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伊斯蘭教初興時,未有專門禮拜的場所,只是選擇一潔淨之處供叩拜之用。622年9月,伊斯蘭教先知
穆罕默德遷徙
麥地那時,在城東南3公里處的庫巴,修建了第一座簡易的
庫巴清真寺。到達麥地那後,才建造一座正式的清真寺,後稱“
先知寺”,建設時穆罕默德親自參加勞動,隨後率眾在寺內禮拜。637年,第二任
哈里發歐麥爾下令遠征將領,凡開拓一個新地區,首先要在該地興建清真寺,作為宗教活動的中心。據此,歐太白·伊本·蓋茲旺於637~638年在伊拉克
巴斯拉興建了第一座營地清真寺,638~639年,賽爾德·伊本·艾比·瓦戛斯在庫法城興建了清真寺,642年
阿慕爾·本·阿斯在埃及弗斯
塔特(開羅)興建了非洲大陸第一座清真寺;670~675年歐格白·本,納菲爾在突尼西亞
凱魯萬興建了歐格白清真寺。
從此,興建清真寺被視為穆斯林神聖的宗教義務和信仰虔誠的體現,哪裡有穆斯林,那裡就建有清真寺。後歷經
伍麥葉王朝(661~750)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政府撥巨資修建規模宏偉和華麗壯觀的寺院群體建築,使清真寺遍布亞、非、歐各地。據歷史學家伊本·拉斯塔統計,891年僅
巴格達地區就有清真寺3萬多座。12世紀中期到13世紀初期,
埃及亞歷山大城及周圍地區有l萬多座清真寺,致使
阿拔斯王朝時期成為清真寺建築的鼎盛時期。此後
伊斯蘭國家將興建清真寺作為宗教制度和國策之一。
淵源
清真寺世界上第一個穆斯林禮拜的地方是
麥地那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故居,當時穆罕默德領導穆斯林在這裡做禮拜,一個相當大的院子,中間只有一座小房屋,是穆罕默德的住宅,院子一邊樹立著一排棗椰樹幹做的柱子,在柱子和牆之間,覆蓋著用棗椰樹葉做的涼棚,穆斯林們可以在涼棚蔭影下做禮拜,防止曝曬的陽光,穆罕默德在站在房間的門廊里領導做禮拜。以後清真寺都是仿照這種方式,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是麥加的庫巴清真寺,據說是穆罕默德親自率領人們用四天時間就建成的,《古蘭經》中稱這座寺是“從頭一天起就以虔敬為基礎而修建的清真寺”。 清真寺內不得供奉任何雕像、畫像和供品,只有圍繞的柱廊,中心一個大拱頂,主要的牆要向著麥加的方向,牆中間有一個凹下的龕,叫做米海拉布,是指示穆斯林禮拜方向的。龕中有一座帶階梯的高台,是在
主麻日時,為
伊瑪目站在上面帶領誦讀《古蘭經》用的,叫敏
拜爾,誦讀古蘭經時不得有音樂和歌唱。底下一般鋪有地毯,因為穆斯林需要赤腳禮拜。清真寺外面或一進門地方有自來水或噴泉,要求穆斯林淨手臉後才能禮拜。有的清真寺有木隔壁或隔間,以前是為參加禮拜的領袖防止被暗殺,使他們能在其中禮拜,現在有時作為男女分隔用。以前清真寺不允許女性入內,現在比較開明的國家也允許女性參加禮拜,但一般所有的清真寺都不允許非穆斯林入內,認為他們是不潔淨的。
由於《古蘭經》要求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禮拜:日出時、正午、下午、日落和夜晚,在古代沒有時鐘的情況下,很難掌握統一的時間,因此在清真寺外見有宣禮塔,每到禮拜時間,要有大嗓門的人在塔上大聲呼喚,有的
大清真寺四周有許多宣禮塔,一般為四個,朝著四方。現代都裝有擴音器,不再用人,擴音器音量大,因此有的現代建造的清真寺只有一個宣禮塔。在世界不同地區的清真寺建築也不太相同,但內部基本一致。中國內地的原有的清真寺都已經採用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和其他寺廟相似,唯一區別是採用綠色屋頂,(佛教寺廟用黃色或灰瓦屋頂),西北的清真寺在屋脊上還裝有三個立著的花柱,中間一個在頂上有伊斯蘭教新月標誌。內地由於穆斯林人口不多,常聚居在一處,清真寺一般沒有宣禮塔,西北有的清真寺有建造像佛塔一樣結構的宣禮塔,不過頂上裝飾有新月。現代新建的清真寺也採用國際流行的大拱頂結構。穆斯林在清真寺內禮拜時要排成長排,跪拜俯伏,以額觸地,因此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所用的帽子都沒有帽沿,如果戴著有帽沿的帽子,要將帽沿轉向腦後,否則不能將額觸地。
職能
清真寺與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其職能表現在以下各方面:
(1)宗教活動中心:每日“五時拜”,每周的聚禮,每年兩次“
會禮”,都到清真寺舉行。宗教節日,如先知誕辰,都在清真寺慶祝。嬰兒初生時命名和亡人的殯禮也要到寺內請阿訇主持舉行。
