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起源源流,遷徙傳播,分支始祖,人口分布,傳統文化,郡望堂號,字輩排行,宗祠對聯,家譜文獻,姓氏名人,先秦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以來,
歷史發展
起源源流
①源自遠古帝王
顓頊裔孫
大費次子若木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姓氏音讀作fèi。 相傳顓頊是
黃帝孫,有裔孫
伯益,伯益曾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大費,伯益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繼承爵位而淪為平民,遂以
父名為姓氏,姓費,以標明自己的血統所出,其後代相傳姓費。如夏桀時去夏歸商的費昌,就是他的後裔。
②出自
嬴姓。顓頊的裔孫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費(今山東
費縣)。伯益有兩個兒子,長子
大廉繼承了他的爵位,次子若木沒有得到爵位,就用父親的封地名作為自己的姓,其後代以費為姓。
①源於
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
北魏王朝鮮卑拓拔部費連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費連氏,在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
元宏)執政時期,將都城從
平城(今山西
大同)遷至洛陽(今河南洛陽)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將鮮卑族的多音複姓多改位單字
漢姓,其時,費連氏改漢姓為費氏,讀音作fèi。
②源於
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
郭爾羅斯氏,亦稱郭洛羅斯氏,源出元朝時期
豁羅剌思氏後裔,內
扎薩克氏族中也有
此姓,以部為氏,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
察哈爾(今河北
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
烏蘭察布盟、
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
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
滿語為Gorlos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郭爾羅斯氏多冠改漢姓為費氏、郭氏、
高氏等,其讀音皆作fèi。
③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費佳氏,滿語為Fei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源出費序父一系,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攜後融入鮮卑族,逐漸演化為
海西女真,居訥殷江(今吉林
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後多冠漢姓為費氏。
⑵滿族
費莫氏,滿語為Feimo Hala,為滿族
老姓,是
八大姓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費氏、莫氏、馬氏、
麻氏等。
⑶滿族費雅氏,亦稱蜚雅氏、富義氏,滿語為Feiya Hala,世居輝發(今吉林
柳河、
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
樺甸、
輝南一帶),後多冠漢姓為費氏、富氏。
滿族費氏讀音皆作fèi。源於其他
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④今
彝族、
布依族、
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費氏,世代相傳。姓氏音讀作fèi。
遷徙傳播
據《
史記》記載,伯益次子若木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說明在夏朝時,費姓已分布於中原及其周邊地區。春秋時期,費姓隊伍迅速擴大,所居區域擴展至山東、湖北。
兩漢時期,費姓已經到了
犍為郡、
吳興郡。犍為郡地跨今
雲貴川三省,吳興郡地跨
江浙。三國時期,江夏(今湖北
孝感一帶)人費禕因求學入益州(今四川成都),後來成了蜀漢的輔國宰相。隨著北魏“費連氏”、“費莫氏”改為費姓,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出現了新的費姓人。唐末五代時,由於戰亂,中原一帶的費姓遷入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宋朝末年,費姓遷到廣東和廣西。明初,山西的費姓開始遷往全國各地。明清兩代,浙江紹興的一支費氏,由於從事師爺的職業,散居全國各地,其中一些費姓師爺定居北京。
清中葉,費姓渡海到台灣,浙江杭州費家塘。
