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東漢末年名士、漢末群雄之一)

劉表(東漢末年名士、漢末群雄之一)

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宗室、名士、軍閥,漢末群雄之一,西漢魯恭王劉余之後。

劉表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早年因參與太學生運動而受黨錮之禍牽連,被迫逃亡,光和七年(184年),黨禁解除,被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後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被任命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封成武侯。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里,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逝。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征,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

概述內圖片來源:取自《圖像三國志》

基本介紹

  • 本名:劉表
  • 別稱:劉荊州、劉鎮南
  • 字號:字景升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陽郡高平縣
  • 出生時間:142年
  • 去世時間:208年
  • 主要作品:《周易章句》《五經章句》等
  • 主要成就:雄踞荊州,立學校、修禮樂
  • 官職:鎮南將軍、荊州牧等
  • 爵位:成武侯
  • 地位:“八俊”之一
  • 特徵: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偉
人物生平,黨錮清流,單騎入荊,跨蹈漢南,連戰交州,坐觀成敗,收留劉備,病死襄陽,主要作品,人物評價,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現代,軼事典故,研究儒學,探討英雄,飲酒情況,奇聞怪事,親屬成員,妻妾,妹妹,子女,侄子,文獻記載,墓址紀念,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黨錮清流

劉表年輕時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參加過太學生運動,被稱為“八俊”之一(張璠《漢紀》稱:表與同郡人張隱、薛郁、王訪、宣靖、公褚〔緒〕恭、劉祗、田林為八交,或謂之八顧。《漢末名士錄》云:表與汝南陳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魯國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陽檀敷字文友、張儉字元節、南陽岑晊字公孝為八友。《後漢書》亦載劉表與同郡張儉等號為“八顧”,又指與張儉、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等稱為“八及”。《三國演義》取後者),於第二次黨錮之禍時與同郡張儉等受到訕議,被迫逃亡。
《品三國》的劉表《品三國》的劉表
光和七年(184年),黨禁解除,劉表受大將軍何進徵辟為掾屬,推薦再次入朝,出任北軍中候

單騎入荊

初平元年(190年),荊州刺史王叡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由於當時江南宗賊甚盛,袁術屯於魯陽,手下擁有所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長,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導致劉表無法直接上任。他於是匿名獨身赴荊州,方才得以上任。
劉表至荊州後,單馬入宜城,與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劉表問道:“此間宗賊甚盛,民眾不附,袁術因而取亂,禍事如今已至了啊!我希望在這裡徵兵,但恐其不能聚集,眾位有何對策呢?”蒯良道:“民眾不附的原因,是出於仁之不足,民眾依附而不能興治的原因,是出於義之不足;如果仁義之道能行,則百姓來歸如水勢之向下,何必擔憂來者之不從而要問興兵之策呢?”劉表又問蒯越,蒯越說:“治平者以仁義為先,治亂者以權謀為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術為人勇而無斷,蘇代、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為慮。宗賊首領多貪暴,為其屬下所憂。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備修養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賊首領必定持眾而來。使君便誅其無道者,再撫而用其眾。如此一州之人,都樂於留守此州,得知使君為人有德,必定扶老攜弱而至。然後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袁術等人雖至,亦無所能為了。”劉表嘆道:“子柔(蒯良字)之言,可以說是雍季之論。異度(蒯越字)之計,可以說是臼犯之謀。”便讓蒯越派人誘請宗賊五十五人(《後漢書》載十五人)赴宴,將其全部斬殺,一併襲取他們的部眾。只有江夏賊張虎陳生擁眾據守襄陽,劉表乃使蒯越與龐季單騎前往將其說降。荊州的郡守縣長聽說劉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綬逃走。至此,劉表控制了除南陽郡外的荊州七郡,理兵襄陽,以觀時變。
當時,關東州郡起兵討董,而劉表並未加入討董聯軍。而劉表也上表推薦袁術任南陽太守,暫時向其示好。

