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是中國區域發展從陸域經濟延伸到海洋經濟、積極推進陸海統籌的重大戰略舉措。規劃主體區範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淄博、東營,日照等八市及濱州的無棣、霑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6.4萬平方公里。

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批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標誌著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進入實施階段,也標誌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層面海洋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 主要城市青島煙臺、淄博、威海
  • 涉及領域: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科技文化
  • 提出時間:2009年4月
  • 中央批覆:2011年1月
  • 實施層面:國家級戰略
優勢條件,國家戰略,初步構想,中央批覆,戰略定位,總體規劃,城鎮規劃,地域範圍,基本現狀,發展目標,青島,煙臺,日照,濰坊,威海,東營,濱州,規劃框架,

優勢條件

山東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線長3000多公里,占全國的1/10。擁有海灣200餘處,其中大型優良港灣70餘處,海岸2/3以上為基岩質港灣式海岸,是中國長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預選港址最多的岸段。
此外,山東省海洋科技優勢得天獨厚,是全國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區”,擁有海洋研究、教學機構55所,包括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一大批國內一流的科研、教學機構,1萬多名海洋科技研究員,占全國同類人員的40%以上。
而經過近20年“海上山東”的建設,山東沿海地區已經形成了一系列海洋產業隆起帶,具備很強的承接已開發國家優質產業轉移的產業基礎。
國家戰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國家戰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

國家戰略

初步構想

2009年4月份,胡錦濤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胡錦濤主席在煙臺市調研工作胡錦濤主席在煙臺市調研工作
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中,國家已經在沿海地區確立了“5個流域”的龍頭地位,廣東作為珠江三角洲的龍頭、上海作為長江流域的龍頭、廣西作為大西南地區的龍頭、天津作為環渤海地區的龍頭、遼寧作為東北三省的龍頭。但隨著流域經濟的發展,黃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個便捷的出海通道,由此,中國首個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建造也就確立了山東在黃河流域的龍頭地位,它也將改寫中國區域經濟版圖的格局。

中央批覆

山東省政府2011年1月6日晚間通報,中央人民政府已正式批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標誌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青島將被培育成國家級中心城市,成為山東省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城市。
據山東省政府介紹,1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2011〕1號檔案批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第一個獲批的國家發展戰略,也是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 山東省政府表示,《規劃》的批覆實施,是中國區域發展從陸域經濟延伸到海洋經濟、積極推進陸海統籌的重大戰略舉措,標誌著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依據《規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區、國家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全國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山東半島建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山東半島建設
根據《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15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陸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海洋經濟對外開放格局不斷完善,率先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經濟發達、產業結構最佳化、人與自然和諧的藍色經濟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山東省政府表示,在新形勢下,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有利於拓展國民經濟發展空間,維護國家戰略安全;有利於加速形成新的經濟成長極,完善我國沿海整體經濟布局;有利於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提高海洋經濟國際合作水平,深化我國沿海開放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山東省政府介紹,國務院指出,建設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關係到我國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和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全局,各有關方面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密切合作,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共同推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又好又快發展。
國務院要求,《規劃》實施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突出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最佳化海洋經濟結構,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海洋科教支撐能力,創新體制機制,推動海陸聯動發展,推進海洋綜合管理,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經濟改革發展示範區和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成長極。

