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介紹 沂南縣總面積1719.3平方公里,轄1個街辦、13個鎮、1個鄉以及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96個行政村(社區),常住人口83.7萬。境內有“三高一鐵”(
京滬高速公路 G2、
日蘭高速公路 G1511、
長深高速公路 G25和
膠新鐵路 )及2條國道、3條省道,距臨沂飛機場30公里,距日照港80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是 “全國科技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計生協會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中國特色產業百強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首批健康養殖示範縣”、“全省雙擁模範縣”、“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省級旅遊強縣”、“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縣城”、“市級文明城市”。
沂南政區圖 歷史
夏 (公元前 21世紀~前 16世紀),今沂南地屬東夷。
沂南諸葛亮故里 商 (公元前 16世紀~前 1027年),今沂南地屬人方。
周 (公元前 1027~前 221年),西周時期,今境西部屬魯國,東部屬莒國。春秋時期,部分地域為之陽國。戰國時期,楚滅莒、魯後,今境交替為楚、齊所有。公元前 223年,秦滅楚,今境東部屬秦國,西部仍屬齊國。
秦 (公元前 221~前 206年),今境屬琅琊郡莒縣。
西漢 (公元前 206年~公元 25年),今境大部地域屬兗州城陽國:南為陽都縣,北為東安縣,東北部屬莒縣,西北部屬盧縣(“盧”一作“慮”)。此外,南石門鄉全境及雙堠、青駝兩鄉鎮西部屬兗州泰山郡華縣,今境南部和東部少數地域屬徐州的琅琊郡、東海郡:大王莊鄉南部、蒲汪鄉大部屬新山縣,葛溝鄉南部屬魏其縣,青駝、高里、磚埠 3個鄉鎮的南部屬臨沂縣,葛溝鄉西南部屬開陽縣。
東漢 (公元 25~ 220年),今境大部地域屬徐州刺史部琅琊國,為陽都、東安、莒縣、開陽、臨沂等縣地,少數地域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西北部屬蓋縣,西南部屬費國(侯國,縣級 )。
三國 ·魏(220~ 265年),今境大部屬徐州:南為琅琊國陽都縣、臨沂縣地,北屬東莞郡東安縣;東部湖頭、大王莊、蒲汪一帶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西南部屬兗州泰山郡費縣、華縣。
晉朝及十六國 (265~ 420年),西晉,今境大部屬徐州琅琊國:今境中心地區為陽都、東安兩縣地,南部少數地區屬華縣、費縣、臨沂縣。東北部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自327年始,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政區設定均沿用西晉制度。
南北朝 (420~ 581年),南朝劉宋時,今境分屬徐州東安郡發乾縣、東莞郡莒縣、琅琊郡費縣。北魏時, 435年屬東徐州東安郡發乾縣,東莞郡莒縣,北徐州琅琊郡即丘縣、臨沂縣、費縣。大部地區為發乾縣地。 498年(太和二十二年)東徐州改稱南青州。今境大部地區於 534年後屬東魏南青州東莞郡,
572 年後屬北齊南青州東安郡。
隋 (581~ 618年),583年(開皇三年)廢郡設州,今境分屬莒州東莞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 584年(開皇四年),東莞縣改稱東安縣。 596年(開皇十六年),東安縣改稱沂水縣。 607年(大業三年)改州為郡,現境屬琅琊郡的沂水、臨沂、莒縣、費縣。
唐 (618~ 907年),621年(武德四年)置沂州,今境南部屬之,分隸臨沂、費縣。次年,今境中心地區屬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 634年(貞觀八年)撤銷莒州,沂水縣改屬沂州(琅琊郡),東部隨莒縣改屬密州(高密郡)。沂州、密州均屬河南道。至德年間廢道,今境屬兗海觀察使沂州。
五代 (907~ 960年),政區建置基本上沿襲唐制。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今境均屬沂州,為沂水等縣地。
北宋 (960~1127年),屬京東東路。大半屬沂州:今境中心地區屬沂水縣,南部屬臨沂縣、費縣。東部屬密州莒縣。
南宋 (1127~ 1279年),1128年起,今境屬金山東東路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和沂州(青駝一帶屬臨沂縣、費縣)。1130年,金立劉豫為齊帝,今境屬齊。 1137年,劉豫被廢,今沂南地仍屬金。 1218年, 紅襖軍一部的首領李全投南宋。次年,李全攻下青、莒等州,今境屬南宋的京東路。 1227年(宋寶慶三年),李全降蒙古,今境屬元。
元 (1206~1368年),1227年始,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沂水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今境大半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南部屬臨沂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明 (1368~1644年),1368年(洪武元年),今境分屬山東行中書省青州府莒州和濟寧府沂州:大半屬莒州沂水縣,東部直屬莒州,今青駝鎮東部及高里鄉直屬沂州,青駝鎮西部屬沂州費縣。 1376年(洪武九年)山東行中書省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沂州於 1372年(洪武五年)改屬濟南府, 1374年(洪武七年)改屬青州府, 1385年(洪武十八年)至明末屬兗州府。
清 (1644~1911年),清初,今境分屬山東省青州府莒州和兗州府沂州。 1724年(雍正二年),沂州升為直隸州。 1730年(雍正八年)莒州升為直隸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沂州升為府,並設附郭蘭山縣,莒州及所領沂水、日照、蒙陰 3縣歸沂州府。1735年(雍正十三年),降削莒州所領 3縣。至此,今境大半地域屬沂水縣,今東張家哨、湖頭、大王莊、蒲汪 4鄉的全境及蘇村鎮的楊家官莊、姚家官莊,庫溝鄉的蔡家窪,辛集鄉的高家屯、李家屯,葛溝鄉的黃家屯屬莒州,高里鄉全境及葛溝、磚埠、青駝、雙堠等鄉(鎮)的部分村莊屬蘭山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中華民國 (1912~1949年),1912年(民國元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末舊制。 1913年(民國2年)廢府、州,沿用道制,今境屬岱南道的沂水、莒縣、蘭山、費縣。是年,蘭山縣改稱臨沂縣。1914年(民國3年)岱南道改稱濟寧道。 1925年(民國14年),今境屬琅琊道。1928年(民國17年)裁道,各縣直屬山東省。1936年(民國25年),各縣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民國26年(蘆溝橋事變後,分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及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費縣。 1947年(民國36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費縣。 1948年,今沂南全境解放。
