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
三國又叫三國時期,是因為當時天下由“魏、蜀(漢)、吳”三個勢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稱帝,因其姓曹,後世稱之為
曹魏或
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到鹹熙二年(265年)曹奐禪位於司馬炎,享國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個州(長江以北),勢力最為強大。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為表示自己政權合法性國號仍沿用
漢,因其控制範圍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後世稱之為
蜀漢或簡稱
蜀。蜀漢勢力最為弱小,
炎興元年(263)劉禪投降鄧艾,享國43年。建興元年(229),孫權正式稱帝,建立孫氏政權國號吳,因其姓孫,故稱
孫吳,又因其控制揚州、交州、荊州等江東地區,又稱為
東吳。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是184年
黃巾之亂開始。
歷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開始失去政權實體及
群雄割據,形成了三國雛型至曹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
歷史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
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
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斗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
董卓控制朝廷,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
呂布所殺,
李傕、
郭汜控制東漢王朝。地方
州郡長官在反董卓戰爭及後來的相互攻伐中逐漸壯大實力,形成了地方軍閥
割據。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
劉表病亡、荊州不穩之時,征荊州,
劉琮束手投降,寄身荊州的劉備被迫退守
夏口。曹操對
江東虎視眈眈。在劉備謀士
諸葛亮與
孫權謀臣
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其後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
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這就是奠定三國形成局面的
赤壁之戰。
劉備乘勢占據荊州五郡,後分別於建安十九年(214年)和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奪得
益州和漢中,勢力達到了極盛。
曹操於建安十五年(211年)擊破關中馬超、韓遂等部,又命
夏侯淵西征,消滅了
韓遂、
宋建等割據勢力,將
涼州納入“魏”的勢力範圍之內,此後曹操數次南下,孫權亦曾數次北上,雙方均未獲得大的進展。
延康元年(220年)冬,
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
曹魏”。三國正式開始。黃初二年(221年),
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復漢室,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
季漢”。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後不久,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權。222年,被
陸遜敗於
夷陵,蜀漢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孫權於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229年在
武昌(今湖北
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
黃龍元年,史稱“
東吳”。後又遷都
建業,自此三國正式鼎立。
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
劉禪與東吳孫權重新聯盟,並致力恢復國內生產。三國中後期,諸葛亮、
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
三足鼎立的格局。
黃巾之亂
184年,
太平道首領
張角及兄弟
張梁和
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
黃巾之亂,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
漢靈帝派
皇甫嵩、
盧植及
朱雋等率中央軍壓制,又令地方
州郡政府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最後
黃巾軍的主力雖然很快被擊潰,不過餘部仍然散布各地。隨著各地
山賊土匪陸續出現,漢朝的中央軍精疲力竭。
188年漢靈帝採納
劉焉的建議,將負責監察各郡的
刺史賦予兼有地方軍政權力,以加強對各郡的控管,並且將部分刺史升為
州牧,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雖有利於鎮壓各地叛亂,但當朝廷發生內亂後,掌握地方權力的州牧及刺史紛紛割據一方,不再受朝廷
節制。例如
益州牧劉焉割據巴蜀,藉由
五斗米道首領
張魯占領漢中,切斷與朝廷的關係。東漢為解決
黃巾之亂而制定的
州牧制度,在朝廷不斷衰弱下,反而開啟
群雄割據的局面。
188年漢靈帝
駕崩,戚宦之爭又起。宦官
蹇碩等意圖殺害外戚大將軍
何進,改立太子
劉辯弟
陳留王
劉協。
漢少帝劉辯順利繼立後,何進又與袁紹等士大夫企圖去除以
張讓為首的
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進還令
涼州董卓、并州
丁原帶兵增援。宦官們先發制人,在
董卓軍到達洛陽前殺死何進。而
袁紹則以為何進報仇為名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雖然困擾東漢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爭就此終結,卻也方便了率軍入都城的董卓順勢奪取
朝政大權。
董卓亂政
董卓為了奪權,開始剷除反對者,手段殘暴,引起了諸多不滿。他促使
呂布殺死掌管都城禁衛的
丁原奪得軍隊,
