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家族,功績,記載,
簡介
他繼承部落首領之位時,正是夏桀當政之際,當時,夏朝臣僚大都荒淫無度、奢侈腐朽。一些關心江山社稷、敢於直諫的大臣,或被莫須有的罪名治罪,或被貶官革職。廣大勞動人民遭受的剝削和壓迫越來越嚴重和殘酷,夏王朝的社會矛盾和階級鬥爭日益尖銳。
面對人民民眾日益高漲的反抗情緒,費昌為夏王朝的前途十分擔憂。他再也不能緘默不語了,於是冒著被砍頭的危險,多次向夏桀進諫,勸其儉奢華、輕賦稅,減輕人民的負擔,以緩和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荒淫無道的夏桀不但不聽其勸告,反而認為費昌是在收買人心,圖謀不軌,於是暗中下令將費昌入獄待斬。費昌事先得報,舉家逃到了正在匯集天下英雄,商討滅夏大事的商國。
夏桀統治的後期,夏朝的天下已開始分崩離析,朝廷的政令不通,各路諸侯各自為政,互相侵伐。定居在亳(今河南商丘)地的商湯治政有方,國事興旺。商湯委任賢人伊尹為相,委以國政,征服了與商為敵的部落葛(今河南寧陵北),並先後滅掉了韋(今河南滑縣)、顧(今河南范縣)兩個諸侯,又滅了昆吾氏(今河南濮陽縣),開始舉兵西向,準備與夏桀爭奪天下。費昌就是在這種形勢之下,避難逃到了正處於旭日東升之勢的商國。
家族
注:昌曾、昌祖、昌父分別代表費昌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因為這三個人在史籍中沒有記載其名,在此僅用稱謂代替。
功績
從商湯開國直至商朝第九代王太戊帝,費昌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其子孫後代,“或在中國,或在夷狄”,遍布於九州之地。費昌之子中衍,為帝太戊御,中衍受知遇之恩,屢建功勳。大戊大喜,又將王女嫁給其為妻。。其孫名中潏,任商朝西戎(今甘肅省)守土官。中潏有子蜚廉,蜚廉善跑,惡來力大如牛,父子二人頗得商紂王的器重。紂王憑藉蜚廉父子二人之力,坐穩王位後,即行暴政,舉國上下怨聲載道。蜚廉知紂王無道,必無善果,於是藉口為紂王尋找神石棺而離開京城,隨後隱居於霍太山(今霍山,又名太岳山,位於山西省霍縣東南)。惡來因為是紂王的貼身護衛統領,故而未能走脫。後來周武王伐紂,惡來盡職而殉身。惡來的後代由蜚廉撫恤養大,逐漸繁衍成日後的秦。蜚廉退隱霍太山後,因而避免了戰爭之禍,並喜添一子,取名季勝。季勝有子名孟增,自幼聰明過人,對商朝的甲骨文造詣頗深,因而“幸於周成王”,被周成王召人宮內,當上了講學的太學士。不久,孟增就得到了周成王的嘉獎,被賜封於皋狼(今山西省與陝西省交界之處的河套地區)。孟增以地名顯貴,被周成王賜名皋狼。皋狼有子名衡父,衡父有子名造父。造父得信於周穆王,並因功受賜趙城(今山西省洪洞縣),他也就是中國趙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