1938年,中共中央派幹部來山東,開闢抗日革命根據地。1939~ 1949年,今境各地曾先後分別隸屬於沂南、沂中(後改稱沂水)、臨沂、臨費沂邊聯縣 (後改稱沂臨邊聯)、蒙陰、費東、沂東、莒縣、莒中、莒臨邊聯等 10縣。以下只介紹沂南縣的建置沿革: 1939年(民國 28年)10月,建立中共南沂蒙縣委。12月,建立南沂蒙聯防辦事處(相當於縣政府)。1940年(民國 29年)3月,南沂蒙聯防辦事處改稱沂南行署,直屬山東分局。 1941年(民國 30年)2月,屬沂蒙專署。 1942年(民國 31年)6月,屬魯中區行政聯合辦事處。1945年(民國 34年)7月,屬魯中行署。8月,省戰工會改稱省政府。1948年(民國 37年)7月,屬魯中南行政公署第二專署。 1949年 (民國 38年)3月,屬山東省人民政府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
沂南 沂蒙紅嫂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 年10 月1 日 成立),建國初,屬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1950年 5月,屬沂水專區。 1953年 8月,屬臨沂專區。1958年I1月撤銷,1961年8月再置。縣政府駐地界湖鎮。革命戰爭年代,沂南成為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被譽為 山東的“小延安”。1994 年 12月 17日 ,臨沂市撤地設市,屬臨沂市。1997年12月26日,撤銷雙堠鄉,設立雙堠鎮(魯政函民字[1997]48號)。
2000年,沂南縣轄15個鎮、13個鄉。總人口869535人,各鄉鎮人口: 界湖鎮 113308、岸堤鎮 37045、孫祖鎮 22006、雙堠鎮 28222、青駝鎮 37193、張莊鎮 44518、磚埠鎮 38118、葛溝鎮 36239、楊家坡鎮 28401、大莊鎮 42454、辛集鎮 25568、蒲汪鎮 31733、湖頭鎮 26688、蘇村鎮 53763、銅井鎮 44686、依汶鄉 22792、朱家裡莊鄉 25409、馬牧池鄉 30240、中高湖鄉 13496、代莊鄉 17479、南石門鄉 12341、高里鄉 19249、河陽鄉 14550、庫溝鄉 27652、大王莊鄉 20621、東張家哨鄉 20025、魯莊鄉 12992、獨樹鄉 2274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銷獨樹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界湖鎮;撤銷河陽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大莊鎮;撤銷高里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青駝鎮;撤銷中高湖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岸堤鎮;撤銷南石門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雙堠鎮;撤銷代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孫祖鎮;撤銷庫溝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辛集鎮;撤銷大王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蒲汪鎮;撤銷東張家哨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湖頭鎮;撤銷魯家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銅井鎮;撤銷朱家裡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依汶鄉(魯政函民字[2000]91號)。即沂南縣由15個鎮、13個鄉調整為15個鎮、2個鄉:界湖鎮(獨樹鄉)、岸堤鎮(中高湖鄉)、青駝鎮(高里鄉)、張莊鎮、大莊鎮(河陽鄉)、葛溝鎮、湖頭鎮(東張家哨鄉)、辛集鎮(庫溝鄉)、蒲汪鎮(大王莊鄉)、依汶鄉(朱家裡莊鄉)、馬牧池鄉、楊家坡鎮、雙堠鎮(南石門鄉)、孫祖鎮(代莊鄉)、蘇村鎮、銅井鎮(魯家莊鄉)、磚埠鎮。(括弧內的為被撤併的鄉鎮)。
2002年3月22日,省政府批覆同意:沂南縣撤銷依汶鄉,設立依汶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2年12月31日,轄16個鎮、1個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底,沂南縣下轄1個街道辦事處、13個鎮、1個鄉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界湖街道辦事處、岸堤鎮、孫祖鎮、雙堠鎮、青駝鎮、張莊鎮、磚埠鎮、大莊鎮、辛集鎮、蒲汪鎮、湖頭鎮、蘇村鎮、銅井鎮、依汶鎮、馬牧池鄉以及省級沂南經濟開發區。縣政府駐地界湖街道人民路42號。
沂南在山東的位置 概況 氣候 沂南地處
沂蒙山區 ,東距黃海80公里,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水文 境內擁有
沂河 、
汶河 、
蒙河 三大河流,其中山東第一大河---沂河貫穿沂南南北,在磚埠鎮洙陽流入臨沂蘭山、河東兩區;汶河是沂河的一條重要支流,河灘遍布,生態環境良好,並設立了長達16.5公里的汶河飲用水源保護區。
土壤 西部是山巒重疊、溝壑縱橫的山區,東部丘陵起伏連綿,中部是土質肥沃的平原。
縣境南北最大縱距47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4公里,總面積1774平方公里,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境內屬暖溫帶
季風區 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土地肥沃。主要作物有小麥、水稻、花生、黃煙、棉花、蠶桑、桃、板栗等,是我省重要的花生、黃煙、蔬菜、生豬生產基地。
