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潁川郡
- 外文名稱:Yingchuan Count
- 行政區類別:郡
- 所屬地區:東漢豫州刺史部
- 下轄地區:陽翟,長社,潁陰等20縣
- 政府駐地:陽翟
- 地理位置:河南東部 安徽北部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氣候
歷史沿革,秦代,西漢,東漢,三國初期,東晉,北周,南朝,人口分布,綜述,長社鍾氏,潁陰荀氏,鄢陵庾氏,禹州方氏,許國許氏,鄢胡康氏,潁川陳姓,潁川衍派,歷史名人,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時期,唐朝時期,“潁川四長”,史料記載,
歷史沿革
秦代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潁水得名,範圍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地,轄12縣:許縣(今許昌縣)、陽翟縣(今禹州市)、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等,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戰國時韓都城)。《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
西漢
東漢
東漢時期潁川郡屬於豫州刺史部(今安徽亳州)東漢時期,州成為一級行政區,其中豫州刺史部治所為譙(今安徽省亳州)轄區在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下轄潁川郡、汝南郡2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4國,縣九十七個。
三國初期
曹操遷漢獻帝到郡內許縣,這裡成為東漢名義上的首都,也稱許都。曹丕代漢後,改許為許昌,成為潁川郡郡治,而原治所陽翟及西北部地區被劃歸河南尹(治所在曹魏都城雒陽)。西晉時,潁川郡西南部分置襄城郡(包括今天平頂山市),轄區略為縮小並東移,仍治許昌,統9縣。
東晉
東晉鹹康二年(336年),在今安徽和縣、含山縣境僑置潁川郡(治今和縣新唐鄉後唐一帶),設邵陵、臨潁、曲陽3個僑縣。屬豫州。
北周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魏都區)。
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許昌郡(治今許昌縣張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長葛市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長葛市老城)。東魏天平元年(534年)改為潁州。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魏都區),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潁川郡改屬南豫州(治歷陽)。元嘉七年(430年)十月甲寅,改屬豫州(治睢陽,今壽縣城關鎮)。十六年閏月戊戌,復屬南豫州(仍治睢陽)。二十二年,改屬豫州(仍治睢陽)。大明三年(459年)七月丙戌,改屬南豫州(仍治歷陽),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改屬東豫州(仍治歷陽)。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齊代宋,潁川郡屬西豫州(治睢陽,今壽縣城關鎮)。
中興二年(502年)四月,梁代齊潁川郡改屬豫州(治晉熙,今潛山縣梅城鎮)。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地入東魏,廢僑置潁川郡。
人口分布
綜述
潁川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潁川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帝生於此,夏禹建都於潁川。也因此成為中國眾多姓氏的發祥地。歷史上潁川人才輩出,數不勝數。
潮汕民間有不少陳姓世稱“潁川舊家”,說明其望出潁川。很多人不明其來歷,以致潮汕鄉村許多陳家門樓的牌匾上赫然刻著“穎川舊家”或“穎川世澤”,“潁”和“穎”不同,錯了還不知道。從陳家姓的新屋中,主人誤以“穎川”為始祖起源地的約占三分之一。這是以訛傳訛,誤導子孫。中國地名中有沒有“穎川”尚且不敢妄下結論,但百家姓中絕無望出“穎川”的(偶爾亦見某本書上誤植),這一點卻可以肯定。而“潁川”則名不虛傳、歷史悠久,有多個姓氏望出於此,陳姓就是其中之一。
陳氏———陳元光設定漳州,被後人尊為“開漳聖王”
賴氏———南北朝時避亂江西,在當地迅速贏得響亮名聲
韓氏———以“潁川”為堂號,雖遷居異鄉,仍以是潁川人為榮。
陸姓———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230年)置郡,治所在陽翟(今禹州)。相當於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這支陸氏是吳郡陸氏的分支,開基始祖為東漢潁川太守陸閎。
郭氏————新唐書的記載講清了五個問題:
一是郭氏來源,郭氏來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聲轉為郭。
三是陽曲是郭氏居住延續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陽曲",還生下了數代人。
四是陽曲是郭氏祖籍地,因為"裔孫從潁川",郭氏之後代離開祖籍地陽曲而遷往潁川。
五是虢叔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孫,序做為虢叔後裔的代表者,是經周王朝正式承認的,從序開始號為郭分,成為虢轉為郭的第一代人。
庾姓———在兩漢時代形成了潁川和新野兩大郡望,而潁川庾姓最繁盛是當今庚姓中最大支派。
長社鍾氏
長社(今長葛市)鍾氏是魏晉時期頗有影響的世家大族。早在東漢時期,鍾皓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朝中多次徵召他做官,他都拒絕了。鍾皓因德行高尚、學識淵博,與陳寔、荀淑、韓韶並稱為“潁川四長”,為當時士大夫所傾慕。鍾皓的兩個兒子鍾迪、鍾敷因桓靈之世的“黨錮之禍”而終身不仕。到了他的孫子鍾繇,終於重振家風,使鍾氏成為曹魏時期舉足輕重的世家大族。
鍾繇東漢末為黃門侍郎,遭逢李傕、郭汜之亂,奉獻帝歸曹操。後為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為曹操經營關中,招集流散,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曹丕代漢,任為廷尉,曾建議以肉刑代替死刑,未被採納。明帝即位,進封定陵侯,遷太傅,世稱“鐘太傅”。鍾繇工書法,尤善隸、楷,與王羲之並稱“鐘王”。今長葛市老城鎮小南門裡有鍾繇洗硯池。池東西長60米,南北寬30米,水深3~4米,常年不涸,相傳為楷書之祖鍾繇練字洗硯的地方。池邊有高台,為鍾繇台。清乾隆十二年《長葛縣誌》載:“鍾繇台在縣治前,繇嘗學書其上,洗硯於池,池水盡黑。”
鍾繇的兩個弟弟鍾演、鍾進和兩個兒子鍾毓、鍾會都被封侯。其中小兒子鍾會為魏大將軍司馬昭的重要謀士。在伐蜀之役中,鍾會以鎮西將軍之職,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以平蜀有功,進位司徒。西晉時,潁川鍾氏有多人出仕。晉室南渡後,雖然鍾雅官至御史中丞,但離開故土的潁川鍾氏已是強弩之末了。
潁陰荀氏
整個魏晉時期,中原世族最有影響力的,要數潁陰(今許昌)荀氏。東漢時期的荀淑品行高潔,學識淵博,鄉里稱其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為“神君”。他的8個兒子,並有才名,人稱“荀氏八龍”,其第六子荀爽最為知名,官至司空。
荀淑的孫子荀彧、荀諶、荀衍、荀悅,從曾孫荀攸等人,都是漢魏之際的風雲人物和曹魏集團的重要謀士。荀彧,漢末先依附袁紹,發現袁紹不能成大事,便投奔曹操。為曹操出過不少主意,最有遠見的是迎獻帝到許。不久任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成為曹魏集團中重要的謀士,曹操把他比作張良。曹操迎天子都許,召荀攸為尚書,不久又任為軍師。荀攸隨曹操南征北戰,屢獻奇策,在曹操統一北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荀彧長子荀惲官至虎賁中郎將,娶曹操之女為妻,三子荀俁曾任御史中丞,五子荀詵曾任大將軍從事中郎,六子荀顗,歷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職。與荀顗同時,荀爽的曾孫荀勖在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過程中,追隨司馬昭左右,幫助出謀劃策。西晉建立後,累官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鄢陵庾氏
進入東晉之後,潁川庾氏步入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
與其他潁川望族進入東晉之後衰落趨勢相反,潁川庾氏卻步入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把庾氏帶入輝煌的關鍵人物就是庾亮。庾亮喜談老莊,是東晉玄言派的代表人物。司馬睿為鎮東將軍時,聞庾亮高名,聘為西曹掾,頗受器重。後以亮妹為皇太子(晉明帝)妃。庾亮曾參與討平王敦之亂,為明帝所親信。明帝去世,受遺詔與王導共輔成帝,任中書令,執掌朝政。後歷任平西將軍、豫州刺史、江荊豫三州刺史等職,握重兵。石勒死後,他上疏議請北伐,為郗鑒所阻,未能實行。庾亮之弟庾懌、庾冰、庾條、庾翼,皆是東晉赫赫有名的人物。然而好景不長,由於捲入東晉王朝內部的政治鬥爭,不少人被無辜殺害,潁川庾氏因此中道衰落。
禹州方氏
相傳炎帝神農氏的八世孫榆罔的長子方雷氏,因協助黃帝討伐蚩尤有功,被封於方山,其族稱方雷氏。黃帝娶方雷氏之女嫘祖為妻,炎黃兩個氏祖部落聯姻,並逐漸融合成為華夏民族的主體。方雷氏之後以封地為氏,有方氏、雷氏。新百家大姓中方氏與雷氏分列第63、第78位。
方雷氏所封之方山,即今禹州方山,因其形狀為方形而得名。方山緊鄰上古軒轅黃帝活動中心具茨山(現稱始祖山)。黃帝之臣風后被封於“具茨山”,並改名“風后嶺”;力牧被封於風后嶺山下,名為“力牧台”;大鴻被封於禹州城西大鴻山,禹州城北具茨山也有大鴻山和大鴻寨,是大鴻屯兵的地方。方山與上述黃帝之臣的封地都只有幾十公里的距離,方雷氏封於禹州方山是可信的。
許國許氏
