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那

麥地那

麥地那,也稱麥迪納、麥迪萊,舊稱葉斯里卜或雅斯里布。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境內西部賽拉特山區中的一個開闊平地上,東經39.36°,北緯24.28°,四面環山,海拔620米,屬於山區高原城市。

麥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稱為伊斯蘭教三大聖地。是伊斯蘭教的第二聖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麥地那
  • 外文名稱:Medina
  • 別名:麥迪納
  • 所屬地區:沙烏地阿拉伯
  • 面積:13平方公里
  • 人口:50萬(2009年)
  • 方言:阿拉伯語
  • 著名景點麥地那先知寺
  • 機場:MED
地理環境,歷史,含義,先知寺,地位,

地理環境

麥地那行政上是麥地那地區的首府,麥加在其東南400餘公里處,吉達在其正南424公里處。
麥地那圖片 東籬小菊製作麥地那圖片 東籬小菊製作
麥加以北約400公里。面積約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50萬(2009年)。一月份氣溫11.6°c-22.9°c,八月份氣溫高達28.5°c-42.5°c,夏季酷熱。
麥地那環境優雅,市區建築頗具規模,且整潔、寬敞,頗具現代都市氣息。城郊地下水充足,盛產優質椰棗。該市房地產業發達,其商業活動季節性較強。城郊建有國際機場。
麥地那伊斯蘭大學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青年留學就讀。規模龐大的法赫德國王《古蘭經》印製機構也在該市。
麥地那主要聖地為先知清真寺,寺內有穆罕默德墓。
周圍多農場、園圃,出產椰棗、小麥、大麥、蔬菜和水果。有椰棗加工工業,還有磚廠和地毯廠。

歷史

麥地那的先知寺麥地那的先知寺
麥地那是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地,但麥地那在前伊斯蘭時代被稱為葉斯里卜或雅特里布(Yathrib)。
今天的麥地那是一個重要交通樞紐。但在古代,麥地那的穆斯林信徒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去南邊400公里處的聖城麥加朝覲
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受當地人排擠迫害而被迫遷徙來麥地那,並在這裡建立最早的伊斯蘭教政權(烏瑪),麥地那遂成為穆斯林國家的第一個首都。
麥地那原稱葉斯里卜,先知到來後改為“麥地那——納比”(Madina Nabi),意思是“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麥地那是繼海吉拉(即出走麥加)之後穆罕默德傳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先知穆罕默德四大哈里發時代,麥地那為伊斯蘭教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因此在伊斯蘭教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穆斯林們曾冠以“被照亮之城”、“和平之城”、“勝利之城”等美名。
麥地那城內古蹟眾多,最著名的有穆罕默德親自督建的先知清真寺,寺內有穆罕默德陵墓。
1924年,麥地那在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掌控幾個世紀後,被伊本·沙特(Ibn Saud)占領,後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一部分。

含義

麥地那是歷史上穆斯林國家的第一個首都,與麥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稱為伊斯蘭教三大聖地。
麥地那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復興伊斯蘭教初期的政治、宗教活動中心,亦是其安葬地。

先知寺

麥地那先知寺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寺。又稱麥地那清真寺。坐落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城的拜尼·納加爾區。為中東地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

