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曲領

方心曲領

方心曲領,套在宋代朝服交領上的用白羅製成的飾件,上圓下方,形似瓔珞,是宋代朝服最為顯著的特點,它是宋代遵循唐制的結果,體現了天圓地方這一中國古代最核心的世界觀宇宙觀,具有“象法天地”的古代設計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心曲領
  • 開始:漢代
  • 出處:《隋書·禮儀志七》
  • 屬性:曲領
至遲從漢代開始,官員為了使朝服更加熨貼,在外衣領內襯上一個圓形護領,名為“曲領”,也稱“拘領”。北朝至唐的方心曲領是在中單上襯起一半圓形的硬襯,使領部凸起,宋代是以白羅做成上圓下方(即做成一個圓形領圈,下面連屬一個方形)的飾件壓在領部。漢劉熙《釋名·釋衣服》中寫“曲領在內,所以禁中衣領上橫壅頸,其狀曲也。”意為免得內衣衣領擁起。《隋書·禮 儀志七》中“曲領”說:“七品以上有內單者則服之,從省服及八品以下皆無。”從省服系指公服。《唐六典》卷二 十六、《新唐書·輿服志》出現“方心曲領”詞,並已戴在衣外。《宋史·輿服志三》在寫天子時,明確寫出“白 羅方心曲領”。明王圻《三才圖會》上更有圖樣標明後面為兩條垂帶。從出土繪畫、陶俑、石雕、木刻等文物 來看,官員佩方心曲領的作法。至明末滿清實施慘無人道的剃髮易服才 消失。
《新唐書·輿服志》中首次出現“方心曲領”,並已經戴在外面。從《古代帝王圖卷》(圖3)中,不難發現,唐禮服中的方心曲領是在中單上襯起一半圓形的硬襯,可以使領部凸起[1]。
《宋史·輿服志三》明確提出“白羅方心曲領”。但是由於五代十國的戰亂更替,遺失了諸多細節和實物,因此此時方心曲領已不復原本形制。宋人依據古籍,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方心曲領設計成了上圓下方,形似瓔珞鎖片的白羅做成半環形“項圈”。後來,這種方心曲領被納入禮服系統傳承下來,一直沿用到明末,並傳至日本、韓國。直至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在韓國的民族服飾上看到它們的身影。
我國古代服飾“取諸乾坤”,(《繫辭·上》)是“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繫辭下》)的載體。衣在上,是天的象徵;裳在下,是地的象徵,十二章繡於一身,是謂“披星戴月”,“象法天地”的設計原則表現的淋漓盡致。方心曲領是宋明兩代朝服體系中重要的裝飾之一,有著重要意義,是身份的象徵。其形制上圓下方,上法天下法地,暗合“天圓地方”。
方心曲領
天圓地方,這是我國古代最典型、最核心的宇宙觀。它不僅是先民們對天與地存在方式的理解,還是對天地關係的概括。“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乎?孰主張是?孰綱維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莊子·天運》)這是先民對天地關係的探尋,他們試圖弄清我們頭頂的天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腳踏的地是什麼形狀的?“蒼天如圓蓋,大地似棋局”,通俗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古時人們對天地的看法——天圓地方。然而根據《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記載可以了解,古人對於天圓地方也有“四角不掩”的困惑,因此,它不可能是從“直觀的”或“經驗的”觀察所得,而一定有著另一個體系作支持[2],正如文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呂氏春秋·圓道》中對此有更為詳盡的解釋:“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說天道圓也?精氣一上一下,圓周複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圓。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殊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所以天圓地方更多的說的是“道”,即自然規律表現出來的方式。這與傳統陰陽學不謀而合。古人把天地不分、混沌初起之狀稱為太極,太極生兩儀,就劃出了陰陽,分出了乾坤,即天地。易繫辭曰: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乾,為天,有生生之德,可大可久,但無方無體,變化莫測。直、方、皆為坤體。大謂坤,坤陰,萬物資生,焉能不大?朱熹曰:柔順正固,坤之“直”也。賦形有定,坤之“方”也。德合無疆,坤之“大”也。[3]這些都說明了天與地,圓與方,陰陽結合,事物互補,自然萬物才能得以繁衍,生活才可長久。
我國古代造物講究天人合一,象法天地。正如《周易·繫辭下》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裡的“象”已不再是殷商時期人們純粹為確定吉凶而指的天象了,它既包含著人對現實事物的觀察方法,同時還包含了人對這些自然、社會事物的總結認識,也即對事物存在的美的認識。[4]天圓地方是先民關於天地最早的理解,因此在傳統設計上的體現真是舉不勝舉。《周禮·考工記》中規定:“軫之方也,以象地也。蓋之圜也,以象天也。輪輻三十,以象日月也。”北京的天壇和地壇是這種觀念最為典型的代表。天壇是圓形,圓丘的層數、台面的直徑、四周的欄板,都是單數,即陽數,象徵天為陽。地壇是方形,四面台階各八級,都是偶數,即陰數,象徵地為陰。陰陽協調,萬物長久。
方心曲領做為古代服飾之一,自然逃不出象法天地的造物原則,不論從形態還是內在意涵上都有意無意的體現了天圓地方之說。(圖4)從形態上看,宋代方心曲領分上下兩部分。上為曲領,附於交領之上,符合於人的脖頸的形體,形為圓,即為陽,下面配以兩寸方形,上圓下方,附和了天圓地方之說。同時,二為偶數,是陰數,進一步寓意陰陽協調,生生不息。同時,從審美的角度上看,方與圓是一對親密的兄弟,形成一種變化對比及剛柔、陰陽之美。方心曲領,象法天地,上天下地,人居其中,人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體現我國古人造物雖為人為,但也要融於自然、天人合一的設計觀念。
中國古人崇尚一種帶有經驗和功力色彩的理性,他們專注於抽象的範疇的使用功能,最終落實到道德文化的效用上,以規範人的情感、念欲和意志。[5] 因此,宋代統治者在設計方心曲領時,誠然有探究天人關係的用心,但也不能抹殺其鞏固統治的目的。他們利用了當時人們對於天人關係認識上的局限,將天命與皇權巧妙地融為一體,聚焦到方心曲領的形制上面,上圓代表天命,下方代表皇權,人處天命皇權中間,古代封建制度的道德規範在小小的方心曲領上面得到了高度的統一,並時刻警醒官員恪守君臣之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