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學生
- 性質:人物稱謂
- 時期:明朝、清朝
- 釋義:在太學就讀的學生
基本信息
選拔
仕途
太學生地位
太學生運動
![李敖 李敖](/img/a/2e7/cGcq5CZhdjMwUjY5EDMjFWM2czNxQGOyYTY1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明朝、清朝時太學即國子監的俗稱,在國子監就讀的學生即被稱作“太學生”。國子監是中國古代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內設繩、博士、...
《太學生——話題社》是由當代大學畢業生和在校學生攜手拍攝的大學生原創網路劇。太學生是為最優秀的學生,《太學生話題社》就以現在大多數大學生的生活,逐漸闡明...
太學生是2014年最新上線熱播的大學網路劇《太學生話題社》的簡稱和代稱。該劇2014年3月27日上線,由畢業大學生和在校大學生攜手製作。...
(宋朝太學生)編輯 鎖定 陳東(1086~1127年),字少陽,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於一個“自五世以來,以儒嗣其業”的家庭。陳東很早就有聲名,灑脫不拘,不肯...
何蕃是唐朝末年太學生。...... 何蕃是唐朝末年太學生。太學生何蕃進入太學有二十多年了。年年應進士考(被推舉參加禮部進士科考試,稱為“舉進士”,學問深厚品...
陳浩,貴山都貴嶼(今貴嶼鎮華美社區)人,潮陽縣太學生。為人仁厚。...... 陳浩,貴山都貴嶼(今貴嶼鎮華美社區)人,潮陽縣太學生。為人仁厚。 中文名 陳浩 民族 漢...
東漢太學生有比較強的參政意識。他們品評政界人物,參與上層政爭。太學生少年英銳,敢于思想創新,言行較為勇敢。他們尚未躋身於官場,與民間接觸比較密切,對於弊政的...
西晉武帝時太學生三千人(一說七千餘人),依《晉令》規定,試經及格者可拜郎中。西晉時教育體制的重大變化,是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專設了國子學,形成了貴族與下層...
福州人。太學生。詩古文詞,膾炙人口,兼善書、畫,下筆悉入妙品。...... 太學生。詩古文詞,膾炙人口,兼善書、畫,下筆悉入妙品。《福建續志》 詞條標籤: 清朝...
名璣,又名機,字近山。明代永年人。嘉靖年間太學生。萬曆六年升北京北城兵馬指揮司指揮。七年兼任東北兩城兵馬指揮司指揮。與大同巡撫劉祐同窗。其父趙學,字志...
王范,字諴之,號南村,浙江平湖人。太學生。博通史漢,善擘窠書。狂草有綠天庵僧之致。花草、蟲、魚,絕似宋、元人小品。...
【名稱】:周瑀太學生牒文【類別】:絹【年代】:南宋【尺寸】:長114.5厘米,寬32厘米。【文物出土】:1975年7月江蘇金壇茅麓鄉南宋周墓出土。...
此外,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五百人,四門學一千三百人,律學五十人,書學、算學...
《準太學生徒支給廚米敕》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 《準太學生徒支給廚米敕》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準太學生徒支給廚米敕 創作年代 ...
學官名。漢、魏置五經博士,分經教授弟子員。東晉不復分經,統稱太學博士,置十六員,六品,掌教授太學生,亦備諮詢,參議禮儀,隸太常。又別置國子博士教授國子生...
傳書。傳易。傳敬,太學生。傳忠,撰有《通譜源流》、《火門心法》行世。傳經。傳圖,從九品,例授登仕郎。堂伯叔:仍璨。仍璜。仍珍。仍理,邑庠生。仍...
趙士楨(約1553年-1611年),字常吉,號後湖,明代軍事發明家、火器研製專家,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早歲為太學生,游於京師。一生中研製改進多種火器,且善書能詩...
陳維精,清朝嘉慶年間國子監太學生,蘭州牛肉麵創始人。...... 陳維精,清朝嘉慶年間國子監太學生,蘭州牛肉麵創始人 [1] 。本名 陳維精 字號 食聖 所處時代 清朝...
在這篇贈序里,作者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饑寒奔走之苦,並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
欽宗即位,由國子司業擢侍御史,以論太學生伏闕事,出知和州。未幾召試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七、四三、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