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衛軍

禁衛軍

禁衛軍是禁軍俗稱。禁衛軍是皇帝身邊的最高保衛人員,是在皇帝身邊的貼身護衛,是皇帝在受刺殺時的優先警衛人員。禁衛軍通常是精銳中的精銳部隊,是從軍隊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要求政治可靠,軍事技能過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禁衛軍
  • 俗稱:禁軍
  • 中國:御林軍和錦衣衛
  • 作用:皇帝身邊的最後保衛人員
  • 時期:商代,周朝,春秋戰國時
  • 相關:《國語·魯語下》
  • 結束時間:1924年結束的清廷禁衛軍。
春秋戰國,晚清時期,

春秋戰國

周代天子的禁衛軍名曰"虎賁",諸侯的禁衛軍名曰"旅賁"。據《周禮·夏官·虎賁氏》,王在出行時,虎賁在前後警衛;王休止時,虎賁宿衛王的行宮。王在國,虎賁守衛王宮。國家在遇到大敵、大喪等非常事變時,虎賁守衛王門。此外,虎賁還可以跟隨士大夫出使四方,或在道路不通時奉徵令之書向四方傳達。據《旅賁氏》,王在出行時,旅賁氏執戈盾在王乘車兩側隨行警衛。乘車停止時,扶持車輪。凡祭祀會同,穿著齋服隨王乘車左右而行。王者喪,穿著斬衰葛經的喪服,執戈盾警衛嗣王。在軍事行動中,披著鎧甲隨行。《尚書·顧命》記載,周成王駕崩,"“二千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說明周禮的記載是有根據的。
國語·魯語下》記載魯大夫叔孫豹說:"天子有虎賁,習武訓也;諸侯有旅賁,御災害也。"證明了這個問題。說明周代的禁衛軍制度在春秋時仍然存在。
但是,春秋時代列國諸侯的禁衛軍並不稱"旅賁",而各有自己的名稱。如楚國國君禁衛軍叫"乘廣",分左、右兩廣,每廣戰車三十乘。右廣雞鳴時駕車值班,至日中卸車休息。左廣接著值班,至日入時卸車休息。依春秋晚期每乘戰車甲士三人,步卒72 人計,60 乘戰車計有戰士4500 人,這是一支不小的軍事力量。晉文公回國繼君位時,秦穆公特送衛於晉三千人,"實紀綱之仆"。這三千人其實也是晉文公的禁衛軍,所以杜預注說"以兵衛文公諸門戶仆隸之事"。《左傳》宣公二年說:晉靈公殘暴不仁,枉殺無辜。執政大夫趙盾屢次進諫,靈公不聽。靈公怕趙盾再諫,假設酒宴招待趙盾,暗中埋伏甲士準備殺他。晉侯埋伏的甲士又叫"公介"、"公徒",其實他們就是晉侯的宮廷禁衛軍。越王勾踐伐吳乃中分其師為左右軍,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勾踐的私卒君子就是他的禁衛軍。依此四例可以推知,春秋時列國諸侯的宮廷,是都有禁衛軍的。不但諸侯有禁衛軍,有些國家,如楚國,太子也有禁衛軍。在城濮之戰時楚軍中有一支名曰"東宮"的部隊,就是楚太子的"宮甲"。據《左傳》魯文公元年(公元前626 年),楚國太子商臣就依靠這支"宮甲"發動宮廷政變,殺了楚成王而篡奪了王位。
春秋時期諸侯的禁衛軍多由公族或卿大夫子弟組成。他們平時警衛王宮,戰時在王左右,是軍隊中的主力。如晉的"中軍公族"① 又稱" 公卒" ②顯然是晉侯的禁衛軍。"楚之良,在其中軍王族"③顯然也是由"乘廣"為核心組成的精銳部隊。晉國在獻公時代有驪姬,"詛無畜群公子,自是晉無公族"。到晉成公時,"乃宦卿之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為餘子,其庶子為公行"。可見晉國的公族是由卿大夫子弟構成的。餘子又稱公路。公路與公行是主管戎車職官,所率戎士應是禁衛晉侯的車兵甲士。
公族與卿大夫子弟稱為"國子"或"貴遊子弟",平日由公族大夫教育培訓。如《左傳》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 年)說,晉悼公使"荀家、荀會、欒黶、韓無忌為公族大夫,使訓卿之子弟共儉孝弟"。據《周禮》國子還接受師氏,保氏的教育。師氏教國子以"三德"和"三行",保氏教國子以"六藝"和"六儀"。其六藝是:"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駕,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其六儀是:"一曰祭祀之容,二曰賓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喪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這在當時是完備的品德、文化和軍事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實踐形式,他們要在師、保統帶下守衛宮廷。經過嚴格的培養訓練之後,諸侯才從他們當中挑選出王宮衛士。這種挑選在春秋時雖缺無顯證,但從戰國時趙國左師觸龍請太后先許其子"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可以得到證明。
以"旅賁"為代表的禁衛軍雖然是列國軍隊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又是一支特殊的力量,這就是它與一般的"師旅"不同。一般的"師旅",兵員來自國人,平日為農,戰時為軍,是"兵農合一"的。以"旅賁"為代表的禁衛軍則不然,他們來源於國中的"貴遊子弟",是由卿大夫子弟組成的"國子",平時脫離生產勞動,可以世襲父兄爵祿,一旦入選禁衛軍的行列,就成了食祿的職官,位為士,可以繼續升遷為大夫、卿,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所以以"旅賁"為代表的由"國子"組成的諸侯禁衛軍,無疑是一支常設的部隊。但這是一支純粹的貴族軍,類似沙俄時代的士官生,而且人數僅三四千餘,所以它不是春秋時代列國軍隊的主體。因而它的存在並不能影響春秋時代列國軍事制度"兵農合一"的性質。

