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虎紋螭龍紋
一種典型的瓷器裝飾紋樣。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屬蛟龍類。《說文·虫部》有釋:“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其形盤曲而伏者,稱
蟠螭。軀體比較粗壯,有的作雙尾狀。
螭紋最早見於
商周青銅器上。是和龍紋非常接近的一種題材,故又有“
螭虎龍”之稱,尾部同樣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別。若就細部而言,頭和爪已不大像龍,而吸取了走獸的形象,身軀亦不刻鱗甲,體態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懸殊。圖案設計,比龍紋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紋來裝飾長邊,充填方塊,蜷轉圓弧,皆可熨貼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為最常見的花紋題材。
受復古風氣的影響,宋代瓷器大量出現螭紋裝飾紋樣。宋
定窯以印花、劃花手法在
瓷盤、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裝飾螭紋。元末
景德鎮窯有
釉里紅塑貼螭紋
高足杯等名品。明清瓷器上的螭紋有
蟠螭、團螭、雙螭等多種形態,表現手法多為繪畫,偶有塑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
白釉紅螭瓶,以一條蟠螭盤繞白瓶頸肩處,紅白輝映,神采耀目。定陵出土明萬曆黃釉紫彩三螭足爐,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為爐腹上的
堆塑裝飾,構思精巧,風格古樸,令人贊絕。晚明
民窯青花瓷器上螭紋大量湧現,逸筆草草卻頗有神采。
清康熙豇豆紅太白尊上則是以細線刻劃團螭紋,盡顯盛世之時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審美情趣
玉器上的螭
斷代,是研究
古玉首先遇到的問題,即使那些經科學發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個重新斷代的問題,因為有很多玉器的製做年代並不是與墓葬的年代相條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況那些非科學發掘品和傳世品了。宋代以降,仿製和偽造古玉成風,使古玉在難解的斷代困境中,更加撲朔迷離……
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龍屬(或又稱龍子之一)。鑒於螭是傳說而非現實生活中的動物,故其形態並無有一定的固定式樣,說法也很多。現將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內容摘錄數條如下:
《
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漢書·司馬相如傳》有“蛟龍、赤螭”之載,其中“赤螭”一詞
文穎的註解稱:“螭,為龍子。”
張揖的注釋稱:“赤螭,雌龍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螭魅”之載,其中“螭魅”一詞的
杜預注稱:“螭魅,山林
異氣所生,為人害者。”
《左傳·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魎,莫能逢之”之載,其中“螭”字,據注家稱:“螭,山神,獸形。”