分支始祖
株洲 茶陵 始遷祖:孟綽(字茂叔),宋光祿大夫,卒於宋
淳佑九年
七月(公元1249年)
衡陽 衡南 始遷祖:宗勝公(費孟綽六代孫),
車江鎮金星村(魏家鋪)宗倫公(費孟綽六代孫)
畢節 威寧 始遷祖:群賢公
安徽淝東 始遷祖:[明]費錦章
江蘇
常州始遷祖:[明]費伯祥; 先祖:[明]費伯亨
費宣:
北宋末以子任宦遊長安,尋避兵東南來桐城,遂家焉。為桐城費氏始祖。
費伯祥:明洪武時自
無錫遷居常州
西盪下,是為西盪下費氏始遷祖。
費錦章:明季避兵由桐城遷居合肥
東鄉三十里舖南首。為合肥費氏始祖。
費俊齋:明宣德間由吳興遷居江陰。為江陰費氏始祖。
費孟綽:字茂叔,先世由江西
吉安府泰和縣高竹鄉
早禾徙茶陵
孟家巷,屢積軍功特,封費判官
加授光祿大夫。元配:楊氏,孺人以公貴贈夫人。宋宗端平年間,與兄費孟思、費孟當遷安公復徙古塘,基兄弟先繼逝同葬
安仁安平司沙坊合江洲,清
嘉慶乙亥年公兄弟三人子,姓袁、呂、費,同築
祖墳,頃遭安仁豪棍李普詩等,籍伊祖墳
排形占興,訟,安邑令賈寧讞斷合江洲祖墳,任袁、呂、費
三姓掛掃山,屬山
兩造,毋許進葬,詩悍奔衡州道翻案,道批安邑令,侯踏看,亦不離原案讞斷,俱有案存,妣沒葬橋頭順風嶺。
費孟綽生子二:費念周,費念紋。為安平江洲費氏始祖。
費士賢:字國華,號東靈,始祖世二十四府君,唐永泰年由
江南省蘇州府任
慈谿縣尹居靈陽,即令之費家市。娶李氏,合葬鳳嘴。生三子,千二、千八、千四。為慈谿費氏始祖。
人口分布
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費姓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行第198位,大概有45萬人,主要分布在河北、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河南。
據《
史記》記載,若木子孫在上古至夏朝時,已“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其後裔費昌在夏桀時去夏歸商。此外,商代還有佞臣費仲。
春秋時,費姓隊伍迅速擴大,所居區域也擴展至山東、湖北境內。兩漢時期,費姓名人有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費直,汝南(今河南平輿)人費長房,
犍為南安(今四川東南部)人費貽,
吳郡吳興(今浙江吳興)人
費鳳。說明費姓在此際除繼續繁衍於今河南、山東、湖北之地外,已有費姓徙居犍為郡、吳興郡,犍為郡地跨今雲貴川三省,吳郡地跨江浙,可見當時費姓分布之廣。
三國時,江夏 (今湖北地區)人費禕因求學入益州(今四川成都),並落籍該地,後貴為蜀國宰相,並與
劉禪結為兒女親家,使江夏郡的費姓在蜀地顯赫。
兩晉南北朝時,在江夏郡繁衍的費姓依舊興旺,而且名人不斷。隨著北魏費連氏、費莫氏改為費姓,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都有了新的費姓族人。
唐末五代時期,中原板蕩,民不聊生,有費姓人隨逃難的隊伍入遷今安徽、江蘇、浙江等地,並有一支進入福建。
宋末,隨著江浙之地變為殺人戰場,有費姓繼續南遷於今
兩廣之地。
明初,山西費姓作為
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江蘇、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明清兩代,繁衍於今浙江紹興一帶的費姓由於從事師爺或幕僚的行當,有落籍於今北京的。
清中葉以後,費姓人有赴台謀生者,而且此期之費姓已分布於今全國大多數地方。
當今,費姓在中國大陸姓氏排行中位於198位,約占中國
人口總數的0.068%。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江夏郡:
西漢高祖時設定,治所在
安陸(今
湖北雲夢),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安陸市、
鐘祥縣、
潛江市、鈣陽縣東部,以及河南
光山縣、新縣西部、信陽市東部、
淮河南部一帶地區。三國時期的曹魏、
孫吳各置江夏郡:吳國
孫權在公元221年分江夏、
豫章、廬陵三地設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
鄂城),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
武漢市至江西省
九江市一帶地區;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雲夢西南)。西晉滅吳後,還治舊地,改為
武昌郡。南北朝時期
宋國移治到
夏口(今湖北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兩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琅琊郡:亦稱
琅琊國、琅邪郡。春秋時期的
齊國有琅琊邑,在今
山東膠縣南琅邪台西北,有越王
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邪郡,並附置琅邪縣,治所在琅琊鎮,郡境為
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
諸城),並增;
琅邪國、
櫃縣和
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