(2)宜教中心:自從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清真寺第一次“聚禮”時發表宣教演說後,清真寺就成為宜教的場所。此後在每周“聚禮”日和每年兩次“會禮”中,通過“呼圖白”(講演)方式宣教成為定製。
(3)宗教教育中心:在伍麥葉王朝時期,各地清真寺開始附設學校,教讀《古蘭經》。阿拔斯王朝時期,許多著名清真寺同時也是著名的同名大學所在地,如埃及的
愛資哈爾大學,摩洛哥
非斯的卡拉維因大學,突尼西亞的栽突那大學等。
(4)文化中心:清真寺多附設有圖書館,也附設有醫療機構。如葉門薩那清真大寺圖書館是阿拉伯世界清真寺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5)穆斯林聯繫交往的中心:平時忙於自身事務,禮拜時聚會一起,特別是每周的聚禮和每年的會禮時,共同禮拜,互致色蘭,清真寺起到了凝聚和團結的作用。
種類
歷史上修建的清真寺種類較多,有:
(1)聖寺,即先知穆罕默德時代有關的清真寺,如“三大聖寺”。
(3)主麻清真寺,在伊朗較多。
(5)陵墓寺,附屬於陵墓主體建築的清真寺,如
海珊清真寺。
(6)一般清真寺。
建築風格
早期清真寺的建築簡樸無華,如
麥地那先知寺主要由圍牆圈成院落供禮拜,房頂供喚拜,再設一簡單講台供宣教即可。其後隨著穆斯林
建築藝術的發展,結構嚴整、雄偉壯麗和帶有裝飾藝術的建築群相繼出現。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是禮拜大殿,方向朝向麥加
克爾白。大殿正面牆中ib有凹壁(
米哈拉布),左前方有階梯形講壇(
敏白爾)。較大的清真寺還有
宣禮塔。塔頂呈尖形,故稱尖塔,系喚拜之用。一般清真寺有l~4個尖塔,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素丹
艾哈邁德清真寺有6塔,
麥加聖寺有7塔。還有沐浴用的水房。在伍麥葉王朝哈里發瓦利德時期(705~715)出現了穹窿建築,多數是由分行排列的方柱或圓柱支撐的一系列拱門,拱門又支撐著圓頂、拱頂。建築物外表,敷以彩色或其他裝潢。其後,清真寺建築藝術形成四大流派和風格:(1)
敘利亞一埃及派:主要以希臘、羅馬和當地樣式為範例。(2)伊拉克一波斯派:以薩珊式樣、古代
迦勒底式樣和亞述式樣為基礎。(3)西班牙一北非派:即馬格里布式樣的馬蹄形。(4)印度派:大多為圓頂形,有明顯的印度建築色彩。清真寺的管理在伊斯蘭國家多由政府宗教基金部門領導,人員少,事務簡單,
教長不一定住寺,清真寺一般都有宗教公產(
瓦克夫)和基金。
中國清真寺
古寺來源
中國唐、宋、元時期,清真寺的建築風格主要是阿拉伯式,全部用磚石砌築,平面布局,外觀造型和細部處理多呈阿拉伯伊斯蘭風格。
廣州懷聖寺、
泉州清淨寺、杭州真教寺、揚州禮拜寺,是始建於唐宋時期的清真寺,向稱中國四大古寺。元代清真寺的建築規模和數量遠遠超過唐宋。僅元大都(今北京)就有清真寺35座。其外觀造型基本上保留阿拉伯建築形式,但已逐步吸收了
中國傳統建築的布局和磚木結構體系,形成中、阿混合形制。北京
牛街禮拜寺、西安
化覺巷清真寺以及
定州禮拜寺、
松江清真寺等都是典型的中、阿合璧式建築藝術形制。明清兩代所建的清真寺,受中國傳統建築影響,形式變化很大,整體結構除禮拜大殿和
邦克樓外,又增置講經堂和沐浴室,總體結構多為傳統的殿宇式,大殿結構複式化,由前卷棚、中大殿、後窯殿三部分組成,多為磚木混合結構。禮拜大殿內的窯殿牆,作成拱形捲筒式的“米哈拉布”,裝飾精美華麗,有的後端封閉,有的安裝兩扇門。邦克樓大多採用磚木結構的亭台式建築,很少尖塔式,有的置於大門之上,既是門樓又是邦克樓,頗具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特色。20世紀初,河南穆斯林首先創建女寺,其後河北保定、山西太原等地起而仿效,或單獨建立,或附設於某一較大的寺內。
新疆喀什的艾提卡爾清真寺與
庫爾勒縣的禮拜寺,其建築形式更多地保留了阿拉伯伊斯蘭特色,多用木料、土坯、磚及硫璃磚砌成圓拱頂或平頂式建築,採取敞殿堂與封閉殿堂結合。
吐魯番地區多為上下禮拜殿形制。西南地區清真寺的建築,也有採用當地民族形式的,拉薩市河壩林清真寺,整體建築結構和細部裝飾為彩畫,主殿及邦克樓外的石砌和色彩、線條、花式,完全採用當地藏式建築藝術手法。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回族清真寺,採用傣族的竹樓形式,別具一格。
古寺文化
清真寺是穆斯林群體的中心,唐、宋時期的“