袁紹及
曹操等原先掌握過兵權的將領紛紛逃離首都洛陽。最後董卓廢黜並殺死了漢少帝,改立
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190年,
東郡太守
橋瑁詐稱以京師
三公之名向各地發
檄文,陳述董卓的惡行,聯絡各地
州牧、刺史及
太守討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軍加入,
群雄並起,共推袁紹為盟主,史稱“
關東軍”。董卓為了迴避其鋒芒,於是挾持漢獻帝、強遷居民,遷都到長安,並火燒舊都洛陽。其間,關東聯軍只有
孫堅、曹操真正出兵與董卓對戰,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關東軍也隨之解散。此後,群雄紛紛割據一方,互相攻擊。董卓遷都後,自封為
太師,繼續掌控朝政。
192年董卓最後被司徒
王允和部下呂布等合謀刺殺,其族人亦被屠滅殆盡。不久董卓屬下
李傕、
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長安,殺死王允,呂布兵敗逃亡,李傕等人挾持漢獻帝,專政四年。其間涼州
馬騰與
韓遂等也率軍逼近長安。李傕派郭汜、
樊稠及侄子
李利於長平觀擊敗馬騰等人。195年,由於李傕與郭汜等人內部不和,發生內斗,分別挾持
獻帝與大臣,長安陷入一片戰亂。7月,漢獻帝離開長安,開始東歸洛陽。李傕與郭汜等人又聯合起來,追擊獻帝。而後漢獻帝派人與李傕、郭汜講和才停止追擊。196年獻帝輾轉流亡,回到已成廢墟的舊都洛陽,隨後被曹操迎奉到
許都,以漢獻帝脅迫其他諸侯,史稱“挾天子以令諸侯”。隔年,郭汜被自己的部將
伍習殺死。198年,
曹操派裴茂率領
段煨等關中諸將討伐李傕,李傕被誅殺,至此關中初定。
群雄割據
討伐董卓之戰結束後,各地方軍閥對東漢中央政權已不加理會,轉而發展各自的勢力。原董卓部下
張濟因軍中缺糧,途徑荊州南陽掠奪,在攻打穰城時戰死。其軍隊由侄子
張繡繼承後,反被荊州牧
劉表安置在
宛城,聯手抵禦曹操。孫堅在攻打劉表據有的襄陽時戰死,其子
孫策投奔
袁術後向他借兵,帶領
孫堅舊部於196年到199年間在
江東四處征戰。最後孫策獨領江東,與劉表對峙,並等待時機北上
中原。197年袁術於
壽春稱帝,國號“成”,最後被曹操及劉備攻滅。194年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子
劉璋接任,與漢中的張魯決裂,兩方對峙。
馬騰、
韓遂等人則於
涼州、雍州一帶各自發展勢力。
公孫瓚擊敗
劉虞後雄踞
幽州,最後被袁紹滅亡。東遷的
呂布先是奪取曹操的
兗州,被擊敗後先附劉備,接著奪其領地
徐州,最後被曹操於
下邳抓獲處死。
劉備繼任病故的
陶謙成為徐州牧,但先後因呂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不得不依附河北袁紹,後又逃到
汝南試圖建立勢力。
此時期各勢力中成績最突出的是袁紹與曹操,袁紹先用計占據
韓馥的
冀州,繼而打敗
田楷、
臧洪、公孫瓚等人,掌握青、冀、幽、並四州,雄霸河北,氣勢強勁。曹操四處征戰,收編黃巾軍餘部男女老少約十萬人,擇其精銳組成了著名的“
青州軍”,幾經轉折,控制了兗州。曹操奉立東逃的獻帝於許昌後,藉由朝廷
名義來討伐各地群雄;先後破袁術、滅呂布、降張繡、逐劉備。勢力發展成兗、豫、徐三州、部分司隸、雍州等中原地區。由於袁曹雙方的勢力持續壯大,最後發生了決戰。公元200年曹操通過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又通過幾年時間,消滅了袁紹三個兒子
袁譚、
袁熙、
袁尚的勢力。通過北征
烏丸以及平定遼東
公孫康,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三足鼎立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
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
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
新野,南下
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
夏口。此時
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
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
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
三國鼎立局面。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
周瑜也向荊州
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
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
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占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222年,
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
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
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
白帝城。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
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263年,魏國丞相司馬昭派
鐘會、
鄧艾、
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
姜維發生拉鋸戰,鐘會被擋於
劍閣前,鄧艾避開姜維大軍的鋒芒,抄
陰平小路直取
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蜀漢被魏所滅。
三分歸晉
265年
司馬昭去世,其子
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司馬炎稱帝後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
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在264年
孫皓即位後,
交州(約今廣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後吳軍意圖奪回但被晉將
毛炅擊敗。269年孫皓以
虞汜、
陶璜及
李勖等人分陸海兩路會師合浦,至271年方奪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屬