跨蹈漢南

初平二年(191年),袁術派孫堅進攻劉表,劉表派江夏太守黃祖在樊城、鄧縣一帶迎戰。孫堅擊敗黃祖,於是圍困襄陽。劉表派黃祖乘夜偷偷出城,前去調集各郡的授軍,黃祖率軍想要返回襄陽時,孫堅迎擊,黃祖敗退,逃入峴山。孫堅乘勝連夜追趕,黃祖的部曲潛伏在竹林樹叢之中,用暗箭將孫堅射死。從此以後,袁術不再能戰勝劉表。孫堅死後,劉表斷了袁術的糧道,使其無法再盤踞南陽,迫使他往兗豫方向出走,間接促成了後來袁術與曹操的匡亭之戰。此舉不但徹底除去袁術覬覦荊州的野心,更借曹操軍的力量削弱袁術勢力,使其更加遠離荊州,減少了對荊州威脅,也鞏固了自己在荊州的統治權。同年,益州牧劉焉造作乘輿車服千餘乘。劉表便上言朝廷,稱劉焉似乎有子夏在西河議聖人論的跡象。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其餘部李傕郭汜進據長安。十月,劉表派使者入朝奉貢,李傕派黃門侍郎鐘繇拜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允許設定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擁有開府辟召掾屬的權力,禮儀如同三公;又派左中郎將祝耽授予他假節,並督交、揚、益三州軍事。李傕以此來結連劉表作為自己的外援。
劉表在荊州八郡營造了一個相對中原來說比較安全的割據勢力。許多士民在當時都逃離中原,而選擇前往荊州避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諸葛亮
興平元年(194年),劉焉病亡,其子劉璋被擁立即位。劉表乘此時機,派別駕劉闔策反劉璋的將領沈彌、婁發、甘寧,但他們都戰敗而入荊州。而益州方面,也任命趙韙為征東中郎將,駐軍巴東郡的朐忍,以防備劉表。
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東遷至雒陽,張楊先派衛將軍董承修理皇宮。太僕趙岐來到荊州說服劉表幫助董承,劉表派兵前往雒陽,並運輸大批軍用物資。同年,曹操迎獻帝遷都許昌,劉表雖遣使奉貢,但卻北與袁紹相結。治中鄧羲勸諫劉表,劉表不聽,回答道:“對內,我沒有對朝貢之事上失責;對外,我亦沒有違背盟主,這才是當今天下的達義之道。怎么只有你老是在怪我呢?”鄧羲不滿,於是辭疾而退,終劉表之世不為其仕。
三國志12劉表三國志12劉表
當時,驃騎將軍張濟自關中出走南陽,因糧盡而攻打南陽郡的穰城,卻中飛矢而死,其侄張繡於是收兵而退出穰城。荊州官員知道後皆向劉表祝賀。劉表卻說:“張濟因窮途末路而來,我作為主人卻如此無禮,這並非我的本意,故我只受弔唁而不受祝賀。“之後,劉表又派人招誘張濟的餘部,他的部眾聞訊大喜,都服從劉表。在賈詡的說服下,張繡屯兵宛城與劉表聯合,成為劉表在北方的藩屬勢力,替他抵禦曹操。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部隊到達淯水,張繡率眾投降。但因曹操納張濟的遺孀鄒夫人,張繡懷恨曹操。曹操又準備殺掉張繡,結果計畫泄漏,張繡襲敗曹操。張繡在追擊失利後退防穰城,再次與劉表聯盟。南陽、章陵兩郡很多縣又投回張繡,曹操派曹洪應付,但曹洪交戰不利,多次被張、劉聯軍進攻。同年十一月,曹操親征,攻下南陽湖陽、舞陰兩縣,生擒劉表將鄧濟。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從穰城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劉表也派荊州軍占據安眾,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賈詡這時又勸張繡再追,而劉表不聽,張繡收集散兵,再行追擊,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
同年,長沙太守張羨零陵桂陽三郡叛逆劉表,劉表遣兵攻圍,連年不下。後張羨病死,長沙人又立其子張懌為主,於是劉表攻下張懌,廣開土地,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坐擁數千里疆域,帶甲兵十餘萬。
最初,荊州之地,人情好擾,加上四周因戰亂而駭震,賊眾又互相煽動生事,使得荊州處處沸盪動亂。及至劉表作為荊州牧,卻能招誘有方,威懷兼洽,令境內的賊黨豪強亦可以為其效用。荊州從此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另一方面,從關西、兗州豫州來投靠荊州的學者又有上千人之多,劉表對他們都能加以安撫賑贍,學者們受到資助,亦能得到保護。由於荊州境內界群寇已被肅清,劉表於是開立學官,博求儒士,又命綦毋闓宋忠等學者撰寫《五經章句》,並稱之為後定。劉表在任內,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盛況如《荊州文學記官志》(見《藝文類聚》卷38)所記:“乃命五業從事宋衷新作文學,延朋徒焉……五載之間,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闓等,負書荷器,自遠而至者,三百有餘人。”唐長孺在《漢末學術中心的南移與荊州學派》說:“荊州學校的規模和制度遠遠逸出郡國學的範疇,不妨說是洛陽太學的南遷。”

