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水文,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社會事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原始時期距今約8至10萬年前古人類頭蓋骨化石“許昌人”出土於建安區境內,填補了中國現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夏、商昆吾族居許地,屬豫州域。
西周武王封太岳後裔姜文叔於許,男爵,稱許國,都邑在今張潘鎮古城村一帶。
春秋末,許國小,力弱,屢遭大國侵伐,70餘年間五遷其都(公元前576年遷葉,今葉縣南15公里;公元前533年遷夷,今安徽省亳州東南城父;公元前529年遷葉;公元前524年遷白羽,今西峽縣;公元前506年遷容城,今魯山縣東南);公元前504年為鄭所滅。楚復立許元公,公元前482年許元公卒,許國終。
戰國原許國地屬韓、魏。
秦行郡縣制,以故許國地置許縣(縣治在今張潘鎮古城)、潁陰縣(一說西漢初置潁陰縣,治今許昌市)、潁陽縣(故城在今建安區西南),均隸潁川郡,郡治陽翟(今禹州)。
漢西漢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許縣為許縣和潁陰縣(治今魏都區),均屬潁川郡。東漢末,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同),曹操迎獻帝劉協都許,稱許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改元延康。十月,曹丕迫劉協禪位,漢亡魏立。十二月,魏遷都洛陽。
三國曹魏黃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為魏五都(洛陽、長安、許昌、鄴、譙)之一。許昌縣、潁陰縣仍屬潁川郡。
西晉許昌為中原政治、軍事重鎮,潁川郡治亦自陽翟移此。
東晉北方十六國混戰,許昌先後為後趙、前秦、前燕所占。
南北朝初,許昌縣、潁陰縣屬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許昌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潁川郡治遷長社(今長葛市老城),許昌縣治移許田(今陳曹鄉許田村)。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潁陰縣併入臨潁縣。東魏天平初,置潁州,治長社。分潁川郡置許昌郡。
元象二年(539年)恢復潁陰縣。
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潁陰城(今魏都區),轄潁川、許昌、陽翟三郡。許昌縣屬許昌郡,潁陰縣屬潁川郡。北齊改潁陰縣為長社縣。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魏都區),許昌縣、長社縣並屬之。
隋初廢郡改縣。
開皇三年(583年)改長社縣為潁川縣。大業三年(607年)復行郡縣制,改許州為潁川郡,許昌縣、潁川縣均屬之。
唐初改郡為道,許昌縣、潁川縣隸於河南道。
武德四年(621年)復置許州,潁川縣復稱長社縣,許昌縣、長社縣均屬許州。
天寶元年(742年)又改許州為潁川郡。
乾元元年(758年)復稱許州。
五代後唐莊宗諱其祖父李國昌之“昌”字,
同光二年(924年),改許昌縣為許田縣。
北宋許州屬京西北路。
熙寧四年(1071年),許田縣併入長社縣。
元豐三年(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
金改潁昌府為許州,領長社、長葛、襄城、郾城、臨潁五縣。
元許屬汴梁路,仍為州。
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許州,重設許昌縣,縣衙稱縣公署,隸屬河南省開封道(亦稱豫東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改區,許昌為中區第二區行政長駐地。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縣公署,改稱許昌縣政府。民國二十二年年(1933年),許昌為河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許昌被日軍侵占。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軍投降,許昌縣仍屬國民政府河南省第五區督察專員公署。
解放後,1947年12月15日,許昌解放,原許昌縣劃為許昌縣、市兩部分,市轄城關,縣轄農村。1948年3月,增設許西縣,許昌縣京漢鐵路以西劃歸許西縣。同年12月,撤銷許西縣,京漢鐵路以西原屬許昌縣部分仍歸許昌縣,並將臨潁縣的繁城、杜曲兩個區劃屬許昌縣。1949年2月,成立許昌專區,許昌縣屬之。同年3月,繁城、杜曲兩個區仍劃歸臨潁縣。
1953年,石固南寨及董河灣村劃歸長葛縣,原屬臨潁縣的張潘南寨、汪場、王宋門和東申、南張、郭莊、溫李劃歸許昌縣。同時將繁城北半部及繁城西的司莊、吳劉、吳莊、馬井、凹李王劃歸臨潁縣。
1957年,縣屬的樊溝、袁莊、榆林、洞上、白廟劃歸許昌市。
1960年7月,撤銷許昌縣,併入許昌市,蔣李集公社劃歸許昌專區農場。
1961年10月,恢復許昌縣建置。12月,縣屬的碾上、五郎廟、塔灣、裴山廟、潘窯、董莊、趙灣、河灣、三里橋、李莊、孫莊、丁莊、七里店、洪山廟、菅莊、高橋營16個大隊、54個自然村劃屬許昌市。
1962年7月,蔣李集由許昌專區農場復歸許昌縣。
1970年,許昌專區改稱許昌地區,許昌縣屬之。
1982年初,縣屬鄧莊公社的徐灣、大坑李,尚集公社的俎莊、王莊、郭樓、陳莊、金灣,河街公社的傅夏齊、羅莊、李莊、龐莊、崔戴張、老吳營,長村張公社的老戶陳、徐莊、周莊、羅莊,將官池公社的馬崗、申莊等19個大隊、40個自然村劃屬許昌市。
1983年7月,縣政府由市內衙前街遷往槍桿劉村北新址辦公,次年8月,縣委亦遷入。縣委、縣政府駐地稱縣直新區。
1986年2月,許昌地區撤銷,許昌市升為省轄市,許昌縣屬之。
2008年10月6日,縣委、縣政府遷至位於許昌縣尚集鎮的許昌縣新區創業大樓辦公。至2012年2月,縣直各單位陸續從槍桿劉遷到創業大樓和興業大廈辦公。
2014年,設立新元街道、許由街道。至此,全區轄2個街道、7個鎮、9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新元街道、許由街道、將官池鎮、五女店鎮、尚集鎮、蘇橋鎮、蔣李集鎮、張潘鎮、靈井鎮、陳曹鄉、鄧莊鄉、小召鄉、河街鄉、桂村鄉、椹澗鄉、榆林鄉、長村張鄉、艾莊回族鄉(其中,鄧莊鄉由許昌市東城區管委會代管,長村張鄉由許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代管)。
2016年11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調整許昌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撤銷許昌縣,設立許昌市建安區,以原許昌縣的行政區域為建安區的行政區域,建安區人民政府駐建安區尚集鎮新元大道與老107國道交匯處。