郭馬於廣州(約今廣東省及廣西省)叛變,孫皓先後派滕循、
陶浚、陶璜等多方圍剿方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征,
吳國岌岌可危。
東吳重臣
陸凱及陸抗相繼去世後,晉將
羊祜提議伐吳,但遭
賈充反對而作罷。279年西北之亂始平,
王濬、
杜預上書
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
荀勖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十一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伷軍多路並進。280年一月
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
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十五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
疆域
曹魏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
南匈奴、
鮮卑及
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
漢江長江一帶,以
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
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
徐州、
青州、豫州、
冀州、
并州、
幽州、
兗州、
涼州、
雍州、
荊州、揚州。
曹魏於西域設定管轄
海頭的
西域長史和管轄
高昌的
戊己校尉。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荊州牧,將荊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荊州,曹魏原直轄的荊州北部改稱為
郢州。雙方決裂後曹魏復改郢州為荊州。220年至226年,分
隴右置
秦州,最後併入雍州。滅蜀漢後分
益州置
梁州,共增加兩州。
蜀漢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
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
岷江、南中,與羌、氐及
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於益州下設
庲降都督,治
味縣,專轄益州南部。
東吳
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
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後疆域方穩定下來。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
建業、
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
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南達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荊州、揚州、
交州。於226年設定廣州,後併入交州。至264年復設,共增加一州。
行政區劃
州名 | 範圍 |
---|
| 治所譙(qiáo,安徽亳州),所轄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 |
| 治所 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所轄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角 |
| 治所郯(tán, 郯城縣西南,後遷下邳),所轄今魯東南部,江蘇北部及皖東北角 |
| |
| 原為光武帝劉秀所置,後取消。公元194年,李傕把涼州分為涼州和雍州。公元213年,曹操將司州三分一,司州之一便分到雍州 |
| 治所鄗(hào)(河北 柏鄉縣北,後遷鄴城),所轄今冀西南部,後被曹操以冀、青、並、幽四州合為冀州 |
| 治所 歷陽(皖和縣,後遷壽春),所轄今蘇南部、皖中南部,浙、閩、贛三省 |
| 治所 漢壽(湘常德市東,後遷襄陽),所轄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緣 |
| 治所雒(luò,川廣漢市,後 綿竹,再成都),所轄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及鄂、甘各一隅 |
| 包括今天越南北、中部和中國廣西的一部分。東漢交州治番禺,即今廣州,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吳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 |
政治
曹魏
隨著
曹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對北方的統一和
屯田制、
租調製的施行,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產力逐漸恢復。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復的冶鐵業中,
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
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
洛陽、
鄴城、
睢陽都日趨繁華。曹操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製。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稱魏王,建都於
鄴。220年正月,曹操死;十月,曹丕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建元
黃初。
魏建立後不久,大權旁落。曹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
曹爽和
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
三狗及
李勝、
畢軌等人,排斥司馬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司馬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建軍功。238年,他率軍平定
公孫淵,使遼東歸入魏版圖。249年,又乘曹爽奉曹芳出洛陽城謁
高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處死曹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史稱
