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記載
關於漢服的記載數量繁多,僅列出部分:
出處 | 內容 |
---|
| |
| |
| “裳人,本漢人也。部落在鐵橋北,不知遷徙年月。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 |
| “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尚同漢服。” |
| “ 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 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 五代、晉之遺制也。”“漢服,黃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會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在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 |
| “諸國使人,大遼大使頂金冠,後檐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 |
| |
歷史發展
起源形成
一些
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
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
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
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
冠服制度初步建立,
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
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周禮參考借鑑了夏商兩代的
禮樂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
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紮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
後世發展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秦始皇廢除了周王朝中最核心的
六冕服制,建立自己的新官服體系。儘管這些動作都很生猛,但其實當時的總體服裝風格仍未脫離漢民族特色。後來,秦代的服制綿延了整個西漢。
西漢的禮儀制度由
漢高祖的
太常叔孫通依據夏商周三代禮儀制度所制定。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蟬衣內有中衣、深衣。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兩種,裁剪已經不同於戰國深衣。西漢男子深衣外衣領口詹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漢代女子勞動時喜歡上著襦,下著長裙,敝屣上面裝飾腰帶長垂;漢代男子勞動時上著襦,下著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
士農工商皆可穿著。然而,現代人看到漢武帝戴冕出現在畫像當中,其實是沒有歷史依據的——直到東漢第二位皇帝
漢明帝倡導儒家,才恢復
冕服制度。
至東漢
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誌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漢明帝是中國漢服發展史上一個重要人物,他恢復了自周代滅亡以後被荒廢的冕服制度,上承周禮,下啟百代,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誌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整體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這也是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人繼思想領域後在衣冠領域的一次文化復興。
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
曲裾袍和
直裾袍兩類,除了祭祀和朝會以外,其他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實行配
綬制度。漢代女子一般都將頭髮向後梳掠,綰成一個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此外貴族女子頭上還插
步搖、
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用巾裹頭。漢代女子的禮服是深衣,與戰國時不同。還有穿襦裙和褲的。漢代對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灑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這個時期的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收衣祛約束的衫。
漢族女子的髮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擺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
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
圓領袍衫、
幞頭、革帶、長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唐代女子的髻式繁複,髻鬢上插
金釵、犀牛
梳篦,貴族女子面部還有
鵝黃、
花鈿、
妝靨等。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衫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衫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衫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樸、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幞頭這時已經演變為了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幞頭帽子。皇帝和達官顯宦戴展腳幞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幞頭,儒生戴頭巾。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袍為主,官員除