資源 沂南是資源富集縣。全縣現已探明礦產9大類36個品種,其中石灰石、“中國藍”花崗岩、黃金、磁石、地熱等10餘種為優勢資源。石英砂礦在全國儲量最大、品位居第二位,“中國藍”花崗岩為獨有礦種,可與世界上“巴西藍”相媲美;地熱資源尤為豐富,出水溫度達79℃,日出水7000立方米,是臨沂“地熱之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 2018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89億元,增長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06.98億元,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132.91億元,增長5.2%。三次產業增加值占比為10:27:34。
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共招收小學生10789人,國中新生8655人,招收高一新生4439人。全縣國小在校學生65949人,國中在校生2488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3490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全部達到100%。系統完善,擁有沂南一中、沂南二中、山大華特臥龍學校三所普通高中和沂南縣職業高中;擁有沂南三中,沂南四中,沂南五中,城關中學及各鄉鎮中學等數十所初級中學。沂南縣商業機構眾多,東方購物、百姓超市、百成匯服飾、友誼服飾、歐亞國美電器等超市遍布,更有沂南商業街、大豐商城、陽都商城、永興商城(在建)等一大批商場。
基礎設施 完善,投資環境良好,區位優勢明顯。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京滬、日東、長深三條高速公路及
膠新鐵路 從境內穿過,並設有專門的站點,站點有城鄉客運直通縣城,205、206兩條國道縱貫全境。距臨沂飛機場30公里,距日照港8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境內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17座。全縣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為18萬線以上,國際電傳、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等各項業務發展迅速。
沂南公交 開通於2013年4月,目前開通三條線路
1.開通G1、G2、G3三條公交線路 (1)G1線:開發區→縣醫院 行駛線路:開發區→澳柯瑪大道→沂河花園→朝陽路→老年活動中心→北外環→智聖湯泉(路西)→攀峰骨科醫院→玉泉路→第二實驗國小→歷山路→縣醫院→陽都商城→人民路→百成匯→界湖衛生院→正陽路→康寧居→芙蓉花園→上上城→澳柯瑪大道→工業園; (2)G2線:安居小區→天潤駕校 行駛線路:金場村→天潤駕校→北環路→明生村→大白石村→漢街→城關中學→玉泉路→燃料公司→金城建築公司→歷山路→縣醫院西門→陽都商城→縣工商局→東方超市→長途汽車站→陽都客運站→華苑大酒店→澳柯瑪大道→安居小區→團山路→團山國小→金葉小區→第三實驗國小→人民銀行→諸葛亮城→漢街→諸葛亮廣場→悠山美域→城關中學→北環路→大白石村→明生村→天潤駕校→金場村; (3)G3線:安居小區→三山溝村 行駛線路:安居小區→歷山路→華苑大酒店→陽都客運站→長途汽車站→振興路→雙語實驗學校→花山路→交通運輸局→聯通公司→文化路→疾病控制中心→縣一中→歷山路→縣醫院西門→馨和嘉園→北環路→金玉貴泰源→單家莊村→山旺莊村→銅象水泥公司→新村→萊坪村→銅井鎮政府→銅井鎮信用社→銅魯路→大張莊村→沂蒙成達食品公司→珠寶莊村→魯莊村→竹泉村→紅石寨橋→紅石寨景區→自來水廠→鳳凰渡口→觀音寺村→龍鳳峪村→三山溝村→沂蒙紅色影視(黨性教育)基地。 全程:31公里。
沂南之最 首家股份制企業:山東沂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該公司前身為縣電子元件廠)
最早的商場:“沂南商場”於1986年4月動工興建,11月竣工,占地面積9075平方米,有商品房80間。
第一處集體性質的商業機構:”九合成”合作社。1940年春在九區成立,社長
劉少雲 。
最早的公營商店:1943年10月,南沂蒙建立界湖公營商業總店,下設5處分點。
第一處綜合批發市場:陽都批發市場,於1988年9月1日正式開業,公占地40畝。
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1992年9月28日,蘇村蔬菜批發市場建成使用,共投資150萬元,占地4.67萬平方米。
最早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稱號時間:1996年7月24日。
第一位全國優秀班主任:縣第二實驗國小教師
李忠培 198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
第一個全省高考女“狀元”:磚埠鎮佛謝村
薛梅 ,在1996年高考中,以總分892分的優異成績,名列全縣第一名。
第一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的沂南歌手:1990年12月15日,縣二中學生褚慶玲在全國第三屆農村青年歌手大選賽上,獲民族唱法優秀獎。
全國諸葛亮學術研討會首次在沂南召開:1994年10月6~8日,全國第八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暨94年沂南經貿洽談會在縣城隆重召開,海內外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共345人參加。
沂南歷史上第一部縣誌:《
沂南縣誌 》。該書全面翔實地記述了沂南縣1939~1989年自然與社會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部
地名志 :1986年8月12日,《沂南縣地名志》出版。
第一份在沂南創刊的報紙:1940年4月,《新山東報》在南匣石村創刊,
楊希文 任社長、總編輯。
首次被省政府命名為“公路建設先進縣”的時間:1994年。
最早的書店:1946年,縣政府在依汶村成立青潮書店,為境內最早的書店。
最早的電視機:1972年縣廣播站購進1台16英寸黑白電視機。
最早的縣級報刊:1958年縣宣傳部《戰鬥號》創刊。
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紀年畫像石刻:三山溝西漢
鳳凰 刻石,發現於1980年。
第一座諸葛亮故里紀念館:坐落於磚埠鎮孫家黃疃村,1993年6月3日舉行開館儀式。
全國最大的諸葛亮銅像:坐落與縣城西臥龍公園,高10米,重7噸。
最早的烈士陵園:萬松山烈士陵園,1943年7月由魯中軍區修建,至1944年2月落成。
全省最大的
石拱橋 :大莊沂河大橋,1958碾月5日施工,歷時9個月竣工。全長150米,共13孔。
第一座居民小區:西山小區,1988年8月15日竣工,當時共8棟樓房,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被列為全省3顆縣級明星之一。