晚清時期

按照比較寬泛的定義,清代的禁衛軍包括守衛皇宮的侍衛親軍,駐守北京的滿族八旗禁旅,甚至主管京師治安的步軍統領所屬綠營部隊。嚴格意義上的禁衛軍是指清政府在立憲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背景下,仿照普魯士軍事制度建立的一支近代化的宮廷衛隊。
禁衛軍的編練倡議於光緒三十三(1907)年三月,始於光緒三十四(1908)年十二月,成軍宣統三(1911)年七月。禁衛軍軍官多數來自以滿族為主的新軍第一鎮,兵源也主要是駐京的滿族人,另有蒙古騎兵和來自直隸、山東的農家壯丁。禁衛軍最多時編有步兵2協共4標,馬隊、炮隊各1標,工程、輜重、機關炮、軍樂、警察各1隊,共12000餘人,裝備當時中國以至亞洲國家僅有的18門150毫米野戰重炮和24~30挺馬克沁式重機槍。
光緒三十四(1908)年十二月,清廷頒布詔書,禁衛軍由監國攝政王載灃統率調遣,貝勒載濤、貝勒毓朗(宣統二年(1910)七月免去)和陸軍部尚書鐵良(宣統元年(1909)一月罷去)為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第一協協統良弼,第二協協統王廷楨,馬標標統王廷楨兼,炮隊統帶宋玉珍。禁衛軍建立後,新軍第一、六兩鎮輪番守衛宮廷的任務移交禁衛軍承擔。
辛亥革命期間,禁衛軍幾乎沒有發揮任何特殊重要的作用。武昌起義後,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袁為奪取皇族手中僅有的兵權,添派徐世昌為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禁衛軍訓練處改組為司令處,馮國璋為禁衛軍總統官。民國成立後,根據《清室優待條例》,禁衛軍保留原編原餉,歸陸軍部編制,馮國璋繼續兼統禁衛軍。1914年,禁衛軍改編為北洋陸軍第十六師,王廷楨任師長,禁衛軍的歷史正式結束。其中1個團保護暫居宮禁的清室直至1924年溥儀出宮。下圖為1910年禁衛軍將領訪問奧匈帝國與奧方官員合影。前排左二哈漢章,左三李經邁,左四載濤,右一良弼;二排左四田獻章,左六程經邦;三排左三唐寶潮,左六劉恩源。
禁衛軍將領訪問奧匈帝國禁衛軍將領訪問奧匈帝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