海陽、
即墨、嶗山、膠縣、
膠南、
沂水、營南、
日照、
五蓮、
贛榆等地。
東漢朝時期琅邪國改治到
開陽(位於山東
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邪郡。北魏時期治
即丘縣(位於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邪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
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曾廢黜,後有
沂州琅邪郡。從魏、晉朝時期琅邪國起,琅玡台及秦朝琅邪郡治均不屬琅邪郡(國)。
江夏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徳懋堂 樂善堂衍慶堂念本堂源述堂職思堂
尚志堂承志堂授易堂地遠堂敦睦堂志遠堂
字輩排行
江蘇
淮安費氏字輩:“志在行仁厚書香百世昌大宗同善繼恩德慶延長亞太新賢秀華民培孝揚海天傳錫永宏福壽康祥”。
江蘇淮安費氏字輩:“士存光明振永克從紹宗立業聿修其德承繼榮昌世守吉祥”。
江蘇
射陽費氏字輩:“國芝本
元代昭家運成恩士善培賢文懷
孔孟大學光明清”。
安徽
五河費氏字輩:“朝榮克泰 家振長青 祖功宗德 代遠年升 國強昌盛 民富安定 寬仁厚義 世久永恆
安徽當塗夏家費氏字輩:“正大光明宏章載習”。
安徽當塗
石橋鎮費氏字輩:一支“正大光明,宏章載習,薪有世煥,國興菁華。”
安徽
合肥費氏字輩:“炳華邦
祥瑞賢才學業昌國家興仁義
盛世樂安康”。
山東
日照費氏字輩:“乾舉永紋(紳紃纓綱經緌賢顯資質雄瑩)祖(文珽玉潭瑞璋琛)從(有繼)成(思用加)允(志必士其德)學(宏隆中順得)正(廷來維曾)吉(緒天復載建之)年(邦聞修秉)曰(世亭夢汝基)可(榮書
應中)裕(連坦振運友)一(新之仲德)田(雲丙錫清翔正)守(升曾朋林)立(慶樹)鴻(洪)聿(義)兆紀光明”。
山東
棗莊費氏字輩:“邦有隆明志,永方庭自本,欽宗全毓秀,忠厚廣傳仁,為
善存餘慶,修德
長發祥,世守詩書訓,家道乃
恆昌”。
山東費氏一支字輩:“繼傳永振興”。
湖北安陸費氏字輩:“永作仁智念華國載文章”。
湖北
隨州費氏字輩:“正佳爾宏宗長萬世大德永意春祖代文光照傳後啟福祥民富國強盛榮華繼振興勤學建功業賢志匯同根”。
湖北陽新費氏字輩:“彥士孝三萬百千九丙奇宜輕祖嗣永存志廣燃一大道學以觀重興光上國明新世久安”。
湖北陽新謙慎堂費氏字輩:“茂志永景希勝承日再良起興發達廣萬國福壽長榮華天佑定隆慶齊家邦“。
湖北費氏一支字輩:“和守忠(仲)孝尚”。
四川南充費氏字輩:“偉元光天道堯順敬德基夏山宏開列祖武禮儀思江山萬年固唐與古來熙忠孝誠本性福祿與世其”。
四川
安岳費氏字輩【江夏堂】:"宗正昌文孟進光招世,澤顯成繁祥代運維興。"
重慶老巴縣(現
巴南區)費氏字輩:“子、起、旅、顯、王、炳、登、忠、正、昌、興、懷、文、學、志、洪、開、己、大、光。”
重慶
雲陽費氏字輩:“孟念貴萬受祖宗思伯昌清明訓庚祥榮華定仲揚忠良臣佐賢俊世位新高德政家承式書香必永紹道學師先聖文章定大邦哲人源自遠吉士慶連芳修齊基治本廷獻樹嘉猷繼起聲光耀英名震坤球”
重慶
黔江區江夏堂費氏字輩:“天高登月長 洪運起大光 家興文明遠 國政德澤章 孝友成信序 忠良永克昌 榮華飛開選 世代振朝綱 ”共40個字。
湖北
利川沙溪
文斗字輩:天高登月長 洪運起大光 家興文明遠 國政德澤章 孝友成信序 忠良永克昌 榮華飛開選 萬世紹書香(為四川族人修改 世代振朝綱 為最後五個字)
河南
鞏義費氏字輩:“永聚龍廷 軍聖國正 相良民安 ”(音譯,待考據之後更改,見諒)
河南淮濱費氏字輩:“枝(芝)葉青盛流傳百代,詩書萬卷日久馨香”。
甘肅
蘭州費氏字輩:“積承中吉德效(子)發(正)千祥”。
廣西
恭城費氏字輩:“用廣尚雲宗循而天澤洪;樹師振中國希興以自治”。
黑龍江費氏一支字輩:“子……吉雲玉金月廷學文”。
費氏一支字輩:“承庭延錫倫同克寶天良益”。
費氏一支字輩:“琴光步廣興”。
費氏一支字輩:“永長良起登世代正家新文明光大有神洲得化新”。
費氏一支字輩:“永廷國廣培雲友振興毓學成萬事昌”。
費氏一支字輩:“三字應大廷紹永天長紅懷玉傳加存清志開元里示紀建幫”。
費氏一支字輩:“克從紹宗力業”。
山東
陽穀費樓村費氏字輩:“祖諱失傳|大兆廷守殿成登文思振中邦永祥雲裕德榮景在蘭芳桂鴻林”。
從龍崗始祖起,
二世祖共兄弟四人:思綱、慕綱、仰綱、念綱。
成龍後:啟、凡、立、珠(年敏銀公彥峻廷)仁(統林靜)應(然)兆(南)德(錫尚貫學)海(榮喬占彩志)月(祥東振雅萬國衛)清(黎愛夫玉鵬書華正向克)雲(紅)錦、繡、乾、坤、既、安、吉、運、益、壽、康、寧、白、發、童、顏。
成鳳後:儀、同(宗)忠(峻)六(仕)元、公、兆、登、步、順、善、振、育、傳、繼、良(廣)津、沛、慶、懋、揚、九、州、虎、威、發、達、旺。
成蛟後:熊、允、立(
玉恆)敏(廷可珠)統(試)然(公)三(兆)承(家)銘(樹)澤、桂、炳、培(鴻)譽、滿、全、球、豪、瑞、旭、光、九、州、初、露、高、升、圖。
湖南
茶陵字輩:孟念貴萬受 祖宗思伯昌清時訓庚詳 榮華福仲揚忠良臣佐賢 俊世位新高德政家承式 書香必永紹道學師先聖 文章定大邦哲人源自遠 吉士慶連芳修齊基治本 廷獻樹嘉猷繼起聲光耀 英名震坤球宗祠對聯
湖南
衡南字輩:宗友子忠思 永祖正尚希用朝國之登三元自添錫明良鴻泰運道德振家聲
孝弟親情篤 廉讓鄉誼淳詩書恢先緒 福澤裕後昆
湖北
十堰字輩:常公進仕及登啟志明章忠厚家傳九和平世守長百年承祖德萬代左朝堂永遠宗得之從斯大吉昌
湖南