沂南縣首次被列為省政府命名為先進城市:1990年12月30日,沂南縣城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規劃管理先進城市。
第一處
水上公園 :1991年4月1日,距縣城6公里的丹山子攔河閘諸葛港水上遊樂公園開業。
第一處鄉鎮公園:大王莊鄉政府駐地公園。
第一座樓房:縣酒廠酒精生產樓,高6層,石混結構,1973年建成。
最高的樓房:界
湖西村 綜合服務樓,高12層,1999年建成。
縣城最早的街頭塑像:1985年在原汽車站橋頭綠地建“試新衣”塑像一座。
壽命最長的老人:蘇村鎮
賈春增 ,1996年去世,終年115歲。
第一家國家森林公園:孟良崮森林公園(位於孫祖鎮),1992年9月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正式對外開放。
第一家綜合性傳媒企業:大沂河文化傳媒 ,2000年成立 大
沂河 信息網 DM平面宣傳設計發布、紀錄片、產品宣傳片、大型舞台及會議現場錄製 產品視頻廣告製作 電視及平面傳媒廣告業務代理 。
沂南第一位在國內設計大賽中獲獎的設計師:2009年9月,沂南設計師
岳明 榮獲山東省第12屆廣告節平面類金獎。
沂南第一個公益性社會團體:沂南縣義工協會 發起人宋大成。 以用愛溫暖社會,付出創造奇蹟的宗旨讓愛心灑滿沂蒙大地。
沂南第一家通過國家正規企業網站備案的地方入口網站:沂南信息港,由沂南縣飛訊電腦服務部主辦,於2012年3月13日正式通過信息產業部企業性質網站備案,備案號:魯ICP備12006146號。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人物 歷史人物
諸葛亮 (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磚埠鎮孫家黃疃村)人,
三國時期
蜀漢 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其代表作有《
前出師表 》、《後出師表》、《誡子書》等。
諸葛瑾 (174-241),字子瑜,漢族,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吳國大臣,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孫權稱帝後,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
諸葛玄 (?―197年),琅邪陽都人,西漢司隸校尉
諸葛豐 的後代,三國蜀漢丞相
諸葛亮 的叔父,曾為劉表的屬吏,東漢末年官員,官至豫章太守。
諸葛誕 (?~258)三國時期魏將,字公休,琅玡陽都人,
諸葛豐 之後,
諸葛亮 和
諸葛瑾 的堂弟。初以尚書郎為榮陽令,累遷御史中丞尚書,是三國時曹魏後期的重要將領,官至征東大將軍。與夏侯玄、鄧颺、田疇友善,俱有聲名,並稱為四聰
政界人物
李子超 (1921-2002)沂南人。曾任中共沂南縣委副書記。建國後,歷任山東勝利石油化工總廠指揮。省委統戰部部長,山東省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山東省第五、六屆政協主席。
高陽(生辰不詳)山東沂南大莊鎮人。中共黨員,參加過抗日戰爭,歷任浙江省臨安地委書記、浙江省委黨校副校長。現為浙江省委離休老幹部。
袁芳烈 (1929年- 2009年1月29日),山東沂南人。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歷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浙江省委政法委員會書記,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
李連秀 (1922-)沂南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曾任第四野戰軍團參謀長。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歷任副師長兼師參謀長、師長、軍副參謀長、副軍長兼軍參謀長、集團軍軍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
魏宏 ,男,漢族,1954年5月生,山東沂南人,197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1月參加工作。2007年5月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2007年9月起兼任四川行政學院院長)。2013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副書記,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
李玉妹 ,女,漢族,1956年10月生,山東沂南人,1976年4月入黨,1974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中央黨校二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曾任山東省副省長、省委組織部部長,現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
邵長福 ,男,漢族,1944年12月出生,山東沂南人,1964年10月參加工作,196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曾出任日照市市委副書記、日照市政協主席,日照市書法集協會名譽主席。
商界人物
高元坤 ,男,1958年2月出生,山東省沂南縣人,文化程度研究生進修班。1976年7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入黨,高級經濟師。現任山東力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董事長,兼任省對外經貿促進會理事,市民營企業促進會會長。
馬瑩 ,女,漢族,山東沂南人,高級工程師,天津大學博士。現任齊魯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文化界人物
苗得雨 ,1932年3月5日生,山東沂南人。歷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副主席。結集出版《苗得雨60年詩選》、《苗得雨散文集》、《文談詩話》、《賞詩談藝》等49種。
苗長水 ,1953出生,山東沂南人。 歷任《前衛報》文藝編輯,濟南軍區政治部創作室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92年獲莊重文文學獎,2002年獲馮牧文學獎。《染坊之子》、《御花園》等作品譯為英文、法文出版。
王兆山 山東沂南人。中共黨員。197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1994年至1996年兼任《山東文學》雜誌社社長和主編,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高舜禮 ,山東沂南大莊人,1964年6月生。198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碩士學位。曾任國家旅遊局綜合協調司、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研究室主任,現任中國旅遊報社總編輯。
