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服

冕服

冕服,是古代的一種禮服名稱。主要冕冠、玄衣、纁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構成。是古代帝王舉行重大儀式所穿戴的禮服。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即所謂的“十二紋章” 紋樣。另外,還有中單、蔽膝。均織織藻、粉米、黼、黻紋。此外還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冕服
  • 構成:冠、上衣、下裳、靴、蔽膝、綬
  • 釋義: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
  • 出處:禮記
詞語概念,構造,基本含義,紋章,歷史沿革,等級之分,十二文章,文化意蘊,其它相關,

詞語概念

拼音: miǎn fú
冕服
釋義: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凡吉禮皆戴冕,而服飾隨事而異。
語出:禮記·雜記上》:“復,諸侯以褒衣;冕服,爵弁服。”
詳細解釋
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凡吉禮皆戴冕,而服飾隨事而異。據《周禮·春官·司服》載:“王之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享先公饗射則鷩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羣小祀則玄冕。”《書·太甲中》:“ 伊尹 以冕服,奉嗣王歸於 亳 。”《國語·周語上》:“太宰以王命命冕服。” 韋昭 註:“冕,大冠;服,鷩衣。”《宋史·輿服志四》:“冕服悉因祀大小神鬼,以為制度。”

構造

冕(miǎn)服
天河帶
衣裳
交領右衽
袂(mèi)
大帶
革帶
蔽膝
紋章:日、月、星、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赤舄
冕冠
綖(yán)
旒(liú)
帽卷
玉衡
玉簪
武冠
朱纓
朱紘(hóng)
充耳

基本含義

紋章

冕服亦是漢服的一大種類。而漢服的紋章及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千古的服飾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滿尊天、隆祖、明禮、尚義之義涵。黃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帶有紋章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背的紋章。《詩經》云:“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紋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其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文官官服章紋,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
冕服冕服

歷史沿革

冕服之制,傳說殷商時期已有,至周定製規範、完善,自漢代以來歷代沿襲,源遠流長,雖冕服的種類、使用的範圍、章紋的分布等等屢有更定、演變,各朝不一,情況較為繁複,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因服飾政策變更冕服制度在中國亦隨之終結,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紋”清代仍飾於帝後禮服、吉服等服飾上,民國三年定製的“祭祀冠服”亦將“章紋”施於上衣圓補,作為區分等級的標誌。
歷史上除中國外,冕服在東亞地區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亦曾做為國君、儲君等人的最高等級禮服。

等級之分

冕服等級從高到低分為六種,主要以冕冠上“”的數量、長度與衣、裳上裝飾的“章紋”種 類、個數等內容相區別,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紅色下裳,即所謂的玄衣纁裳(註:此六冕之制,後世各代多不完照搬)。
冕服
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所用,配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衣纁裳。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因此又稱十二章服。 大裘冕系六冕制度裡頭至尊貴嗰衣裳,一般系搦材質上乘嗰黑羊羔皮做嗰。大裘揀烏色,系因為「取其與冕服玄衣相承」;用羔皮,系因為羔羊「跪乳馴順」、「群而不失其類」。裘衣又拕分做好幾隻級別。依得穿著場合、人員身份、衣裳用途做工,裘衣拕分做大裘、良裘、功裘、廞裘四款。做為裘衣裡頭嗰至高等級,大裘光系做為天子祭天嗰時間著嗰祭服。《司裘》話「裘言大者,以其祭天地之服,故以大言之,非謂裘體侈大,則義同於大射也。」古時間諸侯不得祭天,天子不得搦大裘賞賜把諸侯。《禮記·玉藻》話「服之裘也,充美也」。大裘嗰外首得著裼衣,即「裼,謂裘上又加衣也」。古人覺得文身盈充才克氣。有身份嗰人走門嗰時間不得光穿裘衣,故系《玉藻》話「表裘不入公門」。裼衣嗰外首哈有上衣,「與裘同色」,「當以袞龍十二章為襲」。
袞冕:王之吉服,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九章。
鷩冕:王祭先公、饗射所用,配七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華蟲、火、宗彝三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七章。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冕服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所用,配五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宗彝、藻、粉米三章紋,裳繡黼、黻二章紋,共五章。
絺冕:王祭社稷、先王所用,配四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繡粉米一章紋,裳繡黼、黻二章紋。
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澤墳衍四方百物時所用,配三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無章紋,裳繡黻一章紋。

