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窯

景德鎮窯

景德鎮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之一,宋代六大窯系。誕生於今江西省景德鎮,故稱景德鎮窯,實際上由數個窯口組成,故又稱景德鎮窯系。

景德鎮有著悠久的制瓷歷史,完備的陶瓷產業體系,廣泛的國際影響,是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興、因瓷而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的深度開放城市。

景德鎮窯據記載始燒於唐武德(618一626)間。建國後發現遺址多處,以楊梅亭、石虎灣、黃泥頭最早,均為五代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德鎮窯
  • 作用:為皇室貢獻瓷器
  • 地理位置:江西省景德鎮市
  • 始燒時間:唐武德(618一626)
起源,基本簡介,多品種,窯特點,燒造歷史,總述,清代,北宋,元代,

起源

據記載,始燒於唐武德(618一626)間。建國後發現遺址多處,以楊梅亭、石 虎灣、黃泥頭最早,均為五代時期,燒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純正,達70度。陶瓷窯爐的一種。亦稱“蛋形窯”。可能是從龍窯和參考北方饅頭窯,又根據燒松柴的特點發展起來的。窯身如半個瓮俯覆,又似半個蛋形覆置,也象一個前高后低的隧道。在控制燒成氣氛和瓷器質量以及燃料消耗等方面,均較龍窯、階級窯和饅頭窯等為優。明清以來景德鎮制瓷所取得的成就,是和這種窯的採用分不開的。

基本簡介

景德鎮窯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景德鎮原名昌南鎮,因北宋景德年間燒制的精美瓷器而稱今名。景德鎮窯自唐代起即燒制青瓷,至北宋時以燒制青白瓷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帶青味,這種白中泛青、青中見白的色釉,為景德鎮窯的新創,其色調給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間有刻花者。靖康之變後,隨宋室南遷,北方定窯的許多制瓷工匠也隨之南下,他們帶來了定窯瓷器製作技術,在景德鎮仿製定窯瓷器。所產瓷器,胎體釉色純白如粉,有粉定之稱。受其影響,景德鎮窯所燒青白瓷,裝飾逐漸為印花所替代。青白釉瓷器的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紋樣的凹下處積釉稍厚而較青,胎薄的花紋在迎光下若隱若現,故又有影青、映青、隱青、罩青之稱。景德鎮窯青白瓷曾作為貢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種有碗、盒、盤、注子、瓶等。造型上常作成瓜棱口、花瓣等形狀,紋飾有牡丹、 梅花、芙蓉、 蓮花、鴛鴦、魚、鴨及兒童形象等,其裝飾方法為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等種類。

多品種

到了元代,景德鎮窯繼續發展,已成功地燒制出了青花、釉里紅、紅釉等品種,並逐漸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獲得了空前發展,由於原材料的豐富和工匠技藝的高超,使所制瓷器在花色品種、器物類型,以及造型、裝飾等方面較之前代,均有極大的豐富、提高和創新,成為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鼎盛期。此一時期著名的品種有:明代永樂(1403~1424)、宣德(1426~1435)年間的青花、紅釉、青釉等,在元代的基礎上,又向前推進一步,成為當時及後來景德鎮窯的主要品種。成化(1465~1487)年間的鬥彩、 正德(1506~1521)年間的孔雀綠釉及嘉靖(1522~1566)、萬曆(1573~1620)年間的五彩等新品種, 也以胎質細膩、釉色晶瑩柔潤、紋飾圖案精美,而風靡於世。清代康熙(1662~1722)、 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年間的青花、五彩、紅釉天青釉素三彩、粉彩、琺瑯彩、窯變釉廣彩等,更是絢麗多彩,競相爭輝,產品行銷全國,遠銷海外,成為中國瓷器的主要產地,有瓷都之稱。清代後期至民國時期,由於社會動盪,景德鎮窯的制瓷業出現凋零或停滯狀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又重獲發展。景德鎮窯在繼承傳統工藝,恢復傳統品種,創造新的品種樣式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入地探索,並已取得了突出成就。 五代燒制青瓷和白瓷,產品以碗、盤類為主,青瓷釉色青中帶灰,白瓷釉色較白。採用支燒法,碗、盤器內和底有一周長形支燒痕。以勝梅亭湘湖為主。
宋代時燒青白瓷為主,有名的湖田窯就在景德鎮湖田村,器型有碗、盤、合、瓶、壺、罐、枕等。裝飾上有刻花、劃花、印花、篦劃紋等技法。紋飾有龍紋、鳳紋嬰戲紋、海水紋、纏枝花紋等。
明萬曆景德鎮窯三彩爐,形制為直口,深腹,圜底,半圓形直耳,三螭足,為黃釉地飾紫、綠、藍三色。爐的形制和其他香爐基本相似,只是上面裝飾比較新穎。爐的三足由三螭首構成,作仰視透雕式,二螭尾上卷形成兩個爐耳,飾透雕靈芝紋。一螭尾部貼於爐腹形成半浮雕式花紋。螭為紫色,與爐腹的黃色形成對比,一深一淺、一暗一明,醒目而且顯得張揚。整件爐體設計新穎,造型別致,蟠螭紋變得更加美觀和惹人喜愛,早已成為一種吉祥的傳統紋飾。在爐底外壁有青花“大明萬曆年制”款,文分兩豎行,外有雙圈線。此爐出土萬曆帝槨北側。

