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冕:即袞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和禮冠,是皇帝等王公貴族在祭天地、宗廟等重大慶典活動時穿戴用的正式服裝。《周禮》中即有關於袞冕的記載,從西周到明朝滅亡延續兩千餘年。各朝細節略不同,大體樣式不變,在清朝入關剃髮易服之後消亡。目前史料最詳細完備的是明朝的袞冕。明洪武十六年定袞冕制度,明代袞冕是歷代以來唯一在文獻、圖樣、繪畫和出土實物幾個方面都有詳細資訊存世的皇帝大禮服。袞冕還有比喻“登朝入仕”的意思。
基本介紹
基本概況,民族歷史,傳統特色,漢代,隋唐,宋代,明代,歷史傳統,文化藝術,
基本概況
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袞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時又分別做過補充修改。皇帝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於裳,十二旒冕。
親王以下就不能稱為袞冕了,因為不繡龍,但明代都稱為袞冕。
民族歷史
袞冕的形制基本承襲古制,在圓柱形帽卷上端覆蓋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圓後方,用皂紗裱裹。綖板前後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顆,每顆間距一寸。綖板左右懸紅絲繩為纓,纓上掛黃玉,垂於兩耳之旁,叫作蘣纊充耳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紗,里裱朱色紗做成。帽卷兩側有紐孔(戴時用玉簪穿過紐孔把冕固定在頭頂的髮髻上),下端有武(即帽圈),紐孔和武都用金片鑲成。
與此配套的袞服,據《明史·輿服志》記載,由玄衣、黃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配成。據永樂三年的定製,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褾(袖端)、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都是本色。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前三幅、後四幅,腰部有襞積(褶襉),綼(裳的側邊),褐(裳的底邊)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後不縫合。中單以素紗製作,青色領、褾、裾,領上織黻紋13,蔽膝與裳同色,織藻、粉米、黼、黻各2,本色邊。另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但《三才圖會》的附圖與此略有不同。
傳統特色
漢代
圖漢代皇帝冕服
隋唐
唐朝天子服裝服飾
在唐朝,“袞冕”在眾多的唐朝天子服裝服飾里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大裘冕。諸祭祀及廟(各種祭祀和祭拜宗廟)、遣上將、征還、飲至(慶功宴)、踐阼(即位登基)、加元服(冠禮)、納後(冊封皇后)、若元日受朝(農曆正月初一大朝會),的時候穿著。顯慶元年,李治同志聽取了長孫無忌的建議,修改禮令,廢大裘冕,改穿袞冕,自此之後,祭天地的時候,皇上也是穿袞冕的。
據《舊唐書﹒輿服志》中記載:“袞冕,金飾,垂白珠十二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黈纊充耳,玉簪導。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龍、山、華蟲、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領為升龍,織成為之也。各為六等,龍、山以下,每章一行,十二。白紗中單,黼領,青褾、襈、裾,黻。繡龍、山、火三章,余同上。革帶、大帶、劍、佩、綬與上同。舄加金飾。諸祭祀及廟、遣上將、征還、飲至、踐阼、加元服、納後、若元日受朝,則服之。”
隋唐五代皇帝冕服 一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體現出唐朝政權的鞏固與強大。在服裝服飾上也達到空前繁盛時期。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儉樸,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經過20來年的休養生息,經濟有了很大的恢復。到了隋煬帝即位,崇尚奢華鋪張,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嚴,恢復了秦漢章服制度。南北朝時期將冕服十二章紋樣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幟上,改成九章。隋煬帝又將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將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就成為歷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隋唐五代皇帝冕服 二
隋唐五代皇帝服飾——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局部)。閻立本是唐代傑出的畫家,曾擔任過朝廷的要官。他常配合唐代的政治事件作畫,創作了許多重大題材的作品。據文獻記載,閻立本曾為唐太宗畫過像,並直接參與了唐代官服制度的制定。所以,他所畫的帝王服飾比較接近現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隋唐五代皇帝便服
宋代
一宋代皇帝服飾
