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中國伊斯蘭教古寺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該寺名具有兩個含義:
①指南宋
清淨寺,據吳鑒1350年撰《
清淨寺記》,宋紹興元年(1131)
撒那威(伊朗西拉夫)富商納只卜·穆茲喜魯丁在泉州城南部創建該寺。
元至正九年(1349)泉州伊斯蘭教長布爾罕丁主持,金阿里捐資重修(參見《
清淨寺記》)。
一些考證認為,該寺和元代泉州其它清真寺一樣,已毀於元末的戰亂之中。
元末明初,泉州港遭受嚴重破壞,泉州
清真寺僅存艾蘇哈卜寺1座。
15世紀中葉,泉州穆斯林在恢復該寺時,趙榮立“
清淨寺”匾於寺額,明正德二年(1507)教長夏彥高募捐重刻吳鑒《清淨寺記》碑,立於艾蘇哈卜寺內,致使艾蘇哈卜寺享有清淨寺之名稱和歷史。
而後的漢文文獻相率引載,歷代相傳。20世紀以來,經過中外學者研究,特別是對艾蘇哈卜寺保存的
阿拉伯文紀念碑的考證,艾蘇哈卜寺非清淨寺的歷史事實已昭然於世。
但是,人們仍約定俗成地以清淨寺之名稱呼艾蘇哈卜寺。
寺院復修
由於建主禮拜大殿的圓頂無法復,公元1609年穆斯林在寺內增建一間小禮拜殿即“明善堂”,是中式的建築,因為殿屋狹小,只能容納三十人祈禱,以致穆斯林常在露天的古大殿內舉行主瑪禮拜(目前,居住在泉州的穆斯林後裔有3萬多人),堂前有一石香爐,原是奉天壇的舊物,後來奉天壇無法蔽風雨,
香爐也移置於此。
寺內設有“泉州伊斯蘭史跡陳列室”,國內外史學家對泉州考察伊斯蘭史跡極為重視,近幾年專程來泉州考察伊斯蘭史跡的阿拉伯國家友好人士和學者、專家絡繹不絕,我們國家領導人也多次親臨泉州視察,並作出重要指示,最近有關方面正在計畫重修伊斯蘭汪寺,使它恢復歷史原貌,更加光彩奪目。
清淨寺自創建以來,歷代穆斯林相繼集資修葺,並勒碑為紀,保存寺內。
現寺中還有值得重視的附屬文物,如歷年遺留下來的漢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尤為珍貴的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頒發的保護穆斯林和清淨寺的《敕諭》碑刻,至今完好無損也嵌置於寺北的牆壁上。
歷史記載
歷史
清淨寺創建於北宋
大中祥符2年(公元1009年),回曆400年。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重修。
寺是仿照
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形式建築的。劇門樓北牆的阿拉伯碑刻記載,寺又名“艾蘇哈卜大寺”。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門樓、奉天壇和
明善堂。
大門樓的外觀具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形式。
大門朝南,高12.3米,基寬6.60米,門寬3.80米,用輝綠岩條石砌築,分外、中、內三層。
第一、二層皆為圓形穹頂拱門,第三層為磚砌圓頂。
樓頂為平台,四面環築“回”字形垛子,有如城堞,北牆左右嵌有二方陰刻“月”、“台”石刻,為伊斯蘭教徒“
齋月”用以望月以便確定起齋日期,整座建築造型巍峨壯觀。“奉天壇”是穆斯林禮拜的地方,現僅存四圍石牆。
壇的屋蓋明代年間倒塌,殿內四周的空地上尚存花崗岩的殘礎。
入東牆尖拱形正門,看西牆正中有一法拱形的高大璧龕,龕內刻有古阿拉伯文的《
古蘭經》經名石刻,保存完好。
寺的西北角為“
明善堂”建於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因奉天壇禮拜殿屋蓋倒塌後,教徒們便移此
做禮拜。
在門摟的東側“祝聖亭”內立有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明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重修
清淨寺的碑記,是研究泉州伊斯蘭教的重要物證。
寺內有明成祖於
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頒發保護清淨寺和伊斯蘭教的《敕諭》石刻一方,極為珍貴。
重要史跡
清淨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在伊斯蘭世界也是有數的古寺之一。
清淨寺是我國與阿拉伯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也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
與門樓相聯的禮拜大殿又稱奉天壇,占地面積約六百平方米,門楣部分雕刻有阿拉伯文《
古蘭經》,屋頂早已蕩然無存,僅留花崗岩石砌成的大殿四壁和巨大的尖頂窗戶。
這個大殿上面原來罩著巨大的圓頂,它使清淨寺格外宏偉壯觀,不幸的是圓頂在1607年泉州的一次8.1級大地震中
坍圮,迄今未能恢復,殿內的設施和圓頂遺物仍埋於大殿地下,致使大殿現有的地面增高了一米多。
牆中有一凹入部分是當年禮拜大殿的
講經台位置,牆壁上典雅方朴的阿拉伯文石刻,全部是《古蘭經》經句,這是公元十世紀以前阿拉伯伊斯蘭
禮拜大殿的流行建築模式,如今即使在中東阿拉伯地區也很少見。
清淨寺的
宣禮塔目前僅餘塔址,當年,宣禮塔塔形如柱,高聳奇偉,可與
廣州懷聖寺的光塔媲美,均屬於伊斯蘭式的建築風格,十六世紀的中文文獻讚美其:“一柱千雲,並紫帽峰而作對,七級凌日,參開元塔以為三”。
古時,穆斯林
宣禮員登上塔尖,-呼百應,夜間塔頂舉火,為商舶導航,方圓百里,一目了然,每屆秋冬,滿戴絲、瓷、茶的商船揚帆離去,或值春秋,裝運香料、藥村的海舶駛來泉州港,阿拉伯穆斯林齊聚寺內、沐浴更衣,登塔眺望,誦讀《古蘭經》,祈求並贊感萬能的阿拉賜福穆斯林船隊一路平安,寺宣禮塔初建為石砌,後記,十六世紀初為木塔,公元1687年又被颶風摧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