武岡字輩:禎廣宣添汝 沁廷朝然時益登嘉啟上呈應元良能(鎮楚漢)大本恆培養光昌世代榮
四川南充
蓬安字輩:永宏正應藩 芝於元盈長明有道德大世代顯朝堂
四川
資陽安岳字輩:貴永仲朝萬定秀景尚公慶盛宗政昌 文孟進光召世澤顯承順 履洪延泰應繁祥代遠維新
貴州郝章普定字輩:宗友子忠思 永祖正尚希用朝國之登三元自添(天)錫(習)明良鴻泰運道德振家聲
貴州
威寧字輩:群正國支時登尚廷朝應永啟民文學承恩紀紹宗思梁洪泰運道德振家聲後繼發達遠作善顯榮昌清廉懷禮義寬仁慶元良曾先開古志萬載守程章
雲南
曲靖宣威字輩:正應國尚世 朝忠憲有明文學廣賢仕 積德顯家聲建幫新民起 立功才光榮厚道發達遠 作善永克昌清廉懷禮義 寬仁慶元良紹先開鴻志 萬代守成章
雲南邵通邵陽字輩:上朝先震國 明家興德洪
宗祠對聯
望出江夏;源自琅琊。
上下聯分別典出費(Fèi、Bì)兩氏的源流和郡望。
長房仙派;先主遺臣。
割股孝子;殉節宮人。
上聯典指唐費襄,至孝,母病,割股以進,母歿,負土成墳。明崇禎帝宮女
費貞娥,於
李自成破北京後被李部將羅某逼婚,貞娥懷利刃,斷羅喉,自刎死。
此聯寫的是明朝開國將領平涼侯
費聚,江夏是費氏郡號,平涼是費聚封侯名!為皇家御賜楹聯希望費氏能夠家聲顯赫,世代潤澤後世。
全聯典指清朝道士費密,字此度,新繁人。工詩,
王士禎見其“大江流漢水,孤艇接殘春”句。遂與訂交。有《鹿峰》、《燕峰》等集。
上聯典指明朝航海家
費信,字公曉,
蘇州崑山人(今江蘇蘇州)。十四歲代碼兄從軍。
永樂、宣德間,隨太監鄭和等通使
西洋,前後四次,歷覽海外諸國人物、風土、出產。撰有《
星槎勝覽》二集。下聯典指西漢學者
費直,字長翁,東萊人。為古文易學“費氏學”的開創者。官
單父令,長於卦筮,無章句,專以《
易傳》解說經文。有《
費氏易》一卷,《費氏易林》一卷。
上聯典指清朝名醫
費伯雄,字晉卿,
武進人。
道光間貢生。精醫,名滿大江南北,活人甚多。其著作多毀於兵火。下聯典指東漢
方士費長房,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傳說他有縮地術。他曾入深山,學道不成,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既至,可投之葛陂。”長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旬日,而已十餘個矣。以杖投陵,視則龍也。
推文忠於蜀漢;受仙術於壺公。
上聯典出三國時期蜀漢江夏
鄳縣人費禕,字文偉,先主劉備時,官太子舍人;後主時,任
黃門侍郎,為丞相
諸葛亮所器重,多次出使吳國,對諸葛亮聯吳抗魏策略的實現起了重要作用。繼
蔣琬執政,任大將軍、
錄尚書事(丞相),為人謙和,生活樸素,家無餘財。執政十年,朝中團結,邊境無事。下聯典指東漢方士費長房,汝南人,曾為市掾。傳說跟從賣藥翁壺公入山學仙,未學成而辭別,壺公給他竹杖與符,從此能醫百病,能驅百鬼。一天之內,人們可以在千里之外幾個地方見到他,因此說他有縮地術。
功名比列於蔣琬;文章高魁為會元。
上聯典指三國時名人費禕的
事典。下聯典指明朝名人費聞的事典。
朗抱相於蘭室契;清游合有竹林賢。
此聯為清朝詩畫家費小樓撰書聯。
割股療親,唐推孝子;殉節刺敵,明著宮人。
上聯典指唐朝雙流人費襄。著名孝子,曾割股(大腿肉)給母親吃,以治病。母親死後,他背土築墳,又在墳旁築廬守孝,產業則多推讓給哥哥繼承。下聯典指明末思宗的宮人費氏,
崇禎末年,
李自成起義軍攻克北京,十六歲的費貞娥投井自殺,被鉤出。
起義軍士兵要爭奪她,她自稱是公主,被李自成賞給了羅某。與羅某成親時,她用懷中所藏利刃刺斷羅某咽喉,再自刎而死。
詩才橫溢,落筆數千言;道法高妙,乘杖十餘春。
上聯典指明朝詩人
費元祿,字無學,一字學卿,
鉛山人。為詩落筆數千言。嘗構館於黽采湖上。下聯典指東漢方士費長房,汝南(郡治今
河南省上蔡西南)人。傳說他有縮地術。他曾入深山,學道不成,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既至,可投之葛陂。”長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旬日,而已十餘個矣。以杖投陵,視則龍也。
家譜文獻
浙江
湖州射村費氏族譜,(清)吳光等序,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
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
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湖洲射村費氏族譜,(清)費之逵修,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
桐城費氏宗譜六卷,(清)費享等纂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3年)授易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
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北武昌江夏費氏宗譜五卷,(清)費錞編,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
上海市圖書館。
湖北武昌費氏宗譜五卷末一卷,(清)費廷璘等修,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授易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
