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封

泥封

亦稱“封泥”。古代文書都用刀刻或用漆寫在竹簡或木札上,封發時裝在一定形式的斗槽里,用繩捆上,在打結的地方,填進一塊膠泥,在膠泥上打璽印;如果簡札較多,則裝在一個口袋裡,在扎繩的地方填泥列印,作為信驗,以防私拆。封發物件也常用此法。這種鈐有印章的土塊稱為“封泥”。主要流行於秦、漢。魏晉後,紙帛盛行,封泥之制漸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封
  • 用料:泥封
  • 又名:封泥
  • 歷史:秦之後
簡介,歷史,

簡介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封泥的使用自戰國直至漢魏,直到晉以後紙張、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 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
罕見的泥封罕見的泥封

歷史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大建鹹陽宮,其中一處名章台,秦始皇曾在這裡“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於是,中央各公卿機關、全國各郡縣的奏章便向這裡源源匯集。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簡,作為當時的一種保密措施,上奏官員要將竹簡捆好,並糊上泥團,再在泥上鈐上自己的璽印,然後放在火上燒烤,促其乾硬。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親自驗查,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才敲掉泥封殼御覽。
泥封泥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