尤克利 農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十大農民詩人”。1965年生。山東沂南人。2011年12月9日,榮獲山東省第二屆泰山文藝獎。代表作《
遠秋 》。
教育界人物
王普 (1902—1969),出生於沂南縣依汶鎮。192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30年,受聘於國立青島大學(1932年改為山東大學)創辦物理系。1935年至1938年,王普在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科學院留學並獲科學博士學位。後轉赴美國卡內基學院擔任客座研究員。1939年秋王普回國,先後任教於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等名校。1946年重返山大,任物理系主任、代教務長等職。翌年秋,王普應聘再度出國擔任美國國家標準局輻射物理學研究員。1956年8月,王普衝破阻力毅然回國,重回山東大學物理系執教,同時兼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並擔任山東省第一、二、三屆政協常委。1969年,王普在“文革”中受迫害而死。
高策理 ,現任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男,漢族,1964年10月生於山東沂南。 1987年在同濟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後到清華大學工作。曾任清華附中校長。
高毅勤 ,山東沂南大莊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教育部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其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師從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udolph A. Marcus(魯遴夫·馬庫斯)教授,博士論文獲得了化學系和加州理工大學2001年度最優秀論文獎。在《
Science 》《Cell》發表論文各一篇,《PNAS》3篇。曾獲美國Searle Scholar,Dreyfus新教授獎和Clauser Prize獎。
范潤華 ,男,山東沂南人,1970年2月生。山東大學材料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材料液固結構演變與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王善軍 ,山東省沂南縣人,1966年生,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遼宋夏金史和中國社會史研究,代表作為《
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 》(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王本法 ,男,1964年生,漢族,山東沂南人,濟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張全之 ,男,1966年生,山東沂南人,文學博士,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
杜瑞成 ,男,生於1957年4月,山東沂南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山東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林秀坤 ,男,1957年11月生,山東省沂南人,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任職於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中國農業科學院二級人才。
李士崇 ,男,山東沂南人,為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董事長。
薛群基 ,男,山東省沂南縣人。材料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長期從事特種潤滑材料和摩擦化學的研究。
文化 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
2005首屆中國
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 於5月21日上午在諸葛故里山東省沂南縣隆重舉行。臥龍山景區的諸葛亮公園內,一部題為《蒙山沂水盡風流》的大型文藝演出拉開了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暨全國第十四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的序幕。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各級新聞媒體記者、各地旅行社、客商代表共1000餘人云集沂南,共同交流,探討諸葛亮學術研究、漢文化研究的成果及諸葛亮故里經濟發展大計。
沂南古屬陽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誕生地,在齊魯文化的薰陶中,他在這裡度過了童年時代,14歲時隨叔父客走他鄉。兩千年來,他死而後己的獻身精神,勤奮愛民的道德操守,機敏巧思的高度智慧,激勵、啟迪了歷代仁人志士,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文化財富。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發展先進文化,臨沂市委、市政府與沂南縣委、縣政府共同舉辦了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
近年來,沂南縣不斷依託諸葛亮故里的優勢,開發孔明文化,打響諸葛亮品牌,先後建起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諸葛亮公園、諸葛亮銅像、諸葛宗祠、孔明文化旅遊區等一系列文化旅遊景點,把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成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力“助推器”。 本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把繼承諸葛亮文化和弘揚沂蒙精神結合起來,實行政府組織、市場運作,民眾參與的方式,文化旅遊與經貿活動同台唱戲,把“節慶文化”演化成“節慶經濟”,塑造了良好的區域經濟形象。
