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頭

纏頭

纏頭,漢語辭彙。

拼音:chán tóu

基本解釋:古時歌舞的人把錦帛纏在頭上作妝飾,叫“纏頭”。也指罵人的話,說對方頭腦不發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纏頭
  • 外文名:decorating brocade round the head in ancient actors
  • 拼音:chán tóu
  • 注音:ㄔㄢˊ ㄊㄡˊ
  • 引申義:也指罵人的話
詞目,拼音,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詞目

纏頭

拼音

chán tóu

基本解釋

1. [decorating brocade round the head in ancient actors]∶指古代藝人把錦帛纏在頭上作裝飾
2. [present actors with brocade]∶演畢,客人贈藝人的錦帛;後作為送給藝人禮物的通稱
五陵年少爭纏頭。——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3. [white cloth round the head in Hui nationality]∶回族人以白布包頭
纏頭時有許多講究,前面只能纏到前額髮際處,不能把前額纏到裡面,這樣不利於叩頭禮拜,纏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長吊在背心後,另一端纏完後壓至後腦勺纏巾層里。

引證解釋

1. 古代歌舞藝人表演完畢,客以羅錦為贈,稱“纏頭”。
杜甫《即事》詩:“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
《太平御覽》卷八一五引《唐書》:“舊俗,賞歌舞人,以錦彩置之頭上,謂之‘纏頭’。”
2. 後來又作為贈送妓女財物的通稱。
宋 陸游《梅花絕句》:“ 濯錦江邊憶舊遊,纏頭百萬醉青樓。”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當日取出十兩銀子送與王賽兒 ,做昨日纏頭之費。”
趙執信《海鷗小譜·詞序》:“天津密邇上都,水陸交會,俗頗奢靡,故聲色最焉。纏頭豐侈攘臂紛紜,南北所經,無與同者。”
郁達夫《日本竹枝詞》之九:“公子纏頭隨手擲,買花原為賣花人。”
3. 我國穆斯林,有一部分人習以白布纏頭,仿效聖行 清 代官書或文籍中常稱為 纏頭 、 纏頭回 或 纏回 。
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城內及附近 回 民約萬餘戶,男戴印花小帽,女穿紅衣,土人呼為 纏頭 。”
范長江《中國的西北角》第四篇九:“ 新疆 大部的人口是 東土耳其 人,大致即 中國 歷史上所謂 突厥 。他們喜以布包頭,故 漢 人呼之曰 纏頭 ,又因他們多半奉回教,故又叫做 纏回 。”
董必武《我國抗戰二年來的民眾運動》:“西北的 纏回 ,西南的 苗 夷,都認識 日 寇的兇殘狡猾,都激起同仇敵愾的熱忱。”
纏頭
4. 纏擾不休的人。
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二折:“我這個度人的好是纏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