十二文章

《周禮》:「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文」系不同色氣顏色交錯在一起,「章」即顏色艷麗的紋樣。「文章」兩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昭文章,明貴賤」,《楚辭》的「青黃雜糅,文章爛兮」。冕服上頭的文章即為得標明階級之間的等差,董仲舒說過:「是以天下見其服而知貴賤,望其章而知勢位」。天子穿戴的要有十二旒、十二章,「十二」是古人思想裡面的至大之數。《尚書》就記載過在舜那的時候,「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十二文章的排列分布最早可以從《隋書》里找到,「具依此,於左右髆上為日月各一,當後領下而為星辰,又山、龍九物,各重行十二。」末後歷代的記載著逐漸豐富,但各自有朝代,時間等不同。明朝時,十二文章的排列最終定型。1405年,永樂皇帝朱棣規定「玄衣八章,日、月、龍在肩,星辰、山在背,火、華蟲、宗彝在袖;裳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

文化意蘊

冕服制度的奠定是華夏人中央集權社會的象徵。各自利益集團形成差別等級、階層,承認自簡所屬的價值地位。天子通過統治等級秩序統治四方,他的服飾讓他與別的社會人群區分開,是不得僭越的規章。冕服是王公貴胄的專有服飾,不同等級的貴族又拕配以不共樣的冕服,皇帝也揸得出席場合的不同穿著相配的冕服。故是《後漢書》曰:夫禮服之興也,所以報功章德,尊仁尚賢。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順則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縟。故聖人處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升龍,山車金根飾,黃屋左纛,所以副其德,章其功也。賢仁佐聖,封國受民,黼黻文繡,降龍路車,所以顯其仁,光其能也。

