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俄語:Эвенки,舊稱通古斯或索倫)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民族,主要居住於俄羅斯西伯利亞以及中國內蒙古黑龍江兩省區,蒙古國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國被稱為埃文基人

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民族自稱,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

鄂溫克民族的語言文化具有獨特性,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北語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溫克人多數使用本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鄂溫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農民則廣泛使用漢文。

鄂溫克人是從遊牧發展到定居的,從事畜牧業生產方式的人群。他們的傳統文化具有極大的豐富性,最為突出的是服飾文化知飲食文化。

基本介紹

名稱,歷史,族源,唐宋元時期,明清時期,近現代時期,人口,數量,分布,分支,經濟,文化,語言文字,氏族制度,民族服飾,宗教信仰,文學,交通,狩獵,馴鹿,藝術,音樂,舞蹈,建築,手工藝,造型藝術,習俗,飲食,禮儀,節日,婚喪嫁娶,天文曆法,

名稱

“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民族自稱,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歷史上,由於居住地域的關係,鄂溫克人對大興安嶺一帶的大山林,包括外興安嶺至阿瑪扎爾河、勒拿河上游等地域統稱“額格都烏日”或“額格登”(鄂溫克語意“大山”)。另外還有一種說法:“鄂溫克”的意思是“下山的人們”或“住在南山坡的人們”。上述兩種解釋都說明鄂溫克人是大山林中的狩獵民族。而隨著歷史的發展,有一部分走出山林遷居草原和河谷平原地帶,有一部分依舊留在山林。“鄂溫克”這一稱呼,反映了鄂溫克族與山林有著密切聯繫的古老歷史和生活。
由於歷史上的遷徙而形成的居住地域的不同,不同地區的鄂溫克人曾被其他民族分別稱為“索倫”、“通古斯”和“雅庫特”。
“索倫”這一稱呼,早在天聰八年(1634年)的《清太宗實錄》中就有記載。在相當的歷史時期,被稱為“索倫”的不僅包括鄂溫克族,而且也包括達斡爾族和鄂倫春族。以後,其他民族逐漸從“索倫”中分別出來,“索倫”便成為僅對鄂溫克族的稱呼。到本世紀50年代初期,被稱為“索倫”的鄂溫克族,是指居住在今鄂溫克旗、阿榮旗、扎蘭屯市、莫力達瓦旗和鄂倫春旗等地的鄂溫克人,他們占鄂溫克族總人口的大多數。
“通古斯”,主要是對居住在陳旗的鄂溫克人的稱呼。在鄂溫克旗的錫尼河流域也有一部分被稱為“通古斯”的鄂溫克人。
“雅庫特”,是對額左旗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鄂溫克人的稱呼。這部分鄂溫克人因曾在勒拿河流域與講突厥語的雅庫特人相鄰而居,而被誤稱為“雅庫特”。
歷史上,儘管不同地區的鄂溫克族有著被其他民族的不同稱呼,但他們都自稱為“鄂溫克”,是統一的鄂溫克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經過調查了解,根據鄂溫克族人民的意願,於1958年決定將“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的稱呼取消,統一稱為鄂溫克族,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

歷史

族源

鄂溫克族族源由於資料較少,學術界說法不一。主要有室韋說及靺鞨安居骨部說。
1983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鄂溫克族簡史》認為,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貝加爾湖和貝加爾湖沿岸地區。
據考古發掘,在色楞格河左岸上班斯克村對面的佛凡諾夫山上發現一個人體骨骼,其衣服上帶著數十個閃閃發光的貝殼制的圓環,圓環所在位置與鄂溫克人胸前所戴串珠以及薩滿巫師的法衣上綴飾的貝殼圓環的位置完全一樣。此外,還發現死者的一些白玉制的大圓環,與17至18世紀鄂溫克人古代服裝上的圓環毫無差別。由此證明,最遲在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人的祖先已居住在貝加爾湖一帶。
在鄂溫克族的傳說中,認為他們的故鄉是勒拿河,勒拿河很寬,連啄木鳥也飛不過去。說勒拿河一帶有“拉穆”湖(即貝加爾湖),有八條大河流入湖中。湖的周圍有很高的山,鄂溫克人的祖先是從“拉穆”湖周圍的高山上起源的。另一個傳說,說鄂溫克人的故鄉是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

