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清議

太學清議

東漢太學生有比較強的參政意識。他們品評政界人物,參與上層政爭。太學生少年英銳,敢于思想創新,言行較為勇敢。他們尚未躋身於官場,與民間接觸比較密切,對於弊政的危害有直接的感受。他們所接受的儒學教育中的民本思想等積極的因素,也對他們敢於批評時政的傾向有一定的影響。

太學清議,是中國古代社會輿論影響政治生活較早的史例。當時太學生的議政運動,迫使黑暗的政治勢力有所收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學清議
  • 外文名:Business numbering
  • 時期:東漢時期
  • 組成成員:東漢時期以知識分子為主體
涉及範圍,貢獻,

涉及範圍

清議是東漢時期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時論。東漢自中葉以後,外戚專權,宦官禍亂,西羌侵擾,政治社會上都表現著動盪和不安。群聚京師的太學生目睹社會的黑暗,遂逐漸轉移其視線於實際問題,於是時常議論朝政、品評人物,這就是所謂太學清議。

貢獻

正如《後漢書·黨錮列傳序》云:“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因為東漢仕途實行察舉徵辟制度,所以很注重於鄉黨清議,而這時的太學清議,更注重於評論實際的政治,臧否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