祭祀朝會以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的顏色區分等級。宋代女子的髮式以晚唐盛行的
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
元朝時期長衣統稱為袍,其樣式南北方差異不大,但材料貴賤精粗,卻差距懸殊。漢族男性髮式變化不多,但北方的漢族女性髮式較前簡化。
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圖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對漢服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貫徹執行。至洪武二十六年才開始確定了許多服制。明朝時期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著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幞頭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襲了傳統服飾樣式,並且品種十分豐富。明朝時期,一般人所戴的帽,除了過去流傳下來的,朱元璋又親自製定了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即
六合一統帽和
四方平定巾。
剃髮易服
清朝統治者為了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維護滿州的統治,實行“
剃髮易服”,服漢衣冠、束髮者治重罪。滿族入關後,下令漢族剃髮易服,“衣冠悉尊本朝制度”。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攝政
和碩睿親王諭:“各處城堡著遣人持檄招撫……有雖稱歸順而不剃髮者,是有狐疑觀望之意,宜核地方遠近,定為限期,屆期至京,酌量至京,酌量加恩,如過限不至,顯屬抗拒,定行問罪。”此後清廷多次就剃髮易服頒發諭旨。
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再次頒布剃髮令,要求“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所到之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當時由於穿漢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江陰人民奮起抵制,堅持抗戰三個月,城破,全民死戰,男女老幼無一投降。嘉定民眾也堅持了兩個多月的鬥爭,受到清兵的殘酷屠殺,演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殘暴的慘劇。當時中國廣大地區,由於明朝末年封建統治者對農業、手工業的摧殘,以及官軍對農民起義的進剿,已經造成許多地方千里無人煙,滿目瘡痍的景象。隨著這種殘酷政策相繼而來的,便是改冠易服。清廷再次用政令強制漢族軍民一律改著滿族服裝。有些鄉間農民,因不知朝廷法令,偶爾穿著明代服裝進城,大多要被剝得全身精光,並且以能保全性命為幸。由此可見,改易冠服與剃髮令一樣,都是通過強制辦法推行的。
漢族長期的抵制鬥爭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
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服中的特點,但總體而言漢服仍在清朝統治者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下逐漸消亡了。也致使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漢族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族服飾為底本,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
民族服飾。
留存復興
漢服本身雖在然清朝
剃髮易服等統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沒有滅絕,直到現代漢族人信仰的
道教、
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許多
少數民族的服飾中都還保持著漢服的特徵,現代社會的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
民俗節日等也能看到漢服的部分元素。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傳統文化愛好者通過考據漢服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復原了漢族傳統服飾,通過身著漢服過傳統節日、推廣傳統學說、演奏傳統樂器等形式重新宣導漢服,這個過程稱為
漢服運動。
服飾結構
基本結構
漢服採用
幅寬二
尺二寸(50cm左右)的
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
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作為
前襟後裾,縫合後背
中縫。前襟無衽即為
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
斜領右衽衣。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
裻,即督脈、
任脈,衽在任脈右側,故稱
右衽。裾的長度分為
腰中,
膝上,
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
襦、
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
袼,袖口稱為
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
內衣)、
中衣、大衣。
漢服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於胸前,自然形成了“y”字形的領口,這種領子被形象地叫作“
交領”。交領的兩邊領子相交於衣中線蘊含了傳統文化中的對稱觀念,顯示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天圓地方學在漢服上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體現。
