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繡

甌繡

甌繡,又稱畫簾,是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產於甌江地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它與中國四大名繡(湘繡、蘇繡蜀繡、粵繡)齊名。甌繡是中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

甌繡是從裝飾生活用品逐漸發展起來的刺繡工藝,早期的繡品有神袍、戲裝、壽屏等,後來又擴展到刺繡山水、人物、走獸、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裝飾效果。甌繡是中國刺繡工藝中獨具特色的精品。

2001年浙江省將其列為重點保護藝種之一。2006年入選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浙江省溫州市申報的甌繡被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甌繡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類別:傳統藝術 
  • 申報地區: 浙江省溫州市 
  • 遺產編號:Ⅶ-73  
歷史淵源,代表作品,藝術特色,針法特點,工藝針法,傳承現狀,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甌繡始於唐代錦衣,興盛於明清。
宋、元年間,溫州民間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繡,北宋景佑元年至慶曆三年(1034—1043)建造的仙岩寺慧光塔中,曾出土一件包裹經卷用的經袱,以杏紅單綺索羅為底料,黃白等色線刺繡,花紋兩面一樣,針腳整齊,技巧熟練。建塔助緣施主為永嘉人,繡品當為溫州婦女之作。
集瑞圖(甌繡) 2003年西博會銀獎集瑞圖(甌繡) 2003年西博會銀獎
溫州有發達的蠶桑和絲綢業,歷來文事蔚盛,戲文流行就有戲服,佛寺大興就需要幛幡、蓮座,還有能為甌繡畫樣本的畫家汪香禪、蔡笑秋、蘇昧朔、馬孟容等,這為刺繡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明末清初,溫州民間刺繡已從“古繡”的簡單平針、套針,改用多種針法。清鹹豐三年(1853),溫州有了第一家專業繡鋪麟鳳樓,僱傭男女繡工,繡制錦袍、戲裝、旗袍,還有廟宇用的幡帳、桌圍、椅披、壽屏,懸市招徠,刺繡從家庭副業開始走向專業商品生產。清宣統二年(1910),溫州刺繡藝人林森友開辦美艷刺繡工場,開始有甌繡畫片,一種藝術欣賞品。
民國五年(1916),溫州商人在上海見湘繡、蘇繡出口甚盛,回溫州創設刺繡局,雇男工專做出口產品,從此甌繡進入歐洲及南洋市場,城區府前街、五馬街、打鑼橋等處均設有刺繡社。民國十年(1921),城區繡鋪達20餘家,從業650人,年產值約銀元4萬元,外銷市場稱為甌繡,曾與湘繡、蘇繡齊名,為國內三大刺繡之一。1926年,港台客商來溫州訂貨,甌繡空前大盛,林玉笙開設的繡莊質量花色皆臻上乘,有繡稿設計學徒和刺繡學徒。
1952年成立溫州刺繡合作社,通過藝人帶徒、集體培訓,技藝得到較好傳承。20世紀60年代,甌繡承接製作國家禮品和出國展品,產品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製作一批甌繡藝術品的同時,培養了一批甌繡人才。瑞安有陶山刺繡廠,租用花園底村臨河的民房作廠房,從溫州刺繡合作社接業務來料加工,繡工最多時有240多人。
上世紀80年代,甌繡農村加工點有江北、朔門、梅頭(現甌海海城)、鮑田、陶山加工點,後來只剩下陶山還撐著。陶山有黃鄭蘭、林東妹、樓桃妹、伍秀年、陳式珠等,這個繡女群體非常執著,至今還在從事甌繡來料加工。

代表作品

20世紀30年代,溫州女畫家蔡墨笑於女塾專設刺繡科,她與名繡師金靜芝的作品甌繡花鳥入選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並獲獎。1979年,溫州甌繡廠職工用彩色絲線100多種,針法20多種,繡成高1米、寬4米的巨幅甌繡《紅樓夢十二金釵圖》,在香港舉辦的中國絲綢服裝繡品展銷會上展出,畫面上16個人物的臉型、髮髻、首飾、神態各不雷同,四季花卉同時開放,堪稱甌繡代表作。
1998年,巨幅甌繡《鶴鹿同春》,幅長3.5米、寬1.4米,採用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一件匯集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為一體的甌繡作品。
甌繡《錦羽迎春》獲2001年西博會金獎,《集瑞圖》獲2003西博會銀獎,《雄姿奮發》由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
2010年4月,在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甌繡《天池浴鶴圖》、《虎韻》、《魚樂圖》獲金獎。
2010年6月,國家文化部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名工藝美術大師技藝大展,《海韻》、《錦羽迎春》、《御風行》等6件甌繡作品入展。