高平陵事變。後來,司馬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鎮壓了起自淮南的軍事叛亂和其他朝臣的反抗,鞏固了司馬氏的統治。以
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
玄學名士對司馬氏持消極反抗態度,其中的
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
毌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當反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司馬氏趁時立功,於263年出兵滅蜀漢。兩年後,司馬炎以接受
禪讓為名,代魏為晉。
| |
| |
其他武將 | |
文臣謀士 | |
五大謀士 | 郭嘉、荀彧、荀攸(謀主)、賈詡、程昱 |
蜀漢
188年,漢宗室
劉焉出任益州牧。劉焉死,子
劉璋繼任。劉焉、劉璋相繼鎮壓了當地豪強的反抗。207年,
劉備邀
諸葛亮為輔佐,提出“
隆中對”戰略思想。211年劉璋邀請劉備入蜀,使擊保據漢中的
張魯。214年,劉備占據益州;219年進駐漢中,自稱
漢中王。次年,留守荊州的
關羽被
孫權軍襲殺。221年,劉備在成都登基為大漢皇帝,國號漢,建元章武。漢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有戶二十八萬,人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餘。劉備為爭奪已失的荊州三郡,於次年東征孫權,在夷陵被東吳
陸遜擊敗退入蜀,病死
白帝,
劉禪繼位。
諸葛亮輔劉禪,處境困難:
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
朱褒、
越嶲太守高定都回響
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諸葛亮南征,此時
孟獲已代雍闓據郡。當年秋天,諸葛亮敗孟獲,南中平定。諸葛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228年,
諸葛亮開始北伐曹魏。以後三年,諸葛亮又屢次北伐,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果。234年第五次北伐。病死於
五丈原,漢軍撤回,北伐停頓。諸葛亮死後,蔣碗、
費禕等人相繼為相,因循守成而已。258年以後,宦官
黃皓等人擅權,政治腐敗。
姜維北伐,因受到朝廷和宦官掣肘,致使勞而無功。263年,魏攻滅蜀漢,劉禪投降,姜維假投降欲復興漢室,然而失敗被殺,死於
劍閣。劉禪被封為安樂公,蜀漢亡。蜀漢歷二帝,共四十三年。
東吳
孫堅字文台,吳郡
富春人,
孫武後人,
孫策、
孫權之父。少年時,因殺賊有功,被薦為
校尉。黃巾起義時,孫堅率一千五百餘人(據《
三國演義》)隨朱儁到中原鎮壓黃巾,後轉戰於涼州和荊州江南諸郡。
董卓之亂時,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在洛陽意外得到
玉璽。隸屬於袁術。在奉命進攻荊州刺史劉表之時,在峴山被劉表部下黃祖射殺。孫策字伯符,孫堅死後,孫策統領部眾,約於194年向袁術獻玉璽後借三千兵馬離開袁術,開始向江東發展,得
周瑜等人相助,逐
劉繇,降
王朗,殺許貢。196年獻帝遷許都以後,孫策拒袁術而聯曹操,受封為
吳侯。199年,孫策擊破廬江太守劉勛,吞併其部,並取得
豫章郡地。200年孫策出遊打獵,被許貢門客刺殺。孫權字仲謀,孫策死,孫權統眾霸江東。208年孫權由吳徙治京城,籌劃
赤壁之戰,勢力達於荊州;210年吞併
交趾士夑,取得東南半壁。211年孫權徙治
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219年孫權破關羽,占有荊州六郡。
夷陵之戰勝利,限制了蜀漢出峽發展。
229年,孫權稱帝,遷都建業,國號吳。有揚、荊、交三州。有戶五十二萬餘,人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
山越的不寧,一是在
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234年
諸葛恪率軍進攻
丹陽山越,經三年圍困,山越十萬人出山投降,其中四萬
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
編戶。孫權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孫權主要軍事活動在淮南。赤壁之戰後,曹操軍屢攻合肥地區,雙方互有勝負。
東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征戰,孫吳屢以國家
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武將
世襲領兵的制度。同時,江南也出現了像
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僕,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東吳政權的主要支柱。孫權死後吳日趨衰弱,而魏在司馬氏消滅淮南地區三次軍事叛亂後日趨強大。司馬氏以先滅漢後取吳作為國策,而在滅漢、代魏後又忙於
新朝定製,吳政權暫得延續。269年,
羊祜命
王濬在益州籌建水師,並預定攻吳的
軍事方略。279冬,西晉滅吳之戰開始,280三月攻下
石頭城,
孫皓降晉,吳亡。
人口
黃巾之亂後,中原地區發生天災饑荒,例如:“建寧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等紀錄。
董卓掌權後,放縱士兵淫略婦女,剽虜資物。在面對關東軍聯合討伐下,竟然“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以至於民怨載道,人口數大減。
曹操征徐州時,“凡坑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李傕等在關中,“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益州的
劉焉、
劉璋及荊州的
劉表鎮壓叛亂,揚州因為
孫策等人的戰爭,使得人口數都減少。
當時的人民朝三個方向流動:由關中西遷至
涼州或是南遷至
益州、沿
漢水遷移至荊州,各約十萬戶。由中原地區往東北遷移至
冀州或
幽州,再遷至遼東。
鮮卑和
烏桓也因為這波流民而壯大。最後也是最大一股,是由中原地區遷移至
徐州彭城,再南遷至江南地區。當時“是時四方賢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眾”,孫吳立國的基礎即建立在此上。例如:
魯肅、
諸葛瑾、
呂蒙、
張昭及
徐盛等人就是此次南渡的中原士族之一。
自三國鼎立局勢漸漸形成後,人民轉而因統治者或戰爭而被迫遷移。