唐宋元時期

北魏時期的室韋,特別是其中的北室韋、缽室韋以及唐朝的鞠部,與鄂溫克族的族源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也與中原王朝保持著往來關係。據史書記載,北室韋、缽室韋以“射獵為務,食肉衣皮,鑿冰沒水中而網魚鱉”,用樺樹皮蓋屋,使用滑雪板,實行風葬等習俗,正是鄂溫克族早期生活的寫照。唐朝在後貝加爾地區設立幽陵都督府管轄撥野古、鞠部。遼朝建立以後,其疆域北至外興安嶺,西北至貝加爾湖地區,曾設立室韋大王府和節度使節制這一廣大區域內的民眾,從而將鄂溫克族先民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金朝的上京道蒲與路,轄境北達外興安嶺“火魯火疃”(溝城之意)謀克,其統治範圍已延伸到鄂溫克族祖先的世居之地。
元代史籍把居住在貝加爾湖以東、廣大黑龍江流域的鄂溫克、鄂倫春、蒙古等族都稱作“林木中百姓”。他們以射獵為業,衣獸皮,住樺皮屋,飼養馴鹿,使用名叫“察納”的滑雪板往來於山林之中,處於原始的漁獵經濟時代。1207年,成吉思汗派長子朮赤征伐林木中的百姓。1235年,窩闊台汗在黑龍江上游地區設開元路、河寧路,以統轄林木中的百姓。

明清時期

1480年,明軍占領元朝的嶺北行省所在地和林,並在外貝加爾湖以及黑龍江流域先後設定卜魯丹河衛、乞塔河衛等衛所,管轄當地民眾。在明代的文獻中,鄂溫克人被稱為“北山野人”或“野人女真”。
明末清初的鄂溫克族共分為三大部分:其一是居住於由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一帶的索倫部,這是鄂溫克人當中人數最多的一部分。有杜拉爾、敖拉、墨爾迪勒、卜喇穆、塗克冬、納哈他等幾個大氏族。他們與達斡爾人雜居,在黑龍江中游北岸建立了不少木城和村屯,其酋長是博木博果爾。其二是索倫別部,是貝加爾湖以東赤塔河一帶的“使馬部”,又稱“喀木尼堪”(布里亞特蒙古人的稱呼,意思是內部非常團結的人)或“納米雅爾”或“那妹他”,共有舊納米雅爾、新納米雅爾、托空窩兒等15個氏族,其氏族首領有根特木爾等。其三是“使鹿部”,分布於貝加爾湖以西,勒拿河支流威呂河和維提姆河一帶。共有12個大氏族,酋長是葉雷、舍爾特庫等。
鄂溫克族鄂溫克族
1633-1634年間,滿族統治者取代明朝對“索倫部”的統治。1635年又征服了貝加爾湖地區的“喀穆尼堪”;1639-1640年最後統一了貝加爾湖以東的索倫部地區。
清朝將鄂溫克族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選拔了佐領等官職,每年向清朝納貢貂皮。17世紀中葉以後,由於沙俄的侵略,清朝將鄂溫克族遷到了大興安嶺地區嫩江流域居住。1732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1600多名鄂溫克族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駐守邊防。這部分人便是後鄂溫克族自治旗的鄂溫克族。
17世紀中葉,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激起了鄂溫克等各族人民的無比憤怒和堅決抵抗。1651年,沙俄匪徒侵占黑龍江上游鄂溫克族聚居區,鄂溫克族人民奮起英勇反抗,他們用弓箭向火器犀利的沙俄侵略者展開了堅決的鬥爭。1664年,鄂溫克族與當地蒙古族居民圍攻了盤踞在尼布楚的沙皇匪徒,沉重地打擊了沙俄侵略者。

近現代時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中國東北地區。鄂溫克族人民進行了英勇鬥爭。他們參加抗日聯軍,用各種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抗日戰爭勝利後,鄂溫克族青年知識分子積極參加革命,各地民眾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還參加了遼瀋戰役、解放西南的戰鬥。
1957年統一民族名稱為鄂溫克,1958年8月1日日成立鄂溫克族自治旗

人口

數量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鄂溫克族人口數為30875人。

分布

鄂溫克族是跨越中國、俄羅斯居住的跨界民族。在俄羅斯境內曾被稱為通古斯人,現定名為埃文基族,約有5萬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區。
鄂溫克族自治旗政區圖鄂溫克族自治旗政區圖
中國鄂溫克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其他散居在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左旗、莫力達瓦旗、阿榮旗、扎蘭屯市和黑龍江省訥河縣等地。多與蒙古、達斡爾、漢、鄂倫春等民族交錯雜居。
鄂溫克族鄉