漢服的領子中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就是衣領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覆於內,稱
右衽,反之稱
左衽。歷史上漢服長期保持著“交領右衽”的傳統,這種傳統和中國歷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除“交領右衽(直領大襟)”外,漢服中常見的領子還有“直領對襟”和“圓領大襟”。直領對襟就是領子從脖子上平行垂下,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帶,有的則直接敞開而沒有系帶。這種直領對襟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領漢服外面,如鶴氅、褙子等。圓領大襟是男裝中常見的款式,領子為盤狀的圓形,也是右衽,在右肩用布扣固定,唐代及以後的官服中採用,常服中也有圓領大襟款式。明代後,“豎領”逐漸流行。
漢服自古禮服
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與同時期西方的服裝對比,漢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爭辯的優異性。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發展時,寬大的漢服已經實現了身體隨意舒展。
漢服的袖子又稱“
袂”,其造型在整個世界民族服裝史中都是比較獨特的。漢服的袖子大部分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圓袂收祛是漢服袖子的主流樣式。
袖寬且長是漢服袖形的另一個顯著特點,顯示出雍容華貴、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風采。但是,並非所有的漢服都是這樣,漢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較多見,如參與勞動的庶民服裝、軍士將領的戎服、取其緊袖保暖的冬季服裝等。有時候歷史上各朝代的經濟文化和審美趨向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漢唐時期禮服多用大袖,宋明時期常服多用小袖。
漢服中的隱扣,包括無扣和有扣兩種情況。
大部分漢服用系帶固定,比如直領大襟衫,一般有三對帶子,左腋下的一條帶子與右衣襟的一條帶子是一對,右腋下的兩條帶子與左衣襟的的兩條帶子是兩對,將三對帶子分別打結系住即完成穿衣過程。有時人們根據需要還會在腰間繫上大帶和長帶,不僅實用,而且具有裝飾效果;與和服相比,漢服的腰帶較窄。
漢服常見的扣子有金屬扣、珍珠扣和布扣。
形制類型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複雜,且有禮服、常服、便服之分,但根據其整體結構主要分為深衣制(上下相連)和上衣下裳制(兩截穿衣)。
紋飾配件
紋章布料
漢服布料自黃帝以來主要有
苧麻和
蠶絲兩種,總稱為
布帛,分別由
典枲、
典絲執掌,另設
掌葛徵收做葛布的苧麻。葛布又稱為
夏布,是喪服、祭服以及深衣的布料。夏布中的細密者稱為紵絲。夏季服葛麻紗羅、冬季以絲綿充
絮,故稱為冬綿夏葛、夏紗冬縐。至東漢時,海南雲南開始興起棉花的紡紗織布。布帛根據紡織工藝、經緯組織可細分為錦、綾、羅、
絹、
紗、
綈、
綃、
縐、
綢、
緞等等。秦漢時期,除
齊紈、
魯縞享有盛名外,尚有
吳綾、
越羅、楚絹、
蜀錦等名品。後來
北宋朝廷在
東京設“綾錦院”網羅了很多蜀錦織工為貴族製作禮服,從而形成
宋錦。明代建都
南京,又形成了雲錦。
織金、錦、羅、綾是最昂貴的織物,冕服用青羅衣、赤羅裳、赤羅
蔽膝製成。圓領袍官服則皆用綾。官服
胸背就是用雲錦中最精美的
妝花緞製作。
夾纈、
蠟纈和
絞纈是漢服印染中獨特的印花工藝。
隋煬帝曾命令工匠印製五彩夾纈花羅裙,用來賞賜宮女及百官的妻母。
灰纈是唐代以降的蠟染替代品。藍草染成的灰纈布料叫做
藍印花布,古時稱為藥斑布。周禮還設立了“
典婦功”、“
縫人”等職負責刺繡。《周禮·畫繢》中說:“五采備,謂之繡。”按不同地區的傳統習慣,形成了不同風格特點的繡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江蘇的蘇繡,湖南的
湘繡,四川的
蜀繡和廣東的
粵繡,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繡。
漢服的紋章及其豐富,
周禮“以紋為貴”代表了
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漢服中的紋章與漢人意識、認識中的天形地象、陰陽八卦、無形無色、吉祥圖案等各類文化符號緊密像通用。
黃帝的
黻衣是最早的帶有
紋章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背的紋章。《詩經》云:“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
宗彝、藻、火、
粉米、
黼、
黻”
十二紋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
《
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官服章紋,有鶻銜瑞草、雁銜綬帶、地黃交枝等名目。明朝文武官公服有用以標明品級的補子,補子以動物為主,如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氵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民服上則有以動物源性單獨構成圖案的,並且與官服圖案中的動物有所區別,其中最主要的即是十二生肖。另外,漢服的圖紋常選用
八卦圖。
漢服的紋飾上喜歡採用帶有吉祥寓意的圖紋。如“六契約春”、“五穀豐登”、“錦上添花”等圖案。同時,依據不同的場合,也會選擇不同的紋飾。如新婚婚服和戀人互贈的辛無傷往往採用鴛鴦為主的圖樣,如“鴛鴦同心”、“鴛鴦戲水”等;壽誕則往往採用“松鶴長壽”、“鶴獻蟠桃”、“龜鶴齊齡”等意味著長壽的圖案。
足衣首服
漢服的足衣分為:舄、履、屨、屐、靴、鞋。堯舜禹以後始服
木屐。
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周人以麻為鞋。屐是
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
桐木為底,用
蒲為鞋,麻穿其鼻。《
南粵筆記》記載:“枹木附水松根而生,香而韌,可作屐,曰枹香屐。潮人刳之為屐,輕便而軟,是曰潮屐。”又說“粵中
婢媵多著紅皮屐,士大夫亦尚屐。沐浴乘涼時,散足著之,名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為雅。