曹操攻擊張魯時及攻下後,共遷部份的川東漢中居民入關中。曹丕建都洛陽後,遷冀州五萬戶士家以實河南。魏滅蜀後遷蜀人三萬家至洛陽和關中。劉備領有益州,多次遷民於成都平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也遷隴西居民以實漢中。
孫權在早期即擊敗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他建國後為了提升人口數,平定
山越並以其“羸者充戶,強者補兵”,並且騷擾淮南來獲得人口。
根據史料記載,公元263年,
蜀國有1082000人;
魏國有4432881人;公元280年,
吳國有2562000人,總計郡縣編戶人口為7672881人。現代學者考慮到被世家
門閥蔭庇的佃客、部曲還有
屯戶、兵戶、吏戶、逃戶、漏戶、隱戶以及居於
漢地的
少數民族等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群,故認為三國末期約有3000萬人,而
東漢末年自
曹操統一北方後,魏蜀吳三方勢力的戰爭限於局部,如魏蜀交界的
祁山、
秦嶺一帶及魏吳相交的
江淮之間,不再有波及全國並持續多年的戰爭,魏蜀吳又紛紛在其統治境內推行
屯田、興修水利、招徠流民等措施以此恢復社會經濟,人口逐漸開始恢復,至三國初年約有2224萬~2361萬人左右,僅有東漢人口峰值的40%。
軍事
兵制
三國官制、
兵制和
東漢官制、兵制比較相似。曹魏的中央軍,分
中軍和外軍。“‘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220),到黃初年間(220-226)
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
建安以前,曹操集團只是割據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在
官渡之戰打敗
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才漸具國家的規模。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到處征戰,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留部分軍隊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制,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的都督諸軍制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操打敗袁紹占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制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制。國家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
歷代兵制》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
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增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
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定時間,《補三國兵志》說在建安十三年(208)。那時曹操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衛營一成立,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
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
中壘、
中堅、
驍騎、
游擊等新五營,歸
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
北軍的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制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歷代兵制》:“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
四征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同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征四鎮,是指征東將軍、
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
鎮西將軍、鎮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
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高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
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高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
陳傅良說大將軍“位太尉上”。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系統是:
除中軍與外軍,曹魏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
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併。曹操統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
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
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
四夷,內威不軌”。《歷代兵制》:“自納司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藉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歷代兵制》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於州牧,內歸於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後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
曹魏兵制,還有屯田兵值得一提,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