分支

中國境內的鄂溫克人有3個分支:索倫部、通古斯部和鄂溫克使鹿部。

經濟

由於鄂溫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聚居於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族占本族人口的半數以上,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住蒙古包,過遊牧生活。早在17世紀末,鄂溫克族已處於由原始社會末期向階階社會過渡的階段。
長期以來,鄂溫克族始終沿襲“逐水草而居”的生產生活方式。畜牧業是鄂溫克人的傳統產業之一,生活在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多把牧業作為主業。
直到鄂溫克族自治旗等自治機構建立後,他們才逐漸走上了“以牧為主,農業、半農半獵、馴鹿飼養、地方工業和鄉鎮企業”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經濟振興之路,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經濟發展類型。
農業同樣是鄂溫克人從事的傳統產業之一,黑龍江省訥河市的興旺鄂溫克民族鄉、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杜拉爾等多個鄂溫克民族鄉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

文化

語言文字

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鄂溫克語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溫克人多數使用本民族語言,使用人口2萬多。沒有本民族的文字,牧區通用蒙古文、漢文,農業區和林區通用漢文。歷史上,鄂溫克人曾學習使用過滿文,近代有些人學習和掌握了日語和俄語。
鄂溫克語有18個輔音,9個元音,皆分長短。元音和諧體較嚴整。基本語序為主語在前賓語在後。體詞有數、格、領屬等語法範疇。80%以上的詞為多音節,表示狩獵、畜牧、地貌、植物等方面的辭彙較豐富。
鄂溫克人講話時,經常使用手勢,以強調語氣。在日常生活中,用口語形式對話。因為鄂溫克語是沒有文字的語言,所以生活中的清規戒律無法用文字固定下來,只好用說教的形式指導後人。薩滿教的薩滿語言相對深奧一些,從現在的眼光看,積澱了古老的辭彙。今天聽來是很費勁的,似有漢語中的文言或詩的意味。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鄂溫克人普遍掌握了漢語、蒙語,有很多漢語和蒙語的辭彙進入鄂溫克語中。

氏族制度

鄂溫克人的氏族組織,叫“哈拉”。同一哈拉的人,都有血緣關係,具有共同的祖先和姓氏。鄂溫克人一般以河名、山名、人名或居住地名稱命名自己的氏族,因此,每一個哈拉都有固定的名稱,其氏族名稱又都具有一定的含義。例如,“杜拉爾”(在河旁居住的人)、“塗克冬”(在禿山底下居住的人)、“納哈他”(在山南坡居住的人)。同一氏族的人,有共同的祖先神,稱作“舍窩刻”或“敖教爾”。氏族內部成員,嚴格禁止互相通婚。民國時期,由於受戶籍制度及漢文化影響,靠山區和農業區的許多氏族簡化了姓氏。如,“杜拉爾”氏族簡稱為杜,“塗克冬”氏族簡稱為塗或戴,“納哈他”氏族簡稱為那等。
《鄂溫克族風采》 陳玉先《鄂溫克族風采》 陳玉先
每一個氏族都有自己的首領,稱作“哈拉達”。哈拉達通過氏族成員民主選舉的方式而產生,其任職時間沒有統一規定。如果哈拉達辦事不公正,可以由氏族成員大會罷免。哈拉達有權召集氏族成員在指定地點開會,商討和處理氏族內部的重要事務。同時,哈拉達也有權處理氏族內部的糾紛,有權處罰違反氏族習慣法的人。
在鄂溫克族的氏族組織之上,還存在著部落。因此,清代的鄂溫克人又可以分為若干個部落。由同一部落的各氏族長組成部落長老議事會,選舉部落酋長。鄂溫克人的部落同樣以地名、河名、山名而命名。例如,阿倫部落就是住在阿倫河流域的鄂溫克人,由“杜拉爾”、“塗克冬”、“納哈他”三個氏族組成;“根千”即是居住在格尼河的鄂溫克人,有“塗克冬”、“納哈他”、“卡爾他基爾”三大氏族。
由於遷徙和人口繁衍等因素的影響,鄂溫克人的氏族又分化出若干個大家族,鄂溫克語稱其為“毛哄”。“毛哄”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之上的父系家族公社,通常由同一父系祖先十代以內的子孫組成。