窯特點

中國傳統的陶瓷可分為三大類:龍窯(傾斜式隧道窯)、階級窯(傾斜式冷底多室窯)以及景德鎮窯(平焰窯)。 景德鎮窯為我國傳統窯爐中獨具風格的窯。它的燒成室型呈一頭大一頭小的長橢圓形,近窯門處寬而高,靠近煙囪則逐漸狹窄矮小,故有"鴨蛋窯"之稱,全長約15-20米,容積為300-400立方米,是以松柴為燃料,火焰長而灰分少,因不含硫黃或者含量極少,適宜燒還原焰,對於白瓷、青花瓷、顏色釉瓷等傳統瓷的釉面呈色效果良好,可裝燒高火、中火、低火的瓷坯。因窯內腔較高(最高高度不超過6米),便於裝燒大件製品,適合多品種生產的條件。因此,景德鎮窯(在景德鎮也叫柴窯)單位公斤瓷的燃料消耗量小。另外,其結構簡單,鎮窯建築速度快,基建費用少,產量大,周轉期快,可以快速燒成和快速冷卻,適應於景德鎮附近制瓷原料的特性和瓷器的傳統風格。對南方某些瓷窯來說,在控制燒成氣氛和瓷器質量,以及燃料(松柴)消耗等方面,鎮窯均較龍窯階級窯倒焰窯等優點。據考證,古時景德鎮窯很多工人,都是從蕭窯遷入。
景德鎮窯景德鎮窯

燒造歷史

總述

景德鎮瓷窯,據元蔣祁《陶記略》記載,南朝時期即已有瓷業,唐代已燒白瓷,其時景德鎮名新平,又名昌南鎮。北宋初年,向京師貢白瓷,宋真宗景德年間貢瓷得到賞識,改鎮名為景德鎮,並設定監鎮,由官監民燒,創燒出影青瓷。元代在景德鎮設立“浮梁瓷局”,監燒瓷器,創燒出卵白色的“樞府”釉瓷及釉下彩的青花、釉里紅瓷器。明清時期,景德鎮成為中國著名的制瓷中心。明代在此設定御器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御器廠控制了最熟練的工匠、壟斷優質瓷土和釉料,對制瓷工藝過程制定統一的、精細的分工,規定了各道工序的規格,使制瓷水平大為提高。明代主要燒造青花瓷器,同時創燒出點彩、釉下彩、釉上彩鬥彩等多種彩瓷品種。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由於帝王對瓷器的奢求,在仿製古代名窯瓷器,創造新品種,仿造其他手工業品及製作專供外銷的外國形式的“洋器”等方面都獲得成功。青花及多種彩瓷品種,聞名中外。清代御器廠的監窯官如臧應選劉源郎廷極年希堯唐英等對景德鎮制瓷技術的提高,起了促進的作用。他們督制的瓷器,被稱為“臧窯”、“郎窯”、“年窯”、“唐窯”等。其中尤以唐英的貢獻大,他親自參與燒造,並總結經驗,編寫出《陶成記事碑》和《陶冶圖說》兩部清代制瓷工藝史的重要資料。清末,景德鎮制瓷業已趨衰落。
景德鎮窯景德鎮窯