官田出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
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
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
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產單位——一屯。每一屯有
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穫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制研究的範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於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治者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
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於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制,設立在與
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似的兵屯。
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點。蜀漢的中央軍,《歷代兵制》說:“蜀置五軍。其左、
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五軍即前、後、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同時又是宿衛部隊;前、後、左、右四軍略等於曹魏的外軍。蜀漢中央軍置
軍師將軍一至二人,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五軍的
組織系統不完全一樣,中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都護、領軍、典軍各一人;前、後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領軍、典軍各一人;左、右軍有護軍、監軍、都護各一人。史書記載,前、後、左、右軍的統帥分別是
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只有中軍統帥是護軍;而據
王平、
劉敏、
姜維等傳,前、後、左、右四軍又常以護軍或監軍為各自的統帥。因此,前將軍等官號,究竟是護軍的另稱還是進稱,或者是不同時候的
職官,還有待進一步考查。
蜀漢的基層軍隊,有許多不同的稱號。《歷代兵制》:“兵有突將、無前、賨叟、
青羌、散騎、
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劉璋時,三輔流人數萬,收以為兵,號東州兵。”這裡所舉的尚不完全,據
王欣夫《補三國兵志》統計,蜀漢有以下稱號的基層軍隊:
曲長則蜀漢往往有專門的前鋒隊。無前、無當,二者可能同為一支精勇的隊伍。飛軍,以
羌族的一支——青羌為主,分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隊伍。虎騎,精勇的
騎兵隊伍,此外還有散騎、武騎等騎兵隊。白毦,由以白羽毛為飾的少數民族組成。賨叟,由賨人(湘、川一帶的少數民族)組成。此外還有夷兵,由荊州一帶少數民族組成。從這些稱號可以看出,蜀漢政權不僅讓蜀中漢人當兵,而且大量以外族為兵,組成飛軍、青羌、白毦、賨叟、夷兵等外族軍隊。從東州兵的情況還可看出,蜀漢還把外來流民組建成軍隊。
東吳兵制比較雜亂,大體也與魏無異。其軍隊特點,如《歷代兵制》所說:“吳多舟師,營校略異於漢。”東吳立國江南,北有
長江天險,東南有東海、南海,內地多湖泊水澤,多水域的自然條件,尤其是豐富的物產和發達的經濟,決定其水軍強於魏、蜀,以致數次以舟師挫敗來進攻的曹魏大軍。東吳的船隻體積大、數量多,並且有
艨艟、
鬥艦、
樓船、飛雲、蓋海、赤龍、馳馬、長安、大舶、大艑、青龍戰艦、晨鳧等眾多名號。根據《
吳書》的記載,當時能載馬八十匹的還算小船。又根據《晉陽秋》,西晉滅吳時,接收其船隻五千餘艘,其中包括運輸船和戰船,運輸船中,相當大一部分屬於水軍作運輸軍需用。這樣,雖不能得知
東吳水軍船隻的具體數字,但其規模之大則是可以想見的。當時東吳水軍舟師不僅時刻巡守長江天險,而且游弋於遼闊海域。東吳水軍統帥為水軍都督。
東吳的中央軍與曹魏、蜀漢相同,有前、後、左、右、中五軍,軍中將領亦有
護軍、
領軍、
典軍、
軍司馬等。一旦進行戰爭置
大都督總領五軍,各軍置部督等。
戰役
三國戰役 |
---|
戰爭名稱 | 時間/年 | 雙方統帥 | 結果 |
| 184-186 | | 何進依靠眾多地方軍閥擊敗張角 |
| 189-191 | | 董卓遷都長安,盟軍決裂,形成軍閥割據局面 |
| 190 | | 劉表殺孫堅,孫策接任 |
| 192 | | 曹操擊敗黃巾軍,取得兗州 |
| 197-199 | | 第一次戰鬥曹操損失愛子曹昂與愛將典韋,第二次戰鬥取勝 |
| 199 | | 袁紹消滅公孫瓚 |
| 200-201 | | 曹操連連用計,以少勝多,大敗袁紹 |
| 202 | | 匈奴呼廚泉聯合高幹攻略河東,鐘繇聯合馬超大敗高幹等。 |
| 205 | 曹操、袁譚 | 曹操在 華北平原的控制再無人能撼動,袁氏餘部則在追擊下北逃 |
| 208 | | 孫劉聯軍利用風向火攻打敗曹操,奠定三國雛形 |
| 209 | | 雙方各有勝負 |
| 211 | | 曹操利用反間計打敗馬超 |
| 211-214 | | 劉備擊敗敵軍,收馬超,取得益州 |
| 219 | | 黃忠力斬夏侯淵,取得漢中 |
| 219 | | 孫權與曹操聯手擊殺關羽,孫權取得荊州大部 |
| 221-222 | | 陸遜用火計擊敗劉備,劉備不久病死 |
| 222-223 | 曹丕、孫權 | 三次入侵皆未果,吳和魏脫離臣屬關係 |
| 225 | | 諸葛亮採取攻心,使南蠻心服口服 |
| 227-234 | | 共5次,互有勝負,諸葛亮病逝。 |
| 228 | 陸遜、曹休 | 大敗曹休 |
| 238 | 司馬懿、公孫淵 | 遼東地區歸於魏國統治 |
| 244 | 曹爽、費禕 | 攻克漢中失敗 |
| 249-263 | | 互有勝負 |
| 251-258 | 王凌&毌丘儉&諸葛誕、司馬氏 | 後兩次有吳軍參與,司馬氏徹底剷除魏帝勢力 |
| 252 | 諸葛恪、司馬昭 | 魏軍戰敗,諸葛恪聲望達到頂峰 |
| 263 | | 鄧艾鐘會滅蜀 |
| 270 | 陶璜、董元 | 吳軍收復交趾地區,打破西晉三面包圍之勢 |
| 272-274 | | 陸抗以3萬士兵擊潰晉國8萬士兵 |
| 279-280 | | 西晉統一中國 |
經濟
東漢末期,因為天災戰亂,社會受到破壞,使得經濟衰退,大量農地荒廢。部份豪強世族紛紛率領族人,建立
