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人

通古斯人

通古斯人(Tungusic peoples)作為族群的稱呼最初是雅庫特人(Yakuts)對鄂溫克人(Evenks)的稱呼,現代一般是民間泛指母語屬於滿-通古斯語族的各族群。

“通古斯”一詞來源於通古斯語中的“Donki”,意為“男人”。 有些學者認為這是源自漢語中秦漢時期的“東胡”,因為現代漢語發音的“東胡”,音近於通古斯(Tungus)。朱利葉斯·克拉波特則認為,通古斯(Toŋus)為雅庫特語突厥語借詞,意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古斯人
  • 外文名:Tungusic peoples(俄語тунгус)
  • 名稱由來:東胡或雅庫特人鄂溫克人的稱呼
  • 分布:中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日本海一線
  • 其它稱謂:鄂溫克人
定義,地域分布,

定義

通古斯人分布圖通古斯人分布圖
通古斯族群基本是漁獵民族,最早其實是雅庫特人鄂溫克人的稱呼,生活在中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外東北,以及中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河一帶。他們的語言與東北的滿族語言相近,故這個語言群體被稱為滿-通古斯語族。
滿-通古斯語族是發源於貝加爾湖附近的一個古老的語族,如今屬於這個語族的包括中國境內的滿族錫伯族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及生活在俄羅斯境內的奧羅奇人那乃人(都是赫哲人,即女真人的一支)、烏德蓋人、烏爾奇人、鄂羅克人、涅吉達爾人(鄂溫克別支)、埃文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北部,南起北緯40度,北至北冰洋,西至葉尼塞河,東迄太平洋。人口大約在一千萬左右。
該語族下分為通古斯語支滿語支赫哲語大體介於兩者之間,有時候也單立一個東南語支。滿語支以松花江(亦叫混同江,是不同時代的稱呼)流域為中心分布,其代表是滿族和赫哲,通古斯語支的範圍比較廣泛,分布在黑龍江、勒拿河葉尼塞河三大流域及周邊貝加爾湖勘察加半島等地也有分布,代表是鄂溫克系族群(鄂溫克,鄂倫春,埃文人,涅吉達爾人)。

地域分布

人數第一多的是滿族(舊稱滿洲族),超過一千萬人口。滿族是女真人的後裔,祖先為肅慎,由於同中原王朝聯繫頻繁,所以當時的人認為肅慎與燕、亳同為周王朝的北方領土。滿族發源於東北山林之間,故古代視長白山為民族發祥地。
烏兒蓋人烏兒蓋人
清初,後金軍南征大軍中,有以下各族群(部落)組成: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烏拉,錫箔,瓦兒喀,虎而哈,乃蠻、古里改、恰喀拉,赫哲,卦爾察。
滿族從16世紀開始不斷遷移,清朝入關時絕大多數的八旗官兵及眷屬也“從龍入關”,隨之定居北京。這一系列舉措曾一度使留守東北的八旗兵僅剩下1524人。自19世紀以來逐漸與漢族混居,並擴散至整箇中國大陸。
鄂溫克族主要居住在俄羅斯的埃文基自治區,有三萬人左右。中國的鄂溫克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與大興安嶺,有三萬人左右(2000年),主要是由清朝從索倫抽調人丁守邊時帶入。
通古斯人通古斯人
語言上:
在金代,關內女真人多換用漢語而漢化,依舊留在東北地區的女真人保留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化。
因為從19世紀末開始,由於與漢地人交往加深,導致滿族漢族文化上加深交流,另一方面,統治者處於維護統治的需要,對儒家文化加以扶持。清代末代皇帝溥儀有一定的閱讀滿文的能力,但其日常用語為漢語北京官話,並無滿語的口語能力。滿族的語言在清朝瓦解後逐漸衰落,到上世紀末只有黑龍江部分老人還能夠說滿語,滿語只在學術研究上仍然使用。
錫伯族使用的語言為錫伯語,與滿語相近,兩者可以互通,部分學者認為是同一語言的不同方言。同時,滿族的服飾影響至今(如旗袍長衫馬褂)。滿族的飲食習慣和部分食品又影響了漢族(比如薩其瑪滿漢全席等)。
身著傳統服飾的滿族人身著傳統服飾的滿族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