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哈里發

四大哈里發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他的最初四個繼任者,被稱為“四大哈里發”。分別是:

阿布·伯克爾(又譯:艾卜·伯克爾) (632~634在位)

歐麥爾·伊本·哈塔卜 (634~644在位)

奧斯曼·伊本·阿凡 (644~656在位)

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656~661在位)

哈里發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或“代理者”。又稱“純潔的哈里發”或“正統哈里發”。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時,既沒有留下兒子,也沒有明確的指定誰做繼承人。因此,他去世後,接班人成了眾穆斯林面臨的首要問題,產生了激烈的角逐。先知的追隨者歐麥爾(即第二任哈里發),主動承認了阿布·伯克爾(又譯:艾卜·伯克爾)的哈里發地位,至此結束了權利鬥爭,開始了四大哈里發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大哈里發
  • 概述: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世
  • 名稱來源:哈里發為阿拉伯文的音譯
  • 基本信息:阿布·伯克爾 (632~634在位)
名稱來源,基本信息,生平事跡,第一代融合時代,第二代紀元時代,第三代開拓時代,第四代內亂時代,

名稱來源

哈里發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或“代理者”。又稱“純潔的哈里發”或“正統哈里發”。
四大哈里發(al-Khulafā’al-Arba’ah)7世紀繼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後領導穆斯林公社的4位政教合一的領袖的統稱指艾布·伯克爾(632~634在位)、歐麥爾(634~644在位)、奧斯曼(644~656在位)、阿里(656~661在位)。因他們均系輔佐穆罕默德傳播伊斯蘭教有功的聖門弟子,並經由穆斯林民主選舉產生,故亦稱“正統哈里發”(al-Khulafā’al-Rāshidūn)他們執政年代雖短,但因對捍衛和發展伊斯蘭教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且有與以後時代不同的諸多特點,故一般史書均把這段時間劃為伊斯蘭教史上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稱之為“四大哈里發時期”或“正統哈里發時期”。

基本信息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時,既沒有留下兒子,也沒有明確的指定誰做繼承人。因此,他去世後,接班人成了眾穆斯林面臨的首要問題,產生了激烈的角逐。先知的追隨者歐麥爾(即第二任哈里發),主動承認了艾卜·伯克爾哈里發地位,至此結束了權利鬥爭,開始了四大哈里發時期。
四大哈里發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他的最初四個繼任者,被稱為“四大哈里發”。分別是:
阿布·伯克爾(又譯:艾卜·伯克爾) (632~634在位)
奧斯曼·伊本·阿凡 (644~656在位)
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656~661在位)
* 哈桑·伊本·阿里 (661~662,半年的過渡期,阿里被暗殺後由其子哈桑暫任哈里發的位,6個月後權利移交穆阿維亞,因此正統哈里發的時間湊足了30年)

生平事跡

第一代融合時代

阿布·伯克爾·阿卜杜拉(573年-634年8月23日)阿拉伯語名為:ابو بكر الصديق。伊斯蘭教曆史上的第一任哈里發(632年—634年在位)。
阿布·伯克爾(又譯:艾卜·伯克爾)生於麥加,是當地的一名富商。當先知穆罕默德開始傳播伊斯蘭教時,阿布·伯克爾成為最早的支持者之一,並以其財產支持穆罕默德傳教。當穆罕默德遭到麥加貴族的威脅而不得不前往麥地那時,作為忠實追隨者的艾卜·伯克爾也參加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遷徙(希吉拉)。
619年,穆罕默德在其第一個妻子赫底徹去世後,娶了阿布·伯克爾的女兒阿以莎;阿布·伯克爾因此成了穆罕默德的岳父。這無疑表明了先知對他的信任。
穆罕默德去世後,阿布·伯克爾於公元632年6月8日被麥地那的宗教領袖們選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khalīfat Rasūl Allah(真主的使者的繼任者),即哈里發。他承擔了穆罕默德除預言外所有的一切職權。
在阿布·伯克爾的領導下,叛教的部落重返信徒行列,阿拉伯人也開始了對外征服之戰。阿布·伯克爾在與波斯薩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均取得了勝利。在他去世後,歐麥爾·本·赫塔卜繼承了哈里發的職責。
阿布·伯克爾 :早年經商,穆罕默德傳教後,他首先皈信伊斯蘭教,成為先知的得力助手,對先知忠心耿耿,被先知賜以“薩迪克”(忠貞者)稱號。
622年,穆罕默德遷徙麥地那時,阿布·伯克爾侍奉左右,不畏艱險,後又跟隨先知鞍前馬後南征北戰。為先知開基立業建下奇功,因而被認為是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先知曾說:“在我的朋友們中,我不知道還有誰比他更得力。”
一上任就面臨平定戰亂、鞏固政權的問題。對於各地的反叛行為,阿布·伯克爾採取了強硬的措施,很快穩定了局勢、維護了半島的民族團結,不僅使反叛者重新皈依伊斯蘭教而且使邊緣地區尚未受到伊斯蘭教影響的地區伊斯蘭教化。阿布·伯克爾英勇善戰。接著,阿布·伯克爾開始了一系列的對外征服戰爭。