藝術特色

針法特點

溫州地處甌江之濱,故名,亦名“溫繡”。
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者將毛竹颳去青皮,通過分層開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或彩線在上面製成花鳥、山水、人物等作品。甌繡的最大特點是針法繁多,做工精細。如《松鷹圖》中一隻鷹就採用了扇形針、切針平針等十多種針法,還採用很多質地、粗細、色澤不同的色線混合使用。
甌繡產品甌繡產品
甌繡構圖精練,紋理分明,針腳齊整,針法多變,繡面光亮適目,色澤鮮泡調和,動物羽毛輕鬆活潑,人物、蘭竹都能繡得精巧傳神。它的風格特點是“主題突出,色彩鮮艷,構圖精練,繡理分明。”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地方風格。它的製作方法是:將毛竹颳去青皮,通過分層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和彩線在上面製成作品,針法類型有斷針、滾針、亂針等20多種。古時溫州少女“十一十二娘梳頭,十二十三娘教繡”,具有刺繡的優良傳統。

工藝針法

甌繡的工藝流程很特別,製作者先將毛竹颳去青皮,通過分層開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或彩線在上面繡出花鳥、山水、人物等。它最大的特點是針法繁多,做工精細。
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 甌繡製品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繡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艷奪目、繡面光亮生動、繡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甌繡甌繡
刺繡之所以存在差別主要是由於針法的運用的結果,甌繡經過多個階段發展和多維的整合的結果已經有:齊針、切針、套針、接針、施針、滾針、蔬針、摻針、斷針、側針、包針、纏針、網針、盤針、游針、長短針、打子針、人字針、八字針、排排高、匹匹咬等二十幾種針法。所以,甌繡所繡制出來的繡品構圖精巧、造型準確;畫繡結合、以虛襯實;針法嚴謹、繡理分明;運針靈活、修面生動;色彩鮮明、明亮悅目。

傳承現狀

魏敬先 《白石老人》魏敬先 《白石老人》
1979年,溫州匝繡廠職工用彩色絲線100多種,針法20多種,繡成高1米、寬4米巨幅繡品《紅樓夢·十二金釵圖》,造型生動,堪稱甌繡代表作。在香港展出時,觀眾踴躍。在這幅長2米、寬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時開放,“十二金釵”集於一圖,畫面上十六個人物的臉型、髮髻、首飾、神態各不雷同。繡面絢麗多彩、光彩奪目。
魏敬先的《白石老人》素描繡,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獎。人像發繡《孫中山》、《張大千》、《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參加在台灣舉辦的千年中國文物展。
1998年一幅長3.5米、寬1.4米的巨型甌繡精品《鶴鹿同春》,再次轟動海內外。這幅作品匯集了甌繡所有的傳統技法,採用了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一件匯集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為一體的甌繡作品。
由溫州甌繡藝術研究所的四位工藝大師集體創作的甌繡作品《群鷹翔集》在選線用針上別出心裁,甌繡高超的技法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繼承發展了甌繡的傳統精湛技藝。
《錦羽迎春》獲得2001年西博會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精品展金獎。作者林媞(女),1959年出生,溫州市人。民間藝術大師。主要作品有《春風舞彩》、《御風行》等。
這些甌繡精品無不取材於古而適之於今,集傳統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創新,充分顯示了甌繡的包容性、創新性,說明甌繡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工藝品種。甌繡以構圖精巧,繡法嚴謹,運針纖巧,色彩鮮明而著稱。不少佳作被選為國家級禮品,多次參展國際藝術博覽會。2001年甌繡被浙江省列為重點保護藝種。

傳承意義

甌繡作為溫州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間工藝 之一,具有高度的文化藝術價值。深入挖掘它的藝術價值、學術價值、民俗學價值等方面的文化價值,使其更具有產業化的文化蘊涵基礎。
政府應該扶植和引導像甌繡這樣的傳統工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給它們創造良好的環境。雖然在解放後,甌繡一定程度上進入了工廠(產業)化的 階段,由於其它原因,僅有少數人在從事甌繡生產和銷售,在市場經濟中,靠個人單薄的力量是形不成強大的生產、消費市場。政府要為 甌繡產業的發展創造氛圍和環境,加以引導,提供 政策保障,特別是從產業的發展、體制的創新、人才的培養、激勵機制等方面加大創新和改革力度, 搭建推動甌繡發展的產業、體制和人才三大基礎平 台,進一步發揮甌繡的歷史和工藝優勢,壯大甌繡 產業,打造甌繡產業集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