蕃坊”和明、清以來的“教坊”,都是以清真寺為中心,聚合周圍村莊、街巷和居民點而形成的社區。每個清真寺在經濟上、管理上自成一體,一般互不隸屬。有的門宦在某一地區某個寺內派駐“熱依斯”(即教主的教務代理人)行使管理,下轄若干寺坊,有的教派有“海乙寺”(即中心寺),下轄“稍麻”小寺,形成較大的教坊。
撒拉族地區歷史上實行總寺,形成教坊統轄制。唐、宋、元、明、清時期,有的大寺實行“卡迪”掌教制,明、清以來實行
伊瑪目掌教制,民國以來實行
阿訇掌教制,在管理形式上設“
學董會”,當代則設“民主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寺務、財務,聘請
阿訇執掌教務。以清真寺為中心的教坊,把分散的穆斯林凝聚為自然的整體,成為一個坊的宗教、教育、經濟、文化中心,凡有關該坊穆斯林的宗教生活、經濟大事或教育、文化、民事糾紛、婚喪禮儀、歡慶節日等等,都離不開清真寺。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神聖的地位,成為
伊斯蘭文化的象徵。清真寺的經濟主要來自教民的捐贈及亡人遺囑捐獻的地產、房產作為宗教基金,用以支付阿訇、經生的生活費、日常寺務的開支和節日的用度。
歷史傳說
清真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外國穆斯林進入中國的那天起,就輾轉奔波,征戰、屯田、經商,走遍中國的大江南北。他們遷徙到那裡,清真寺就出現在那裡。今天,在中國不同地域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形式各異的清真寺。傳說最早的清真寺建於唐朝。隨著伊斯蘭教的發展傳播,使清真寺漸漸多了起來。到了元朝,清真寺相繼出現,但當時還沒有固定的名稱。元末明初,因伊斯蘭教有時為“清真教”,寺院才被稱為“清真寺”。明代至清代稱清真寺為“禮拜堂”、“禮拜寺”、“回教堂”,稱伊斯蘭教為回教。清真寺的教職人員,在很長時期中實行一種世襲的“三道”制度。所謂三道制是由掌教伊瑪目、專司勸諫行教的海退布以及負責召喚禮拜的
穆安津三級人員構成的宗教組織。有些地方還有宗教法官“尕最”·和教法說明官“
穆夫提”的存在。隨著回族的形成和發展,世襲的尕最、穆夫提的三道制被淘汰。以開學阿訇和學董鄉老所代替。
中國內地早期伊斯蘭教中,也存在過“罕依·麥斯吉德”,即大寺或總寺。它統轄若干稱為“稍麻”的小寺,後來這種寺坊制度也逐漸為互不隸屬的單一的教坊制所代替。近代以來,清真寺多設
董學阿訇、治坊阿訇、二阿訇、掌學阿訇。開學阿訇一般是教坊內的最高宗教首領,率領教禮拜,講經宣教,領導宗教儀式,還擔任清真寺經文學校的教師,講經教學。開學阿訇實行聘任制,可連任數年。治坊阿訇是開學阿訇的教務助理,主持各種次要的宗教儀式。掌學阿訇是開學阿訇的教學助手。二阿訇則教兒童念經,傳習伊斯蘭教的基本知識。治坊阿訇以下由開學阿訇或教眾選聘,沒有一定的任期。教坊內的教眾稱為“高目”或“哈宛德”,過去每個教坊由學董鄉老等管理。現在是由本坊“高目”選舉產生的清真寺管理委員會,負責籌集和管理宗教基金,維修清真寺,舉辦各種公共性的宗教活動,決定聘任開學阿訇。
清真寺過去,清真寺不但是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而且往往也是穆斯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平時,穆斯林到清真寺沐浴、禮拜、舉行宗教儀式。同時清真寺擔負著舉辦宗教教育、傳播宗教常識和學問的使命。每逢主麻日、會禮日,清真寺就成了伊麻目講經宣教的講壇。清真寺既是“聚眾禮拜”的地方,又是穆斯林排解糾紛、評判曲直的場所。歷史上,在穆斯林抗擊反動統治鬥爭中,它又曾是穆斯林團結戰鬥的堅強堡壘。
著名清真寺
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坐落於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山巒環抱的谷底―麥加城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朝聖的克爾白
天房所在地,周圍有七座高塔,中間是天房,據說是先知
易卜拉欣(
亞伯拉罕)親自建造的,在建到屋頂時,已經夠不到,安拉從天上扔下一塊石頭,為易卜拉欣墊腳,這塊黑色的石頭由穆罕默德親自鑲嵌到天房牆角上,據科學家分析真是一塊隕石。第七座塔系後來
鄂圖曼土耳其加建,因為
伊斯坦堡的藍寺有六座塔,與大清真寺原來有六座塔相同,有儋越之嫌。
禁寺是全世界穆斯林禮拜朝向的克爾白天房所在地。大清真寺是阿拉伯語買斯志德?哈蘭姆一詞的意譯,又稱“禁寺”,是《古蘭經》(17:1)對聖寺的稱謂。在先知穆罕默德時代,為了保護麥加天房,使之不受外來勢力的侵犯,遵照《古蘭經》(2:91、5:95―97、9:28)的啟示,特將克爾白天房四周劃為禁地,規定非穆斯林不準進入,禁地內不準狩獵殺生、鬥毆和一切邪惡異端行為,因此,聖寺有了“禁寺”之稱。