民族服飾

鄂溫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皮製為多。用狍皮、(犭+罕)皮、鹿皮、羊皮等製作冬季長袍、褲子、套褲、靴子、帽子、手套、襪子等。婦女的衣袍以布制的為主,在農區衣袍要鑲邊襯裡,穿長袍時外面罩長、短坎肩。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婦女穿連衣裙,衣領較大,加白、黑、紅色領邊。前面對襟。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婦女冬夏都穿連衣裙、上身較窄,下身裙部多褶寬大。已婚婦女的衣袖上縫有一寸來寬的彩布繞袖、穿有彩色布鑲邊的坎肩。男子的帽子呈圓錐形。頂部有紅纓穗,多以藍布為面,夏季為單布帽,冬帽用羔皮、水獺皮或猞猁皮製作。鄂溫克人的皮手套多種多樣,其中5指手套縫有美麗圖案,很是精製。用狍、(犭+罕)腿皮做的靴子,美觀、防潮、輕便、耐磨,適於在山林雪地上行走。
民族服裝民族服裝

宗教信仰

過去,鄂溫克族多信薩滿教,牧區的居民同時信喇嘛教。1945年前還保留有動物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殘餘,部分氏族以鳥類和熊等為圖騰崇拜對象。各氏族或大家族有巫師“薩滿”,多由頭人(酋長)擔任。
鄂溫克族——圖騰鄂溫克族——圖騰

文學

鄂溫克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學藝術。他們的民間文學包括神話、傳說、故事、敘事詩、諺語、謎語等。其中傳達著古代鄂溫克人的信仰觀念、歷史秩事、理性思維,蘊含了人們嚮往美好、追求進取的情感。

交通

馴鹿曾是鄂溫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

狩獵

鄂溫克人在長期的狩獵實踐中,積累了豐富多樣的狩獵技術和經驗。除了用獵槍獵外,還採用圍獵、陷阱、槍扎、箭射、犬捉、夾子、網套、藥毒、藥炸等各種捕獵方法。而狩獵知識和經驗的傳授,早在鄂溫克人的孩童時代就已開始,孩子從小就隨大人出獵,12歲便可試槍,隨父兄狩獵,先學打灰鼠,再學打大獸。到十六七歲時便可單獨狩獵了,到青年時多數已成為優秀獵手。鄂溫克獵民發明製作了滑雪板作交通工具,並用來追趕各種野獸。他們還發明製作舟船。最初他們用五米多長的粗大原木刳木為舟,可乘1—2人。後來,他們利用樺樹皮製造樺皮船,可乘3個人。

馴鹿

鄂溫克人飼養馴鹿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很早以前,他們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獵,捉住了6隻野生鹿仔帶回飼養,久而久之發展成了今天人工飼養的馴鹿。據有關專家考證,鄂溫克人飼養鹿可追溯到漢朝以前,《梁書》中關於“養鹿如養牛”的記載指的就是這裡飼養馴鹿的北方民族。由於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馴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後消失,惟獨在鄂溫克獵民中得以延續。
馴鹿馴鹿
狩獵為生的鄂溫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和保護馴鹿,將它們視為吉祥、幸福、進取的象徵,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徵。因此,馴鹿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富有代表性。同時,鄂溫克人將馴鹿確定為鄂溫克族的吉祥物。

藝術

音樂

鄂溫克族喜歡唱歌。他們的民歌曲調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氣息。其特點是即景生情,即興填詞。有很多歌曲是他們用同個曲調,在不同場合填上不同的詞,來吐露心中的喜怒哀樂。那悠揚奔放的旋律,表現了生活在森林中和草原上的鄂溫克人寬闊的胸懷、質樸的性格。他們的民歌,既是歌,也是詩,都是通過唱來表達的,有長有短,有幾行的,也有幾十行的。短的大部分是抒情歌,較的叫故事歌。

舞蹈

鄂溫克族喜歡跳舞步簡單、生動活潑的集體舞,大多數通過婦女舞蹈來表現鄂溫克族的生產和生活。主要有“阿罕拜”、“愛達哈喜楞舞”、“哲輝冷舞”。
鄂溫克族人崇尚天鵝,以天鵝為圖騰。天鵝舞是鄂溫克族的民間舞蹈,鄂溫克語叫作“斡日切”。婦女們閒暇時喜歡模仿天鵝的各種姿態,自娛而舞,逐漸演變成一種固定的舞蹈--天鵝舞。