連戰交州

在平定荊南之後,劉表與交州牧張津之間漸生讎隙。在建安四年至八年間(199年—203年),張津對劉表連年用兵。然而交州兵微將寡,故即與劉表作戰經年仍是徒勞無功。
建安八年(203年),張津被部下殺害。劉表為染指交州,便旋即派遣屬下賴恭出任交州刺史,希望搶先在朝廷任命官員前占有交州。同時,他又任命部屬吳巨蒼梧太守,以接替剛病故的史璜。另一方面,以曹操為首的漢廷則拜交趾太守士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交州)七郡,領交阯太守如故”,旨在抗衡劉表在交州的勢力。

坐觀成敗

建安五年(200年),劉表與張繡合擊曹操,雙方互有勝負。其後曹操袁紹相持於官渡,據守南陽的張繡接受謀士賈詡的建議,向曹操請降,劉表從此失去了對南陽郡的影響力。
接著,袁紹又遣人求助於劉表,劉表向來使許諾,卻又不正式派遣軍隊助戰,亦不肯協援曹操,只希望自保於江漢(長江、漢水)之間,以觀天下之變。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劉先向劉表說:“豪傑並爭,兩雄相持,天下之所重,只在於將軍。將軍若是希望於亂世有所作為,便應乘天下方亂而起事;如若不然,則應選擇一個能夠領導天下的人而相從。將軍現在坐擁十萬之眾,而只是安坐而觀望。所謂見賢而不能助(指曹操),請和而不能得(指袁紹),如此兩家必將歸怨於將軍,將軍也不可能繼續從容自立了。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賢俊皆向而歸之,其勢必能滅袁紹,然後必定帶兵南向以擊江漢,恐怕將軍也不能抵禦其大軍。所以我為將軍計算了,不如舉州依附曹公,曹公必然會重待將軍;如此便可以長享福祚,子孫晏然,這才是真正的萬全之策。”蒯越亦以此勸劉表,可是劉表狐疑不決,便派遣韓嵩往見曹操,以觀虛實。韓嵩從許都回來後,指出曹操威德並立,是真正的明主,便勸劉表遣子入質。劉表卻因而懷疑韓嵩反為曹操做事,大為憤怒,要殺韓嵩,然而當問及韓嵩之隨行者時,得知韓嵩只是說出肺腑之言,並無他意,方才沒殺韓嵩,但仍將他囚禁起來。從這件事可以反映出劉表雖然外貌儒雅,然而心裡卻頗為多疑。

收留劉備

建安六年(201年),劉表派步騎一萬人攻西鄂,西鄂縣長杜襲召集所有擔負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堅守城池,最終寡不敵眾,劉表軍攻入西鄂城。同年,劉備袁紹處來投奔荊州,劉表厚相結待,卻沒有重用劉備,只安排他駐紮新野,成為自己的北藩。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遠征柳城時,劉備曾勸說劉表起兵後襲許都,劉表不納其言。至及曹操還軍中原,劉表才對劉備說:“之前不採納你的建議,現在就失去了如此良機了。”劉備只得說:“方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機會定會再出現,又怎會有所終極呢?若果今後能把握機會,這回之事就不足以為恨了。”
不過,在諸侯爭戰中劉表始終持中立態度,而同時劉表也不再向中央政府交納稅收。劉表的自守態度也使得荊州地區避免了許多戰火,為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病死襄陽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穩定了中原的局勢後,開始向南方發展,荊州成為他的第一個進攻目標。
劉表劉表
劉表在晚年時,未能妥善處理後嗣的事宜。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都牽涉到嗣子之爭的問題上。 最初,劉表因為長子劉琦與自己的相貌長得相似,而十分喜愛他。但後來劉琮娶了劉表繼室蔡夫人的侄女,蔡氏就愛屋及烏,喜愛劉琮而討厭劉琦。蔡氏於是經常在劉表面前抵毀劉琦,劉表因為寵信蔡氏,於是逐漸信以為真。另外,蔡氏之弟蔡瑁及其外甥張允亦得劉表信重,且又與劉琮相善,故此劉琦越感不安。後來劉琦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向劉表請纓代替戰死的黃祖出任江夏太守,以求自安。
後來劉表病重,劉琦還歸襄陽探望。由於劉琦素來慈孝,張允等人怕其父子二人相見而親情相感,會令劉表確立劉琦為嗣,於是不許劉琦入內探望,並說:“主公命你鎮守江夏,是個非常重任。如今你留下眾兵將於江夏而擅來襄陽,主公知道後必定會加以怒責。此舉有傷親情,最終只會使他的病情惡化,這實在不是孝敬之道啊。”劉琦被拒諸門外,不能與劉表相見,劉琦只得流涕而去。而據《英雄記》及《魏書》記載,劉表病危時曾想將荊州讓給劉備,劉備不忍趁人之危而再三推卻。