亡國之後的胡國子民,紛紛改以國名為氏。
傳說上古時期,堯讚賞許由的德行,想把君位讓給他,但許由不願意,就躲起來。堯又請許由做九州長,許由認為這玷污了他的耳朵,於是跑到潁水去洗耳。後許由隱於潁水之陽,箕山之下,耕作為生。在今鄢陵縣陳化店鄉有許由崗、許由寨、許由冢等遺蹟。
西周初年,許由裔孫文叔被封於許地,建立許國。古許國都城位於許昌縣東南。《括地誌》云:“許故城,在許州許昌縣南三十里,本漢許縣,故許國也。”《元和郡縣誌》卷八許州許昌縣:“故許昌城,縣南四十里,即許國故城。”唐宋時期的許昌縣城,即今許昌縣的張潘鎮古城村。
開國之初,許國與周朝保持著密切的關係,主要負責監視和控制商的遺族宋國,防止其叛亂。西周末年,許國還是強國,曾經參與操縱周朝的政治,扶立平王,建立東周王朝。春秋以後,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先後遷於葉、城父、白羽、容城等地。公元前481年,許國被楚國所滅,子孫分散,以國為氏,就是今天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28位的許姓。
鄢胡康氏
胡國,西周姬姓國。在今郾城、舞陽一帶。春秋初期,計謀多端的鄭武公,先以其女嫁與胡君為妻,乘胡國不備,一舉將其滅掉。亡國之後的胡國子民,為表達不忘故國的感情,紛紛改以國名為氏,就是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15位的胡姓。
潁川陳姓
春秋時,陳厲公之子陳完為避難出奔齊國,改稱田氏,其後裔在戰國時取代姜氏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公元前221年,齊國被秦國所滅。齊王建的第三子田軫,在齊國尚未滅亡時便投奔楚國,後當上宰相,被封在潁川,並改回陳姓,成為潁川陳氏始祖。此後,潁川陳氏瓜瓞連綿,生齒甚眾,成為潁川名門大族,“潁川”也因此成為陳氏重要郡望。
陳軫十世孫陳寔初為縣吏,曾入太學就讀,後任太丘長。黨錮之禍起被株連,其他人都逃避求免,他卻自請囚禁。遇赦出獄後,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曾多次請他出山為官,都被他拒絕了,在士大夫中享有盛譽。陳寔生有六子,長子陳紀、四子陳諶皆有高名,與父合稱“三君”。作為封建道德的典範,當時許多百姓家中都掛有他們父子三人的圖像。陳紀之子陳群,原為劉備別駕,後歸曹操,任司空掾。曹丕稱帝(220年)後,他歷任尚書、鎮軍大將軍、錄尚書事等職。他創立的九品中正制,將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上報政府,按等選用,後逐漸演變為士族壟斷政權的工具。陳群之子陳泰,初為散騎侍郎,屢遷至奮威將軍,并州刺史。他主張對匈奴實行懷柔政策,效果顯著,並數次擊敗蜀將姜維攻伐,官至尚書左僕射。入晉之後,潁川陳氏雖仍有子孫出仕為宦,但整體上明顯呈衰落趨勢。
潁川衍派
閩南及台灣民居,每常在門額上鑲嵌“丁號”(丁即男丁,傳宗接代者),以示其宗姓根源。“潁川衍派”、“潁川世胄”、“潁水傳芳”即是其一。凡門額上鐫有這一“丁號”的,必是陳姓人家無疑。但有的錯將“潁”字寫成“穎”,而且以訛傳訛,那是不識潁川來歷的緣故。
潁川為古郡名,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發源於河南嵩山之潁水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轄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後世轄境、治所屢有變化。潁川為陳國故地,“控蔡、潁之郊,綰汴、宋之道”,“原濕活衍,水流津通”,方圓百里,平坦肥沃,是一方中原寶地。所謂“潁川衍派”的陳門子孫,就是潁川侯陳軫(亦即田軫)的後裔。
陳,本是黃帝軒轅氏一個分支部族陳豐氏的族徽,它一邊是一面旌旗,一邊是一輛戰車,象徵這個部族的驍勇善戰。他們跟隨黃帝從西北遷徙到中原,定居在宛丘,即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這一地方,也就被稱為陳地。相傳舜是陳姓的老祖宗。周武王滅商後,封舜的一個後裔—胡公滿於陳,成為一個小諸侯國,胡公滿的子孫以國為姓,胡公滿於是成為陳氏得姓始祖。
春秋時,陳國發生了一場爭奪王位的宮廷政變,陳厲公之子陳完逃至齊國,改姓田,做了個“工正”的小官。據《史記索隱》載:“敬仲奔齊,以陳田二字聲相近,遂以為田氏。”在保存中原古音的閩南語中,陳田二音僅韻母稍異。陳完第五代孫田乞做了齊景公的大夫,發動了一次政變,於是田乞的後裔得以世代為相。再傳至田和,索性奪取姜姓齊國政權,自立為齊太公。秦始皇統一中國之際,齊王田建出城投降,子孫紛紛改姓。田建之子田軫在楚國任相,被封為潁川侯,因遷入陳國故地的潁川,恢復了陳姓,改稱陳軫,遂成為“潁川陳”的始祖。
