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生

石像生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是皇權儀衛的縮影。這種做法開始於秦漢時期,此後歷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數量和取象不盡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像生
  • 創設日期:開始於秦漢時期
  • 別名:翁仲
  • 作用:顯示墓主的身份等級地位
簡介,概述,作用,專家點評,舉例,湯和與湯和墓,藝術特色,雕刻手法的抒情寫意,造型紋樣的裝飾意味,

簡介

概述

石像生作為王公大臣陵墓前的儀衛性雕刻,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特有的一種表現形式。及至明代,朱元璋通過數十年的鞍馬征戰,在南京建立了明王朝,石像生作為皇權的象徵,成為此時陵寢制度中的主流形態,石像生藝術也因此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產生了眾多優秀的石雕作品。其中湯和墓石像生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追求,反映了明初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作為涓涓細流匯入到中國雕刻藝術的長河之中。由於地域因素的制約,對湯和墓石像生的研究並不多,僅有的數篇文章對湯和墓石像生的種類、數量加以記錄,鮮有對其藝術風格進行深入的探討。

作用

石像生也是皇權儀衛的縮影。明時,凡是舉行大典的時候,除文武百官及軍事儀仗排列兩側,還將人工馴養的獅子、大象等動物裝在籠里,放在御道兩旁,以壯皇威。皇帝死後,需要相同的排場,所以就在陵前設定了石像生。
泰陵因風水地形關係,原設計中沒有設立石像生一項。後來因為與典制不合,採取了向南展拓大紅門和北向移建龍鳳門等措施,才在大碑樓與龍鳳門之間安設了石像生,分列神道兩旁。它們是石獅、石象、石馬、石雕文臣與武將各一對。
石像生作為陵寢建築這一大規模的紀念性建築組群的一部分。其配置並無定製。修建泰陵時,因為風水的原因而未設定。直到乾隆十三年 (1748),乾隆皇帝為了表示孝心,不顧大臣的反對,強行建置了五對石像 生其間引起了他與臣工牴牾的波折。

專家點評

天津大學建築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其亨先生,是國內外知名的“風水”專家。我們看一下他是怎樣看這個問題的:“作為泰陵建築總體布局的序列起點,大紅門南對元寶山,元寶山東西兩翼,又有東、西華蓋山的聳峙,成為陵前氣勢雄偉的天然屏障和對景,而大紅門兩翼,則東有九龍山、西有九鳳山迤邐延展,大紅門正扼於兩山天然豁口中間,前後地勢在斂聚中又呈宏廓,南易水更分岔在這山口,南北匯流,因天然水勢,大紅門前築五孔白石拱橋,後修石水橋, 再於門前疏密得宜構築了 東 、西、南三座五間六柱十一樓石牌坊,更增強了這陵區入口的空間界面。天工人巧的結合,顯示出非同凡響的氣概。這種精心布局,如果苟且迎合皇帝旨意,展拓向外,則必成敗筆”。
泰陵石像生的設定,雖未構成敗筆,卻也形成蛇足。

舉例

湯和與湯和墓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分封功臣,“御史大夫湯和,與朕同里閈,結髮相從,屢建功勞”(3)。湯和被封為中山侯,位居封侯者之首。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再封湯和為信國公“爾和雖居舊將之行..授以信國公之爵”。進一步顯示了湯和在朱明王朝中的地位。湯和雖有赫赫戰功但並不驕縱淫逸,六十歲時向朱元璋請辭還鄉。洪武二十八年(1395)八月,壽終正寢,死後被追封東甌王,諡號襄武,葬於曹山(今蚌埠東郊龍子湖畔),並建神道石像生於墓前,神道兩側設定望柱、石馬與牽馬人、石羊、石虎、甲士、文官各一對,以再現墓主人生前之威儀。

藝術特色

皖北地區明代王公陵墓中,除較為知名的鳳陽明皇陵石像生外,湯和墓石像生也是同時期陵墓雕刻藝術的代表。雖然湯和墓石像生在題材、種類、體量以及表現手法上無法與皇陵石像生媲美,但就個體的藝術表現形式而言並不遜色,它也是雕刻藝術的精品之作。湯和墓石像生所具有的抒情寫意與裝飾意味,不但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禮制觀念,而且還顯現出明朝初期的文化思想和藝術旨趣。

雕刻手法的抒情寫意

抒情寫意不僅是中國傳統視覺藝術的審美追求,更是中國古典美學的文脈,深深滲透於古代藝術家的思想感情之中,受此影響,雖然繪畫與雕塑藝術創作者的身份大相逕庭,但它們所表現出來的抒情與寫意卻異曲同工,均強調作品的“氣韻生動”。“氣韻”不是簡單的描摹能達到的,而是“澄懷觀道”後的個人體驗,這種體驗是朦朧的、曖昧的,這種“氣韻”既不是客觀對象的翻版,也不是感性的無意識的組合,它是具有多義性的意象造型。意象造型不局限於客觀對象,創作自由度大大增強,可以適當地概括、變形、誇張,但又兼顧現實,雕刻作品在自我與世界的融合過程中具有了寫意性。

造型紋樣的裝飾意味

中國的雕塑原屬工藝美術範疇,又與繪畫相近,因此在裝飾性上為雕塑提供了種種變化的可能。湯和墓石像生雕刻對稱式的站姿和圖案化的雕刻手法,使其顯示出強的裝飾意味,從而增強了石像生的威嚴與神秘。
首先,通過對石像生整體造型的概括、誇張、變形來達到裝飾效果,增加儀衛功能。工匠在雕刻石像生時,利用整塊石料的自然形態,切割出弧面、平面、方體、球體,在圓雕、浮雕、線刻等多種表現手法的相互結合中將雕刻工藝淋漓精緻地展現出來,氣貫長虹。如文官身著寬袖大袍,方心曲領,神情寧靜;甲士身披緊身盔甲,挺胸站立,神情威嚴;望柱下粗上細,逐漸收分,柱頂部有蓮花座,座上托有一枚寶珠,種種表現無不體現了造型上的裝飾意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