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古時代,上衣多為交領斜襟,中原人崇尚右,習慣上衣襟右掩,稱為右衽;而北方諸族崇尚左,衣襟左掩,是為左衽。除了上衣左衽以外,胡服的下衣和足衣也與中原服飾明顯有別。
但明代初期,除少數民族服裝外,左衽也非常常見,尤其是女裝,但華夏服裝依舊以右衽為主。現出土古代服裝絕大部分也為右衽,故左衽為死者穿著的說法實為誤傳。
典籍記載
《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東漢
鄭玄注云:言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被髮左衽之人,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我小子亦長受其多福。
《漢書》:《春秋》內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衽,人而獸心。
謝靈運《撰征賦》:中華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緩帶。
唐朝顏師古注《漢書》:右衽,從中國化也。
陸游:爾來十五年,殘虜尚遊魂。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
王夫之:當石晉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恥左衽以悲思者。
文化含義
考察愛國詩人陸游的《劍南詩稿》,有六處包含“左衽”辭彙的詩句,充分表達了詩人面對華夏故土淪陷的沉痛心情和收復中原的堅決志向;再如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總結並反思漢族歷史教訓時,痛定思痛,多次提及“左衽”,用以表示漢族人民遭奴役或華夏文明的淪落。考察二十四史中關於“左衽”的記載,除記術漢文明周邊地區的異族風俗,基本都是漢族精英對左衽代表敗亡的持續不斷的否定和排斥——這些史料中並無反面案例,而中國人對左衽的排斥貫穿於二千多年的歷史,表明反對左衽是華夏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之一。因此總結“左衽”的文化含義:
服飾左衽是周邊落後民族相對於漢族在服飾、文化和生產生活上存在顯著差異的外在表現;在華夏文化中,人們認為生者衣襟左衽是對華夏傳統文化與精神的背離,或用“左衽”表示落後、野蠻的異族;在儒家“尊王攘夷”思想基礎上,“左衽”更被視為家園遭入侵、占領,甚至國家被異族滅亡、華夏文明淪落的標誌。
相關成語
披髮左衽(pī fà zuǒ rèn)
【解 釋】左衽:衣襟向左掩。披頭散髮,衣襟左開,借指異族入侵為主。
【用 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借指淪陷為異族統治。
相關新聞
課本中屈原的衣襟穿反了
前襟向左,右邊一片壓住左邊那片,按照中國古代習慣,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數民族穿左衽。前襟向右,左邊一片壓住右邊那片,領子的樣子看起來是字母y形狀,這是漢服的特徵。
“發現歷史書上屈原的服裝是左衽!”17日,網友“lishuman”發帖,質疑人教版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中屈原所穿服裝出現“左衽”失誤,該書為2006年6月第2版,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經專家網友證實插圖確實將右衽誤為左衽。19日,記者致電人民教育出版社,該社有關人士坦承插圖印製有誤。
【質疑】
初一女生:書上屈原穿錯衣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憲問》)左衽和右衽代表華夷之別,堂堂中學歷史教材竟然犯了這種低級錯誤。”“lishuman”發帖當日,不到5個小時,就引起了30多位網友的關注討論。
19日,記者聯繫上了帖主“lishuman”——武漢市七一華源中學國中一年級女生李舒曼。近日,12歲的李舒曼學習了歷史課《中華文化的勃興》,“我無意中發現,書中屈原插圖的衣服竟然是左衽。我從小就喜歡歷史。10歲時,爸爸就跟我講過漢服的知識。漢服應該是右衽。”
潘利華是李舒曼的班主任,對她“愛提問”的印象很深。“舒曼成績很好,總能發現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想法。”
【證實】
專家:“漢服左衽”確有誤
“按照中國古代習慣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數民族才穿左衽的。”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副教授胡曉東證實了李舒曼的質疑,“早在周朝就有漢服右衽的習俗了。”
胡曉東認為出錯有兩種可能,一是印刷製版“反了”,二是畫像本身確有失誤。據此,記者向印刷界資深人士湖北省印刷協會副理事長李衛濱求證,他分析“印刷失誤是最大的可能性”。他認為,教科書印刷一般是膠片製版。該幅屈原插圖背景是江水,正反不易辨識,有製版工人放反的可能性。
網友們也紛紛證實該失誤,“縱劍長歌”表示還可以通過佩劍看出失誤,一般佩劍放在左側,而屈原插圖的佩劍在右。
【回復】
出版社:為版式美觀放反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余老師稱,這件事是他們第一次接到問詢,之前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上的失誤,他坦承插圖確實是放反了。經主編齊吉祥調查,原因在於製版工人覺得位於該頁接縫處的屈原插圖,“調個”面朝左更好看;加之後面的江水不具有正反辨識度,致使屈原插圖出現“左衽”。
插圖印錯了,是否會更正呢?余老師表示,“屈原插圖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這個歷史人物以及他的愛國情懷。現在我國各地的中學教材不統一,除了人教版,還有其他版本。教育部已經開始集合專家編寫新教材,最早明年就會出來。新教材即將取代老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