福建、台灣的“潁川衍派”陳姓宗親,應該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後裔。陳元光系河南固始縣人。唐總章2年(669年),閩粵交界地區的土著民族嘯亂,唐高宗李治派陳元光之父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與陳元光於鹹亨元年(670年)率府兵3600人,跋山涉水,長途行軍,打到福建九龍江畔,終因寡不敵眾,退守九龍山。朝廷聞訊,又派陳政之兄陳敏、陳敷率領58姓軍校入閩支援。中途,陳敏、陳敷病故,陳元光祖母魏氏帶領軍眾,屯兵福建雲霄。陳政、陳元光得到大軍支援,派兵抄襲叛軍,大獲全勝,閩粵的泉州、潮州始得安定。現在福建的許多地方以“平”、“安”、“靖”、“武”命名,大都是此次征剿勝利的記錄。唐儀鳳2年(677年),陳政病故,20歲的陳元光承襲父職,統領這支萬人軍隊。永隆2年(681年),南海邊郡又發生動亂,朝廷命陳元光提兵入潮,平定嶺表。於是他邊征剿,邊開發,辟荊榛,辦學校,安撫士黎,任用賢能,使泉州、潮州一帶日漸富庶。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陳元光求建一州於泉潮間的上疏獲準,設定了漳州郡,陳元光為首任漳州刺史。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屹然一鎮雲霄末,漸爾群言花柳春。男女生長通蕃息,58姓交為婚。”唐睿宗景雲2年(711年),陳元光去世,各地人民為紀念他的功績,紛紛建廟祭祀,遵其為“開漳聖王”。
歷史名人
戰國時期
秦漢時期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秦末農民戰爭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司徒。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留侯。
晁錯,潁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輕時學法家學說,漢文帝時為太子家令,有辯才,號稱“智囊”。漢景帝時為內史,後升遷御史大夫。曾多次上書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減諸侯封地、重農貴粟。吳、楚等七國叛亂時,他被景帝錯殺。晁錯的經濟思想,散見於《漢書》的《食貨志》、《爰盎晁錯傳》等篇。
三國時期
三國潁川可謂人才集中地,名士“搖籃”了。
讓諸葛亮、龐統名氣揚天下,最初是司馬徽的評價“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雖然,結果有出入,但是二人的才能卻為世人認可。其本人也是博學多識,只是淡泊名利,或者說是眼光遠大,見解精闢,所以避世不仕罷了。
荀彧,荀文若,潁川潁陰人,傑出的內政謀略高手。為曹操定下挾天子固根本等戰略方針,平時雖然少隨軍出征,但是曹操把自己的“家”留給他,陳宮張邈引呂布入兗州時力保三郡,曹袁官渡戰時在許昌足食足兵並回信力勸曹操堅守待變最終迎來許攸反叛的轉機從而取勝。最終,因魏公事件遭曹操或直接或間接害死了。
鍾會,字士季,潁川郡長社縣人。這個“小子”的厲害,不用多說了吧。滅蜀。
徐庶,字元直。東漢末年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末潁川一代名士。歸曹後,在魏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對於徐庶,因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對其有精彩的描寫,中國人對他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書中許多情節雖與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薦諸葛,史籍卻有詳細的記載。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據史書三國志記載,龐德公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三國志·襄陽記),其中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三國志·蜀書·龐統傳),龐統十八歲時曾會見過司馬徽,劉備會見司馬徽時,司馬徽曾向其推薦諸葛亮和龐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從"司馬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國演義第35及37回的內容來看,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是屬於閒雲野鶴,與世無爭之類型的人物,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且琴藝甚高,與龐統私交甚篤,並稱呼龐統為弟。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謚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主要成就助曹操平呂布、定河北,滅烏桓
代表作品《十勝十敗論》
唐朝時期