主要作品

劉表的《五經章句後定》刪除浮辭,讓學者較快通曉經文,為唐初修纂《五經正義》的先河。劉表在任荊州牧其間,曾經與當地學者共同著作了一部名為《荊州星占》(或名《荊州占》)的天文書籍,並在後世流傳了幾百年。至少到了唐代,《荊州星占》還是李淳風撰《乙巳占》、瞿曇悉達撰《開元占經》時的重要參考書之一。李淳風亦在《乙巳占》中開列他自述是“幼小所習誦”的星占學參考書共二十五部,其中第十八部就是劉表的《荊州占》。儘管劉表本人未必是《荊州星占》的主要編撰者,但其領銜編著的角色,亦證明他對於天象星宿有一定的研究。
三國智原畫—劉表三國智原畫—劉表
據《全後漢文》載,劉表著有《周易章句》五卷,又有《進諫王暢》、《後定喪服》(即《五經章句》,與宋忠等共撰,見《經學輯佚文獻彙編》)等作品言論。

人物評價

漢末三國

董卓:但殺二袁、劉表、孫堅,天下自服從孤耳。
曹操:①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②劉表自以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據有當州。
賈詡: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郭嘉:表,坐談客耳。
裴潛:①劉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其敗無日矣。②劉景升,仁義之主也!
和洽:荊州劉表無他遠志,愛人樂士,土地險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
孔融:劉表桀逆放恣,所為不軌,至乃郊祭天地,擬儀社稷。雖昏僭惡極,罪不容誅,至於國體,宜且諱之。
王粲: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傑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
甘寧: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
孫權: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
劉備:若劉景升、季玉(劉璋)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
劉鎮南碑》:猗歟將軍,膺期挺生。桓桓其武,溫溫其人。初乾千里,允顯使臣。幕府禮命,集於北軍。督齊禁旅,如羆如熊。眷然南顧,綏我荊衡。將軍之來,民安物豐。江湖交壤,刑清國興。蔽芾甘棠,召伯聽訟。周人勿劃,我賴其禎。欲報之德,胡不億年。如何殂逝,孤棄萬民!鐫勒墓石,以紀洪勛。昭示來世,垂芳後昆。

兩晉南北朝

陳壽:袁紹、劉表,鹹有威容、器觀,知名當世。表跨蹈漢南,紹鷹揚河朔,然皆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至於後嗣顛蹙,社稷傾覆,非不幸也。
傅玄:表既殺望之,荊州士人皆自危也。夫表之本心,於望之不輕也,以直迕情,而讒言得入者,以無容直之度也。據全楚之地,不能以成功者,未必不由此也。夷、叔迕武王以成名,丁公順高祖以受戮,二主之度遠也。若不遠其度,惟褊心是從,難乎以容民畜眾矣。
《魏武故事》:楚有江、漢山川之險,後服先疆,與秦爭衡,荊州則其故地。劉鎮南久用其民矣。身沒之後,諸子鼎峙,雖終難全,猶可引日。
常璩:漢末大亂,雄桀並起。若董卓、呂布、二袁、韓、馬、張楊、劉表之徒,兼州連郡,眾逾萬計,叱吒之間,皆自謂漢祖可踵,桓、文易邁。
范曄:①劉表道不相越,而欲臥收天運,擬蹤三分,其猶木禺之於人也。②紹姿弘雅,表亦長者。稱雄河外,擅強南夏。魚儷漢舳,雲屯冀馬。窺圖訊鼎,禋天類社。既雲天工,亦資人亮。矜強少成,坐談奚望。回皇冢嬖,身頹業喪。
柳莊:昔袁紹、劉表、王凌諸葛誕,皆一時雄傑,據要地,擁強兵。
蘇夔:近者劉荊州之意氣,袁渤海之縱橫,當其吐納荊揚,鞭笞河朔,猛將厲於鵰鶚,謀臣盛於雲雨,從容嘯吒,有席捲八荒之心,固以震倘肆椋熏灼宇宙者。