阿克薩清真寺:(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殿)是伊斯蘭教第三大聖寺,坐落在
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相傳是先知
蘇萊曼(所羅門)親自建造的。“
阿克薩”有“遼遠的”之意,故阿克薩清真寺也被翻譯為遠寺。伊斯蘭教規定“去阿克薩清真寺朝覲的人,安拉會赦免他的罪過。”位於耶路撒冷
聖殿山,古以色列王國的聖殿遺址之上。
懷聖寺:相傳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派門徒4人來華傳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於
唐明皇貞觀初年從波斯灣到達廣州,建造了懷聖寺。懷聖寺於627年建造,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中國第一座清真寺。
聖彼得堡清真寺:坐落於
聖彼得堡市中心克洛維爾克斯海峽7號(Кронверкский пролив, 7,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Россия),與
彼得堡羅要塞隔
涅瓦河相對。清真寺宣禮塔的高度為49米,穹頂高度為39米。藍色大圓頂上豎立著金色新月。
聖彼得堡清真寺是歐洲第一大清真寺,大殿可同時容納五千信徒禮拜。
在蘇聯十月革命前,為了加強與周圍穆斯林國家友好,改善同國內穆斯林民族關係,沙皇下令建造了這座清真寺。清真寺於1911年奠基,特聘中亞穆斯林工匠精心雕琢打造,歷時兩年,1913年正式開放。
開放時間14:00-18:00,禱告時間(星期五15:00)
在高爾基捷運站(Горьковская)下車。
中國古寺
沭陽縣清真寺
沭陽縣,由於歷史上在商貿流通方面與國家西部數省聯繫密切,自古便有一部分回民落戶定居。但在封建時代,回民不受重視,沭陽並無弘揚伊斯蘭教教義和回民族風俗的公共場所。清末民初,沭城一位張姓紳士,感於回民恪守清真教義的德行,主動獻出家中部分房屋,並加以修整,成為清真寺,供伊斯蘭教徒和回民禮拜、齋戒之用。
沭陽縣清真寺位於沭陽縣城馬巷北首(現沭城馬巷43號),占地120平方米。古樹掩映,地處幽靜。坐西面東,院門北向,磚木結構,灰瓦蓋頂,明清式建築。匾額上書“清真寺”三個行書大字,清秀飄逸,觀之不俗。三間大殿,四間廊房,整個院落設計古樸典雅,具有東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樣之美。
首任阿訇馬振才,後,其子馬文山繼任。1950年,泗陽籍回民沙雨亭,從青海伊斯蘭學校畢業,來沭主持清真寺,弘揚伊斯蘭教義。1952年,沙雨亭調回原籍。1956年以後,該寺曾被機關、居委會借用,後被私人占為住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恢復了清真寺。從1974年以來,縣政府多次撥款,修復了寺內的大殿和附設房屋,1999年1月公布為沭陽縣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沭陽縣成立了清真寺管理委員會。
現在,回民每逢齋戒日或婚喪嫁娶,大都在清真寺舉行集會,或做禮拜,宣講教義,或進行沐浴等民族風俗活動,充分體現少數民族的尊嚴受到政府和全縣人民的尊重。
牛街禮拜寺
古寺介紹
清真寺
牛街禮拜寺是北京市一座著名的古寺。因為它坐落在宣武區回民集中區牛街,所以稱為牛街札拜寺、該寺初建於
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當時這一帶有許多果園,至今仍有以果物命名的街道,如棗林街,
櫻桃園,牛街是榴街的諧音,是石榴園的所在地。又因這裡地勢較高,故也稱崗上。據《崗上志》載;在公元960年前,有一位阿拉伯“篩海”,名革瓦默定,攜子來京傳教。其於納蘇魯丁,對皇帝賜於官爵,堅辭不受,一心為清真寺掌教。遂請頒賜於此建寺,即今日之牛街禮拜寺。它最初占地面積很小,後經明。清等朝的增修擴建,才具有今天的規模。明成化十年(1474年)奉敕賜名“禮拜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8年)修飾後,在寺門楣間高懸“
敕賜禮拜寺”之橫額。這座古寺面積約6000平方米,寺的建築和布局,是典型的
