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熹平
熹平(172年五月-178年三月)是東漢皇帝漢靈帝劉宏的第二個年號。漢朝使用這個年號時間共記7年。 熹平七年三月改元光和元年。...
- 熹平殘碑
熹平殘碑,東漢靈帝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刻立。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黃易訪得於曲阜東關,阮元移置於孔廟,現存大成殿東廡。碑殘存中段左側,殘高69厘米,殘...
- 熹平殘墓碑
熹平殘墓碑是位於山東省曲阜縣的碑...... 1. 熹平殘墓碑 .國家圖書館.2014-07-28[引用日期2014-07-28] 詞條標籤: 文物考古 , 歷史 V...
- 李熹平
李熹平個人簡介 編輯 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151人才和金華市321人才入選者。主要從事注塑成型工藝與裝備、聚合物加工與套用等方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
- 熹平斷碑
熹平斷碑 縱:67cm,橫:64.5cm。馬衡捐贈。 此為清拓本,自乾隆至道光年跋均存。 碑約立於漢熹平年間。碑文結體端謹,風格淳厚,方朔評其書“淳實跌宕”。...
- 蔡邕(東漢時期文學家、書法家)
熹平四年(175年),蔡邕有感於經籍距聖人著述的時間久遠,文字錯誤多,被俗儒牽強附會,貽誤學子。於是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
- 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
熹平元年,太學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達一千餘人。 光武帝 魏文帝曹丕黃國中恢復了洛陽的太學,有博士十九人。太學生在魏明帝時增至千餘。時依漢制設五經策試之...
- 魯峻碑
東漢熹平二年(173年)四月立。17行,行32字。在山東濟寧市。碑主人魯峻,字仲岩(一作仲嚴),山陽昌邑(故址在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昌邑集)人。官至司隸校尉、屯...
- 公元174年
公元174年,農曆甲寅年,中國東漢熹平三年。曹操被人舉薦做洛陽北部尉。他一上任就下令趕造“五色棒”懸掛於衙門左右,不論豪強權貴,一旦觸犯刑律一律棒殺。...
- 陳渾
陳渾,字子厚,約(140—?)桐廬人,富陽侯陳碩之子,封餘杭侯,東漢熹平元年(172年)為餘杭縣令,多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