隋唐宋

趙蕤:袁本初虎視河朔;劉景升鵲起荊州;馬超、韓遂,雄據於關西;呂布、陳宮,竊命於東夏;遼河海岱,王公十數,皆阻兵百萬、鐵騎千群,合縱締交,為一時之傑也。
李廌:入自東郭門,言拜景升墓。墓樹半枯槎,冥冥立晨霧。鼎國昔未分,蕭牆梗天步。呼蒼復何用,龍臥獨不顧。紆餘檀溪水,黯慘蔡州路。登樓欲遣憂,君看仲宣賦。
蘇轍隗囂、劉表,雍容風議,皆得長者之譽,然其敗也,皆以去就不明失之。不如張魯之庸,敗亡之餘,知所歸往,猶能保其後嗣。
曾鞏:景升得二蒯,坐論勝兇殘。正當喪亂時,能使憔悴寬。 繽紛多士至,肅穆萬里安。能收眾材助,圖大信不難, 諸公龍鳳姿,有待久盤醒。得一固足興,致之豈無端。 乃獨采樗櫟,不知取椅檀。蓋雲器有極,在理良足嘆。
范仲熊:劉景升、孫策雖天資英勇,然器輕無君人之體,所以無成。

元明清

郝經:①表據荊楚,襟帶江漢,瞰臨許雒。向從昭烈之言,勤王蹙操,則漢未遽亡也。亦優遊自喜,隂蓄異志······其坐談西伯亦猶隗囂之在隴也。②表有全楚,坐收天命。事防弗衷,得死為幸。
羅貫中:昔聞袁氏居河朔,今見劉君霸漢陽。尤決有謀空戰討,外寬內狹遠賢良。紹因譚、尚須傾國,表為琦、琮立喪邦。觀此可為千古戒,怨魂應是繞荊、襄!
王夫之:①劉表文土也,而無能自立。②劉表無戡亂之才,所固然也,然謂曹操方挾天子、擅威福,將奪漢室,而表不能興勤王問罪之師,徒立學校、修禮樂,為不急之務,則又非可以責表也。表雖有荊州,而隔冥阨之塞,未能北向以爭權,其約之以共滅曹氏者,袁紹也,紹亦何愈於操哉?紹與操自靈帝以來,皆有兵戎之任,而表出自黨錮,固雍容諷議之士爾。荊土雖安,人不習戰,紹之倚表而表不能為紹用,表非戡亂之才,何待杜襲而知之?表亦自知之矣。躊躇四顧於袁、曹之間,義無適從也,勢無適勝也,以詩書禮樂之虛文,示間暇無爭而消人之忌,表之為表,如此而已矣。中人以下自全之策也。不為禍先而僅保其境,無袁、曹顯著之逆,無公孫讚樂殺之愚,故天下紛紜,而荊州自若。迨乎身死,而子琮舉土以降操,表非不慮此,而亦無如之何者也。”
柳從辰:卓雖受誅,豪傑並起,跨州連郡如劉虞、公孫瓚、陶謙、袁紹、劉表、劉焉、袁術、呂布者,皆嘗雄視一時,其權力猶足匡正帝室。
王士正:豚犬兒郎霸業空,冢中人不愧英雄。一杯遙酹襄江上,愛汝名高俊及中。

近現代

蔡東藩:劉景升亦非傑出才,偷息荊襄,不思展足,其無能已可概見;至如惑後妻,遠長子,卒至身死未幾,全州歸曹;而於真誠坦白之劉玄德,若即若離,反使其倉皇奔走,瀕死當陽,玄德不負景升,景升實負玄德耳。
葉劍英:憂患元元憶逝翁,紅旗縹緲沒遙空。昏鴉三匝迷枯樹,回雁兼程溯舊蹤。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轉還憑革命功。
張靖龍:戰爭解決問題的年代,文化擴張戰略只能被人當作以西伯自居的笑柄。