戰略定位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經濟引擎、環渤海經濟圈南部隆起帶、貫通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經濟區的樞紐、中日韓自由貿易先行區。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要遵循海陸統籌、海洋開發與保護並重、集中集約用海和綜合配套改革的原則,爭取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
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經濟引擎
黃河流域跨九省區,陸域總面積占全國37%,區域人口占全國31%。但在我國一系列空間發展戰略中,黃河流域尚無東中西一體化的發展戰略,仍是全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空白地帶。
而黃河流域經濟發展之所以滯後於長江、珠江流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實行海陸統籌、海洋帶動、協調發展,致使流域內陸各省區對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不夠活躍,延緩了經濟的增長。
隨著藍色經濟區的提出,西起伊寧、拉薩,東至青島、日照的兩條高速鐵路幹線將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三大戰略貫穿一體,為黃河流域內陸各省區打開了東出大海的門戶,也為整個流域經濟的開放架起橋樑並填補國家空間發展戰略的空白,成為我國新的經濟成長極與增長軸。
環渤海經濟圈的南部隆起帶
環渤海經濟圈,指以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中東部。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河北的曹妃甸工業區、河北天津濱海新區遼東半島的“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均已被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布局,而作為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山東半島海岸線長度占到整個環渤海經濟圈海岸線總長50%以上,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提出,對加強與環渤海各省市區的合作,使山東半島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新的增長極,拉動我國腹地的經濟發展將發揮巨大作用。
聯貫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經濟區的紐帶
在我國規劃的鐵路“五縱五橫”中,山東處於東部沿海“一縱”的中樞地帶,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藍色經濟區的建設將有利於這兩大區域經濟板塊之間的融合互動、一體發展。
藍色國土進入戰略視野
山東作為國內重要的沿海省份,海洋經濟在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賦予了我們齊魯學人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鄭貴斌強調,藍色經濟代表著世界經濟未來發展的希望,作為海洋大國中的海洋大省,無論在海洋經濟理論研究,還是海洋經濟建設方面,山東都理應有所建樹。“沒有超前的理論研究成果,不可能有前瞻性的國家戰略,中國要想建設海洋強國同樣也就無從談起。作為齊魯學術界的領軍團隊,在洶湧澎湃的藍色浪潮面前,山東社科院責無旁貸。”
據導報記者了解,山東省社會科學院一直活躍在國內藍色經濟區學術研究前沿。在鄭貴斌和他的同仁們眼中,藍色國土與陸地唇齒相依,都是中華民族賴以生息繁衍的不可分割的載體。但是以往的經濟學術研究和官方的戰略考量中,海陸兩種國土資料通常是被分割開來的。經過多年的研究,山東社科院提出的藍色經濟戰略顛覆性地實現了這一思維死角的突破,率先提出了“海陸統籌”和“海陸聯動”的構想,並通過山東藍區建設的實踐成果,在國內經濟學術界達成了共識。
“3年來,我們欣慰地看到,省內諸多海洋產業價值鏈的布局充分遵循了這一思路,取得了不菲的社會效益、科技效益和生態效益,初步實現了山東海洋產業的升級革命,為山東經濟發展加裝了新的引擎。”鄭貴斌說。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王遠鴻表示,以山東社科院為代表的山東學術界,得近水樓台之便,在海洋經濟文化建設領域捷足先登,多年來進行了多維度的理論探索,在充分吸收和融合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實現了多方位的理論突破,尤其是“海陸統籌”和“海陸聯動”等理念,創造性地解決了長期困擾沿海地區海洋經濟發展的實踐困局和理論局限。
“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國際上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告別10%左右的高速發展期,進入7%至7.5%之間的中速發展期,國內學術界乃至官方似乎也已經有了接受了這一論斷的心理準備。”王運鴻分析說,在投資和外貿出口均已被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對刺激經濟重回高速發展狀態收效甚微的背景下,國家除了考慮在陸地上面向非洲和拉美國家和地區開拓市場外,面向海洋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呼聲正逐漸進入主流話語體系。
經濟發展新引擎
或許是山東人天賦的低調品格使然,《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3年多,雖然成績斐然,卻很少在媒體上高調示人。
“山東近幾年取得的海洋經濟建設成就已經不能用一個簡單的‘大’字來概括。”與會的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魏立民對導報記者表示。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海洋經濟研究團隊之一的學術帶頭人,魏立民近年來遍訪世界各海洋經濟大國及國內各沿海省份,關於山東藍色經濟發展的成果,他自認為有足夠的發言權。
他說,目前山東的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藍色經濟園區均取得了驕人的階段性成果,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新引進過億元項目38個;煙臺東部海洋經濟新區金山港區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養馬島整體開發等項目加快推進;濰坊濱海海洋經濟新區累計完成投資1800多億元,新引進項目95個;威海南海海洋經濟新區引進了一批世界500強企業,90個過億元的項目落地;中德生態園成為全國首家綜合標準化示範園區,已引進青島德國中心及體驗館等20個新興產業項目;日照國際海洋城將建成全國首箇中國-新加坡合作的海洋經濟園區。藍區著力培育的現代海洋產業,如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海洋化工、海水養殖等產業,規模均居全國首位。其中海洋生物醫藥產值已經占全國四成,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和生產能力領先全國,海水淡化、脫硫、冷卻利用也走在全國前列,青島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工程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即將開工的渤海灣隧道工程更是世界級工程。
可以想見,一旦海洋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對中國經濟趨勢的評價,勢必將有新的結論。