從上述各條文獻來看,有關螭的記述,最晚在戰國時已開始。至於它的來歷,有說是“龍屬”或“龍子”,或“雌龍”,即母龍。其先為“山林異氣所生”,色黃、無角、獸形。
玉器上出現螭的形象,正好與文獻記載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戰國時出現,此後的漢魏、元、明、清一直延續。唯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現的低潮期。其名稱有叫蟠螭、螭虎、螭龍者。
戰國時期的玉螭
戰國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現螭的時期,而且數量相當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幾例:
一件是民國年間在河南省洛陽
金村戰國中期墓所出的玉鏤雕三螭紋璧,器現藏美國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璧徑21.7cm,上鏤雕三螭,一在中央兩瑗並璧形的相連線處,另兩隻在璧主體的外緣。所飾三螭基本形式相似,唯大小形態略異,皆張口露齒,上唇長寬,下唇似斧且短小,不規則橢圓形目,兩眼各有一延長線,彎曲上翹,線較平直,腦頂有後飄且上揚的長尖式耳,腦與頸之間有一如
鹿角狀的長且分叉的獨角,胸前亦有一如腦頂的分叉且內外卷一彎的角形飾,身有撮毛紋,四爪足如虎足,
長尾上翹內卷並飾扭絲紋,整體呈S形側身、側視的爬行狀。
上述三螭紋璧是科學的出土物,是戰國玉璃的最典型代表。此外,在一些傳世珍品中亦有許多類似的螭紋,見者有琢飾在玉瑗玉璧上,有為
玉璜或玉珩之飾,亦有做沖牙之形者。綜觀它們的形態,雖有每一螭各有差異,但均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和藝術風格,計有如下幾點:
1、此期螭和整體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見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體除特定的器物,如沖牙等外,均呈S形彎曲的行走狀,側面身側視,兩面飾紋相同,多鏤雕。
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張口露齒,梳形目,頭頂有較長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並呈後飄上楊的耳,四爪足,尾上翹內卷並飾扭絲紋,形雖如虎或龍,但均無虎斑和龍體鱗紋。
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於體外的器官之末端及身上的飾紋等,皆呈C字形尖卷。
4、此期玉螭紋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輔助紋用。
兩漢及魏晉時期玉器上的螭
漢代是螭紋是最鼎盛期,數量多,在許多玉器上都能見到。其中,光武帝所用來封國、賜諸王侯、發兵、召大臣、冊封外國君主的六玉璽,皆採用螭
虎印紐。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
李賢注引
蔡邕《獨斷》曰:“皇帝
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
信璽’、‘
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
泥封之。”兩漢早期作品,可以廣東省廣州市
象山崗西漢初期
南越國王
趙睞墓出土品為代表。此後,西漢中晚期及至魏晉仍有大量螭紋遺存,現將此期的典型遺物分別介紹如下:
1983年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玉鏤空套環形器,其上鏤雕一螭一鳳紋。所飾一螭,首身及尾的一部分飾於內環,尾的大部分和前後兩足的一部分在內外兩環之間。螭呈張大口,露上下門牙各一,及後有不分叉的獨角和耳,胸兩側各有一似羽翅的鉤形飾,長頸,長尾後段分成兩叉,尾前端和一叉飾扭絲紋,另一較寬長的尾叉飾雙線竹節式紋,上唇側及前後足的上腿處各有一撮鬍鬚或毛紋,角與羽翅處飾雙線竹節紋,整體呈多重S形彎曲和側身側視奔跑狀。
同上述一墓出土的另一件有螭紋的玉器為
玉劍首,其正面的外緣浮雕兩隻形式相同的螭紋。所飾螭整體呈S形彎曲的爬行狀。頭額兩側各一形式相同的耳,梳形目,外眼角捲曲上提,平嘴,整個螭首作正視形並頗似貓或虎頭。螭四足外撇,分別於左右兩側,背部從腦後至尾間有一陰刻隨形的線紋,腹側似有羽翅,尾飾扭絲紋。
南越王墓所出的另一件螭紋玉器名
玉劍?,其上螭紋是用浮雕法琢刻。首作貓科動物的頭形,兩耳後伏於頸背,近似方框並有眼角線雙目,直鼻,平嘴,呈正面形。尾細長捲曲,飾扭絲紋。螭身背部有一從頭頸至近尾的陰刻隨形線,四爪足向身兩側外伸,作穿於雲氣間的爬行狀。
西漢中期的典型螭紋代表,是河北省
滿城縣漢代
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其中一件
玉璧主體上部的廓處,形式大小相同,但朝向相背,呈側身側視,身尾並聯形。螭作張口露齒,腦後有雙耳和一長且長揚的扭絲形獨角,身有翅,昂首挺胸,身首於首和頸背上翹,四足外伸但已抽象變形,通體除頸背側一道隨形陰刻
弦紋外,另局部還有扭絲式鬍鬚紋和C字形紋等。
中山靖王墓出的另一件螭紋玉器是玉貝劍上的?。此器的兩面均有一螭紋,其形除雙目上的飾收到或毛紋,腦後有長且下彎的獨角,身側有一鳥首外露等與前述南越王越睞一件玉?螭紋略異外,其它五官特徵,作穿作於雲氣間的身的刻紋等都很相似。
東漢玉器上較具體表性的螭紋,有1969年河北省定縣
北陵頭村中山穆王
劉暢墓所出土的幾件玉器飾紋。所飾玉螭紋,基本造型和飾紋與西漢玉螭紋同,唯身上局部器官和刻紋略有所別。主要表現在局部紋刻中有在以往未見或罕見的裝飾,如以數道短平行直線組成的足爪、毛髮和短須紋,間點綴小圓圈紋、竹節式紋等。
此外,玉螭紋已不見扭絲式尾和角,頭形未見側視狀等也是此期的又一特徵。
魏晉時玉螭紋主要作
玉璧、玉印、
玉韘、玉貝劍飾物等器上。綜觀此期玉品上的螭紋,其形式很似兩漢晚期,唯不同的是身較細長,身上以短
平行線飾作的足爪和羽毛紋較多,個別螭紋的頭側耳間和腦後開始出現毛須和發紋等。
從上述兩漢和魏晉時期玉器上的螭紋看,知此期與戰國時的螭紋有如下一些差別:
1、此期玉螭除個別外,大多數從以往的側視形轉化為正視和表現俯視能見的正面形。
2、此期螭形腦後的角一般較戰國的短,有的獨角飾為扭絲形,多不分叉。
3、此期螭形均四足分作有軀體的兩側,而不是戰國那樣四足都在身下,一側各有兩足,作爬行狀而非戰國時的走狀。
4、玉螭紋的尾飾為扭絲形者、多為西漢物,此後漸少,並開始分叉。
5、耳兩側有毛髮,目上有眉毛,東漢以後進而在身上和足間的局部都有毛紋,所飾毛紋,皆用短細且平等的成組陰線表示。
6、螭形局部增咖飾紋,如東漢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圓圈紋、竹節紋等,及至魏晉時的個別螭紋上的腦後還新出現了毛髮紋。
7、此期所見螭紋除戰國時常作
玉璧、
玉瑗等飾紋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貝劍飾物,玉韘、玉印、
玉佩飾等。
8、此期玉螭中在戰國時與玉鳳複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見,但新增加的複合紋圖中見者有龍、雲、鳥、熊、虎、朱雀、玄龜等。