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靴來自趙武靈王
胡服騎射。潮州木屐、杭州合村
繡花鞋製作技藝、邳州繡花鞋、邳州麻編鞋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主要的頭飾有帽、巾等。帽主要有
紗帽、
風帽、笠帽等,巾主要有
綸巾、
網巾等。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通用的主要有冕、弁、幞頭等。漢代時有職位的人一般都會先包幘後戴冠,而平民則只包幘不戴冠,喜慶時用白色縑巾(紗)裹頭,平時只戴小帽、草帽。唐朝以帽為主,以白縑巾裹頭幞發。宋代則出現了鐵線幞頭,同時馬夫戴折翅幞頭,當差人戴直角幞頭,而平民則是夏季戴涼笠、竹笠,冬季戴深檐帽塵帽,宋元時期的頭巾種類繁多,如圓頂巾、方頂巾、琴頂巾、紗巾、綢巾、東坡巾、程子巾、山頂巾等。明朝時期帽的種類繁多,且因人而異。
女子的首服主要由副、編次。髮髻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婦女有八大首飾之稱,分別為簪、櫛、釵、華勝、步搖、金鈿、珠花、勒子(額帕)。狄髻是八大首飾的金銀組合飾品。其中宋元時期除了髮髻等飾物外,有一個極為突出的特點即戴冠。頭插
梳篦自漢代即有記載。南朝婦女就愛在髻上插飾
梳櫛。唐朝婦女流行廣插
釵梳。北宋宮中婦女多在飾冠上安插白角長梳,後來傳至民間,有
高髻插梳之飾。宋詞曰:
髻鬟雲樣梳。明代女子盛裝頭上插滿
釵梳。漢族婦女還有戴
絹花的習俗,所謂“寶髻
簪花花”。明朝孔府在大莊設佃戶花莊,一年四季專供孔府擺設和夫人、小姐插戴,演習宮女的冠戴裝束絹花。
花絲鑲嵌是漢族特有的首飾工藝,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以成都
銀花絲製作技藝和北京
花絲鑲嵌工藝為代表。
色彩配飾
漢族服飾的裝飾紋樣上,多採用動物、植物和幾何紋樣。圖案的表現方式,大致經歷了抽象、規範到寫實等幾個階段。商周以前的圖案,與原始的漢字一樣,比較簡煉、概括,抽象性強烈。周朝以後至唐宋時期,圖案日趨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對稱,紋樣布局嚴密。明清時期,已注重於寫實手法,各種動物、植物,往往被刻畫得細膩、逼真、栩栩如生,仿佛直接採擷於現實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處理,充分顯示了漢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古典布料的染色遵從古制,體現了
陰陽五行信仰。有“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黃土”、“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羽青謂之黻,五彩備謂之繡。……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之,謂之巧”、“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的記載。
有六象六色之說,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還有對應的間色:纁【黃赤色】、紫【青赤色】、紅【赤白色】、綠【青黃色】、
縹【青白色】。間色也是南北朝以後
公服的色制:朱、紫、緋、綠、青,如唐代為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著深緋色,五品著淺緋色,六品著深綠色,七品著淺綠色,八品著深青色,九品著淺青色。另外還有紺【深青揚赤色】、緋【赤】、絳【大赤】、緹【丹黃】、朱【深纁】。
傳統對服飾色彩的選擇上有著明顯的階層分界。從唐代以後,黃色曾長期被視為尊貴的顏色,只有天子權貴們才能穿用。古代漢服的色彩以深色為貴,淺色次之,因此正式的禮服常使用深沉的織綿圖紋,而一顏色為主色調,裝飾以鮮艷華麗的刺繡。平民常服則多用淡色,因而有
黔首、
白丁、
青衣、
青衿、
青衫、
赭衣之稱。
服飾文化
漢服是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沿襲四千多年。冕服是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與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僅象徵天之大數十二,也分別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別代表了漢服的兩種基礎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孔子在姬姓魯國衣逢掖之衣,來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長居宋國則冠章甫之冠。“
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種殷冠,周朝叫
委貌冠或
緇布冠,治理朝政所冠。莊子則提到了
儒服以及武士之服
劍服。因此儒服又成為後世的
道袍。因此儒服和劍服成為華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
士大夫和
武士的漢服基本服制。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
儒家經典《
詩經》《尚書》《
周禮》《
禮記》《
易經》《
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
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
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
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講究天人合一。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一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以最典型的深衣為例,其形制必須符合“規、矩、繩、權衡”。深衣的下擺所用布帛共12幅,以應一年有12月之意,體現了強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圓弧狀以應規,交領處成矩形以應方,這代表做人要有規矩,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衣帶下垂很長,一直到腳踝,代表正直,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包含很多儒家思想。當人穿上漢服,自然就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由此可見,漢服里蘊涵著相當的文化內涵,受“儒、道、墨、法”等縱橫諸家的哲學思想,倫理道德的影響充分在服飾里體現出來。追求平和自然,與世無爭,寬厚仁愛的境界,塑造了“漢服”天人合一,飄逸灑脫的風格。“漢服”也體現出穿著者的寬大,隨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氣度。