中國宮殿式和阿拉伯式相結合的手法,在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形式上帶有濃厚的阿拉伯裝飾的風格,形成了中國式伊斯蘭教建築的獨特形式。
古寺布局
該寺以禮拜殿為主體,殿堂樓亭,大小適宜,布局緊湊,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建築群。寺院大門向西,對面有大影壁一座,在正門牌樓上懸有“達天俊路”金字匾額,兩側有雙重雙字影壁及供出人的門樓。門內正中高聳著一座平面六邊形的亭式樓閣,稱為
望月樓。樓上方懸掛著“牛街禮拜寺”金字匾額(原“敕賜禮拜寺”匾額巳毀)。禮拜殿約為42間,面積6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禮拜。大殿由3個屋頂環以圍廊構成
勾連搭形式,圍廊上方有小型經文匾10塊,內部組成一個大空間。殿的最前面是一座六角形的攢亭式的窯殿建築,內部穹窿結構,形狀似窯,故稱窯殿。窯殿頂上橫壁的雕刻和繪畫至今仍保留著原有的色彩。相傳在宋代初建時,只有窯殿及面闊進深各三間的方形殿堂,到了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向東接了大殿一座,兩側接建圍廊。到清康熙年間,再接出面闊三間的抱廈,經過幾次的修建擴充,才形成今天的規模。窯殿兩側各有一個雕空的窗欞,圖案為阿拉伯文,殿內前面兩側,掛有四個圓匾,殿內正中懸有金字匾額,並有主柱18根,組成了21個拱門,以上各處都寫有古蘭經文和贊聖的詞句,經文字型蒼勁有力,其中庫法體較為突出。柱子上飾有蕃蓮圖案,皆為紅地,瀝粉貼金,精巧細緻,完全按照原樣油飾一新,殿內金光燦爛,彩艷奪目,顯得十分莊嚴肅穆。殿內天花板上有描繪的讚詞和真主的尊名,大殿里舖著供禮拜用的一排排潔白的氈毯。
古寺故事
清真寺大殿前有南北碑亭兩座,亭內有碑文,乃明代弘治九年重修禮拜寺後所立,碑上以漢文、波斯文記述該寺的歷史沿革,現已剝落不清、大殿兩側為南北講堂,是講解經典和學習的地方,北講堂內尚保存部分帶有阿拉伯經文的古瓷和手秒本及印版的各種經典。大殿正東有一樓亭,即
宣禮樓(又稱邦克樓);此樓東面有對廳一座俗稱七間房,它是穆斯林聚會的地方。大殿迤南還設有寬敞潔淨的男女沐浴室。在男沐浴室上額書有“滌慮處”字樣。它告誡人們不僅要洗淨身體,而且應滌除雜念,潔淨心靈。在寺的東南跨院,有兩座“篩海”墳,是遠道而來中國傳教,逝世於該寺的兩位長老,一名艾哈麥德·布爾塔尼,伽色尼人,卒於教歷679年.即公元1280年。一名依瑪頓了,
布哈拉人,卒子教歷682年,即公元1283年。並保存著兩座古墓的阿拉伯文碑文,字跡古樸清晰,為國內少有的文物。此外,寺內還保存著“聖旨”牌匾一塊,那是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頒發的恩詔。傳說在伊斯蘭教齋月中,牛街禮拜寺夜夜燈火通明,來寺禮拜的穆斯林絡繹不絕,有人為此向皇帝密奏:“回民夜聚明散,圖謀造反。”皇帝為了了解真情,曾微服入寺,查明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遵從主聖,
敬慎守法,毫無造反之意,於是他就頒發詔諭曰:屍通曉各省,如官民因小不忿借端虛報回民謀反者,職司官先斬後奏,天下回民各守清真,不可違命。”
古寺歷史
清真寺解放後,人民政府於1955年年撥款修繕。在十年的動亂中,遭到嚴重破壞,曾被關閉達十年之久。1979年9月,政府對這座列為重點保護單位的古寺撥巨款,進行了全面的修繕,經過北京市房修二公司古建隊一年多的精心施工,整個禮拜寺已煥然一新。這是在粉碎“
四人幫”後,人民政府落實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生動體現,受到了廣大穆斯林民眾的衷心讚揚。許多男女鄉老都激動地說:“在國家經濟還處在困難時期,政府撥了40多萬元為人們修繕禮拜寺,人們是多么的高興和感激呀!”當鄉老們看到寺修得這么富麗堂皇,不少人流下了激動的熱淚說;“真是做夢也沒想到,要不是粉碎了‘四人幫’哪會有今天呀!”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的建設多做貢獻。不少外國穆斯林朋友和港澳同胞表示,通過來寺參觀訪問座談和禮拜,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
巴勒斯坦專家者拉代說:“今日人們參加了節日的禮拜,使人們看到了穆斯林的未來;看到禮拜寺的宏偉建築,使人們看到了中國穆斯林的過去,伊斯蘭教的燈塔在中國並未熄滅,中國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蘇丹大使馬特爾說:“牛街禮拜寺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世界的穆斯林都知道這座禮拜寺,今天能來參觀使人們非常激動,非常高興。”有的港澳同胞說:“牛街禮拜寺修得太好啦!在國外也少有像這樣的清真寺。”