費氏宗譜六卷,末一卷,(清)費成方倡修,清
乾隆甲午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
吳縣包山後埠支陸費氏支譜,(清)陸費榮等編,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
南京大學圖書館。
浙江嵊縣剡西費氏宗譜四卷,(清)費文信、費立釗重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3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嵊縣春聯鄉趙馬國小。
浙江慈谿慈東費氏三修宗譜三十二卷,(清)費錦榮纂修,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承志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
寧波市
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江蘇武進
孟河費氏重修支譜六卷,(清)費伯雄等重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衍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日本
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吳縣包山後埠支陸費支譜,著者待考,(清)陸文灝等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琅邪費氏武進支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費曾總修,費裕昆等編輯,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武進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
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費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
敦敘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
鎮江京口費氏宗譜六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衍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
常州費氏宗譜十二卷,(清)費近福等纂修,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地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
慈谿慈東費氏
四修宗譜四十四卷,首一卷,(清)費聲行、費承甫纂修,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
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武進琅邪費氏武進支譜
乙酉續編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丙辰續編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費樹藩等編,清
光緒年間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
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江蘇武進琅邪費氏武進支
譜曲,(清)費裕昆總修,清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念本堂
活字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
江陰澄江費氏宗譜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費鴻聲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湖州費氏宗譜,著者待考,(清)費墀編,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江蘇
江都費氏宗支衍慶圖一幅,著者待考,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手寫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江都
縣圖書館。
江蘇武進琅琊費氏武進支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費裕昆纂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
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
南通費監清家傳一卷,(民國)