同時,漢服與孝文化也有著緊密的關係。如《禮記》規定,父母健在的時候,孩子的冠飾衣緣不應該用白色,如果父親去世了,喪禮完畢之後,別的孩子穿衣就沒有什麼特殊忌諱了,但是嫡子仍不能穿帶顏色的衣服或使用彩色布緣衣邊。另外喪有五服,即:
斬衰(cuī)、
齊衰(zī cuī)、
大功、
小功、
緦麻。
漢服是華夏禮儀的必要組成部分。中國又稱“
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
尚書正義》註:“
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
衣冠上國、
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同時更是華夏禮儀的一部分。周禮的禮典分為五禮八綱,五禮包括:
吉禮、
凶禮、
賓禮、軍禮、
嘉禮;八綱包括:
冠禮、
婚禮、
喪禮、
祭禮、
鄉禮、
射禮、
朝禮、
聘禮。冠禮和婚禮是嘉禮的核心。祭禮即吉禮。《朱子童蒙須知》曰“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衣冠是禮儀之始。冠禮之前,“衣不帛襦褲”。年滿二十後方可衣裘帛。
冠禮是男子的成人禮,改童子垂髫為
總發戴冠。
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禮,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禮記·冠義》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三公諸侯以及皇太子在三加之後,還會再加玄冕。
笄禮是女子的成人禮,即挽發腦後做髻,以簪綰之。鄭玄注《儀禮·士冠禮》曰:“笄女之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已許嫁的漢女在15歲舉行
笄禮,未許嫁則二十歲再舉行。按《宋史·禮志》載,宋朝公主的笄禮仿庶子冠禮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翬四鳳冠。
婚禮是嘉禮之一,可分為祭服婚禮、朝服婚禮、公服婚禮。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婚。女方以禮衣或連裳嫁。
祭禮是祭神祀祖的禮制,是華夏的最高禮儀。祭服包括六冕以及爵弁。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服玄端。士之妻服褖衣助祭。
地位影響
漢文化圈
漢人對漢衣冠的認同是民族意識的一部分。
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
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
衣冠南渡”。宋朝
郭靖不願棄漢衣冠而自殺。
漢服由於華夏儒家王道文化的傳播而影響深遠,周邊民族、包括許多其他
儒家文化圈(
漢文化圈)國家通過效仿華夏禮儀制度借鑑了漢服的某些特徵,用於吉凶賓軍嘉五禮。此外,華夏賓禮也規定四夷之君必須穿本國服飾朝見中國天子,謂“蕃主服其
國服”。漢唐藩屬體制中,周邊民族首領存在著定期朝見皇帝的所謂“朝集”制度。無論是外國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謁中國天子,接受官職,貢獻方物,還是中國天子宴請外國君主,外國君主都要穿國服奉禮。國服制度促使了周邊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飾。比如,契丹太宗入晉,接觸到中原衣冠制度,北歸後,參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國服與漢服制度。歷朝有《
職貢圖》描繪他國國使服飾。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有:
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禁止說鮮卑話,以漢語為通行語言;凡遷到
洛陽的
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籍貫,死後葬在洛陽,不準歸葬平城。
和服在日本稱為“著物”或者“吳服”,意為從中國的
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服裝。在日本的
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
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養老令》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於即位禮、冠禮、婚禮等周禮儀式。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
平安末期武家勢力壯大,效仿公家裝束製作禮服
狩衣、常服
水乾。此外還有直垂、肩衣、裃。江戶時代中期至後期,德川幕府崇尚
儒學,開展了復禮復古的天寶“裝束御再興”運動,復興公事主義,日本
有職故實家開始對裝束的考證,並且復興了天皇黃袍的染色技術。
德川家康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規定了天皇及諸臣的服制,主導復禮復古。
德川綱吉還頒布了《服忌令》效仿中國的喪服制度。同時,日本也效仿中原士大夫考證漢服的方法,通過公事主義體系的明経道、紀伝道對儒家經典的考證以及有職故実家對於裝束的繼承,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服制。
光格天皇、
孝明天皇甚至復原了冕服用於
登基大典。
考證復原
十二單的日本
江戶時代的《裝束要領抄》承認:“廄戶皇子始定冠位十二階大寶以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異益。本邦通中華也始於漢,盛於唐世時。朝廷命賢臣因循於徃古之衣冠而折衷於漢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為。本邦之文物千歲不易之定式也。如
宋景濂誤曰:“千來猶效,漢衣冠元是”。本邦之古傳也豈效漢唐之制而已乎。故夫聖世始為衣冠而美風俗,以正上下禮儀,人無禮儀則何為人?豈非當務之急乎?”