第二代紀元時代

歐麥爾·伊本·哈塔卜,又譯奧馬爾(عمر بن الخطاب‎,約591年-644年),是伊斯蘭教曆史上的第2任哈里發(634年起)。先知穆罕默德最著名的擁護者和戰友之一。
歐麥爾·伊本·哈塔卜:繼續前任的征服計畫,東西線同時發動對敘利亞和拜占庭的進攻。638年,著名的宗教聖城耶路撒冷投降。主教索弗拉那斯與哈里發講和,阿拉伯人進入三教聖地。至此,包括大馬革士、霍姆斯、約旦和巴拉斯坦在內的大敘利亞地區完全落入阿拉伯人之手。642年9月,占領埃及。
在歐麥爾一世的手中,阿拉伯帝國真正形成了。歐麥爾首創伊斯蘭曆法(希吉萊),以穆罕默德遷麥地那之年(622) 為伊斯蘭紀元之年。

第三代開拓時代

奧斯曼·伊本·阿凡(阿拉伯語:عثمان بن عفان‎ , 574年~656年6月17日),為伊斯蘭教曆史上的的第三任哈里發(644年~656年在位)。遜尼派認為他是四位“正統哈里發”中的一位;而什葉派則認為他與前兩位哈里發一樣是篡權者。
奧斯曼·伊本·阿凡:年已七旬的奧斯曼當選為第三任哈里發(644—656在位)。他繼續執行前任的擴張政策。
在奧斯曼執政時代,阿拉伯騎兵仍然所向無敵。伊朗的薩珊王朝被消滅了;在奧馬爾時代征服北非的將領阿慕爾·伊本·阿斯挫敗了拜占庭帝國奪回埃及的計畫。高加索地區和賽普勒斯也在軍事壓力下成為伊斯蘭教世界的一部分。
奧斯曼繼前任纂集的《古蘭經》,後世稱為“奧斯曼古蘭經卷”,對阿拉伯語的統一和伊斯蘭教的發展貢獻極大。據《舊唐書·大食傳》記載,永徽二年 (651) 即奧斯曼在位時期,大食曾遣使來中國,是為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之始。
奧斯曼執政的末期,大規模的征服運動已經接近尾聲。

第四代內亂時代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拉伯語: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約598年10月23日、599年或600年3月17日—661年1月28日)是伊斯蘭教創始人、先知穆罕默德(穆聖)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間統治阿拉伯帝國。遜尼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的正統哈里發;什葉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一代伊瑪目,又視阿里及其後裔為穆罕默德的正統繼承者。阿里及其後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聖裔的成員。穆斯林社會因對阿里繼承人身分的問題發生分歧而分成遜尼及什葉兩派。
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什葉派第一代伊瑪目(領袖),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幼年家貧,經穆罕默德撫養成人,驍勇善戰,文采斐然。奧斯曼被刺後,被推選為哈里發,並遷都伊拉克的庫法。他遭到穆罕默德遺孀阿以莎和奧斯曼同宗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的強烈反對,隨後,什葉派內部又發生衝突。 661年被哈瓦利吉派信徒殺害。敘利亞總督、倭馬亞家族的首領穆阿維亞奪取了哈里發職位稱一世,遷都大馬士革,建立了倭馬亞王朝。正統哈里發時代宣告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