嚴復撰,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
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奉化吉奇費氏房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重修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
奉化縣文物管理局。
姓氏名人
先秦秦漢
費昌(生卒年待考),
夏朝賢臣。《
史記》中的《
秦本紀》記曰:費昌“為湯御”。即指費昌充當了商滅夏的開路先鋒。費昌統兵伐夏,夏兵多於戰前倒戈,商兵勢如破竹,夏
桀只得親自統兵迎戰。費昌“敗桀於
鳴條”(今山西
運城安邑鎮),為
商朝的建立立下了顯赫戰功。
費仲(生卒年待考),商朝重臣。
商紂王囚禁西伯昌(周文王
姬昌),周臣通過費仲獻美女、奇物、
良馬,使周文王得以出囚。
費無極(生卒年待考),春秋時期
楚國大夫。奉平王命令,去
秦國為
太子建娶婦,因婦貌美,歸楚後,便勸平王將該女納入後宮。後又屢屢進言,使平王殺建,建遂亡命奔宋。
費緤(生卒年待考),戰國時期韓國人,家有萬金,與
西周有隙,與
東周交好,中山人張登曾極力向
韓王舉薦其為三川之守,以盡其家力抵抗西周。
費直(生卒年待考),字長翁,西漢山東東萊人,山東
單縣縣令、古文易學“費氏學”的開創者。費直依古文古字本漢《易》,稱《古文易》。今本《
周易》與《費氏易》有很深的淵源。
三國時傳魏經學家
王肅、
玄學家王弼,王弼還作了注。費氏學大興。南北朝時期,梁代、陳代正式把
鄭玄、王弼二注“列於國學”。今本《周易》與《費氏易》有很深的淵源。清代
馬國翰《
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費氏易》1卷、《費氏易林》1卷、《周易分野》1卷。另《釋文》有《費直章句》4卷,系後人偽托。
費興(生卒年待考),西漢人,大司馬司允、
荊州牧。天鳳五年,
王莽為平定民變,派遣費興擔任荊州牧,費興直言進諫“免去農民部分賦稅,以不致迫使走投無路的農民去做強盜”,王莽大怒,覺得費興是在非議他的施政,立刻罷免費興。
費長房(生卒年待考),東漢人,著名道士。據《後漢書·方術傳》載,費長房學道於壺公,不成,持符而歸,相傳能治百病,鞭打百鬼,又善變幻捉妖,後丟失符,被鬼所殺。典故費長房縮不盡相思地,
女媧氏補不完離恨天;即出於此。
費貽(生卒年待考),東漢四川南安人,
合浦郡太守。費貽任
合浦(今
廣西壯族自治區)太守期間,勤政有為,愛民廉潔,他把中原的農耕技術帶到合浦,親自教合浦民眾耕種,修渠築壩蓄水,得到了民眾的愛戴和擁護。
三國
費立(生卒年待考),字建熙,三國時期四川南安人,蜀國
巴西太守。南安五費(費貽、
費詩、費立、
費緝、費求,均為樂山歷史上清廉有氣節的人物)之一。
費觀(生卒年待考),字賓伯,三國時期河南羅山人,蜀國
振威將軍,都亭侯。初從
劉璋,為璋妻弟。先主征益州,觀舉
李嚴共提兵前去守把綿竹。先主至綿竹,觀遣嚴出迎。嚴敗降,回城招降費觀。嚴入綿竹城,對費觀贊玄德如此仁德;今若不降,必有大禍。觀從其言,開門投降。
費曜(生卒年待考),三國時期
魏國人,官至
後將軍。220年與
張既、
夏侯儒平定張進在酒泉的叛亂。228年,在陳倉成功的防禦住了諸葛亮。231年隨
曹真和諸葛亮的第
二次北伐軍作戰,與
張郃、
郭淮、
戴陵搭檔,隨懷疑
姜維作內應是假,自告奮勇替曹真出征,結果被事先埋伏的姜維包圍,自盡而死。
魏晉南北朝
費緝(生卒年待考),
晉朝四川南安人,歷任
歷城令、涪陵太守、譙國內史。清儉有治乾,舉秀才,南安五費之一。
費元瑤(生卒年待考),晉朝人,畫家。書品之上,論者曰:並擅毫翰,動成
楷則,《庾肩吾書品》如此評價。
費彪(生卒年待考),晉朝梁國人,
國子助教,著有《尚書義疏》十卷。
費昶(生卒年待考), 南北朝時期河南羅山人,
新田令,詩人。善為樂府,又作鼓吹曲。武帝重之,敕曰:“才意新跋,有足嘉異。昔郎惲博,物卞蘭巧辭;束帛之賜,實惟勸善。可賜絹十匹。” 昶著有《費昶詩集》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行於世。
費於(生卒年待考),南北朝時期
北魏代北人,
寧遠將軍,
懷州刺史。少有節操,起家內三郎,從
北魏太武帝南征有功,後遷
征南將軍、廣阿鎮大將,徙爵下邳公。世祖南伐,從駕至江,以宿衛之勤,除寧遠將軍,賜爵松楊男。遷商賈部二曹令,除
平南將軍、懷州刺史。
費穆(477年—529年),字朗興、萬子,南北朝時期北魏代北人,征南將軍。性剛烈好功名,
宣武帝用為夏州
別駕,為政有嚴明之聲。明帝時,以軍功至
武衛將軍。為征南將軍率
軍援荊州,擒梁將
曹義宗。
元顥入洛陽,以河陰事起於穆,殺之。莊帝還洛,謚武宣。
隋唐五代
費長房(生卒年待考),四川成都人,
隋朝著名佛教學者。初出家剃染,後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廢道釋二教時,被逼還俗。隋朝興起後,受勒為
翻經學士,開皇四年(584年)五月入
大興善寺譯場,筆受
那連提黎耶舍譯的《大方等大集日藏經》及《
力莊嚴三昧經》。
費冠卿(生卒年待考),字子軍,安徽
池州人,唐朝詩人、著名孝子。屢試不第,久留京師,作
感懷詩,有“家書十年絕”之句。與
姚合游。冠卿著有詩集一卷,《
全唐詩》傳於世。
費襄(生卒年待考),四川雙流人,唐朝著名孝子。母親病時,曾割大腿肉讓母親進補。母親死後,他背土築墳,在墳旁築廬守孝,產業則多推讓給哥哥繼承。
宋元
