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

清真

“清真”一詞在古代漢語中有質樸之意,曾被社會廣泛使用。伊斯蘭教自唐代傳入中國後,至宋代還沒有定稱。元代以來中國學者逐漸用“清”“靜”“真”等詞語表征伊斯蘭教。“清真”一詞遂和伊斯蘭教相聯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真
  • 外文名:حلال(阿拉伯語)halal(英語)
  • 含義:一般指代穆斯林可食之物
  • 出處:道家,伊斯蘭教
詞義由來,清真教,清真飲食,歷史發展,規範管理,清真寺,定義,知名清真寺,清真言,

詞義由來

古代漢語中,“清真”一詞常被道家用來表示“純真樸素”、“幽靜高潔”之意,如《世說新語·賞譽》:“山公舉阮鹹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慾,萬物不能移也。”《世說新語》:“太祖以清真而敬之。”唐朝李白就有過“新地復元古,垂衣貴清真”的詩句,明清時期,中國的伊斯蘭學者介紹伊斯蘭教的時候曾使用“清靜無染”、“真主原有獨真,謂之清真”等詞句來稱頌伊斯蘭教所崇奉的真主安拉,故稱伊斯蘭教為“清真教”,稱其寺廟為“清真寺”,後來回族的穆斯林越來越多地將“清真”一詞使用在對伊斯蘭教的稱頌和解讀中,認為清則淨,真則不雜,淨而不雜是為“清真”,如此,“清真”一詞與伊斯蘭教的關聯便漸漸牢固了起來。如今常用的與“清真”相關的詞如“清真寺”、“清真言”、“清真食品”、“清真餐館”等。

清真教

“清真教”在中國大多指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古稱“天方教”、“回回教”等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64億人口中約有15.7億的穆斯林分布在204個國家,占世界人口的23%。
伊斯蘭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信仰(伊瑪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前定、信先知、信後世。實踐部分包括伊斯蘭教徒必須遵行的善功和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

清真飲食

在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柯爾克孜、撒拉、塔吉克、烏孜別克、保全、塔塔爾等10個少數民族普遍具有清真飲食習慣。這種飲食風俗源於伊斯蘭教,但隨著時代發展已漸變為這些少數民族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的組成部分。清真食品特指依據這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生產、經營的含有動物肉類及其衍生物的食品。按照這些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清真食品不含自死物、血液和豬肉等禁忌物。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地理氣候和生活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各地清真食品的範圍和標準不盡相同,而呈現出較強的地域性特徵。但可以明確的是,凡不含肉類、動物油脂、乳類成份的食品,不應屬於清真食品,比如蔬菜、水果、水、鹽等等,也不應冠以“清真”字樣,或以清真食品的名義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歷史發展

作為古漢語辭彙,“清真”一詞最初與伊斯蘭教並無直接聯繫。早在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就有“清真齋欲,萬物不可移也”的語句,意為純淨樸實,無塵無染。唐代詩人李白、孟浩然,宋代詞人陸游、辛棄疾,多次在詩文中使用該詞,泛指做人的道德標準或高潔優雅。明中期以後,中國的伊斯蘭學者以“清靜無染”喻指伊斯蘭教,並逐漸在中國伊斯蘭教領域使用“清真”一詞。時至今日,除“清真教”“清真寺”“清真言”等專用辭彙外,在我國,“清真”一詞單獨使用通常專指已轉變為相關民族習俗的清真飲食,一般不作限定詞使用,亦不等同於國外伊斯蘭教“Halal”(即“符合伊斯蘭教法的”)。

規範管理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實行尊重和保護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政策,切實保障各民族民眾的相關合法權利。國家一方面堅持從民族風俗習慣的角度來規範和管理清真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杜絕“清真不清”現象發生;另一方面也明確禁止將“清真”概念泛化到食品以外的領域,防止出現以擴大出口或其他發展經濟的名義,推動“清真產業”“清真行業”的提法和做法,不得借“清真”之名干預民眾生活、破壞市場秩序、損害民族團結。
在我國,任何企業和個人都應當依法依規開展清真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目前,我國有的地方制定了清真食品管理的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有的地方在其他地方性法規中對清真食品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專門的條款進行規範,對於進一步規範清真食品生產經營和維護有清真飲食習慣民眾的合法權益提供了保障。

清真寺

定義

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穆斯林舉行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亦稱禮拜寺,系阿拉伯語“麥斯吉德”(即叩拜之處)意譯。
《古蘭經》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不要祈禱任何物”。中國唐宋時期稱為“堂”、“禮堂”、“祀堂”、“禮拜堂”,元代以後稱“寺”、“回回堂”“禮拜寺”,明代把伊斯蘭教稱為“清真教”,遂將“禮堂”等改稱“清真寺”,沿用至今。西北地區回、東鄉、保全、撒拉等族穆斯林,至今仍沿襲原稱“麥斯吉德”,或稱“哲馬爾提”(Jama‘at,即寺坊)。

知名清真寺

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是全世界穆斯林朝聖的克爾白天房所在地,周圍有九座尖塔,中間是天房,麥加清真寺經歷了歷代的擴建。
先知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寺,坐落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是在穆罕默德故居基礎上建造的,可容納25萬6千人同時禮拜,寺東南隅有穆罕默德陵墓
阿克薩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三大聖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東部,位於耶路撒冷聖殿山,古以色列王國的聖殿遺址之上。
倭馬亞清真寺:位於大馬士革,系由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所建,至今仍為伊斯蘭教四大聖地之一。
圓頂清真寺:伊斯蘭教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
愛資哈爾清真寺:位於開羅,是埃及最主要的清真寺。
懷聖寺:相傳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派門徒4人來華傳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於唐貞觀初年從波斯灣到達廣州,建造了懷聖寺。懷聖寺於627年建造,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中國第一座清真寺。

清真言

清真言,又稱證信,音譯為薩哈達,是作為穆斯林必須頌讀的一段文字,即 لااله الاالله محمد رسول الله。中文含義:除真主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也有翻譯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伊瑪尼(信仰)、清真言、作證言、總體信仰和細分信仰是伊斯蘭教的誠信基礎。
伊瑪尼(信仰):伊瑪尼是口頭承認、內心誠信先知穆罕默德奉主命所傳的一切。
清真言:除真主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作證言:我作證:除真主外,絕無應受崇拜的,我又作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總體信仰:我確信真主,就像他原來存在的一樣,以及他的一切屬性,尊名。並且我接受了他的一切斷法。  細分信仰:我確信真主,以及他的一切天使,一切使者,一切經典,以及我確信後世和前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