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田

亦稱“藉田”。古代吉禮的一種。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諸侯親自耕田的典禮。源自原始社會,春初部落長帶頭耕種,然後才開始大規模春耕生產的古俗。它是“祈年”(祈求豐收)的禮俗之一。又稱“親耕”。寓有重視農耕之意。自周、漢以下,各代多行之。然並非每年舉行,亦有廢而不舉行者。屆晨,以太牢祀先神農,在國都南面近郊天子執耒(後代執犁)三推三反(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然後籍田令率其屬耕播畢,禮成,命天下州縣及時春耕。周代時設有司徒、田畯等農官進行管理。唐玄宗時,載其儀於《開元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籍田
  • 別稱:藉田
  • 節日時間:孟春正月,春耕之前
  • 節日類型:古代吉禮的一種
  • 節日意義:祈求豐收
詞目,拼音,出處與詳解,籍田藉田糾錯,

詞目

籍田

拼音

jí tián

出處與詳解

藉田。古代天子、諸侯徵用民力耕種的田。相傳天子籍田千畝,諸侯百畝。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諸侯執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撥,稱為“籍禮”,以示對農業的重視。亦指天子示範性的耕作。
1、《詩經.周頌.載芟》:“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毛傳:“籍田,甸師氏所掌,王載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畝,諸侯百畝。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謂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顏師古注引韋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廟,且以勸率天下,使務農也。”
2、《通典.禮六》:“天子孟春之月,乃擇元辰,親載耒耜,置之車佑,帥公卿諸侯大夫,躬耕籍田千畝於南郊。冕而朱紘,躬秉耒,天子三推,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3、《史記·孝文本紀》:“上曰:‘農,天下之本,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 裴駰 集解:“ 應劭 曰:‘古者天子耕籍田千畝,為天下先。籍者,帝王典籍之常。’ 韋昭 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廟,且以勸率天下,使務農也。’”
4、《漢書·食貨志上》:“於是上感 誼 言,始開籍田,躬耕以勸百姓。”
5、 宋 葉適 《祭王君玉太博文》:“籍田以來,倩咐尤謹;我已昧昧,子何懇懇!”
6、 明 高啟 《勸農文》:“﹝皇上﹞每歲親耕籍田,復召父老。”

籍田藉田糾錯

《司馬法》云:“成方十里,出革車一乘。”《司馬法》又云:“甸方八里,出長轂一乘。”鄭注《小司徒》云:“若通溝洫之地,則為十里。若除溝洫之地,則為八里。”故云“六十四井出車一乘”。
一成百井,原本可以養三百家,但是這是理論最大值,實際上,因為路網和宅基地的侵占,再加上各種水塘、土山、樹林,《周禮》只要求保證出兵用的最低值64井192家為私田,也就是等級在冊、他人不得侵占的籍田。剩餘不足36井為公田,藉借公眾之力共同耕種,也就是藉田,產出用於救濟貧困孤寡老弱、舉辦祭祀、戰車的維護費用等等。實際上這些土地往往得不到徹底的利用,於是貴族就依靠手裡掌握的戰利品戰俘奴隸的分配權,扣下大部分戰俘奴隸不分配,用來耕種這些公田,而大部分收入都進了貴族自己的腰包。這種奴隸一般可有30戶,再加上替貴族的2位卒長、8位兩司馬耕種他們的那份私田的奴隸,合40戶。
一成16邑,一邑10人,郊人一成出兵160人加貴族家奴10~40人、馬車一乘,是為州兵。遂人不出兵而出馬車一乘,是為野人。合而為,百人配馬車一乘,75人為戰卒(其中甲士三人)、5人為守卒、5~20人為家奴。
籍田是在籍之私田,藉田則是藉借各家之力耕種的公田,漢字各有其用意,不可混為一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