費樞(生卒年待考),字伯樞,四川成都人,宋朝巴東郡守。會試至京,日晡時,一婦人前訴曰,某販繪人女,嫁後夫死,貧無以歸,願得相依,費曰,吾不欲犯非禮,當訪汝父來迎,遍訪得其父,語以女狀,父泣謝,即取女回,年費樞登第,官巴東郡守。被傳為佳話,“人不貪色,處處與人為善,就是貴人,必得福報”。費樞還撰《
廉吏傳》,宣傳廉潔官風。
費孝先(生卒年待考),四川成都人,宋朝易學家。相傳為
宋仁宗時費孝先創三是卦影。據記載:“自至和、
嘉佑已來,費孝先以術名天下,士大夫無不作卦影,而應者甚多。”此術“取人生年、月、日、時成卦,系之以詩,言人之休咎”,“又畫人物、鳥獸,以寓吉凶”。
費西之(生卒年待考),宋朝人,曾任
文林郎,探花及第。
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丁丑科
吳潛榜進士第三人,該科進士523人。
費輔之(生卒年待考),浙江湖州人,宋朝
上海市舶分司提舉,元代上海
總管府總管、懷遠大將軍、
浙東宣慰使。
費著(生卒年待考),四川成都人,元朝
重慶府總管、史學家。
進士出身,授國子助教,曾任漢中廉訪使,後調重慶府任總管,其著述頗豐,著有《民族譜》、《
器物譜》、《楮幣譜》、《
歲華紀麗譜》、《
成都志》等。
明清
費傑(生卒年待考),字世彥,浙江
紹興人,明朝著名醫家。性慷慨願助人,凡遇重疾者求治,雖百里外,亦赴不辭,且投劑輒效,曾備
藥餌以救貧病孤獨,著有《名醫抄》、《經驗良方》等。
費聚(1326年-1393年),字子英,安徽
蚌埠人,明朝大都督府僉事、平涼侯。去世後獲皇賜“忠烈千秋”匾額一塊。
費瑄(生卒年待考),明朝貴州參議、進士出身。成化十一年,登進士。
弘治年間擔任兵部
員外郎,此後參與平定白苗叛變,官至貴州參議。
內閣首輔費宏的伯父。
費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號健齋、鵝湖,晚年自號湖東野老,江西鉛山人,明朝內閣首輔,中國古代最年輕的狀元。費宏工詩善文,著有《鵝湖摘稿》二十卷,以及《湖東集》、《
宸章集錄》、《遺德錄》、《慚愕錄》等若干卷,另有《費文憲集選要》七卷存於《
四庫全書》中;六十八歲時無疾而終,諡文憲,歸葬故里鉛山橫林。
費懋賢(生卒年待考),江西鉛山人,明朝兵部郎中,進士出身。內閣首輔費宏之子,嘉靖五年,登進士,改
庶吉士,後官至兵部郎中。
費懋中(1484年-?),江西鉛山人,明朝
湖廣提學副使,探花及第。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
辛巳科
楊維聰榜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翰林院編修、湖廣提學副使。
費希冉(生卒年待考),字師敬,南海人,明朝濂溪書院名師。進士出身,三任學職,世其儒業,為濂溪書院師,教人有法,游其門者率多造就,讀書談道無復仕進,言嘗以淵明自擬,所為詩文,典粹可觀,所著《古文孝經解》、《尚書本旨》、《禺山稿》諸書。
費廣(生卒年待考),字孟博,合州人,明朝
監察御史。進士出身,官至監察御史,為人秀偉、嚴重,工詩能文,所著有《約齋集》。
費愚(生卒年待考),字希顏,烏程人,明朝南陵訓導。少警敏質直,授南陵訓導,有文譽;舉入
宛陵書院,督誨士子,條分節解,無間寒暑,諸生貧乏者,捐奉助之;嘗署
寧國、太平、
績溪、宛陵
四縣事,清約自守,撫民若子;自號古直居士。
費正(生卒年待考),字天兆,浙江崇德人,明朝畫家。好博覽,貧而愛客,長於詩畫,墨竹尤工;構竹亭小園,時與墨客觴詠自娛,因號竹亭居士;間郡邑數以憲老禮禮之,堅辭不出。
費震(生卒年待考),
江西鄱陽人,明朝
漢中知府。明
洪武初以賢良征為
吉水知州,寬惠得民,升為漢中知府;歲遇災荒,盜賊四起,費震發倉粟十餘萬斗貸民,到秋收時還倉,盜賊聞知,皆來歸正。
費經虞(生卒年待考),四川新繁人,明朝詩人。崇禎舉人,歷官昆明、
桂林知縣,有論詩之作《
雅論》,另有《荷衣集》。
費道(生卒年待考),字暗如,號筆山,貴州
石阡人,明朝知縣、郎中。明思宗崇禎四年進士,授福建
福清縣知縣;為官廉潔,著有《碧桃軒集》,《黔詩紀略》錄其詩十六首。
費英東(生卒年待考),滿洲鑲黃旗人,清朝開國元勛、直義公、一等信勇公。姓
瓜爾佳氏,後取單字漢族“費”為氏。
費茂公(生卒年待考),字謹與,長白山東巴海人,清朝
盛京工部侍郎。在明崇禎和清順治年間,隨從清軍攻山東、江南、取勞山、拔蘇州;自入關以來,大小百餘戰,身受創傷無完膚,而銳氣不少挫,官至盛京工部侍郎。
費密(生卒年待考),字此度,四川新繁人,清朝著名學者、詩人。著有《鹿峰》、《
弘道書》、《燕峰詩鈔》、《古今篤論》、《中旨定錄》等集。
費錫璜(生卒年待考),字滋衡,四川新繁人,清朝詩人。寓居江蘇江都,康熙三十五年隨父作《江舫唱和》詩,登之罘,投其詩于海中,痛哭而返,傷其才之不遇,著有《道貫堂文集》四卷、《掣鯨堂詩集》十三卷。
費軒(生卒年待考),字執御,四川
新都人,清朝詩人。
明末清初文學家費密之孫,費錫璜只子;費軒約生活於
康乾年間,曾歸蜀應試,中式新繁,成舉人,其《夢香詞·望江南》一百餘首詠唱揚州,傳誦一時。
費友棠(生卒年待考),
字山壽,江蘇吳縣人,清朝醫學家。主張以針灸治
痧證及急證,輯《
急救應驗良方》、《急救痧證全集》(1883年)。
費庚吉(生卒年待考),字耕亭,清朝禮部主事。道光初年任巨著《大清通禮》纂修官,歷數年而成,同時培養了許多專業人才。
費啟泰(1590年-1677年),字建中,浙江吳興人,清朝醫學家。少業儒,久不得志。遂檢家藏醫籍及諸家
痘疹書,潛心三載,精研奧旨,頗獲心得,尤工痘科,著《
救偏瑣言》、《
