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說
據《
韓非子·和氏》記載,春秋時,楚人
卞和在今湖北
南漳縣荊山中得一璞玉,獻與
楚厲王。楚厲王使玉工辨識,云為石也。厲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
楚武王即位,卞和復
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
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
文王遣人問詢,曰:“吾非悲刖也,
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
楚威王時,令尹昭陽破越有功,以和氏璧賜之。旋昭陽在
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是時有人大呼:“淵中有大魚!”眾人乃離室臨淵觀之,回席後和氏璧竟
不翼而飛。當時疑為門人
張儀所竊,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凌辱,懷恨在心,便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
秦惠文王後元十年(公元前315年),拜為秦相,乃遊說諸國聯秦背齊,復以使節身份入楚,瓦解
齊楚聯盟。後拘
楚懷王,克
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終於得報此仇。
後此璧為
趙國宦者令繆賢所得,旋被
趙惠文王據為己有。
秦昭王聞之,“遺書
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
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
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
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
完璧歸趙”。
至
獻帝時,
董卓作亂。
孫堅率軍攻入
雒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
傳國玉璽。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秘藏於妻吳氏處。後
袁術拘吳氏,奪璽。袁術死,荊州刺史
徐璆攜璽至
許昌,時
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獻帝被迫“
禪讓”,
曹丕建魏,改元
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
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玉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
欲蓋彌彰。
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公元265年),
司馬炎依樣而行,稱
晉武帝,改元
泰始,傳國璽歸晉。晉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前趙劉聰俘
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十九年後,
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
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傳
冉魏,後冉魏求乞東晉軍救援,傳國玉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
建康(今南京),由此,傳國玉璽乃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
南朝時,傳國璽歷經宋、齊、梁、陳四代更迭。
開皇九年(589年),
隋文帝一統華夏,傳國玉璽遂入隋宮。大業十四年(618年)3月,
隋煬帝被弒於
江都,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玉璽遁入漠北
突厥。
後周太祖郭威時,遍索傳國玉璽不得,無奈鐫“
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於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
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
始皇帝所制傳國璽。而朝野有識之士多疑其偽。至北宋末年,
徽宗好風雅,增刻印璽十方,時人有畫蛇添足之譏,其實徽宗似有淡化傳國璽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
汴梁,
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玉璽”被
大金國掠走,其後便銷聲匿跡。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世祖
忽必烈殂。“
傳國玉璽”忽現於大都,叫賣於市,為權相伯顏命人購得。伯顏曾將蒙元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
朱元璋在
建康稱帝,號大明,改元
洪武。繼而北伐,蒙元棄中原而走漠北,繼續馳騁於萬里北疆。明初,太祖遣
徐達入漠北,窮追猛打遠遁之殘元勢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傳國玉璽,然最終還是無功而返。
皇帝寶璽
和氏璧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
春秋時,楚人
卞和在
楚山,一說
荊山(今湖北
南漳縣)看見有
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
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給
楚厲王。然而經玉工辨認,璞被判定為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為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
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
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
卞和感嘆道:“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啊!”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為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為“
和氏之璧”,這就是後世傳說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
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
赤山時,出
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50餘年後,趙國人
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鑑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
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
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
玉璧。趙王懾於秦國威力,派
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
傳國玉璽。
玉璽是
御璽的誤稱,正確、專業的稱謂:
寶璽。僅從材料上講,明朝寶璽基本上均是
白石、青田石、壽山石。清朝寶璽,材料有玉質、栴
檀香木、鎏金、骨質、水晶、石質、竹製、瓷質等等。
出於保護文物的考量,展品一般均為仿製品。故宮博物院授權
百工坊仿製的25方寶璽可以和大眾零距離對話交流。其中一套由澳門
實業家何鴻燊先生收藏並陳列在澳門老
葡京大酒店西樓L層。
玉璽沉浮
姑且不論
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
藍田白玉雕琢而成,
螭虎鈕,一說
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
李斯以
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
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
祖龍(
秦始皇)。”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
劉邦率兵先入鹹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
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
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
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
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
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
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旋“十八路諸侯討
董卓”,
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
傳國玉璽”,孫堅私自收起玉璽,並未拿出。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一般來說,後唐
李從珂之後,傳國玉璽就已經失蹤,之後的都是偽造的。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
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
鹹和四年(公元329年),
後趙石勒滅前趙,得
玉璽;後趙大將
冉閔殺
石鑒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
西燕慕容永刻璽、
姚秦玉璽等。到
南朝梁武帝時,降將
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
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
陳武帝。
隋唐時,“
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
朱溫受禪代唐後,玉璽又遭厄運,
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郭威建後周后,遍尋傳國璽不著,無奈鐫“
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
北宋哲宗時,有一個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這就是
始皇帝所制傳國璽。但是朝野也有一些有識之士懷疑它的真偽。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
汴梁,
徽欽二帝被掠走,“傳國玉璽”也被
大金國掠走,隨後便銷聲匿跡。
真假玉璽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1096年),鹹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
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
弘治十三年(1500年),
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
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
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
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
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裡?至今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
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
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
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
誇示於天下。是皆
貽笑千載。”清高宗御製《國朝傳寶記》也說:“
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
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
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
寶應河所得玉璽,
古澤可愛,又與《
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玉璽印文
傳國
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漢書”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兩者不同,第一種說法最正確。
又: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璽出現。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璽,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為是假的;清初時,宮內藏有三十九方各色
御璽,其中一方被認為是秦制傳國璽,公元1746年,經
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仿刻
贗品。1924年11月,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
張壁、
鹿鐘麟等人仍在追索著傳國玉璽。
另:《
遼史》記為“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為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唐武則天時改“璽”為“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遼史》記:“傳國寶,秦始皇作,用
藍玉,螭紐,六面,其正文“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魚鳥篆,
子嬰以上
漢高祖。
王莽篡漢,平皇后投璽殿階,
螭角微玷。獻帝失之,
孫堅得於井中,傳至
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
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
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
桑乾河。《宋史》記:“寶。秦制,
天子有
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唐改為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
又:《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野史記載
傳國玉璽傳到十六國時期,在冉魏滅亡的時候,東晉、燕、
後秦各得到了一塊,都自稱是真的,其中東晉的這一塊,一直傳到後唐
李從珂自焚。
後來宋朝建立後,一農民在李從珂的廢墟中找到這個玉璽,獻給宋。
最後,到了金,然後到了元,被元順帝帶到北元。
據《
吳氏石頭記》中的記載,傳國玉璽就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
寶璽制度
歷史上各王朝,維繫其封建獨裁統治的象徵物“寶璽”,自秦始皇開始刻制後,歷朝或是傳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秦始皇創立的寶璽制度被漢高祖劉邦全部繼承下來,形成了後來所謂的“
秦漢八璽制”,這一制度也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和“隋”,他們不僅繼承了秦漢的八璽制,而且連規格、名稱、紐式、文字都基本不差。直到唐朝
武則天稱帝時,則
獨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
神璽,而將
八璽制改為九璽制,同時又將“璽”改為“寶”,從此以後各朝都稱“寶”了。北宋增至十二寶,南宋則是十七寶。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寶,清朝除
交泰殿二十五寶日常使用外,還供奉著“盛京十寶”。由此可見歷朝寶璽的數量是越來越多,而且體積也越來越大,從秦漢的方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的方二寸到四寸不等,直到明、清的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最大者有宋朝“寶命寶”“範圍天地,
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天皇”的“
定命寶”印面竟有九寸見方,而明朝建文帝的“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永宙永昌”,“凝命神寶”印面卻是一尺六寸九分見方,可謂是碩大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