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

月相

月相,天文學術語。(phase of the moon)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相
  • 外文名:phase of the moon
  • 拼音:yue xiang
  • 相關領域:天文學
  • 釋義: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
  • 全名:月亮位相變化
月相定義,月相成因,恆星月與朔望月,月相識別,月相識別,月相變化歌,月相變化規律,月相種類,月相意義,潮汐,照明,宗教,寓意,其他,陰曆與月相,

月相定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裡的圓缺就是指“月相變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月相是指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月相月相

月相成因

月球靠反射陽光發亮,它與太陽相對位置不同(黃經差),便會呈現出各種形狀。
:如圖所示,在位置1,日月黃經差為0°,這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與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故地面上無法見到,這就是朔,這一天為農曆的初一
上弦月:月球繼續朝前旋轉,到了農曆初七、八,也就是圖中的位置3,黃經差為90°,太陽落山,月球已經在頭頂,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這時被太陽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給你看到,稱之為“上弦月”。
新月新月
滿月: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月球轉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圖中的位置5,黃經差為180°。這時地球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對著地球,此時我們看到的是滿月,或稱之為“望”。由於月球正好在太陽的對面故太陽在西邊落下,月球則從東邊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陽又從東邊上升了,一輪明月整夜可見。
下弦月:滿月以後,月球升起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遲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農曆二十三,也就是圖中的位置7,黃經差270°。滿月虧去了一半,這時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現於東半天空中,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時候,月球又將旋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在日出之前不久,殘月才又由東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開始新的循環。

恆星月與朔望月

日、地、月大致在同一直線上時,正是在地球上月圓之時.自此時開始,月球相對於恆星繞地球運轉360°,這段時長約27.3天,被看作月亮的運動周期,因這個周角是相對恆星來說的,所以對應周期叫作恆星月.這段時間內地球繞太陽公轉也要移動一段距離,此時日、地、月有一定夾角,日、地、月大致共線還有一段時間,大致再過2.2天月球隨地球一起運轉到達新的位置,終於再次出現三星大致共線,方始再次出現地球上的月圓.於是對於地球來說,月相變化才算是完成了一個周期,再次出現朔望,所以這個周期叫做一個朔望月,時長大致是27.32天+2.21天=29.53天.故朔望月時間比恆星月長.朔望月繞地球為360°+360°×29.53/365.24=389.11°,而一個恆星月的計算便大約為29.53×360° / 389.11 °= 27.32天.
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面(白道面)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之間有5度夾角,因此新月或滿月時月地日之間往往並非完全是一條直線。當月地日之間完全是一條直線時就可以觀察到日蝕(新月時)或月蝕(滿月時)。正是由於這5度的傾斜,每月都有新月和滿月然而並非每月都有月食和日食
另外
它(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個月,即把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的一種曆法。農業氣象學中,它(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就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而在天文學中認為它實際上也是一種陰陽曆

月相識別

月相識別

假設滿月是一個圓形,那么無論月相如何變化,它的上下兩個頂點的連線都一定是這個圓形的直徑(月食的時候月相是不規則的)。當我們看到的月相外邊緣是接近反C字母形狀時,那么這時的月相則是農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當我們看到的月相外邊緣是接近C字母形狀時,那么這時的月相則是農曆十五日以後的月相。

月相變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面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
月相
一個口訣(方便記憶):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意思是:上弦月出現在農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於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東);下弦月出現在農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東(凹的一面朝西),位於東半天空。
附:月相變化圖(註:星空圖上方位為上北下南左東右西。)

月相變化規律

1.農曆每月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相當於“黑月亮”),稱為新月或朔,其視形狀見圖1中A位置。此月相與太陽幾乎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2.新月過後,月球向東繞地球公轉,從而使月球離開地球和太陽中間而向旁邊偏了一些,即月球位於太陽的東邊。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個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鐮刀形,凸面對著西邊的太陽,稱為蛾眉月,其視形狀見圖1中B位置。蛾眉月日出後月出,日落後月落,與太陽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當太陽落山後的一段時間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約在農曆每月初七、初八,由於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成為直角,即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地球上的觀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邊亮,亮面朝西,呈半圓形叫上弦月,其視形狀見圖1中C位置。上弦月約正午月出,黃昏時,它出現在正南天空,假設觀察者位於北半球中緯度,( 下同) 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上半晚可見。
4.約在農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於一半,月相變成月,其視形狀見圖1中D位置。凸月正午後月出,黃昏時在東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後繼續西行,黎明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大半晚可見。
5.農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於地球的兩側。由於白道面與黃道面有一夾角θθ平均值為5°09′)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人們能看到一輪明月,稱為滿月或望,其視形狀見圖1中E位置。滿月在傍晚太陽落山時的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子夜時位於正天空,清晨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過幾天,農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變成凸月,月面朝,其視形狀見圖1中F位置。此時為黃昏後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見。
7.農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對位置再次變成直角,月球在日地連線的西邊90°。這時我們看到月球東半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其視形狀見圖1中G位置。它在子夜時升起在東方地平線上,黎明,日出,時高懸,於南方天空,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
8.再過幾天,農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變成蛾眉月,亮面朝東,其視形狀見圖1中H位置。此時子夜後月出,黃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見。
月球隨後繼續向東運行,又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即A點,月相變為朔。
可見,月相的變化依次為 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滿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殘月→新月。月球由A點經B點→C點→D點→E點→F點→G點→H點,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經歷的時間間隔,即月相變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月相種類

月相是以日月黃經差度數(以下的度數就是日月黃經差值)來算的。農曆每一天的月相都有自己的專門名字,如下表:
農曆日期
月相名
日月黃經差值(度)
初一
新(朔)月
0
初二
既朔月
0——90
初三
娥眉新月
初四
初五
娥眉月
初六
夕月
初七
上弦月
90
初八
初九
九夜月
90——180
初十
宵月
十一
十二
十三
漸盈凸月
十四
小望月
十五
滿(望)月
180
十六
既望月
180——270
十七
立待月
十八
居待月
十九
寢待月
二十
更待月
二十一
漸虧凸月
二十二
下弦月
270
二十三
二十四
有明月
270——360
二十五
二十六
娥眉殘月
二十七
二十八
殘月
二十九
曉月
三十
晦月
以上有四種為主要月相:新月(農曆初一日),上弦(農曆初八左右),滿月(農曆十五日左右),下弦(農曆二十三左右),它們都有明確的發生時刻,是經過精密的軌道計算得出的。

月相意義

潮汐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關係,因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關係,比如在滿月的時候會引起大潮。
潮汐變化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像軍事、旅遊、遠洋航海、海洋漁業、海水養殖,海洋工程、科學實驗及沿岸各種生產活動都要受到潮汐的影響。

照明

因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們夜間活動時必須考慮的,尤其是在邊遠荒蕪的地區。

宗教

和某些宗教活動有關係,特別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中有齋月一說。

寓意

中國自古就有花好月圓的講究,月有陰晴圓缺,而滿月往往代表著圓滿、順利和吉祥的意味。

其他

順便說一下,因地球緯度不同,在南北半球看月相的左右是顛倒的,這個其實也不難理解,如果你在北半球上,倒立拿大頂,看到月亮的情況就是在南半球的樣子,月亮的臉它真會“偷偷的在改變”。

陰曆與月相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分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而在天文學中認為夏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這是由於陰陽曆比傳統的陰曆要額外地增設閏月和節氣、節令類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