塢堡以自衛。在其周圍從事生產活動後,漸漸成為自給自足的莊園制度。塢堡和莊園制度都影響後來
魏晉南北朝的經濟模式。由於東漢朝廷的崩潰,無人重鑄磨損不堪的銅錢,加上大量私錢出現。到三國鼎立後,新發行的銅錢未能廣泛通行,只好正式以布帛谷栗等實物為主要貨幣。
曹魏
曹魏、蜀漢、孫吳三國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面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曹魏推行
屯田制,組織流民耕種官田。這使得恢復社會秩序,增強曹魏實力。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如233年關中一帶闢建渠道,興修水庫,一舉改造了三千多頃鹽鹼地,所獲使國庫大為充實。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倍增,但
三國食貨志也指出這些水利工程許多缺乏規劃,僅能收短期效果。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今河北邯鄲臨漳縣)、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值得注意的是曹魏一直無法擺脫實物交易的經濟模式,少數幾次的貨幣改革嘗試都以失敗收場,這可能與其國土內缺乏大規模的銅礦礦山作為基礎有關。
蜀漢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214年,劉備入蜀後,巴蜀地區財政混亂,
劉巴提出鑄直百錢,平衡物價,解決問題。當中五銖錢與直百錢並用,為
犍為郡所鑄,從中知道蜀鑄錢不只在一地,而蜀錢終三國一代也一直是蜀國重要的輸出品,甚至連魏國都大量流入跟通行。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
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
左思《
蜀都賦》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所以
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持國家的重要物資。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至蜀漢亡時,官府仍有金、銀各二千斤。首都成都也是當時的商業都市之一。
東吳
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於這裡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力。孫權登位後設定農官,實行
屯田制,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紡織業方面,江南以產麻布出名,
豫章郡(治所在江西省
南昌市)的
雞鳴布名傳千里。
三吳出產“八蠶之綿”,
諸暨、
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
武昌(湖北省
鄂州市)為最發達,孫權曾在開採銅礦,打造兵器。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在造船和鹽業都相當發達,在
海鹽(今浙江
嘉興海鹽)、沙中(今江蘇蘇州常熟)設官員,來管理這兩地的鹽業生產。孫吳在
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設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達遼東。海上貿易亦有所興起,孫吳的商業都市以
建業(江蘇省南京市)、
吳郡(江蘇省
蘇州市)、
番禺(廣東省廣州市附近)為主,其中番禺以國外貿易為主。
文化
學術思想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遊、重品藻,反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操與諸葛亮採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制,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
街亭之戰馬謖違反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
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黑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向玄學的抽象思辨。
經學方面,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晉之世,
王肅繼承父學而注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
鄭玄不同,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當時政治黑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向反動、消沉而無出路。傾向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採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傾向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家作風漸起分化。因晉武帝為王肅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
鄭申王,使王學成為
宗主。
魏晉時期最突出的思想為玄學。其基本教義為《
老子》、《莊子》和《
周易》,合稱三玄。
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在240-248年的醞釀期,以
何晏和王弼為代表。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萬物皆產生於無”。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以
阮籍、嵇康等
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當時政治黑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儒教的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真誠。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權貴。
裴頠對“自然”提出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
