽迎接王常,回家上墳。又向西屯兵長安,抵禦隗囂。
公元31年(建武七年),光武帝派使者拿著官印詔書就地任王常為橫野大將軍,地位比其他將領高很多。王常分兵在朝那打敗隗囂屬將高峻。隗囂派將領領兵經過烏氏縣,王常攔擊並打敗了他們。揮師逼降羌人各部武裝,全部平定。
公元32年(建武八年)九月,東郡、濟陰盜賊興起,光武帝派遣王常和李通率軍打擊盜賊。
公元33年(建武九年),王常攻打內黃賊兵,打敗賊兵並迫使他們投降。後北上屯兵故安,抵禦盧芳。
公元33年(建武九年)六月,王常與朱祐、破奸將軍侯進、討虜將軍王霸跟隨吳漢統領五萬餘人,在高柳縣攻打盧芳部將賈覽、閔堪。匈奴派兵救援,東漢軍隊不能取勝。於是匈奴氣勢變得強盛,燒殺擄掠日益嚴重。光武帝命王常駐屯涿郡、朱祐駐屯常山郡、侯進駐屯漁陽郡,任命王霸為上谷太守,以防備匈奴。
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王常在屯兵之所去世,諡號節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