2017年2月5日,許昌市建安區人民政府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2016年,建安區轄16個鄉鎮:新元街道、許由街道;將官池鎮、五女店鎮、尚集鎮、蘇橋鎮、蔣李集鎮、張潘鎮、靈井鎮;陳曹鄉、鄧莊鄉、小召鄉、河街鄉、桂村鄉、椹澗鄉、榆林鄉、長村張鄉、艾莊鄉,457個行政村。政府駐建安區新元大道與老107國道交匯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建安區境地勢平緩,西北高東南低,處在豫西斷塊與華北拗陷的鄰接部位上。崗巒由西北漸次向東南延伸,在中部跌落。潁河、清潩河、小泥河、老潩河等大小20多條統一走向的河流溝汊在東部南部沖積而成為一大片平原和淺平窪地。
氣候特徵
建安區屬大陸性暖溫帶季風型氣候,形成春暖、夏熱、秋爽、冬寒的季節特徵,同時也帶來旱、澇、風、蟲交替發生的自然災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據1991年3月至1992年9月的建安區土地資源調查,折合149.7328萬畝(許昌市土地局協調為149.7118萬畝)。毛耕地面積145.1056萬畝,占建安區土地總面積的96.9%,其中耕地113.9414萬畝,占建安區總面積的76.1%,占毛耕地面積的98.1%;果園地面積6.0256萬畝;林地面積1.2451萬畝;水域面積5.0944萬畝。另外,交通用地面積4.6392萬畝,居民地占用面積18.5367萬畝,未利用土地面積1.4315萬畝,共24.6074萬畝,占建安區總面積的3.1%。建安區土壤劃分為褐土、潮土和砂礓黑土3個土類,包括7個亞類,13個土屬,19個土種。
2017年度,建安區國有建設用地計畫供應面積465.0872公頃,其中商服用地93.5207公頃,住宅用地134.5332公頃,工業用地65.2575公頃,科教用地16.6667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3.239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31.8701公頃。
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
建安區境內已發現的礦藏有鐵礦和煤礦。鐵礦(磁鐵礦)分布於桂村——石固一帶,稱武莊鐵礦田,由武莊、磨李、翟莊等礦床組成。探明(C+D級)儲量2.63億噸,礦面平均品位為25%,埋深200~600米,屬太古代火山——沉積變質鐵礦。煤礦在角子山——許昌背斜兩翼,靈井以西的興源鋪至泉店南側,東西長7公里,南北1.8~2.8公里,面積18.4平方公里,探明儲量1.36億噸。開口後,年產可達90萬噸。
水資源
建安區的水資源主要有降雨和地下水,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11580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10800萬立方米,過境水資源32010萬立方米,區外引水2975萬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年平均57365萬立方米。建安區的水質均屬重碳酸鹽型礦化淡水,礦化度多在0.5~1克/升,基本符合人畜生活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水文
建安區屬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主要有潁河、清潩河、石樑河、小泥河、靈溝河、小洪河、老潩河等7條。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建安區中心區人口和轄16個鄉鎮人數增加到130.76萬。
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建安區完成生產總值243.06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為8.6:55:36.4,二三產業比重91.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10067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1336289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8.9%,工業增加值1191555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9.3%,建築業增加值144734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5%;第三產業增加值884285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3.6%。
第一產業
2015年,建安區糧食播種面積154.32萬畝,比2014年增長0.59%;糧食總產量68.9萬噸,比2014年增長4.1%。其中,夏糧播種面積77.51萬畝,與2014年持平;產量38.95萬噸,比2014年增長2.2%;畝產502.5公斤/畝,比2014年增長2.2%。秋糧播種面積76.81萬畝,比2014年增長1.2%;產量29.96萬噸,比2014年增長6.8%;畝產390公斤/畝,比2014年增長5.5%。
第二產業
2015年,建安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73016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0%。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533676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0.9%;重工業增加值539340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0.4%。非公有制企業完成增加值1016812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0.8%。大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591934萬元,同比2014年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4844105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1.3%,其中高新技術總產值1868394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9.9%。
