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

陰曆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曆法發展衍變過程中,二十四節氣的出現用於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形成了農曆漢歷)。雖然,陰曆、農曆都俗稱古歷漢歷夏曆舊曆,不過陰曆和農曆(漢歷)是有區別的,傳統上使用的夏曆(漢歷)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古歷"、漢歷、"黃曆"、"夏曆"和"舊曆"等。

陰曆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陰曆
  • 外文名:lunar calendar 
  • 隸屬:曆法
  • 又稱:太陰曆,月亮歷
  • 俗稱:農曆
發展,曆法,陰陽曆,算法,太陰曆,區別關係,

發展

從曆法的發展史來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國家如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最初都是用陰曆的。因為月亮的盈虧朔望周期非常明顯,所以把29天或30天稱為一個月,把12個月稱為一年,便成為古老國家最初的年曆。但是陰曆一月之長,即月亮繞地球周期約為29天半;而太陽年一年之長,即地球繞日的周期約為365天又四分之一日。如以12個月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與太陽年相差幾乎11天。過10多年,就有6月降霜下雪、臘月揮扇出汗、冬夏倒置的毛病。古代國家農業慢慢地發展以後,就發現純粹用陰曆曆法、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農業節候配合不上,為了解決這陰、陽曆的矛盾,古代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是放棄陰曆月亮盈虧作為計算月份方法,而以太陽回歸年即365又四分之一天為一年,把年分為12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4年一閏。這是公元前46年西洋羅馬所採取的辦法。另一辦法是找出陽曆年的日數和陰曆月的日數兩者之間的最低公倍數,這就是我國古代顓頊曆的十九年七閏的辦法。因為陰曆的235個月的日數卻等於19個陽曆年的日數。據日本天文學家新城新藏的考據,十九年七閏的辦法是我國春秋時代已經套用的。我們古代從早的顓頊曆以及漢朝太初曆四分曆統是依照此法安排的。但這一安排雖可以調和陰陽曆,不至於冬夏倒置,但平年354天,閏年384天,一年中節氣仍然可以相差一個月,對於農業操作安排上仍然不夠精密,所以到了戰國末年又建立二十四節氣,和陰曆相輔而行。到了東漢時代又發現一節一氣尚有15天多的間隔,才又創立一年七十二候。這是我們舊曆發展的經過。

曆法

陰陽曆

因朔望月較之回歸年易於觀測,遠古的曆法幾乎都是陰曆。因為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個陰曆月只有約三百五十四天,故古人以增置閏月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的曆法自古就是一種陰陽曆。因為每月初一為新月,十五為圓月,易於辨識,使用方便,所以通常稱這種曆法為陰曆。直到今天,由於曆法中有節氣變化,跟農業種植活動密切相關,故“陰曆”在國人尤其是農民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國的傳統曆法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它是陰陽曆。現被叫做“農曆”,這是文革期間所謂除四舊的結果,其實這個叫法也很不妥,它在季節上的日期游移可達一個月,並不是很適宜農業生產。準確說應該叫做“漢歷”。(此稱呼,是根據此歷是漢武帝時議造的這《漢歷》規則,以及清康熙御製《漢歷大全》對此歷的稱呼,而得出的此歷自古就稱為“漢歷”。)漢歷運用了設定閏月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得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曆的成分。這個角度上說,漢歷有了其優勢。它比較好的協調了太陽、月亮的周期,實現了陰陽合一,是世界上科學的天文日曆之一。

算法

陰曆,其計算方法是: 以太陰圓缺一周為一月,歷時29日12小時44分2.8秒,太陰圓缺十二周為一年,歷時354日8小時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個月中,6個單數月份(即1、3、5、7、9、11月)為“大建”,每月為30天; 6個雙數月份(2、4、6、8、10、12月)為“小建”,每月為29天;在逢閏之年,將12月改大月為30天。該歷以30年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為閏年, 不設定閏月,而在12月末置一閏日,閏年為355日,另19年為平年,每年354日。故平均每年為354日8小時48分。按該歷全年實際天數計算,比回歸年約少10日21小時1分,積2.7回歸年相差一月,積32.6回歸年相差一年。該歷對晝夜的計算,以日落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為一日,通常稱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晝在後,構成一天。

太陰曆

人們通過觀察月亮陰晴圓缺的變化,編制了太陰曆。他們規定七天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班,從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別:太陽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我們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就是由此演變過來的。

區別關係

陽曆也就是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這一年叫做閏年,故而閏年的二月有29天。陰曆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按照一般的說法,也沒有平年潤年的區別。
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折中的歷,即是所謂陰陽合曆,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曆(也有人叫它農曆),即是這種陰陽合曆。它跟陰曆一樣,也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以調整四季,夏曆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
“陰曆”又名“太陰曆”,系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再配合地球繞日一周之時數為一年,我國在民國元年前採用此歷,為與現行之歷相對稱,故名之曰“舊曆”。一般人以為陰曆適合於農家,而名之日“農曆”,細究,陰曆和農曆是有區別的。農曆,顧名思義,為指導農業生產的曆法,以二十四節氣來分別。因每月天數不能有奇零,故陰曆一個月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為首,即以朔日為初一日。每年以正月(中氣雨水所在朔望月)的朔日為歲首。
地球繞日一周,即月球繞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個月,僅三百五十四日,與歲實相比較,約餘十一日,積至三年,餘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須置一閏月,尚餘三日或四日,再積二年,共餘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閏月,平均計算,每十九年須置七閏。以有節無氣之月為閏月,有閏月之年為閏年,閏年有十三個月,平年則十二個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