德川家康將小笠原流立為官學以來,通過
藩校講授使小笠原流禮法廣泛傳播。1632年《小笠原家禮書》出版。日本江戶所採用的是受
朱子家禮所影響的武家小笠原流禮法以及伊勢流禮法,這是現代日本禮儀和現代和服的基礎。清人亦認為日本衣裳同於漢制。1938~1939年《禮儀作法全集》9巻刊行,1941年日本文部省制定《禮法要項》,普及了小笠原禮法,包括服裝、禮儀(冠婚葬祭)。《禮法要項》第九章規定了平民男子冬季禮服紋付羽織袴、夏季浴衣和女子禮服、訪問服等。
唐代時期,
新羅請求
唐太宗賜漢衣冠,革除新羅服飾,以同於中國。李氏朝鮮中期之後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悉遵華制。特別是女服朝
高腰襦裙發展,而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亦一直保留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幞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幞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后
翟衣樣式。而現代朝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不明顯,近似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襬十分寬大、蓬鬆。
越南古稱
交趾(中國稱作
安南),968年,
丁部領(丁環)建立
丁朝(大瞿越國),開始成為獨立的
封建王朝,兩年後(970年)自稱皇帝。在服飾上,尤其是宮廷禮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幾乎就是中國
漢族王朝宮廷禮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試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所著之弁冠、袞服來看,與明朝
宗藩服飾如出一轍,不過比之明朝皇帝,其造型顯得小一號而已。以漢族帝王的正式禮服——冕旒袞服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越南是六旒的。在清代兩百多年間,與中國南疆山水相連的越南,仍然完好地保存著明式衣冠,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殖民者在越南存留下來的許多珍貴照片和大量的歷史資料可以明確地反映出這一點,如1898年駐
雲南府(今
昆明)的法國領事
方蘇雅(1857.8.20-1935.7.4)所著
龍袍的照片,被許多人誤認為是古代皇帝的龍袍或者
中國戲曲中的裝束,實際上,方蘇雅所著之服,乃是越南皇帝的朝服,從造型看,和明代宗藩、大臣的朝服一般無二。
東服西漸
中國曾享有“衣冠上國”之譽,其極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漢服的面料,也就是絲。
絲綢之路開通以後,中國的
絲織品源源不斷地運向西方,使得絲綢成為了亞洲和歐洲各國嚮往羨慕的衣料。早起的傳播中,拜占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起到了貫通中西的作用。
拜占庭帝國時期的服裝款式、紋飾等對西方各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當然,所謂的
拜占庭帝國的服裝款式和紋飾,實際上已經是東西方服飾藝術結合的產物了。
公元748年,
小勃律國王蘇失利芝到了
長安,被賜紫金袍、金帶,到了公元780年,留居長安。當時漢化式地穿著唐式服裝和漢人混居的各國人士就已有兩千人以上。這些人將唐朝衣冠穿戴回國,直接帶去了唐代衣冠制度和服飾裝束,將唐朝衣冠和以漢服為主的中國服飾的威名一起傳播到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同時以漢服為主的中國服飾也吸收了許多其他國家服飾的成分。
市場數據
京東服飾發布的《2024漢服趨勢白皮書》顯示,漢服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137億元人民幣,並預計到2028年將增長至334億元人民幣。當前漢服行業的消費市場規模快速提升,品牌、商品供給迅速補充並豐富。其中,明制漢服馬面裙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