2014年5月29日至31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旅遊局、中共臨沂市委、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文廣新局、臨沂市旅遊局、臨沂市廣播電視台、臨沂日報報業集團、中共沂南縣委、沂南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七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隆重舉辦。
傳統節日
春節 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民間有“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一般在臘月十五以後,家家戶戶清掃庭院房舍,購置新衣物,買禮品,備年貨。
除夕,是農曆一年中最後的一天,俗稱“年除日”。農村住戶清晨早起,在門前、院中用豆秸等點一堆火,俗稱“籠瘟煙”,並燃放鞭炮,祈求把瘟神鬼怪熏跑。是日,家家戶戶貼春聯、門箋(家有喪事守孝者,三年不貼)。下午,闔家歡聚,喝辭歲酒,吃團圓飯。入夜,多在大門口橫放一木棍,稱“攔門棍”(當地迷信說法,認為這樣能防止邪魔鬼祟入院)。夜晚,家家戶戶包餃子,包完餃子後閒談“守歲”。90年代後多是坐在家中收看電視節目,少數人串門拜年或湊在一起打牌玩樂。零點,是舊的一年的結束,新年的開始。家家戶戶放鞭炮,辭舊迎新。多數農民在院中供桌上擺酒菜,點香,用芝麻秸、豆秸或棉柴等在院中生火,燒紙磕頭,敬拜天地三界諸神,稱“發紙馬”,然後吃年夜飯。
正月初一,人們多到長輩、鄰居或親朋好友家裡拜年。初二以後,已婚婦女擇吉日同丈夫、孩子回娘家看望父母,俗稱“走娘家”。從初二到正月十五,有的村莊組織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或演出一些地方劇目。
民間還存在著“請紙”(也稱“請家堂”)的習俗。除夕,在正房中設供桌,擺上祖宗的牌位、酒菜,傍晚去墓地請回祖先(以示過年)。初一早晨或下午,將請回家過年的祖宗之靈送往墓地,稱為“送家堂”。
元宵節 有吃元宵(或餃子)和送燈、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家家蒸製面燈或刻制胡蘿蔔燈,其中面燈有“金燈”(用白面蒸製)、“銀燈”(用地瓜面蒸製)兩種,用黃草外裹棉絮作燈芯,以食油作燃油。現多用蠟燭代替。夜幕降臨後,先到祖塋送燈,回家後在家中天地(院子)或灶王、鬥神等諸神像前送燈,糧囤、糧缸送面制龍燈。大門口掛上兩盞燈籠。燈光所照之處預兆新年潔淨,不生蟲蠍。也有些人到十字路口送燈燒香,祈求新的一年交通順利、一路平安。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正月十五,有“不看娘家的燈”之說。
二月二 傳說是土地神的生日。民間有吃糖豆的習俗。過去,常有人到土地廟前插紙旗、供奉糖豆,現已不多見。有些農民用草木灰在院中、門前或打穀場裡面畫個大圓囤,意為“糧滿倉”,祈求當年糧食豐收。
清明節 農村有給祖墳添土的風俗(多在節前)。現因政府推行平墳還田、保護耕地的政策,添土多是象徵性的,不留高大墳頭。清明節早晨,多數人家吃荷包蛋或煮雞蛋,在門楣兩端和石磨磨眼上插柏枝和柳枝。少年兒童攜帶染成紅、綠、黃等顏色的雞蛋遊玩。城鎮居民及部分農村青年男女多相約外出登山、踏青。機關、工廠、學校多組織幹部、職工、學生為革命烈士掃墓、獻花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端陽節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五月端午”。人們有吃粽子的風俗。包制粽子以桲欏葉為主,葦葉次之。早晨,多用車前草、豬牙草湯煮荷包蛋吃,多數人家在門楣上插艾枝,並縫製“香荷包”給小孩佩帶。
六月六 百蟲節,傳說是山神的生日。放牧人採辦瓜果、紙、香等物,到山神廟敬山神,祈求山神看好野狗(指狼)等野獸,保佑牲畜安全。
七月十五 亦稱“鬼節”。農村有帶供品、香、紙到墓地祭祖的風俗。有“七月十五鬼節,八月十五人節”之說。
八月十五 即“中秋節”,是傳統大節日(僅次於春節),又稱“團圓節”。出外的人儘量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節前,人們多以月餅、酒等禮品饋贈親友。這天,晚宴力求豐盛,全家團圓聚餐,然後吃月餅,賞明月,共享天倫之樂。
冬至 農民在這天上墳祭祖,吃水餃。有“冬(至)吃餃子夏(至)吃麵(條)”之語。
小年 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俗稱“過小年”。辭灶的日期不同,有“官辭三(臘月二十三),民辭四(臘月二十四)”之俗。這天,人們在靠灶鍋的牆上張貼灶王像及對聯,灶王的對聯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並供奉糖果等物,燒紙點香放鞭炮,送灶王啟程上天。
旅遊 2012年中國《
休閒·榜 》雜誌聯合“
騰訊微博 ”對全國旅遊強縣的旅遊發展進行調查,通過網友票選,最終確定“2011中國十佳最具文化特色縣級城市”,其中臨沂市沂南縣位列其中第5位。
沂南是文化旅遊新縣。這裡,山有靈氣,蒙山彩蒙景區、
孟良崮 國家森林公園、“沂蒙生態大道”沿線層巒疊嶂,植被茂密,景色怡人。這裡,水有靈韻,竹泉、溫泉北方少有,境內沂河、汶河、蒙河三河匯流,自然生態良好,貫穿全境的汶河是臨沂市的主要飲用水源,也是全省沒有污染的生態河流之一。打造了“兩泉一基地”等精品景區,竹泉村旅遊度假區是山東省第一個系統開發的4A級古村落景區,成為全省首批“逍遙遊”示範點;“智聖湯泉”建成江北規模最大、國內設施一流的第四代溫泉旅遊度假區和4A級景區;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完成了大型電視連續劇《
沂蒙 》和電影《
沂蒙六姐妹 》等20餘部影視作品的拍攝;馬泉休閒園秉承創意農業理念,套用先進農業技術,打造了一個科技與農業相結合的現代化農業休閒養生園。到沂南“逛漢街、游竹泉、泡溫泉”已成為濟南、青島等地市民的消費時尚,沂南在市內外打響了“智聖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閒聖地”旅遊品牌,成為“好客山東”大旅遊圈中的一顆新星。
沂南旅遊圖
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
2003年9月19日,
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 在她的家鄉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東
辛莊 隆重舉行開館儀式。原國家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