建築

鄂溫克族人在森林中沒有固定的住所,“撮羅子”是他們的傳統民居。“撮羅子”,鄂溫克語叫“希欏柱”,它的外形如同鄂倫春族的“斜人柱”,高約3米,直徑約4米,是一種圓錐形建築物,實際上是用松木桿搭成的圓形窩棚,也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帳篷。“撮羅子”的遮蓋物隨季節變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樺樹皮,冬季則用麂、鹿皮包裹。鄂溫克族人雖無固定住所,卻有固定建築,那就是他們的倉庫。他們的倉庫極為奇特:先將相鄰的兩棵大樹砍去樹梢,作為柱子,然後用木頭壘成一間懸空的倉庫,地上斜豎一根砍有階梯的木柱為梯。倉庫中存放食品、獵物、衣服、用具等,他們從不上鎖,其他獵人可任意取用,事後如數歸還即可。
鄂溫克族的氈包鄂溫克族的氈包
牧區主要的住房是“蒙古包”,圓形。夏天以葦子、柳條或樺皮圍蓋。冬季,窮苦人家仍以葦子為包蓋,富裕人家則以氈子圍蓋。
靠近山區的貧困人家住的是矮小、潮濕的“馬架子”(土坯蓋成)。

手工藝

鄂溫克族婦女擅長刺繡、雕刻、剪紙等工藝。圖樣多取材於生產、生活,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過遊獵生活的鄂溫克人,善於用樺皮和蘑菇為原料,用刀和剪子刻剪成各種飛禽走獸,如汗、鹿、鴨子等,作兒童玩具,還善於在器皿上刻繪美麗的花卉圖案。鄂溫克族民間還有不少的剪紙藝人,他們能用紙剪成各種動物,形象逼真、美觀,栩栩如生。他們供奉的各種神像,都是用樺皮剪成的小人模型塗色而成。
鄂溫克族——手工藝品鄂溫克族——手工藝品
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樺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稱之為“樺皮文化”。其打獵、捕魚、擠奶用的製品很多都是用樺皮製作的。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撮羅子”、籬笆、皮般。甚至人死後裹屍都用樺皮製作。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像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各種樺樹皮製品,尤其是樺樹皮容器,除了輕便實用外,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一般婦女從七八歲開始學習世代相傳的雕刻、壓印、繪畫、拼貼等手藝,逐步產生了鑽研技藝的熱情,對器皿用具進行美術創作。圖樣多源於生產、生活之中,有花草、樹木、山峰、蟲魚、石崖等模仿自然構圖,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鄂溫克族樺皮製品鄂溫克族樺皮製品

造型藝術

鄂溫克族的傳統造型藝術非常有特色。他們用樺樹皮製作的盒、桶、碗、盆、箱、挎包等生產生活用品有幾十種,而且在樺樹皮上面刻、鏤、繪各種幾何紋、花草紋、動物紋圖案,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水平。雕刻藝術可分為骨刻、木刻等。刺繡的技法有平繡、鎖繡、額繡補花等,所用色彩醒目誇張,圖案有雲卷紋、幾何紋、花草、動物、人物等,多姿多彩。此外,鄂溫克族還有繪畫、剪紙等副詞藝術,並湧現出許多著名的民間藝人。