2015年,建安區工業稅收完成35693萬元,同比2014年下降51.2%,增速低於全市41.2%,居全市第9位。其中國稅完成28118萬元,同比2014年下降53.3%,增速低於全市39.2個百分點,居全市第9位;地稅完成7575萬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41.3%,增速低於全市40.4%,居全市第7位。建築業營業稅完成17581萬元,同比2014年增長29.2%,增速高於全市0.1%,居全市第4位。
第三產業
2015年,建安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781069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2.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完成零售額232651萬元,同比2014年增長24%。進出口總值60643萬美元,同比2014年增長0.7%,其中出口51302萬美元,同比2014年增長0.4%。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012694萬元,比2015年初增長16.7%。全區住戶存款餘額1507287萬元,比2015年初增長18.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300546萬元,比2015年初增長13.1%。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同比同比2014年增長0.2%。
交通
建安區北距省會鄭州70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4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許平南等5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織成“米”字型,311國道、107國道和京廣鐵路、石武高鐵穿境而過,是全國高速路網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工程交匯於此。
京廣鐵路、京珠和107國道縱貫南北,311國道橫穿東西,許昌至南陽到重慶的高速公路、許昌至開封到青島的高速公路、許昌至登封到洛陽的高速公路、許昌至扶溝到安徽亳州的高速公路交匯於此,鄭州至武漢的高速客運專線、許昌至安徽亳州的準軌鐵路正在建設。北距鄭州國際機場僅40公里,鄭州機場航站樓正在建設,許昌至機場的城際鐵路即將開工。“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兩大工程穿越縣境。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1年,建安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64所,在校學生108350人。其中國小127所(含民辦8所)、國中30所(含民辦9所)、高中4所(含民辦2所)、職專2所、進修學校1所、在校學生國小62368人(含民辦5331人)、國中31530人(含民辦5563人)、高中11652人(含民辦3868人)、職專2800人。共有幼稚園123所(區直公辦1所,民辦122所),在園幼兒17419人。全區公辦教職工8284人(不含區衛生局主管的衛生職專),其中在職教職工5743人,離退休教職工2541人。
截至2017年,建安區農村學校由規劃目前的中學17所,完全制國小90所,教學點40處。
衛生
截至2013年底,建安區全系統共有各類人員3392人(不含民營醫院),專業技術人員1429人,鄉村醫生1255人。共有事業單位23家,其中縣直單位9家,鄉鎮衛生院14家。全縣共有民營醫院10家,標準化村衛生室359所。
社會保障
截至2013年,建安區財政民生支出15.9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4.3%。新開工建設公租房405套,廉租房216套。五保老人保障金按標準實行社會化發放,創建省級文明敬老院3所,市級6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500元。完成3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建設任務。
風景名勝
春秋樓 據《三國志·蜀書》記載: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曹操東征劉備,下邳之戰劉備兵敗後投奔了袁紹。而關羽和劉備的甘、糜二夫人則被曹操俘虜,來到許都。曹操寵才愛將,對關羽禮之甚厚。上馬贈金、下馬贈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先拜他為偏將軍,後又表封為漢壽亭侯,並賜給他一處宅地,讓他與二位皇嫂同住一宅。關羽為了避嫌,將一宅分為兩院。讓兩位嫂嫂住內宅,自己住外院。院中一樓,因關羽常在其中秉燭達旦夜讀《春秋》,而得名“春秋樓”。現存的春秋樓景區,基本上保持了“一宅兩院”的格局。 | |
楊水才紀念館 楊水才紀念館為展覽楊水才同志生平事跡的專題紀念館,始建於1969年,當時為楊水才事跡展覽館,2001年恢復重建,更名為楊水才紀念館並對外開放。館名為軍顧委書法家李鐸所題。2007年10月被省委宣傳部評定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自2008年免費對外開放。 紀念館為現代建築,展廳面積570平方米,為紀念館的基本陳列,該陳列由五部分組成,共陳列展示圖片、照片159幅,文物31件。紀念館西區是楊水才同志的墓地和楊水才同志生前帶領民眾挖的幸福塘。 |
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景區位於許昌市中心魏武帝廣場,是在原來曹操大營和辦公的遺址上恢復重建的,是國內目前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3A級主題景區。 曹丞相府景區以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為時代背景,以曹操父子雄踞許昌波瀾壯闊的25年為歷史線索,以平民立場和現代視角對曹操多方解讀,以2.3億元巨資進行傾心打造,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人文內涵與現代科技相互結合、歷史真實與遊客體驗相互交融的曹魏文化旅遊主題景區。 | |
華佗墓 華佗墓內安葬著三國時代傑出的醫學家華佗。墓高約5米,周圍30餘米,占地500平方米,新徹有六角形花牆環墓一周。墓前有清乾隆17年所立“神醫華公之墓”石碑,系當地從醫者所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