宋代皇帝服飾——宋朝皇帝服飾,有裘冕、袞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閱服等。此外,隋唐時期的幞頭,發展到宋代,已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會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頭幞頭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顯的不同。從圖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腳,僕從、公差或身份低下的樂人,多用交腳或局(曲)腳。衫袍,赭黃、淡黃袍衫、玉裝紅束帶,皂文靴,大宴服之。此圖為戴直腳幞頭、穿衫袍的皇帝(南薰殿舊藏《歷代帝王像》)。
宋代皇帝服飾 二
宋代皇帝朝服
宋代皇帝朝服——本圖為絳紗袍、蔽膝、方心曲領穿戴展示圖及通天冠、黑舄圖。這種服裝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穿著的服飾,相當於群臣百官的朝服。通天冠又名捲雲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寬一尺,戴時用玉犀簪導之。所穿紗袍用絳色,襯裡用紅色,領、袖、襟、裾均緣黑邊。下著紗裙及蔽膝也用絳色。頸項下垂白羅方心曲領一個,腰束金玉大帶,足穿白襪黑舄,另掛佩綬。皇太子在大典禮時也穿這種服裝,冠用十八梁(名“遠遊冠”),與此稍有區別。
明代
明代皇帝冠飾冕冠
明朝對整頓和恢復禮儀非常重視。廢棄了元朝的服制,並根據漢族人民的習俗,將服飾制度重新規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禮服。明太祖認為古代五冕之禮太繁,決定“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余不用。”此圖為戴冕冠的皇帝。冕,前圓後方,前後各十二旒。
明代皇帝常服
皇帝常服展示圖。常服又稱翼善冠,戴烏紗折上巾,樣式為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繡有金盤龍紋樣,玉帶皮靴。此服用途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裝以黃色的綾羅,上繡龍、翟紋及十二章紋。龍的圖案從上古發展到明代,經歷了無數次的變化。總的看來,先秦的龍紋,形象比較質樸粗獷,大部分沒有肢爪,近似爬蟲類動物。秦漢時期的龍紋,多呈獸形,肢爪齊全,但無鱗甲,常繪成行走狀,給人以虛無縹緲的感覺。明代的龍,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局部特徵,頭如牛頭、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蝦眼、鼻如獅鼻、嘴如驢嘴、耳如貓耳、爪如鷹爪、尾如魚尾等等。在圖案的構造和組織上也很有特色,除傳統的行龍、雲龍之外,還有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名目。本圖服裝上所繡的團龍中,就有升龍、降龍兩種。
歷史傳統
袞 拼音:gǔn (滾)
冕 拼音:miǎn (免)
纁 拼音:xūn (熏) ◎ 淺紅色。【說文】淺絳也。
旒 拼音:liú (流)
繅 拼音:sāo (騷) ◎ 旒中貫穿玉珠的絲線。【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注】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纊 拼音:kuàng (曠) 【說文】絮也。或從光作絖。【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綿。
彝 拼音:yí (移) ◎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
黼 拼音:fǔ (斧)
黻 拼音:fú (服)
膝 拼音:xī (西)
縹 拼音:piǎo (瞟) ◎ 【說文】帛靑白色也。【釋名】縹猶漂。漂,淺靑色也。有碧縹,有天縹,有骨縹,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廣韻】靑黃色也。
舄 拼音:xì (細)
綖 拼音:yán (延)
紞 拼音:dǎn (膽) ◎ 【說文】冕冠塞耳者。【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注】紞,冠之垂者。【疏】紞者,縣瑱之繩,垂於冠之兩旁,若今之絛繩。
紘 拼音:hóng (紅) ◎ 【說文】冠卷也。或從弘作紭。【禮·雜記 注】冠有筓者為紘,紘在纓處,兩端上屬,下不結。【左傳·桓二年 注】紘,纓從下而上者。【疏】紘纓皆以組為之,所以結冠於人首也。紘用一組,從下屈而上屬之於兩旁,結之於頷下,垂其餘也。
褾 拼音:biǎo (表) ◎ 袖口。
襈 拼音:zhuàn (撰) ◎ 衣襟側邊。【類篇】緣也。【釋名】襈,撰也。靑絳為之緣也。
裾 拼音:jū (居) ◎ 衣服的大襟。
襞 拼音:bì (必) ◎ 衣服褶子。【前漢·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師古曰】襞積,卽今之帬褶。
綼 拼音:bēi (卑) ◎ 衣裳幅緣的裝飾。【玉篇】裳在幅也。【儀禮·旣夕】縓綼緆。【注】飾裳在幅曰綼,在下曰緆。
裼 拼音:xī (西) ◎ 同緆。◎【玉篇】脫衣見體也。又裘單曰裼。【禮·玉藻 疏】裘上加裼衣,裼衣雖加,他服猶開,露裼衣見裼之美,以為敬也。
紃 拼音:xún (尋) ◎ 【急就篇注】紃,緣履之圓絛。一曰紃者,屬五彩而為之,若今之剌繡鞾。【禮·內則】織紝組紃。【注】紃,絛也。【疏】組紃俱為絛。薄闊為組,似繩者為紃。又【雜記】紃以五采。【注】紃施諸縫中,若今時絛也。
珩 拼音:héng (橫) ◎ 佩玉上面的橫玉,形狀像磬。【釋文】珩佩,上玉也。又通作衡。
瑀 拼音:yǔ (雨) ◎ 【說文 徐曰】按詩傳:佩玉,琚瑀,以納其閒。
琚 拼音:jū (居) ◎ 古人佩帶的一種玉,系在珩和璜之間。
剡 拼音:yǎn (掩) ◎ 尖
瑑 拼音:zhuàn (賺) ◎ 玉器上雕刻的凸起的花紋
絇 拼音:qú (趨) ◎ 古時鞋上的裝飾物。【周禮·天官·屨人注】舄屨有絇有繶有純者,飾也。【儀禮·士冠禮】靑絇繶純。【注】絇之言拘也。以為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
帷 拼音:wéi (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