清代

景德鎮的窯爐有重大改進,根據龍窯與馬蹄形窯的優點及用松柴燒造的特性修建成的窯爐,外形象覆置的鴨蛋,稱為蛋形窯,具有容積大、裝燒量多等優點。煙囪頂部呈尖狀,傾向窯頭,防止了風向改變時抽力波動或倒灌。由於窯底向上傾斜,窯頂逐漸下降,窯的高度大於寬度,煙囪高度等於或稍小於窯長,加上注重裝砌匣缽,採用各種投柴方法,從而使室內溫度及氣氛便於控制,並可充分利用熱量。這種窯爐可同時燒成多種產品,燃料消耗較少,在建窯的時間及費用上也較龍窯節約,因而延用了很長時間。

北宋

初期的產品有碗、盤、壺等,薄沿、深腹、厚底、高圈足。胎潔白細密,釉色白中稍泛黃,裝飾以素麵居多,僅少量器外有刻劃紋,有的內底有印花或文字。北宋中期除碗、盤外,盒、壺、罐等增多,出現覆燒芒口器,釉為青白色的影青釉,薄處泛白,厚處呈青綠色,光澤透明。碗的形制多斜腹、薄壁、厚沿、厚底、小低圈足,裝飾以刻劃為主,採用一邊深、一邊淺的“半刀泥”刻花法,刻線流利。在壺、罐類器肩部有牡丹、菊花、蓮花、飛鳳、水波等印花紋樣。北宋晚期至南宋器形品種多樣,多直口弧壁或撇口斜壁的芒口碗,碗口、腹壁胎皆薄,仍以影青釉為主,裝飾多為印花,題材更豐富,有花草蟲鳥、人物、動物,造型極生動。
景德鎮窯景德鎮窯

元代

產品中多折腰碗、小圈足盤,高足碗及大型的盤、瓶等,釉色除影青外,創燒出印“樞府”銘記的卵白釉,以氧化鈷為著色劑的釉下青花,以銅為著色劑的釉里紅,仿燒龍泉窯的青釉瓷、黑釉瓷等。元代青花瓷經測試,為使用含錳量低、含鐵量高的進口青花料(明清時期稱為“蘇麻離青”或“蘇泥勃青”)燒制。裝飾仍以印花為主,刻劃紋較簡潔,刻痕深,紋飾題材豐富,喜用龍紋。紋。
北宋後期在定窯的影響下,採用覆燒法,提高了產量,也改進了質量,有“南定”之稱。其中湖田窯的產品質量最好,釉色似湖水之淡綠,紋飾也精美。從南宋起產品就遠銷海外,1976年南韓新安海底發現一艘中國元代沉船,打撈出元代瓷器一萬七千餘件,其中景德鎮青白瓷五千餘件。
景德鎮窯景德鎮窯
元代時開始燒青花瓷、釉里紅和其他品種,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同時還繼續燒制青白瓷。產品有梅瓶玉壺春瓶、罐、碗、盤、匜、爐和高足杯等。元代著名製品有釉里紅、青花,所燒卵白釉器,色白微青,器內有“樞府”字號,人呼“樞府窯”。
明代時景德鎮已成為瓷都,青花瓷大大發展起來,被稱為“國瓷”,同時還燒有釉上彩鬥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種單色釉瓷。
清代時燒瓷技術大大提高,品種有青花三彩、粉彩、琺瑯彩,還有各類象生瓷和仿玉石、木紋、漆、銅釉色等,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