宋元時期玉器上的螭紋
唐、五代玉器上很少見到螭紋,有些傳世品,曾定為唐物者,似有疑問,因此,其特點不甚清楚。
宋、元兩代,特別是元代始,玉器上的螭紋又多起來,凡此期的帶扣、帶鉤、劍飾等,都常有螭紋出現。試舉數例分述如下:
青玉雙螭紋筆閣一件,長10cm,寬43cm,體作扁長方委角形,正面浮雕雙螭紋。所作螭腦大臉小,近似三角形圈目,目上有兩道粗眉合為牛角式上揚,腦後有一束長發飄至前兩足合併的背脊處,四足分別在身體的左右兩側,作彎曲爬行狀,身於前二足合併的背脊各陰刻一漩渦式鉤雲紋,從前兩足合併的背脊至尾端有一道隨形陰刻的線紋表示背脊,背脊線兩側各有若干組由雙道平等短陰線組成的竹節斑紋,尾長且分成多叉,口銜靈芝。
另一器為三環套連式帶扣,上亦有雙螭紋,其所飾螭形及五官等與前述一器上的螭紋同,所不同的是螭口均未銜靈芝,其腦後飄發更長,幾飄伸至前兩足併合處之後的背脊間。
近似上述的螭紋,亦有出土品,其中江蘇省
無錫市元
錢裕墓出土一件圓形佩上
陰刻的一條螭紋可為其代表。凡此說明,上述傳世品皆為元物,並由此可知元代玉器上的螭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徵:
1、此期玉器未見有單獨的螭形物者,所見皆以紋圖的方式琢飾在不同造型和用途的玉器上。
2、此期螭紋的造型,如四足分飾於身軀的兩側,作爬行狀,尾分叉,身飾雙條短平行線組成和竹節紋,都仿自漢魏時物,說明有前後的繼承關係。
3、此期螭形,前額頗大,且高凸,而臉部五官,如眉、眼、鼻、口則集中在整個面部的下方,其與頭額的比例是,凸額作頭部的三分之二,而其它五官只占三分之一。
4、此期螭的腦後束髮很長,從腦後一直飄至前兩足的背脊處,甚至有飄至胸背處者。
5、螭形雙肩上聳,前腿彎勢柔軟,作向前同時伸出的爬行頭,而後兩足,一彎一伸,呈矯健有力之勢。
6、四足的關節處有呈漩渦式的
雲紋,近似的雲紋最少的只在聳肩處兩組,有的則有四組以上,直至八組,均成雙成對,左右分列在四腿和雙肩。
7、身上所飾的雙平行組成的竹節紋增多,有的布滿整個身軀和足尾處。
8、此期螭形之尾特別長,均有分叉,有的二股,有的三股或更多,均呈捲雲形彎曲,作水渦狀。
9、螭之頸和背,都有一道(個別兩道)陰刻線紋,從頸或肩部始一直隨背形延伸至臂部尾端,以表示肥壯的背脊肌肉。
明代玉器上的螭
明代玉器上常見螭紋,試舉數形如下:
一是明墓出土兩例。其一為淺浮雕螭紋,頭部如鼠首,腦後有一卷彎的獨角,回首,扭絲紋頸,背脊有一條隨形陰線,前兩足,一伸直置頸下,一後伸置腹側,後兩足一伸一縮,尾長細分兩叉。另一組螭紋,無角,雙眉粗大,呈倒八字向兩側分開,縮頸彎曲,身上有如分叉尾形式的外伸線,似表示翅翼,背脊無隨形陰線,尾分成兩叉,亦呈爬行狀。近似上述出土玉器上螭紋者,尚有一些傳世品,形式基本相似。
傳世玉器上琢飾螭紋者中最完整和精美的是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
玉筆管上所飾的兩組螭紋,此筆通筆帽長約20cm,於筆管和筆帽上各淺浮雕一組蟠螭紋。其上所飾兩螭紋,形式基本相似,皆有羊角式雙耳,獨角,長發向腦後身側飄動,腦有若干條短平等線,口銜靈芝,背有雙線隨形脊,腹兩側和足上有短平等雙線竹節,足關節有多組漩渦式捲雲紋,背有向兩側外伸且分雙叉的鰭或羽翅紋,四足,三爪,足間有單平行陰線組列的毛道紋,通體呈爬行頭。此筆管上螭,從整體看,尚有元代螭紋的遺風,當為明初物,而前述兩組出土玉器上的螭紋,據報告為明中晚期物,因此,它們分別代表明代早晚期螭形紋。此外,明代有一批螭紋
帶鉤、雙螭耳杯和杯托等,其上鏤雕和浮雕雙螭,雖形態並不全同,但其風格大同小異,與上述各例螭紋相似。
綜觀上述明代玉器上的各例螭紋,概括起來,計有如下一些特點:
1、此期螭的頭形較之元代的短,額較細並多有刻紋,而不是如元代螭額那樣呈光頭狀。
2、此期螭之眼目,形式並不固定,計有圓圈目、三角形目、