總之,牛街禮拜寺的修繕和井放,不僅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穆斯林為實現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決心,同時也增強了國際穆斯林之間的友誼和了解。穆斯林們一致表示:愛教首先要愛國,要維護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遵守政府的各項政策法令,要發揚伊斯蘭教的優良傳統,要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同心同德,為祖國的建設,為台灣回歸祖國,為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北京東四清真寺
古寺介紹
清真寺該寺又名法明寺,約創始於元朝至正六年(1346年),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由當時任後軍督都府同知的回族陳友獨資重建。明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皇帝
朱祁鈺題“清真寺”匾額,故有官寺之稱.全寺建築分前中後3進院落,占地面積15畝。寺內主要建築由禮拜大殿,南北講經堂、圖書館、淨水堂等組成。大殿建在寺院西側,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可容500人同時禮拜。殿高15米,前部為木質結構,造型古樸,為中國廡殿式建築,殿內可見20根大彩柱,直徑有48厘米,柱面彩繪赤金大型荷花,中央3根橫樑上彩底金字阿拉伯文庫法體《古蘭經》節文。後部窯殿是磚砌圓拱頂,不用
樑柱,故稱“
無梁殿”。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曾建成一座2層方形攢尖頂宣禮樓,清光緒末年毀於地震。現寺內仍保存有樓頂銅寶瓶,內側鑄陽文“成化丙午年造”6字。院中有明代碑石2方。字跡模糊。在二碑之間,原有1座六角形攢尖頂小亭,中置明代所鑄大銅香爐,名曰“香爐亭”,今已不存。大殿抱廈南側立有明萬曆七年(1579年)清真法明百字聖號碑記,稱頌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跡。碑陰為阿拉伯文,中間夾刻“理本無極”4漢字。
古寺歷史
寺內建有圖書館,收藏了比較豐富的伊斯蘭經典和文物,其中有一部元
延佑五年(1318年)的手抄本《古蘭經》,為穆罕默德·伊本·艾哈邁德書寫,字跡工整清秀,實屬世界罕見的珍品。還有一塊直徑為80厘米的明代瓷牌,燒就白底藍字,中間為阿拉伯文“清真言”。寺宇建築既具有明代建築特點,又兼有阿拉伯建築裝飾風格,該寺歷來為北京伊斯蘭教文化教育中心。1926年曾創辦清真中。學;1929年續辦由山東濟南遷來的成達師範學校;1936年成立了福德圖書館;1947年創辦了北平伊斯蘭經學院;還編輯出版過《月華》和《回民大眾》等伊斯蘭學術文化期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先後兩次撥款對該寺進行了大規模修葺。該寺平日和節慶,外來參加禮拜的外國人比其他寺多。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北京市伊斯經學院均設在該寺。1984年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笤帚胡同清真寺
清真寺
北京笤帚胡同清真寺修建於明末時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在清朝康熙年間重新繕修,風格別具。原存有蕃人華巴巴手抄本《古蘭經》一本,硬木經箱一個。全寺占地面積為1.8畝,大殿建築面積438平方米,禮拜大殿建築形式為中國古典形式。寺內有阿旬2名,傳授教門和文化。清真寺有教民799戶,人口 2282人,均系回族。1988年7月,笤帚胡同清真寺回民幼稚園正式成立,共招收本地區回族兒童數10名。兩年過去了,幼稚園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歡迎。他們說:“禮拜寺為人們做了件好事,幼稚園離家近,以後上班再不會團送孩子遲到了。”在積累了一些資金後,他們又辦起了清真早點鋪,大大方便了附近的居民,尤其是回族同胞。後又添辦了清真牛羊肉鋪。這樣,清真寺的年利潤達1萬元左右。他們利用剩餘資金,失後修復了禮拜殿的地板、水房子、茶爐,又將門樓、中院的南北講堂及禮拜殿中頂全部用硫璃瓦鋪掛一新,使