總體規劃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包括9大核心區,分為主體區和核心區,其中主體區為沿海36個縣市區的陸域及毗鄰海域。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為9個集中集約用海區,分別是:丁字灣海上新城、濰坊海上新城、海州灣重化工業集聚區、前島機械製造業集聚區、龍口灣海洋裝備製造業集聚區、濱州海洋化工業集聚區、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萊州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東營石油產業集聚區。每個集中集約用海區都是一個海洋或臨海具體特色產業集聚區。
初步測算,2020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9大核心區總投資約1.4萬億元,集中集約利用海陸總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9大核心區可用海域面積約2200平方公里),其中近岸陸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塗用海180平方公里,相關聯的開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當於在海上再造一個陸域大縣,從而大大擴展山東省的發展空間,搭建獨具優勢的海陸統籌新平台、承載人口和產業轉移的新平台、對外開放的新平台、科技創新的新平台。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除1個總體規劃外,還有15個省直部門分別編制海洋能源、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海洋生物產業發展、海洋裝備製造業、臨港重化工業發展、鹽化工及海洋化工產業發展、信息服務、現代海洋漁業發展、生態環保、對外開放、園區發展、交通運輸發展、海洋工程建築業發展、海洋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水利發展、土地開發利用、海底礦產勘探開發開採輸送加工等專項、城鎮體系建設、教育事業發展、科技事業發展、衛生事業發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事業發展、海洋文化旅遊業發展等25個專項規劃。
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企業轉型升級壓力加大,向海洋要效益,成為許多產業的選擇。陸上企業“下海”,涉海企業多元化經營,要效益的同時不能丟掉海洋資源保護的意識。

城鎮規劃

作為空間支撐基礎,城鎮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東省建設廳組織的一個研討會在濟南召開,研討會的中心議題是把脈新鮮出爐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體系規劃。在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規劃藍圖中,半島藍色經濟區內青島、煙臺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據各自區位優勢、區域產業布局等因素,確定了各自未來的發展方向。

地域範圍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體系規劃範圍南起日照市,北至濱州市,包括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淄博、日照、東營和濱州七市以及臨沂市莒南、濟寧市梁山、德州市樂陵、慶雲四縣市的全部行政範圍。

基本現狀

2008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共有城鎮467個,城鎮化水平5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城鎮分布呈現膠東地區密集,兩翼相對稀疏的空間特徵。

發展目標

在這份規劃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的發展目標被明確為:面向日韓開拓國際市場,拓展廣大西部內陸腹地。其中,青島將被培育成國家級中心城市,成為山東省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城市;煙臺、威海、日照、濰坊、東營和濱州等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將被強化,成為藍色經濟區發展的重要戰略節點;在地域空間上將形成青島—濰坊—日照、煙臺—威海、東營—濱州三個城鎮組群。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形成以三個城鎮組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鎮相結合,空間布局合理,城鎮職能協調的沿海城鎮帶。
城鎮發展目標城鎮發展目標

青島

依據區域產業布局、城鎮發展現狀等因素,經濟區域內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確定了未來主要發展方向和區域定位。到2020年作為龍頭城市,青島將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區域經濟中心、現代化服務中心、文化中心,國家海洋科研及海洋產業開發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化製造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家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港,國際濱海旅遊度假勝地。

煙臺

將成為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和港口城市、區域性金融、貿易、服務中心,全國重要的旅遊度假勝地。

日照

將藉助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和魯南城市帶出海門戶,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臨海產業基地。

濰坊

城市職能將重點傾斜海洋化工以及現代製造業。

威海

威海將被打造成為中韓經濟帶的橋頭堡。

東營

東營以石油化工為基礎,成為我省重要的工業城市,以及具有生態特色的中心城市。

濱州

濱州則要成為魯北地區機械製造、紡織、印染為主的現代產業基地和工商中心。

規劃框架

丁字灣海上新城
發展重點是海岸整治、濕地修復、遊艇產業、房地產產業、海洋高新科技產業。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濰坊海上新城
發展重點是海洋化工業、臨港先進制造業、綠色能源產業、房地產業、海上機場等。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海州灣重化工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巨大型港口、鋼鐵工業、石化工業、國際物流業。功能定位是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門戶、臨海重化工業集聚區。
丁字形產業布局丁字形產業布局
前島機械製造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海岸整治、濕地修復、機械裝備製造業、濱海旅遊業、海洋高科技產業。功能定位是以機械製造為主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龍口灣海洋裝備製造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臨港化工業、能源產業、物流業。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裝備製造為主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濱州海洋化工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海洋化工業、海上風電產業、中小船舶製造業、物流業。功能定位是濟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灣南岸海洋化工產業集聚區。
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海洋裝備製造、海洋精密儀器、海洋藥物等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定位是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
萊州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鹽及鹽化工業、海上風能產業。功能定位是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東營石油產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我國最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後方配套設施區、海洋石油產業、商務貿易業。功能定位是將東營城區東展,建設臨海石油產業集聚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