橄欖形目、倒八字形斜目、梳形目和蝦米形目(主要是帶鉤上的螭)等。
3、腦後有一獨角或無角者均有,發形多種,有向身側飄動者,亦有貼肩隨頸飄動者和分兩段股拂飄及上沖(即所謂“怒髮衝冠”)者。
4、此期螭形在背部外伸分叉如羽翅之飾和腿上、頸上刻毛須者為元螭所無或很少。
5、元代螭紋上的雙平行線節式紋,均在背脊線的兩側分別單獨組例,而明代一些螭紋中,其上有上述飾紋者,有的似元代那樣組列,有的則橫列在背脊線上。
清代玉器上的螭紋
清代玉器上的螭紋,很無規律,有的是戰國或兩漢玉器上的螭紋,有的則綜合各代玉螭紋而作的所謂“四不象”螭形紋,頗有千姿百萬態之感。更有一些裝飾性圖案螭紋,盤纏捲曲,抽象變形,各顯神氣。綜上所見,就整個清代玉螭,其最大特點是下唇有須,身較光素,頭部較大,身尾略短粗。
識別方法
蟠螭紋是古玉上常見的
紋飾,只有對它深刻地了解、分析,才能更好地識別古玉並正確地判斷其製作的年代。下面就談一談不同時期古玉上蟠螭紋的特點。
戰國時期
蟠螭紋頭部的特徵是圓眼、大鼻、眼尾稍有細長線。雙線細眉,上線很淺很細,往往不易看出。下線明顯,貓耳,大多數耳朵方圓。腿部線條彎曲,腳爪往往向上翹起,用曲折的弧形線,盡情地把關節主要活絡胛骨都表現出來。蟠螭身上的附帶紋飾一般都用陰線勾勒,其中有彎茄形滴水狀的
陰刻紋,是戰國時代的首創。在這種紋飾中又有一道、多道的細劃線,尾部有陰刻線呈絞絲狀,使整個蟠螭紋顯得活潑有趣,這種絞絲尾也是戰國首創,往往是兩道陰刻線一組,也有一道一道的。
漢代
蟠螭
紋眉向上豎,並往內鉤,眉毛淺,若隱若現,柔中有剛。元明時代仿漢代蟠螭,眉毛深、粗、生硬,不像漢代細緻生動。鼻樑中出現細線劃紋,漢代
蟠螭形身體和戰國的大同小異,但是出現了有兩個
捲雲紋所組成的尾巴。
六朝
蟠螭紋的眼與戰國的形式稍有紋變,即在靠近鼻樑處稍微拖出一些,眼梢略長而有彎度,嘴邊面腮上多數有凹槽。這是很重要的特徵,其他時代沒有。短腿,前腿一般只有一個,後面有闊帶,可以說南北朝的蟠螭紋只有三條腿;尾部寬闊粗壯,其他獸類也是這樣,這是
六朝的主要時代特徵。
唐代
蟠螭紋頸上有人字形紋,脊上開始有
陰刻脊線,有的在腿部的關節處刻有類似雲的紋飾,這種紋飾在六朝的蟠螭上已出現,唐以後的
蟠螭上也有,但六朝和唐代蟠螭上的
雲紋只有一鉤,後來的雲紋則更捲曲一些。
宋代
蟠螭紋鼻下有一很寬的陰刻線,嘴翹起好像凹槽一樣,口部突得更起,有立體感。用手觸摸,可摸到一點嘴唇,這是宋代蟠螭紋的主要特徵。
元代
蟠螭紋頭額寬闊並且很高,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個面部的前端,占據的面積只有面部13,大多有毛髮。毛髮作強風飄拂狀,毛的尖端往往只到兩肩之側。蟠螭紋大多是圓身、聳肩,前腿彎勢柔軟,後腿一曲一伸,整個體形呈爬行狀,後伸之腿矯健有力,姿態美觀。圓身上刻有
陰線一道或兩道,從兩肩中間伸至
臂部以代表脊柱,並以脊柱為界,兩彎再刻出單線或雙線的篳狀紋以代表肋骨,後期有
蟠螭脊線兩旁沒有這種線條,不過數量很少。四肢的關節處都飾有
捲雲紋,這是元代蟠螭紋最顯著的標誌。尾也作捲雲狀,分兩股,一長一短,左右分開,尾特長,作旋渦狀,長度超過以前各個時期。
明代
蟠螭紋頭形較元代為短,眉眼大多由面部中央勾出,眼形有圓圈眼、三角眼、橄欖形的斜直眼、長梢眼和蝦米眼等形式,變化無窮,以雙眼突出的蝦米眼為最多。頭部上端有有角或無角者,發形變化多端,有飄抻、有上沖、有貼肩、有兩分等,少數
蟠螭身軀兩側也有篳狀紋。有的圓身,兩側用斜刀切削,形成直楞線,表示脊柱挺健,以增威勢,這種風格形成於明代,是與元代蟠螭的區分特點。
清代
蟠螭紋具有以前各個時期所不具備的特點,一般以
白玉為多,玉質大都無沁,凡玉色白、遍體渾圓光潔者皆為清代之物。以上是不同時期玉器上蟠螭紋的具體特點,只要熟悉掌握就能提高辨別古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