軼事典故

研究儒學

劉表作為儒者,對於儒家經典學說都很有研究,並且一直信守儒學所主張的中庸之道。從他在國事上的中立的態度,以及他在以下兩件事情的表現中,都可見一斑。
謝承的《後漢書》敘述了少年劉表與其老師王暢的辯論:當時王暢任南陽太守,有鑒於南陽的人民生活揮霍奢華,他於是領頭行儉,希望籍此改變民風。然而王暢的做法過於節儉,人民根本無法仿效,因此時年17歲的劉表就勸諫王暢說:“所謂過猶不及,不論是奢侈或節儉,都要合符中庸之道,這就是蘧伯玉恥於獨自成為君子的原因。府君若果不師承孔子的明訓,而仰慕夷齊那些微不足道的操行,莫非是想讓自己在當世顯得份外高潔?”王暢答道:“因為節約行儉而犯過失的人甚為稀少吧!而且此舉亦兼能糾正世俗的歪風。”

探討英雄

參加過太學生運動的劉表即使到了晚年仍喜歡品評人物,《三國志‧呂布張邈臧洪傳》就引述了劉表宴客論英雄的經過:
一次,劉備、許汜與劉表在一起共論天下之士。談到陳登時,許汜不以為然地說:“陳元龍乃湖海之士,驕狂之氣至今猶在。”劉備雖然對陳登十分熟悉,但他沒有立即反駁許汜,轉而問劉表:“您覺得許君所言對不對?”劉表說:“如果說不對,但許君是個好人,不會隨便說別人假話的;要說對,陳元龍又盛名滿天下!”劉備於是問許汜:“您所說的豪橫,有事實根據嗎?”許汜就說:“昔日我因為逃避戰亂而路過下邳,順道拜見元龍。但元龍並沒有要招待我的意思,良久亦不跟我講話,之後更上了大床去睡覺,而我就只得睡在下床。”劉備就為陳登辯駁,直斥許汜說:“閣下有國士之名,而現在天下大亂,還望先生要憂國忘家,抱有救世的志向。但閣下卻只會求田問舍,所說的話完全沒有可採納的價值,這都是元龍所不喜歡的,又怎會跟你談話呢?如果我是陳登的話,我則會睡在百尺高樓之上,而要你睡在地上,跟你又怎會只是上下床的區別呢?”劉表聽後大笑。劉備於是說:“像元龍這樣文武兼資、又具備膽色志向的人,大概只能在古代找到,現今的人都難以與他相提並論。”

飲酒情況

曹丕在《典論‧酒誨》一篇中曾提及到劉表的子弟喜好飲酒,分別有三爵,最大伯雅,第二仲雅,最小季雅;三爵分別可受七升、六升、五升酒。所以南荊之地有三雅之爵,河朔之地有避暑之飲。而文中所提及到的“三雅”酒杯,就是“雅量”一詞的典故,意指能夠飲下“三雅”任何一爵所盛的酒而不醉的話,就是有“雅量”。其後“雅量”輾轉引申為“器度”、“容人之量”的意思。

奇聞怪事

晉代乾寶的《搜神記》載有一件與劉表相關的怪事:“建安初,荊州童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言自中興(中平)以來,荊州獨全,及劉表為牧,民又豐樂,至建安八年九年當始衰。始衰者,謂劉表妻死,諸將並零落也。十三年無孑遺者,表當又死,因以喪破也。是時,華容有女子忽啼呼云:‘荊州將有大喪。’言語過差,縣以為妖言,系獄月余,忽於獄中哭曰:‘劉荊州今日死。’華容去州數百里,即遣馬吏驗視,而劉表果死,縣乃出之。續又歌吟曰:‘不意李立為貴人。’後無幾,太祖平荊州,以涿郡李立字建賢為荊州刺史。 ”
據伍輯之《從征記》以及郭頒《魏晉世語》記載:在劉表死後葬在高平,其子劉琮將數十石的珍香放入墓中。後過了八十餘年,即西晉太康年間(《從征記》記載為永嘉年間),高平郡人衡熙掘出其冢墓。及後發現劉表及其妻之身形,竟然十分完整,仿如尚在人世,而且溢出的芬香仍能傳聞數里,衡熙見狀非常害怕不敢侵犯。
據《世說新語》記載:桓溫北伐時,環顧滿座的人說:”諸位多少都聽說過劉景升吧?他有一條千斤重的大牛,吃的草料,比普通牛多十倍,可是拉起重載走遠路,簡直連一頭瘦弱的母牛都不如。曹操入荊州後,把大牛殺了來慰勞士兵,當時沒有人不叫好。”後以“劉表牛”謂大而無用之物。