遲浩田 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共產黨人創建沂蒙根據地的抗日活動中,她數十次出色地完成情報傳送任務;1938年冬,已年過半百的王換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村婦救會長,艾山鄉副鄉長。由於她對黨的忠誠和積極的工作,是當時著名的沂蒙“四大娘”之一,其家成為著名的抗日堡壘戶。1939年春以後,中共
蘇魯豫皖邊區省委 、山東分局、山東縱隊就經常住在王換於家。同年6月徐向前、
朱瑞 率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到沂蒙後,也較長時間住在王換於家。
為昭示歷史,激勵後人,永葆革命傳統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沂南縣委、縣政府決定建設“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紀念館整理製作展出資料80餘平方米,蒐集文物50餘件,總投資達200餘萬元。在此期間,原國家軍委副主席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和“沂蒙母親王換於故居”,並親筆書寫了“緬懷沂蒙母親,教育後世子孫”的碑文,著名作家李存葆、
王光明 滿懷深情撰寫了《百年老屋賦》;國家審計署和省直機關黨工委還把此地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諸葛亮故里
諸葛亮故里 位於沂南縣磚埠鄉的陽都
故城 。諸葛亮,字
孔明 ,號臥龍先生,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81年出生於陽都故城。約公元193年,諸葛亮13歲時隨叔父
諸葛玄 去豫章,15歲時隨叔父依附
劉表 ,開始了在荊州“躬耕隴畝”的生活,歷時12年。後被
劉備 請出山,輔佐劉備創建蜀漢政權,成為一代名相,為後人所緬懷。
陽都故城是古代文化遺址,城內耕土下1米左右即是漢代文化層,亦發現戰國文物,陶豆和
陶鬲 的殘片隨處可見。故城東面緊靠
沂河 ,河西崖有一段出土的古代城牆,石砌而成,十分堅固。北面是
東汶河 ,河岸上約1500米長的東段故城城基至今依稀可辨。1992年,沂南縣人民政府投資40萬元人民幣在沂南縣磚埠鄉孫家黃疃修建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為仿古式建築。
紀念館左側豎立的穿孔漢畫像石碑,是漢代遺物。院內有千年銀杏樹一株,高23米,樹圍3.6米,樹冠覆蓋達360多平方米。紀念館三塊漢畫像石均是諸葛亮故里出土的。大殿高7米,寬9米,長12.4米,建築面積111.6平方米,大殿正中安放著諸葛亮塑像,四周是14幅壁畫,全面反映了諸葛亮一生壯麗輝煌的業績。在沂南縣城西山坡修建了“
臥龍公園 ”(亦稱西山
諸葛亮公園 ),此公園總投資600萬元人民幣,自1992年分兩期建設。
已建成姐妹亭一處,有全國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尊,用銅3.5噸,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並建有浮雕,總長50米,總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根據《
三國演義 》故事雕刻而成,記載著諸葛亮的輝煌戰績。另外,有仿古建築5間,花崗岩石雕戰馬四匹,龜駝碑二尊,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
九龍壁 面向人民街,總長15.2米,由
漢白玉 雕刻而成。
漢畫像墓博物館
沂南漢墓博物館 位於沂南縣城西三公里的北寨村,是在沂南北寨墓群基礎上修建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主要向人們展示北寨墓群墓葬文化及出土遺物,傳播漢代民族文化。沂南漢墓博物館南北長66.4米,東西寬67.5米,占地面積4017.2平方米。館內設墓室保護房、文物陳列室等。所有建築外形,集仿古與園林風格於一體,均仿照東漢時期的建築,給人們一種身處其時,身臨其境的體驗。
博物館內正中偏北位置,是原址完整保護、聞名遐邇的北寨
漢畫像石墓 (一號墓),該墓規模宏大,墓室結構複雜,畫像雕刻精美,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現已發現、保存較為完美的,為中外學者高度關注的一座漢畫像石墓。一號墓坐北向南,用280塊預製石材築成,其中畫像石42塊,畫像73幅,畫像面積44.2平方米。墓南北長8.7米,東西寬7.55米,由前中後三個主室,東三個側室,西兩個側室組成,總計為八室。室與室之間都有門直通。整個墓室的構築是由地面、台子、支柱、牆壁、橫額、中柱、過梁、橫枋、攔角石、蓋頂石等先後順序壘築起來的,建築技術相當先進。墓門高2.74米,由門楣、橫額和東、西、中三個立柱組成。
門的橫額和立柱上均刻有畫像。立柱部分分別刻有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及羽人、玉兔搗藥等祥瑞圖像。門楣橫額部分則表現出一戰爭場面。前室面闊兩間,進深兩間,從地面到墓頂高2.8米,室中有八角形擎天石柱。頂部是用石條構成幾個方形重疊而上的抹角結構藻井,既美觀又大方。前室畫像內容不少,但主題是祭祀,主要表現了墓主人死後的衷榮,分布於東、南、西三壁橫額上。肅穆虔誠的致祭者或躬立,或跪伏於地,足見墓主人的官位之高。前室四壁、北壁上橫額及八角擎天柱上,則刻有大儺驅鬼、伐鼓、擁彗和神靈、祥瑞圖像。
中室高3.12米,面闊兩間,進深兩間,亦有八角形擎天柱。中室畫像內容更為豐富,有車馬出行,豐收宴享,
樂舞百戲 等,主要表現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和富足逸樂的生活。中室的四壁,刻有蒼頡造字、衛姬請罪、
堯舜禪讓 、荊軻刺秦王、孔子見老子等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並有榜題“蒼頡、齊桓公、衛姬、蘇武”等12處28個漢字,這些畫像生動細膩,令人驚嘆。 後室由一個斗拱分隔成兩間,僅有一個側室,很顯然是一帶便池的廁所。拱的式樣同中室一樣,梁拱也是由整塊石頭雕成。分布於後室隔牆上的畫像,主要描寫了墓主人的閨房內的生活,有侍女持奩圖、僕人洗滌圖等。 沂南漢墓博物館一號畫像石墓以氣魄雄偉、結構謹嚴見長,表現出漢代建築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它是漢代民間藝術家集體創造的作品,是將兩漢建築藝術、雕刻藝術、繪畫藝術綜合起來而去粗存精,推陳出新的作品。 一號墓早年被盜,僅存有少量殘破的陶器和銅鏃,墓主姓名無考。 二號墓在一號墓的南面偏東,兩墓相距20米。是東漢晚期較大的磚石墓。除兩個耳室和一個後室的券頂完整外,其餘各室的券頂均不同程度的損壞。由於墓早期被盜,墓券頂磚的丟落,使墓室內積滿淤泥,經精細清理,出土完整和可復原的陶器、石器、銅器、銀器等80餘件及100多枚銅錢,另有鐵刀和漆器腐朽的痕跡。 沂南漢墓博物館大站東側為拓片陳列室,展有一號墓畫像拓片。圖像清晰,資料豐富,給人們參觀以更多便利。 院內東側則陳列有從沂南各地收集而來的34塊漢畫像石,內容有:車馬出行、大禹治水、祥禽瑞獸等。為研究沂南漢代歷史及漢畫像石墓分布情況,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孔明文化旅遊區