其它相關

明代皇帝袞冕
因本節敘述內容各朝均有不同定製,情況較複雜,現選取明代皇帝袞冕為例。
明代皇帝只用袞冕,廢除其餘五冕,為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用於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冊拜、正旦、冬至、聖節等場合。皇太子,親王,朝鮮國王,用九旒冕九章服、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用七旒冕五章服。朝鮮所謂"世子“本不可用冕,只可用梁,但之後賜予冕服。
明代皇帝袞冕之制(萬曆重修《明會典》卷六十載有洪武十六年、洪武二十六年、永樂三年、嘉靖八年四次制定的皇帝袞冕制度,摘錄永樂三年與嘉靖八年二制):
永樂三年定:
冕冠,十有二旒,冠以皂紗為之,上覆曰綖[8]。,桐板為質,衣之以綺,玄表朱里,前圓後方。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 前後各十有二旒,每旒各五采繅,十有二就,貫五采玉珠十二,赤、白、青、黃、黑相次,以玉衡維冠,玉簪貫紐,紐與冠武,並系纓處,皆飾以金,綖以左右垂黈纊充耳【用黃玉】,系以玄紞,承以白玉瑱,朱紘。
玉圭,長一尺二寸,剡其上,刻山四,蓋周禮“鎮圭”之制,以黃綺約其下,別以袋韜之,金龍文。
袞服十有二章。玄衣八章:日、月、龍、在肩,星辰、山、在背,火、華蟲、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織成,本色領褾襈裾;𫄸裳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後四幅,前後不相屬、共腰,有襞積,本色綼裼。
中單,以素紗為之,青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三。
冕服
蔽膝,隨裳色,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本色緣,有紃施於縫中,其上玉鉤二。
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沖牙一、璜二,瑀下有玉花,玉花下又垂二玉滴。瑑飾雲龍文、描金。自珩而下系組五,貫以玉珠,行則沖牙二滴,與璜相觸有聲,其上金鉤二。有二小綬,六采,以副之,六采:黃、白、赤、玄、縹、綠,𫄸質。
大帶,素表朱里,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綠,紐約用素組。
大綬,六采:黃、白、赤、玄、縹、綠,𫄸質,小綬三色同大綬,間施三玉環,龍文。皆織成。
襪、舄、皆赤色,舄用黑絇[34]純、以黃飾舄首。
嘉靖八年定:
冠制:以圓匡烏紗冒之,冠上有覆板,長二尺四寸、廣二尺二寸、玄表朱里、前圓後方。前後各七采玉珠十二旒,以黃、赤、青、白、黑、紅、綠、為之。玉珩、玉簪導、朱纓、青纊充耳、綴以玉珠二。凡尺皆以周尺為度。
衣:玄色,凡織六章:日、月在肩,各徑五寸;星山在後;龍、華蟲在兩袖。長不掩裳之六章。
裳、黃色,為幅七:前三幅、後四幅,連屬如帷。凡繡六章,分作四行:火、宗彝、藻、為二行、米、黼、黻、為二行。
中單,素紗為之。青緣領、織黻文十二。
蔽膝,隨裳色,羅為之。上繡龍一、下繡火三、繫於革帶。
大帶,素表朱里,上緣以朱、下以綠。不用錦。
革帶,前用玉,其後無玉,以佩、綬系而掩之。
圭,白玉為之,長尺二寸,剡其上,下以黃綺約之,上刻山形四。盛以黃綺囊,藉以黃錦。
朱襪、赤舄,黃絛緣、玄纓結。
製衣流程
冕服是用搦玄、繒製成,祭服的做法是從染絲開始,接著織造繒。九職之嬪府會加工正絲,製成的「素絲」和「典絲」。經過巾荒氏的練絲,素絲經過染絲人上色,一般會在熱天利用類染料染色,丹秫染液的效果上佳。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取出典絲,內外工接過素絲或彩絲開始織造冕服的布匹。質量上乘的玄繒經「典婦功」的手,交給縫製的人,他們製作好成衣後再交還給典婦功。最後由畫繢的畫工、繡工接手,直到在衣裳上繪製五色的十二文章。製成的冕服成衣存放在內府,司服會根據場合決定皇帝著衣的規格,確定定皇帝著衣的規格後,司服會把冕服交給女御,由女御奉承天子。
形成演變
三代