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約生於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於唐肅宗朝(約758年左右)。少孤,相傳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未成,乃改習繪畫。漫遊洛陽時,唐玄宗聞其名,任以內教博士官,並官至寧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宮廷作畫。吳道子的出現,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光輝一頁。他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祥”。就人物畫來說,“吳裝”畫體以新的民族風格,照耀於畫壇之上。“詩聖”杜甫稱他為“畫聖”。宋代蘇東坡說:“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韓愈),書至顏魯公(顏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亦尊吳道子為“百代畫聖”。在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的工匠行會中均奉吳道子為祖師。由此可見,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這幅畫的內容是描寫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降生以後,他的父親淨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悉達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吳道子主要從事宗教壁畫的創作,他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數量也很大。據說寺廊壁畫有三百餘件,有記錄的捲軸畫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題材最多,還有山水、花鳥、走獸等。《送子天王圖》這幅畫反映了吳道子的基本畫風,他打破了長期以來歷代沿襲顧愷之的那種遊絲線描法。吳道子開創蘭葉描,用筆講究起伏變化,和內在的精神力量。他在創作的時候,處於一種高度興奮與緊張狀態,很有點表現主義的味道。
褚遂良 (596~658)唐初大臣,書法家。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騎常侍。遂良博通文史,貞觀十年(636),由秘書郎遷起居郎。精於書法,以善書由魏徵推薦給太宗,受到賞識。十五年,他勸諫太宗暫停封禪。同年由起居郎遷諫議大夫。貞觀中,太宗寵愛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諸王的待遇應有一定規格。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謀害魏王泰罪被廢,遂良與長孫無忌說服太宗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即唐高宗李治)。次年遂良被任為黃門侍郎,參預朝政。太宗策劃東征高句麗時,他持不同意見,尤其反對太宗親征。二十二年為中書令,二十三年,太宗臨終時他與無忌同被召為顧命大臣。高宗永徽元年(650),遂良以抑價強買中書譯語人的土地被劾,出為同州刺史。三年,召還,任史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復為宰相。四年,為尚書右僕射。六年,高宗欲廢王皇后,立武昭儀為皇后。他認為王皇后出自名家,並無過錯,竭力反對廢立,由此被貶為潭州都督,轉桂州(今廣西桂林)都督,又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8)死於任所。褚遂良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他傳世的書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聖教序》、《伊闕佛龕記》、《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等,墨跡相傳有《倪寬贊》。
“潁川四長”
指東漢荀淑、韓韶、陳寔、鍾皓四縣令。淑等皆潁川人,並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後漢書·循吏傳序》:“自章和以後,其有善績者,往往不絕。如魯恭、吳祐、劉寬及潁川四長,並以仁信篤誠,使人不欺。” 李賢註:“謂荀淑為當塗長、韓韶為嬴長、陳寔為太丘長、鍾皓為林慮長。淑等皆潁川人也。”
史料記載
潁川郡,秦置。高帝五年為韓國,六年復故。莽曰左隊。陽翟有工官。屬豫州。戶四十三萬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萬九百七十三。縣二十:陽翟,夏禹國。周末,韓景侯自新鄭徙此。戶四萬一千六百五十,口十萬九千。莽曰潁川。昆陽,潁陽,定陵,有東不羹。莽曰定城。長社,新汲,襄城,有西不羹。莽曰相城。郾,郟,舞陽,潁陰,崇高,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為中嶽。有太室、少室山廟。古文以崇高為外方山也。許,故國,姜姓,四岳後,太叔所封,二十四世為楚所滅。傿陵,戶四萬九千一百一,口二十六萬一千四百一十八。莽曰左亭。臨潁,莽曰監潁。父城,應鄉,故國,周武王弟所封。成安,侯國也。周承休,侯國,元帝置,元始二年更名鄭公。莽曰嘉美。陽城,陽城山,洧水所出,東南至長平入潁,過郡三,行五百里。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行千五百里,荊州浸。有鐵官。綸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