清真古寺更加莊嚴肅穆。
北京市花市清真寺
古寺介紹
清真寺
花市清真寺是首都城區四大古寺之一,建於明初永樂十二年(1414年),至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經過大規模整修,“宏敞壯麗,極一時之盛”,雍正七年(1729年)建造世宗皇帝
御碑亭1座。乾隆年間鄰居失火,殃及寺中建築。後由
穆民多次捐修,得以衍傳保存。該寺所處的京城東南隅,是僅次於牛街的北京回民第二聚居區。過去附近有男女寺四處。十年內亂,該寺也被關閉,大殿及所有建築幾經破壞,面目全非。穆民側目,難得人內。粉碎“四人幫”後,在落實民族、宗教政策中,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即著手進行歸還移交工作。除對原占單位購地搬遷外,並直接撥款興工修繕。最初接收了原臨街的水房子舊址,簡單修建後,成立了回民沐浴殯葬服務所。宗教政策恢復後,政府關心穆斯林的宗教活動,於1981年力促原占單位先後搬遷,並組織阿旬、鄉老成立了清真寺修繕小組,撥款整修、本著“注重實用、精簡節約”精神興工,因而對大殿結構不施粉彩,只經清刷便巳潔淨如新,露出原來彩繪面目,藻井雖不金碧輝粕,卻益顯古色古香,樸實雅致,美觀不減當初。
古寺歷史
清真寺1981年11月13日,這座關閉了15年之久的古寺正式恢復了主麻日聚禮。廣大穆民無不歡欣鼓舞,互相慶賀;感謝人民政府的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得好。1982年以來,遵照市伊協章程,在區政府關懷下,
崇文區成立了伊協小組.選出熱心教務並具有建築經驗的鄉老,負責管理進一步整修。開工後除對大殿內剝蝕部位予以油飾外,還新建大門二門,油漆了南北配殿,綠化了庭院。對毓親王“清真”古匾,進行了保護裝幀。清代
馬新貽“潔淨精微”,民國“清真無二”兩塊匾額也油漆一新。阿訇及負責工程的鄉老等,不辭辛勞地長時期監管工料,獲得了廣大教親的欽敬讚譽。祈求真主賠予他們兩世吉慶。 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參加會禮的男女移民,人數之多,前所未有。據鄉耆老人言:本寺修建如此富麗堂皇,禮拜者的如此踴躍熱烈,都是歷史上少有的盛況.大家異口同聲說:只有在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廣大穆斯林才能享受今天的信教自由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人們提高了愛國愛教的認識,促進了民族大團結,共建四化的熱忱。該寺阿訇馬浩川、伊協組長李秋農,為了加強寺務的管理,遵照市伊協章程,經過反覆協商,並經區有關部門批准,組成了以鐵思壽為組長的七人民管小組,分別管理寺內日常事務。
河北保定清真西寺
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坐落在河北省
保定市南市區清真寺街。該寺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由當時守營都司官法某捐資購置12畝土地,遂建起禮拜大殿和沐浴室。後由掌教
吳天元、
伊瑪目馬玉麟主持集資蓋起南北講堂及對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由馬紹良、
馬國仁出資改建了沐浴室等。該寺坐西朝東,面積南北長100米,東西寬50米。寺正門上端嵌書有“清真寺”的漢白玉石匾,兩側各有旁門。進正門有3間對廳,順旁廊直通大殿。禮拜殿有3門,正門上橫木匾題:“普慈今世獨慈後世”,兩旁抱柱楹聯:“貴聖賢在西域創經典創古教認主獨一”、“眾穆民來東土遵聖行守清真歸信無二”。禮拜殿共21間,後窯殿為
八角古亭建築形式,高7米,上橫匾題:“天房在望”,柱聯題:“主總無形心可悟”、“事留退步品真高”。殿內可容400人禮拜。殿北拱門上方嵌刻有“建禮拜寺記”方形石碣。南北講堂各6間,沐浴室13間,左右配房各2間。該寺曾是當地經堂教育中心,培養了大批宗教人才和學者。
現有房屋59間,占地約900平方米,是
保定市六座清真寺中規模最大、歷史最長、保存最好的一座。明代保定城守營都司官法公出錢購買12畝菜園,建造了該清真寺。初建正殿三間和幾間講堂
水房,清末和民國時期,曾多次擴建,始具今日規模。1978年,全市回民籌資,把寺廟又整修一新。該寺在建築風格上遵循不使用動物和偶像的伊斯蘭教義,寺內房頂和門窗都採用了花卉和幾何圖案的裝飾手法,既有