中國的衣飾史歷史非常長遠。《易經》話「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黃帝始去皮衣,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河南滎陽發掘出5500年前的麻布,並同時得到帶有淡絳色羅、紗、紈等帶色帶花的實物。到了夏禹時期,《論語》記載「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即大禹不在意自己衣裳而看重公家的制服。商朝是有確切文字記載的朝代;《尚書》記載「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亳」,等同證明冕服確實存在。在甲骨文中也發現了「冕」字,是殷王的自稱。[2]
周朝是冕服正式確立的時代,後世記載「尊古禮」都是意圖去還原周朝的典章制度。《周禮·司服》的冕服分成六款(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闝、玄冕),因此叫「六冕」。可以穿正冕服的有天子、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各級人員在重大祭祀場合,祭拜先王、宗廟的時候,需要穿著自己所屬級別可以穿的最高級別的冕服。
冕服的等級人員的等級冕服的章數冕服的文章冕服的文章
大裘冕
十二章
日、月、星辰、山、龍、華蟲
藻、火、粉米、宗彝、黼、黻
袞冕
九章
龍、山、華蟲、火、宗彝
藻、粉米、黼、黻
鷩冕
伯、侯
七章
華蟲、火、宗彝
藻、粉米、黼、黻
毳冕
子、男
五章
宗彝、藻、粉米
黼、黻
三章
粉米
黼、黻
玄冕
卿、大夫
一章
冕服的制度,周代已經大備,上衣下裳,腰閒束以大帶,前系蔽膝,足纏邪逼。而此後歷代都有所不同。
戰國
由於此時周室衰微,戰國七雄在里約上都有所減損,對於實際需要上無用的韍佩等去而不用,到始皇時將六冕服的制度完全廢止,只用元冕(即玄冕),也有說皆服袀玄之衣的。
西漢
根據現存的文獻記載,對於西漢的冕服制度不甚明詳,也沒有提及其具體的形制。但並不能說是完全沒有,從淮南王劉安的《主術訓》中我們仍能發現當時人對古代的冕服制度還是略知一二的。此後到了王莽時期,冕服的形制已經略見端倪。大抵因其性質未完備,有不合古制之處,又經戰亂,形制再失,直到東漢時才重新恢復。
東漢
孝明帝永平二年,詔有司采《周官》《禮記》《尚書 皋陶謨》篇,天子冕服從歐陽氏之說,備繡文彩十二章,玄上纁下。臣下從夏侯氏說,三公、諸侯用龍、山九章;九卿下用華蟲七章,都有五彩,赤舄朐履。天子前後皆有十二旒,白玉珠。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珠;卿、大夫五旒,赤玉珠,皆有前無後,旁垂黃纊。
曹魏
至明帝時,一直沿用漢代的制度,只是天子冕服刺繡,公卿等用織成的紋樣。垂旒改為珊瑚珠。
初期仍沿用舊法,惟冕綖駕馭通天冠上,皂衣絳裳,以赤皮為韍,其餘同前代。東晉時以翡翠、珊瑚、雜珠等飾冕旒。成帝時以白璇珠飾冕旒。
依魏、晉的制度,規定皇太子袞冕九旒。
仍照舊制,冕又名平天冠,廣七寸,長一尺二寸,垂珠十二,皂衣絳裳,十二章紋,素帶四寸,赤皮韍。
介幘通天冠,以白玉珠為旒,改韍為韛,佩白玉,垂朱黃大綬,革帶,帶劍。其餘皆同前。
依梁制而有所減損,皇太子袞衣九章,諸侯等助祭平冕九旒,由前無後,畫龍、山以下九章,五彩大佩,赤舄朐履。
北魏
孝文帝十年始制冠服制度,制式可見因襲北魏的北齊。
北齊:天子平冕黑介幘,垂白玉珠十二旒,用五彩玉,袞服皂衣絳裳,十二章,裩帶朱韍,佩白玉,帶鹿盧劍,黃赤大小綬,赤舄。皇太子平冕黑介幘,垂白珠九旒。上公九旒,三公八旒,諸卿六旒。三公用山、龍八章,九卿用藻、火六章。
北周
天子有冕服十二種,通用十二旒,但根據場合不同,章紋數量有所差降。其下公、諸侯、伯、子、男、上大夫、下大夫、士各有相應的冕服,亦以冕及章數分別差降。至此冕服的制度已經改變古制而變得乖異。隋:開皇年間改革北朝的規制。制袞冕垂白玉珠十二旒,黃纊充耳,玉笄,元衣纁裳,共享山、龍以下九章。革帶、大帶,素帶朱里,外有上朱下綠緣邊,韍同裳色,繡龍、火、山三章,鹿盧玉具劍,垂白玉雙綬,綬閒飾三玉環,朱襪,赤舄。皇太子袞冕九章,垂白珠九旒,衣裳九章。其下的公、侯、伯、子、男根據等級,旒的數量依次遞減。大業二年又增加大裘冕。袞冕按《禮記玉藻》《尚書》等采十二章的制度,增加日、月、星三章,大帶,朱韛,其餘同開皇制。此後天子惟用袞冕,自鷩冕以下不再服用。
初期因襲隨代舊制,至武德四年著衣服令。天子之服有十四,大裘冕黑繒表面,以纁色為里,無垂旒,後長孫無忌以為大裘冕在夏季時不能穿著而請求廢止,但是雖具令文卻沒能實施。其餘冕服同樣根據等級不同,其組成有所差減。皇太子袞冕九旒,衣服九章。群臣依據品級的不同,分別有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元冕,不僅在佩飾上依次差等遞降,在顏色上也有所區別。此後開元年間又制定《開元新禮》,但總體上變化不大。五代:後唐以貞觀四年冠冕制度為制;後周皇帝服袞冕。
