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上海市徐匯區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棉麻紡織品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唐代手工棉紡織技藝得到明顯提高,清代達到繁盛時代。

2006年5月20日,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Ⅷ—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上海市徐匯區
  • 遺產編號:Ⅷ—17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國際影響,重要展覽,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宋末元初,黃道婆回到故里松江府烏泥涇鎮。將海南的棉紡織技術與江南原有的先進麻紡和絲織技術相結合。經過革新與創造,形成了一套與棉纖維相適應的手工棉紡織工藝與工具。促進了以松江為中心的江南棉紡織業的蓬勃發展。
黃道婆及手工棉紡織技術和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經歷了革新、發展、鼎盛、衰退和轉型階段。
革新時期
南宋末年,江南一帶才有棉花種植,而江南最早引種棉花的地方是松江府。這時的松江烏泥涇棉紡織技術尚十分落後,“初無踏車,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線弦竹弧置案間,振掉成劑,厥功甚艱。”(《南村輟耕錄》卷二四)元初,黃道婆回到家鄉後,改進捍,彈,紡,織之具,生產技術迅速發展,由此,烏泥涇一帶千戶百姓家家機杼,以此為生,豐衣足食。從而使黃道婆紡織革新技術從烏泥涇始,傳遍松江府地區。進而是大江南北。
發展時期
元代以後松江府地區的棉紡織業已聞名全國。棉花種植遍及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術達到較高水平,不僅改進捍、彈、紡、織之具,還製作了牽經打緯的工具,有撥車、軒床等。蘇松地區植棉紡織蔚然成風。“機杼之聲,比戶相聞”,“所出布匹,日以萬計”。
鼎盛時期
明代,松江府成為最大的棉紡織業中心。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當時又有“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之說。約在16世紀(明朝中期)以後,棉布成為全國流通的商品,也成為人民普遍使用的成衣原料。到17世紀初,棉紡織業已代替了絲麻,遍布於全國各處。各地還出現品種繁多的棉紡織品,湧現了許多新興的紡織業大市鎮。據中國紡織大學教授趙文榜研究表明:“估計在1869年全國遠距離銷售的棉布,其中松江府的七縣一廳,1869年全國遠距離銷售的棉布占全國的三分之二。”明末清初取得了“衣被天下”的美譽。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烏泥涇手工棉紡織
衰退時期
鴉片戰爭以後,洋布銷入中國,雖然曾受到中國手工棉紡業頑強抵制,但在外國人控制的低關稅保護下,逐步由通商口岸深入內地,由城市深入農村,從而使烏泥涇手工棉紡織完全趨於破滅邊緣。此外,中國自辦的棉紡織廠在沿海各地相繼出現。但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中國內戰原因,中國棉紡織工業和農村手工棉紡織業幾經挫折,奄奄一息。
轉型時期
解放以後,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有50萬產業工人的上海紡織局,是上海最大的產業工人隊伍,棉紡織業一直是上海的重要支柱產業。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步伐加大、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上海棉紡織業實現了歷史性變革,幾年中棉紡織業完成了向西部、向內地省份遷移。

工藝特徵

黃道婆借鑑和汲取“崖洲被”的經驗和技術,在漢族民間傳統織造工藝基礎上,發展了手工棉紡織的色織和提花工藝。色織,是指織布所用的棉紗都事先染上各種顏色的色紗;提花,是指在織造過程中,利用經緯紗的色彩或組織結構的變化,織出各種不同的複雜花樣。“錯紗”是不同色彩的經紗在牽經時交錯排列;“配色”是不同色彩的緯紗在織造時交替織人;“綜線、挈花”,利用束棕提花裝置,織造大提花織物。而“折枝、團鳳”一般用提花裝置,“棋局”是用色織技術實現的。黃道婆運用色織和提花織造工藝織成“烏泥涇被”。

工藝流程

黃道婆革新創造,不僅改進了生產工具和制棉織造技術,同時形成了由碾籽、彈花、紡紗到織布比較完整系統的工藝流程:頭道工序軋花機,二道工序木椎撥弓弦,三道工序梳搓成棉條,四道工序搖轉紡車紡成紗,五道工序牽挽成經線,六道工序上漿等,形成了一整套13世紀先進的棉紡織技術的工序。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藝改變了上千年來以絲、麻為主要衣料的傳統,改變了江南的經濟結構,催生出一個新興的棉紡織產業,江南地區的生活風俗和傳統婚娶習俗也因之有所改變。可以說,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是中國紡織技術的核心內容之一。

傳承現狀

現如今掌握手工棉紡織和印染技藝的傳承人都已是七八十歲的高齡,記載有關技術的專門書籍、影像資料嚴重缺失,傳統手工藝面臨失傳的危險。

傳承人物

康新琴,女,漢族,1932年生,上海市人。2007年6月,康新琴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市徐匯區申報。

保護措施

為紀念元代紡織革新家黃道婆和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20世紀90年代初,利用原有黃道婆廟及基地規劃重建黃道婆紀念館。
2006年,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被列入首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上海市徐匯區黃道婆紀念館、華涇鎮紫陽中學、園南中學建立了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傳承基地。

社會影響

國際影響

17世紀國中國棉布經由澳門銷往南洋的望加錫和交趾支那,以及日本。18世紀30年代,在中印貿易中,棉布一直占據首位。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把中國棉布運銷英國還擴大到歐洲其他國家。18世紀50年代以後,西班牙、荷蘭、法國、丹麥、瑞典等歐洲國家也開展運銷中國棉布,到19世紀中葉,英國已成為中國棉布的主要買主。荷蘭、法國、丹麥、瑞典、紐西蘭、義大利等國,由廣州進口棉布。美國商船在1804年至1829年從廣州進口棉布,大部分運回本國出售,小部分轉銷歐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島、馬尼拉、夏威夷等地。

重要展覽

2018年6月1日,“海上絲綢之路手工棉紡織技藝的物像敘事——上海土布經典紋樣展”在華東師範大學開展,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得到展覽。
2018年09月13日-17日,第5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在濟南開幕,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得到展覽。

文化軼事

據說,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的創始人是黃道婆。小時候,她給人家當童養媳,由於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門,來到了海南島的崖州(今海口市)。從此,她在海南島居住了30多年。她在崖州期間,虛心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掌握了先進技術,元貞年間,她把在崖州學到的紡織技術帶回故鄉逐步加以改進和革新,提高了紡紗效率,使家鄉以及江南地區的紡織水平有所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