地位

凡奔赴麥加朝覲的人,都要去麥地那。每年朝覲期間,在朝覲儀式開始之前和之後訪問麥地那的人同去麥加的一樣多。
麥地那清真寺內景麥地那清真寺內景
麥地那位於麥加之北420公里處,是三面環山水草豐盛的肥沃土地,周圍有良田和果園,經濟發達,交通方便。伊斯蘭興起之前的名稱是亞斯里布,公元622年先知穆聖接受真主啟示從麥加向那裡“遷移”,創立了地球上第一座伊斯蘭新城,改名為麥地那-奈賓伊,意思是“先知之城”。
麥加有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建造的克爾白天房,是世界上最吉祥的地方,先知穆罕默德就在那裡誕生,真主選派先知為最後的使者,在麥加開始向他降示《古蘭經》。先知和他的弟子們在麥加受到不信道者的迫害,真主啟示他們遷移到麥地那去發展,那裡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對伊斯蘭友好的人群,先知在那裡把《古蘭經》精神轉變成社會實踐,創建了第一個穆斯林政權,制定了伊斯蘭禮儀和社會管理法度。
麥地那清真寺內景麥地那清真寺內景
如果說麥加是伊斯蘭的發源地,麥加的穆斯林是伊斯蘭社會的人群基礎。那么,麥地那是伊斯蘭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因為在麥地那,先知開始向不同信仰和不同民族的人群傳播伊斯蘭。
今天來到麥地那,處處可見多元化文明的特徵,各民族互相尊重和寬容,沒有固定形式的服飾和禮儀,行動自由,訪問麥地那不是朝覲的內容,而是“謁陵”(Ziyarah),向先知和先賢的陵墓做都阿宜。
公元622年遷移之後,麥加的貴族對穆斯林恨之入骨,多次組織部落聯盟武裝向麥地那新建的穆斯林社群發動武裝入侵。今天在麥地那郊外,仍舊可看到當年的古戰場,當地的導遊會指著那些山丘和溝壑告訴人們當年先知領導保衛麥地那的白德爾戰役和伍侯德戰役遺址。敵人集結強大兵力,重兵壓境,是對初建的穆斯林社會的嚴峻考驗,也是真主意欲的磨鍊,同時暴露出了許多偽信者,真主的奴僕更加信仰堅定和勇敢善戰。先知領導的第一代穆斯林獲得大勝,鞏固了伊斯蘭政權。公元630年,先知領導萬人返回麥加朝覲,光復了麥加古聖地,清除了克爾白內外不信道人們崇拜的各種偶像,先知為朝覲確定了永久不變的禮儀。
麥地那的一座清真寺麥地那的一座清真寺
進入麥加城,看到神聖的克爾白時,任何人都有走近真主的感覺。朝覲禮儀期間,人人穿戒衣,不分家產貧富和地位高低,真主面前一律平等,是一年一度的復活日大演習。朝覲是最接近真主的時刻,懺悔一生,洗滌罪過,經過演習重新回到人間,純淨的靈魂如同再生。到了麥地那,看到先知時代的許多遺蹟,人們立刻想到應當遵循聖訓,堅守正道。麥地那有世界上第一座古巴義清真寺,有歷史特徵的雙朝向清真寺,有先知親自督建的先知清真寺,寺內有先知陵墓以及先知時期的烈士陵園。
麥地那
先知的陵墓還是原來的那個樣子,是根據先知的遺囑安葬的位置。 麥地那清真寺地面上覆蓋著白色地毯,穆聖陵墓兩邊覆蓋著紅色地毯,其中有他的兩位繼承者哈里法艾布·伯克爾和歐麥爾的墓地。從陵園到先知清真寺的道路旁,有一處高台,那是第一位黑人奴隸穆斯林比拉勒登高呼喚宣禮的地方。陵園的另一邊,還有一處高台,當年先知經常站在那裡向他的弟子們宣講真主啟示的地方,眾多的弟子們聆聽穆聖宣講,其中有許多大家在聖訓集中經常看到的名字,如阿布·胡萊勒,他以清真寺為家,清貧守道,以跟隨先知而獲得精神幸福。
麥地那
今天的先知清真寺依然在原來的位置上,但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當初先知督造的清真寺是一個長五十米寬四十五米的土坯矮牆大院,禮拜殿是椰樹幹支撐的草棚,屋頂蓋著樹葉和草木。一千多年來,經過歷代擴建重建,成為今天這樣的金碧輝煌和廣闊無比的世界大清真寺。專家們說,伊斯蘭教法對穆斯林的生活用品,例如衣服、用具和房屋,只有原則規定,而沒有守舊和仿古的要求,任何時代和地區,都可以就地取材,採用最先進的建築技術和最佳材料建造清真寺,建造成民族形式的禮堂。現代世界上所有的清真寺都符合先知規定的基本要求,朝向克爾白、清潔衛生、沒有吵鬧聲干擾,只向真主禮拜和祈禱,沒有以物配主或崇拜其它東西的嫌疑,但是清真寺的陳設都不斷革新和改進,如外形有大圓頂和高高的望月樓,內部鋪地毯或毛氈墊,裝吊燈、空調、風扇以及各種富麗堂皇的裝飾。
在今日宏麗的先知清真寺中,仍舊從建築形式上保留著原來的古蹟,例如在數以千計的立柱的前排有頂部綠色廊柱,標誌著當年土坯矮牆的範圍。前面的一側有一個演講台階,就是先知經常站立演講的地方,是保留的古蹟。清真寺的後邊是兩個古籍圖書館和博物館,珍藏著古代文獻,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查詢和閱讀,例如其中有先知發給周圍國王的書信。清真寺之南,有兩個古代陵園,其中有先知的太太赫蒂徹和其他妻子的墓地,也有許多伍侯德戰役烈士墓地,都有明顯的特徵。大多數先知時代的歷史遺蹟都保存完好,供歷史學家們參觀和研究,許多地方在朝覲期間對公眾開放,每年都有許多各地朝覲者到麥地那驗證他們學習的書本知識。
聖城麥地那到處都顯示出先知奮鬥的成功,第一個伊斯蘭社會從這裡建成,傳播到世界各地。有人比喻說,麥加是伊斯蘭的心臟,真主的啟示最早降示在吉祥的克爾白天房之下,而麥地那是伊斯蘭文明的軀體,真主派遣他的使者到那裡第一次成功地實踐了伊斯蘭的精神。有一位朝覲者對兩大聖地評論說,在麥加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嬰兒見到了久別的母親,一切都有了依靠和溫暖,真主造化了我,給了我無限的恩典和保護。來到第二聖城麥地那,就像到了我哥哥的家,他是我們的手足之情,是我們的行為榜樣和努力奮鬥的方向,先知給予我們無限關懷和真主的教誨。麥加與麥地那兩座聖城血肉相連,麥加是真主光亮的發源地,而麥地那是真主光亮的變電站,這兩座城市把伊斯蘭的真理轉化為有實效的行動規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