宋代的冕服制度,議論紛爭,幾經修改。宋代開寳年間的冕服制度,無寳錦珠翠之飾,後加以珍異巧縟,雖經禮官和儒者的駁議,但最終因為其承襲已久,未能改革。至和三年,雖去其繁縟,稍還古制,但依舊是景佑年間以前的形制。至政和年間形制稍定,高宗中興後乃按此而制之。其不足包括:冕板雖前圓後方,但作成方圓難分,俯仰不易辨;青衣緋裳,不合古制;山紋作尖銳形,失之穩重;笄變為青碧錦織成的天河帶等。紋樣仍為十二章。
袞冕垂白玉珠十二旒,黃纊充耳,玉簪導,元衣纁裳十二章,白紗中單,韍,革帶,大帶、劍、佩、綬。舄如金飾。
大抵依宋早期的形式。冕板天板下有四柱,前後珠旒二十四,青碧錦織成天河帶,用十二章紋,中單,蔽膝大綬。小綬三,閒有三玉環。玉佩二,舄重底,有涼帶一。也是不循古制而重加繁飾。
取宋早期及金代的制度,天河帶加長至地,冕旒用珍珠,袞服用青蘿,飾以生色銷金,仍以十二章為紋,數量較金代有所增加。皇太子元衣纁裳,中單,蔽膝,玉佩、大綬、朱襪、赤舄。初期群臣不設冕服,後又依據宋制設立冕服制度,大致相同。大德十一年,擬采唐及宋代制度,但並未實行。
明代冕服制度亦多有更改,其制度更為具體,在沿襲前代的基礎上,亦有所不同:冕綖下承以冠武,而不加於通天冠上;嘉靖年間將不相屬的裳改為連屬如帷的形式;將日、月紋的半徑定為五寸;充耳用黃玉;變古制的五彩玉為七彩玉;華蟲、宗彝紋繡之於袖。天子之下,皇太子、親王、郡王、世子亦有冕服,形制依據身份等級不同而各異,但公侯以下則不設冕服。
中華帝國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建立中華帝國,恢復帝制。其登基時間穿著祭冠、祭服希望冕服制度可以恢復。但他的衣裳實際上是爵弁同得冕服的混合體,衣裳的用色、文章才是冕服的主要制度。
冕服傳播
朝鮮
高麗時期,高麗國王曾接受中國皇帝所賜予的冕服,在《高麗史》等史籍中,記載有高麗文宗十九年(1065年)國王、世子從遼獲賜冕服直到高麗末期恭憫王十九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獲賜冕服的數次記載,史書中對於這些冕服有的是簡單排列有構成要件,有的記載較詳細。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國王使用明代親王等級的九章冕服,明代時由宗主國中國賜予,其制為:上衣青色,裝飾五章,龍在兩肩,山在背部,火、華蟲和宗彜在兩袖,此三章每袖自上而下各三;下裳纁色,裝飾四章,藻、粉米、黼、黻,每章各二,另有大帶、蔽膝、佩、綬等配件。王世子亦曾獲賜七章冕服,賜予國王等人冕服的敕書可見《朝鮮王朝實錄》的有關章節。朝鮮典籍《國朝五禮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韓國冕服祭祀韓國冕服祭祀
儀》中載有根據永樂元年欽賜九章冕服之制、景泰元年欽賜七章冕服之制繪製的分解圖,類似相關圖像亦見於《世宗大王實錄》等書中。明代賜予的冕服並非“量體裁衣”,合身與否皆需穿用。冕服在朝鮮中後期有其自身的發展,並不完全與明代制度相吻合。
大韓帝國時期,國王高宗稱帝,遂改為皇帝等級的十二章冕服,大體依照《明會典》皇帝袞冕的嘉靖八年制度設計,其在今日韓國的某些場合,如2004年韓國皇室後裔李玖李海瑗在首爾的宗廟大祭中仍能見到(與明代制度亦有一定距離)。
日本
隨著遣唐使的派遣,冕服很快傳入日本。在文武天皇大寶元年(701年)發布的大寶律令中,明確規定天皇在正式場合需採用類似十二章冕服的“袞龍御衣”。但在元正天皇養老二年(718年)修改後頒布的養老律令中,相關的服裝要求又被刪除,天皇在正式場合的禮服又恢復為傳統白衣。
冕服
據續日本志記載,聖武天皇在天平四年(732年)正月首次在正式儀式上以冕服為禮 服。此後,冕服最終被確定為日本正式禮服。明朝永樂三年,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遣使向明成祖朝貢,明成祖封其為“日本國王”,並賜予包括九章冕服在內的許多禮物。其後,在壬辰戰爭之中,明朝政府試圖同豐臣秀吉談判時,亦曾賜予其七旒皮弁冠和皮弁服,其臣下德川家康等次等冕服,豐臣秀吉對此服裝亦一度表示接受。
日本冕服實物:日宮內廳所藏孝明天皇冕服,分上衣、下裳兩部分,均為紅地,飾有十二章紋。
實物
1957年,北京明神宗定陵出土有明代冕服上的冕冠、裳、中單、蔽膝、綬、佩、大帶等各部分,但唯獨缺少上衣,故我國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完整的冕服實物。
冕服
孝明天皇的冕服孝明天皇的冕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