親屬成員

妻妾

  • 元配某氏,《三國演義》中稱陳氏,正史無載其姓氏。劉表夫人,為劉表諸子女之母,劉表被派往治理荊州之初,不久死去。據《搜神記》記載,建安八、九年間劉表曾死過妻子。而建安五年左右的官渡之戰時期,劉表派遣韓嵩去探聽虛實,回來後此時已經是劉表之“妻”的蔡氏曾勸劉表不要殺韓嵩,若如此則蔡氏在建安八、九年時已去世。但按《諸葛亮傳》記載則似乎在建安十三年左右蔡氏仍在世,亦或可能韓嵩在建安八、九劉表前妻死後才回到荊州,然後被蔡氏所救。
  • 蔡夫人(繼妻),劉表之後妻,並非劉琮之生母,據《後漢書·卷七十四下·袁紹劉表列傳》所載,因為劉琮娶了蔡氏的侄女,所以偏愛劉琮而厭惡劉琦,欲立劉琮為荊州繼承者,正史亦沒有遭曹操殺害的記載。

妹妹

劉氏:劉表之妹,隨劉表上任荊州,劉表曾欲將其許配給王粲,然而見王粲容貌甚醜,只好作罷。此事件出於世說新語。

子女

  • 劉琦
  • 劉琮
  • 劉修,字季緒
  • 劉氏,嫁王粲族兄王覬,生王業

侄子

  • 劉磐
  • 劉虎

文獻記載

  • 《英雄記》
  • 《典略》
  •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 《戰略》
  • 《漢晉春秋》
  • 《後漢書·卷七十四下·袁紹劉表列傳下》
  • 《世說新語》
  • 《水經注》
  • 《資治通鑑》

墓址紀念

參見:劉表墓
劉表墓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東,最早記載其準確方位見《水經注》:“城東門外二百步劉表墓,太康中為人所發。見表夫妻,其屍儼然,顏色不異,猶如平生。墓中香氣遠聞三四里中,經月不歇。今墳冢及祠堂猶高顯整頓。”因襄陽城自漢代建縣築城以來,經歷城址東移北挪、位置由低到高、規模由小到大、結構由土城到磚城的變遷過程,所以歷代文人墨士描寫的劉表墓其實都是一墓。
1993年5月至1994年4月,考古人員在襄陽城東街新華書店建綜合樓時發掘一座大型殘磚墓,經研究確認為東漢末年荊州刺史劉表墓。這一考古成果發表在1995年《江漢考古》第3期。1996年1月27日中新社向海內外發通稿,報導了“劉表墓在襄陽發現並獲確認”的訊息。
史籍對劉表墓祠的記載也有分歧。《藝文類聚》卷40引《從征記》說“劉表冢在高平郡”。乾隆《襄陽府志》說劉表墓在“縣東北十里,地名紅土腦。”民國重印同治《襄陽縣誌》在注引《水經注》後加按語云:“滾河北距城四十里,土名四碑堰。有古冢二,高一丈六七尺,大可畝余。舊址二十餘畝,後經居民墾種,僅存六畝。相傳為劉表墓。聞明季有發冢者,天大雷電乃止。”此墓尚存,1981年被公布為縣級文保單位。兩志所載,事件可能不虛,但兩墓當為他屬。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1985年
電視劇
《諸葛亮》
司馬華龍
1994年
電視劇
《三國演義》
張達
1996年
電視劇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
張文彬
1999年
電視劇
《曹操》
——
2004年
電視劇
《武聖關公》
嚴欣森
2010年
電視劇
《三國》
姬成功
2011年
電視劇
《回到三國》
劉江
2015年
電視劇
《武神趙子龍》
王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