習俗

飲食

居住在北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的鄂溫克族,完全以肉類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達犴肉、鹿肉、熊肉、野豬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飛龍、野雞、烏雞、魚類等,食用方法也與牧區略有不同,其中罕達犴、鹿、狍子的肝、腎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則要煮食。
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奶茶,不僅以奶茶為飲料,也常把奶茶加工成優酪乳和奶製品。主要奶製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乾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麵包或點心上食用。
鄂溫克族傳統炊餐用具別具特色,有用罕達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達犴筋縫製的鹿皮盛糧口袋,樺木、皮製的各種碗、碟等。如今瓷、鋁、鐵、塑膠製品已廣為使用。
鄂溫克族吃飯時,全家人圍繞火堆席地而坐,在三角架上吊著鐵鍋,將捕獲的駝鹿或其它獵物切成肉塊,放入沸滾的鍋里涮著吃。涮出的獸肉多掛著縷縷血絲,半生半熟。人們認為這樣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容易吸收。
剩餘的大量獸肉,鄂溫克人晾曬成肉干和肉條,貯存起來慢慢吃,外出狩獵時,把它裝在鹿包兜里當乾糧。
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過去每戶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來只羊和兩頭牛。冬季到來之前是鄂溫克族大量宰殺牲畜儲存肉類的季節。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腸、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魚類多用來清燉,清燉魚時只加野蔥和鹽,講究原湯原味。 鄂溫克族很少食用蔬菜,僅僅採集一些野蔥,做成鹹菜,作為小菜佐餐。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食漸被麵食如:麵條、烙餅饅頭等所代替。
鄂溫克族——習俗鄂溫克族——習俗
飲料以奶茶為主,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麵茶、肉茶。製作的方法是在燒開茶水後,先濾去茶葉(一般都用磚茶)然後放入少量的炒稷子米和鹽,適量地對入鮮奶,燒開後即成奶茶。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麵茶、肉茶,麵茶即將炒稷子米搗成面經油鍋炒後加入奶茶;肉茶即把熟肉切成碎塊加入奶茶。

禮儀

鄂溫克族人敬火如神,在喝酒、吃肉前,先要向火里扔一塊肉、灑上一杯酒,然後才能進食。
舉行結婚儀式時,新婚夫婦要敬火神。
鄂溫克族人對火還有許多禁忌,比如不許用帶尖的鐵器捅火,不許用水潑火,不許向火里扔髒東西,不許女人從火上跨過,不能用腳踩火等等。

節日

每年5月22日的“米闊魯節”是鄂溫克族民間傳統節日,流傳在內蒙古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當中。這天,人們要舉行賽馬、套馬比賽,還要給當年產的羊羔剪耳朵,作為記號。按照傳統習慣,老人要送給後輩人母羊羔,祝福他們今後羊群如雲、生活幸福,還要設宴款待親朋 好友,宣布他們當年幼畜的數字。
“奧米那楞”會,是牧區盛大的宗教活動和娛樂節日,一般都在8月舉行。
此外,“敖包”會也是牧區比較大的宗教節日。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婚喪嫁娶

鄂溫克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點,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間進行,同一氏族內禁止通婚。他們也與蒙古、鄂倫春、達斡爾等族通婚。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中尚保有“逃婚”習俗,互戀的青年男女決定結婚日期後,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搭的“撮羅子”里,由候在此處的老婦把姑娘八根小辮改梳成兩根,即成為合法的婚姻。人死後,以前曾行天葬(即風葬),後因受鄰近民族的影響,多改土葬。

天文曆法

各地區的鄂溫克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民間對於時間、距離、度量衡、方向、預測年成、氣候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套方法。
鄂溫克人主要靠太陽和星星來計時。白天按“天剛亮”、“太陽出來”、“太陽到西南”、“太陽要落了”等來計時。冬天夜裡主要觀測星星而將夜分成三段時間:“三星出來”、“三星偏西”、“三星要落”。狩獵地區的鄂溫克人,把太陽正南時叫“找狍子的時間”,太陽剛出時叫“打犴鹿的時間”,太陽偏西南叫“吃飯的時間”。
鄂溫克主要是以星位和太陽的位置為準判定方向,如北斗七星出自東北方向,三星出自東南方向,曉星(超魯朋)在早晨放亮前出自東南方;還有天河是東北—西南的一條寬線,四季方位不變。日、月是從東方出來,獵區把“日出的方向”稱東,“日落的方向”稱西,“中年太陽的方向”稱南,“太陽到不了的方向”稱北。
傳統觀測天氣的方法,主要依據方向、節氣及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從東南方向下雨,一定是大雨;從西北颳風時,不會下雨。從西北開始下雪。太陽和月亮的周圍出現光圈,是變天的預兆,將會颳風、下雪或下雨。一定下得多。夏季白蝶多,冬季多雪。夏季小鼠洞多,冬季少雪。清明這天颳風,春天必有大風。清明下雪,春季要降大雪。
預測年景好壞,是在陰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天亮之前看南斗星和月亮的位置。月亮在南斗星的左上邊,認為來年要澇;月亮在南斗星的右上邊,來年要旱;月亮在南斗星的中間或下邊時,一定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