孔明文化旅遊區 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建設項目,位於沂南縣城西部,規劃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東至
臥龍 山路,南至團山南側,北至臥龍山北麓,西到汶河及以西的
小流域綜合治理 區。
中心以臥龍山、北寨村、汶河為主。目前在臥龍山東麓已經建成的有:諸葛亮銅像(1993年落成,高7米,重7噸,底座高3米),體量為世界之最;銅像前兩側各有戰馬雕塑兩尊;諸葛亮豐功偉績大理石浮雕群像,浮雕畫面14幅,組成50米的弧形牆,並有回音效果;占地6660平方米的
諸葛宗祠 以及漢街思古、武侯雙闋、智慧橋、聖賢路、
御碑亭 等景點。
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
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 位於沂南縣界湖鎮西25公里的代莊鄉境內,經營總面積近2萬畝,經過30多年來造林、營林,已形成乾果林、防護林構成的萬畝森林規模,主要樹種有松類、
刺槐 、板栗、赤揚、淡竹、火炬樹、
五角楓 等。林場林草茂密,怪石林立,是景色優美的森林旅遊勝地。孟良崮森林公園於1992年1月被國家林業部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馬泉休閒園
國家4A級景區
馬泉休閒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吉利山下。園區秉承創意農業理念,套用先進農業技術,打造了一個科技與農業相結合的現代化農業休閒養生園,達到了“農業園區景區化、農業設施生態化、生產過程體驗化、農民從業導遊化、休閒養生大眾化”。園區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山與水、林與石、人與自然互相映襯、完美融和。
山東省戰時工作委員會
位於沂南縣青駝鎮東。
沂蒙影視基地
國家4A景區
沂蒙影視基地 ,位於著名的
沂蒙山 革命老區,今天的山東省
臨沂市 沂南縣馬牧池鄉
常山 莊村,因為拍攝為共和國60周年獻禮的長篇歷史電視劇《
沂蒙 》而設立是在原有村落的自然風貌基礎上稍加修飾而建立的紅色影視基地,又稱山村好萊塢,先後有電視劇《沂蒙》《
沂蒙六姐妹 》《沂蒙英雄》《地道英雄》《娘》電影《鬥牛》《
島城風雲 》在此拍攝。
曾不為外人所知,至今仍保留著古樸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橋以及殘破的老石屋、茅草屋。自從在這裡拍出了《
沂蒙 》、《
沂蒙六姐妹 》、《
鬥牛 》、《
沂蒙英雄 》等多部影視劇後,這個偏僻的山村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線,更隨著電視劇《
沂蒙 》在央視的熱播,以及在山東衛視和臨沂新聞綜合頻道的隆重推出,聚集了無數關注的目光!尤其電影《鬥牛》的主演
黃渤 先生榮獲台灣金馬獎影帝後更是將我們沂蒙山的一個
小山村 宣傳了出去,這就是地處沂蒙山腹地的常山莊村。
沂南縣目前正對這一資源進行高標準規劃和包裝,開發建設《
沂蒙 》影視拍攝基地旅遊區。按照規劃,下一步將修建引景區(大門、長廊、停車場等)、綜合服務區(酒店、旅館等)、抗日山村、沂州影城、常山古寨、沂蒙水苑、歡樂農莊等景區,其中在抗日山村中,主要建設影視街、
紅軍街 、抗日街、支前街、民俗街等各具特色的景點。目前,該項目開發的主體規劃已經確定,相關基礎建設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
國家4A景區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位於沂南縣城北12公里,由山東龍騰竹泉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總投資1.56億元。在這裡,泉依山出,竹因泉生。村民繞泉而居,砌石為房,農耕為業。竹林隱茅舍,家家臨清流,田園瓜果香,居者樂而壽,是中國北方難得一見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環境。整個旅遊區以沂蒙原生態古村和沂蒙山鄉民俗為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是具有顯著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觀、農家風情,融度假、休閒和觀光功能於一體的北方沂蒙山鄉綜合性旅遊目的地。目前已具備800多人同時就餐,400個床位和15000人遊覽的接待能力。景區被授予 “國家4A級景區”、“山東省逍遙遊示範點”、“山東省自駕游示範點”、“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山東省最具民俗風情景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山東省100家重點服務業園區”、“2011最美中國(山東)最佳休閒度假景區”、“2014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山東智聖湯泉旅遊度假村
國家4A景區
山東智聖湯泉旅遊度假村,由山東晨始建工集團投資開發,預計總投資40億元。一期總占地面積616畝,總投資3.6億元,共分為客房接待中心、中西餐飲中心、國際會議中心、景觀溫泉中心和影劇院五大部分。其中客房接待中心,設有近200間高檔客房和24棟營業性貴賓別墅;中西餐飲中心,設有大型多功能餐廳、高檔宴會廳,能同時容納500多人就餐;國際會議中心,設有各式會議室11處,可同時接待30-500人多個規模不等的會議;影劇院設有可容納200多人的多功能演藝大廳和KTV休閒娛樂空間;景觀溫泉中心,由室內溫泉館、露天溫泉區、動感溫泉區和SPA貴賓區組成,融入了國內最先進的設計開發理念,融合了自然、閒適、健康等特質產品,設有動感池區、兒童池區、保健池區、江南風情池區、美容池區等,可同時接待2000多人,開業以來日接待能力最高達6000人次。度假村已經建設成為江北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集溫泉沐浴、餐飲娛樂、會議商務、養生理療、生態旅遊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溫泉度假村,並於2010年10月份順利通過國家4A級景區驗收。先後榮獲“品牌山東·最值得體驗溫泉品牌”、“山東省老年人明星旅遊景區”、“臨沂城市建設精品工程金獎”等榮譽稱號。
二期工程位於溫泉度假村一期工程以東和以北的地段,項目規劃占地150畝,總投資2億元。主要體現以諸葛亮文化為主題的設計理念,充分突出動靜結合、德身雙修、天人相契、恬淡閒適的養生之道,包括溫泉水上樂園、溫泉養生苑、戶外拓展和溫泉康體中心等項目,於2013年6月運營使用,分溫泉娛樂區、餐飲文化會館和休閒養生區三部分,既突出了溫泉的娛樂功能,更注重溫泉的休閒養生功能。
2013年12月,三期工程已破土動工,該項目占地1100畝,計畫投資30億元,將重點打造“中國智聖(國際)溫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