伊斯蘭建築特色,又保持了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1984年6月,該寺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北均至清真寺街,南至牆外1米,西至頭條胡同。
寧波清真寺
清真寺初建於宋
鹹平年間(998-1003),幾經毀建,清
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於今址。寺坐西朝東,布局呈長方形,以中軸線和對稱布局為主,注重平面組合,由頭門、望月樓、二門、照壁、沐浴房、禮拜殿和兩側廂房等組成。
自宋代以來,隨著寧波(
明州)港口的對外開放,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到寧波從事通商貿易和文化交流,一部分人在寧波定居,同時把他們的信仰的伊斯來教傳入寧波,故清真寺也是港口城市的歷史見證。
臨清清真寺
該寺位於
臨清市區西北部元代會通河與衛河交匯處,俗稱北禮拜寺,是一座保存教為完整的古代建築群。根據寺內碑刻記載,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了。此寺占地面積約2萬餘平方米,主要建築由東西軸線排列,依次為甬道,牌坊門、望月樓,沐浴房,南、北講經堂,南、北角樓,正殿,後殿,影壁,後門等 殿、堂、樓、閣86間。望月樓為歇山重檐牌樓式建築結構精巧,玲瓏別致。門楣正面鑲毛澤東手書“清真寺”匾額。望月樓後面懸掛兩塊匾額,一塊書“正意誠 心”,一塊書“彝倫攸敘”,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名人書寫。現存更樓、月台、正殿、傳屏、北講堂等大小房屋80餘間。正殿前半部為四阿廡殿頂,正脊兩裝有 鴟尾, 後部為重檐,結頂呈山字形。中為八角攢尖頂,後出抱廈,兩側各掩一四角攢尖頂。坡度比較大, 森然聳峙,錯落有致。整組建築除個別建築形式透露著外來氣息外,基本上屬於當地回族建築風格。始建年代無考,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1992年,被批准為省 級保護單位。
臨清清真寺建築規模宏大,幾近宮殿。山門、東講堂雕梁,掛落上平雕、圓雕、透雕頗具徽派風格;建築構件吻、走獸、仙人、套獸脊塊、瓦當等又尊伊 斯蘭教無偶像崇拜全部嬗變為花卉紋飾。壁畫、圓光、匾額、瓦聯等既有《古蘭經》、《聖經》箴言,又融漢文化《論語》、《中庸》、《易經》精髓,書體既有漢 文化的楷體、行書,又有穆斯林庫法體、波斯體,質樸相融,相得益彰。建築風格既具有伊斯蘭宗教建築特點,又更多地體現了我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風貌。在魯西 北地區可稱寺廟之冠,充分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又體現出中華各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優良傳統。
孟達清真寺
據史料記載,
撒拉族祖先最初是從元代時就定居在今循化街子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生息,人口有了較快發展,逐漸向街子四周擴散發展。其中一部分人來到了森林茂密的孟達地區,愛其地理環境優美而定居下來,成為開發孟達地區的首創者,從事上山打獵、伐木放筏、墾荒種地、放牧淘金的經濟生活。
明代撒拉族人民受到王朝的擾扶政策,孟達村區的撒拉人,歷經300多年繁衍生息,發展農牧經濟,生活穩定,人口不斷增加,形成了孟達、旱平、索同、木廠、塔撒坡五個村莊,成為撒拉“八工”之一,還有一部分人擴遷到青海化隆縣和甘肅省積石山縣等地落戶。
孟達地區村村建有一定規模的清真寺,孟達大莊清真寺是該地區的“海伊”寺。大莊清真寺從明末期成為循化撒拉族“八大”、“海伊”寺之一。據清代龔景瀚編《循化志》記載,“乾隆四十六年後,新教寺院全行拆毀……孟達“工”大寺一座在孟達莊,小寺四座,漢平莊,索同莊,他撒坡莊、木廠莊。”每村的基本宗教活動事務由各清真寺主持,較大的事務由孟達大莊“海伊”寺學董、教長主持處理。
孟達清真寺系撒拉八工之一的孟達工的主寺之一海伊寺。其建造年代在1984年維修時在後窯殿南壁裝板背面曾發現有“大明天啟年月日”題記。據此該寺應建於明天啟1621-1627年年間。此寺與拱北組成一個院落這在青海境內的清真寺內尚屬孤例,是
青海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