一見能醫》等。
費之逵(1638年-1715年),字九鴻,號鳳山,浙江歸安人,清朝翰林院編修。
費揚古(1645年-1701年),
滿族正白旗人,清朝開國元勛、一等承恩公。姓棟鄂氏,後取單字漢族“費”為氏。
費俊(1656年-1723年),字慧先、鶻峰,浙江歸安人,清朝福建建寧鎮總兵、左都督。
費淳(1739年-1811年),字雲浦,浙江錢塘人,清朝
工部尚書、
大學士、
兩江總督。嘉慶五年加太子少保,歷官廉潔,嘉慶十三年七十
生辰,賜御書“贊倫錫祉”額,諡文恪。
費伯雄(1800年-1879年),字晉卿,江蘇武進人,清朝著名醫學家。著《醫醇》二十四卷,惜毀於戰亂,同治二年(追憶原書內容重撰,僅得十之二三),易名《
醫醇剩義》四卷;另著《
醫方論》、《
食鑒本草》、《
本草飲食譜》、《食養療法》、《
怪疾奇方》等;子應蘭、孫紹祖、榮祖均傳其業。
費丹旭(1801年-1850年),字子苕,號曉樓,別號環溪生,浙江湖州人,清朝著名畫家。多作群像,精於布置,
人物形象逼真,生動傳神,所繪仕女體態輕盈,婀娜多姿,筆墨松秀,格調淡雅,有《東軒吟詩圖》、《姚燮纖綺圖像》、《果園感舊圖》等傳世,著有《依舊草堂遺稿》等。
費廷厘(1835年-1893年),字雲舫,江蘇
吳江人,清朝翰林院編修,詹事府
右春坊右中允。
近代以來
費承祖(1851年-1914年),字繩甫,江蘇常州人,清朝醫學家。費伯雄之孫,幼承家學,精於臨證,求診者日以百計;中年適居上海。其治虛證別有心得,重視調和胃氣;著有《臨證便覽》,侄
費子彬、孫費繼武均得其傳授,行醫於上海,蜚聲滬上。
費念慈(1855年-1905年),字屺懷,號西蠡,江蘇武進人,清朝翰林院編修。進士出身,官翰林院編修,後以事被劾,放歸,寄居蘇州;費念慈工書,精賞鑒,善詩,著有《歸牧集》,傳於世。
費樹蔚(1883年-1935年),字仲深,號韋齋,又號願梨,清朝秀才出身,信孚銀行董事長。1951年在外甥柳亞子的倡議下編印《費韋齋集》,收集費樹蔚3000餘首。
費耕雨(1896年-1932年),浙江峽石人,中國
昆蟲學先驅、浙江昆蟲局局長。費耕雨精通英、德、日文,出版有多種中外文專著,如《西湖蝶類志》等。為了推動中國昆蟲學事業發展,他曾將自己畢生精心搜羅的昆蟲學專著及期刊轉贈給浙江昆蟲局以建立費耕雨文庫,總數達3000餘冊,價值8000餘元。
費振東(1902年—1975年),江蘇吳江人,
中國新聞、文教工作者、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
費新我(1903年-1992年),浙江湖州人,中國著名書法家。作品有長卷《刺繡圖》、《草原圖》。
費鞏(1905年-1945年),原名福熊,字香曾、寒鐵,江蘇省吳江人,中國著名民主
愛國人士、學者。
費穆(1906年-1951年),字敬廬,號輯止,上海人,中國著名導演。
費青(1907年-1958年),江蘇吳江人,中國著名法律學家。
費驊(1912年-1984年),字之驊,上海松江人,中國著名建築工程學家。抗戰勝利後到台灣,歷任台灣
公共工程局長兼總工程師。1953年任
台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的工業委員會委員。1960年出任交通部次長。1969年出任台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
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副主委等職。
費景漢(1923年-1999年),北京人,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世居北京,1945年獲
燕京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得“
司徒雷登獎”。1969年以後,任
耶魯大學教授,直至1993年退休,改任
榮譽教授。費景漢於1972年當選為
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版著作有《開放性雙元經濟之轉化》、《伴隨著公平的成長:台灣之例》、《勞資比之理論與歷史》、《經濟發展之歷史回顧》、《中國大陸經濟講義》等。
費振剛(1935年-今),遼寧
遼陽人,
北京大學中文系原主任。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歷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編委會委員、秦漢魏晉南北朝分類編寫組副主編。1961年其主編作品《中國文學史》(合作)獲
國家教委優秀教材
特別獎。
費瑛(1961年-今),上海人,中國社會學家,佛學專家。現任中國招商雜誌社社長,
鴻基國際集團的法人。
費俊龍(1965年-今),江蘇崑山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一級
航天員,正師職,
少將軍銜。200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慶祝“
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並為費俊龍頒發了“
航天功勳獎章”和“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航天功勳獎章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