郭象進一步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著作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
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
蔡琰、繁欽、路粹、
丁儀、
楊修、荀緯等。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
短歌行》、《步出夏門行》、《
讓縣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
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
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向人生。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
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操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面對現實。當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賢及何晏、
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家那樣執著,持比較沖淡的態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於面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
文心雕龍》提到“正始
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東吳作家有
張紘、薛綜、華覈、
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善。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覈則是孫吳末年作家。蜀漢作家有諸葛亮、郤正、
秦宓、陳壽等。諸葛亮作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
出師表》等。其文彩雖不如他人艷麗,然而內容淺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決心。秦宓所寫的五言詩《遠遊》,是蜀漢流傳下來唯一可靠的詩篇。蜀中亦多有學者為書作注的人,如:
許慈、孟光、
尹默、
李撰等,蜀漢後期有
譙周、郤正都醉心
於文學,譙周更寫下了《仇國論》討論過度征戰的缺點,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達意見的《釋譏》。東漢末年亦有研究纖圖、術數的學者,如:任安、
周舒,之後出現了
周群、
杜瓊等人。
宗教發展
本時期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紛紛尋求宗教慰藉心靈,使得能夠逐漸發展。南中諸夷族的
原始宗教,具有很濃厚的巫風。其性質是神話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點。在西南地區有長遠的歷史,形成早期的原始宗教。
東漢民間流行黃老之學,張角建立的太平道和
張道陵建立的五斗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型,到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角的太平道,在道術方面較重“守一”。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又稱《
太平青領書》。內容龐雜,“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其
社會思想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部分,也有呼籲公平、同情貧苦人民的部分。張角擁有廣大教眾後,於東漢末期率其弟張梁、張寶與部屬
張曼成發起“黃巾之亂”,最後被東漢朝廷擊敗而漸漸式微。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建
五斗米道。該教可能是黃老之學與當地宗教的融合,符文大多源至巴蜀巫術。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教理教義基本相同,事奉黃老之學。張魯使教內“
祭酒”誦習《老子五千文》,《道德經》成為主要經典之一。《
老子想爾注》反映早期道教對《老子五千文》的解釋。經其子
張衡(道教)、其孫張魯的傳播,流行於四川與漢中一帶。張魯投降曹操後,五斗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
藝術
三國在藝術方面,
東吳有很多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時人稱為吳國八絕。有
吳范、劉惇、
趙達、
嚴武、
皇象、
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同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東漢末期動亂不堪,許多畫作被破壞或遺失,造成損失。佛教的發展,開始出現以佛教為題材的繪畫。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盪、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國之前,繪畫主要屬於“百工之苑”的技術性職業,尚未藝術化,在本時期開始出現現實題材的內容,亦是由
禮教宣傳過祖”,作品有《維摩詰圖》、《
釋迦牟尼說法圖》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家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轉移到長江流域。當時有名的畫家有曹不興、吳王
趙夫人,其他擅長繪畫的有
桓范、楊修、魏帝曹髦、
諸葛瞻等人。孫吳曹不興,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運筆而成。其作品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稱,號“曹家樣”。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絕”。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漢末楊修相傳有《西京圖》等畫。曹魏桓范擅長
丹青,魏帝曹髦繪畫人物史實。蜀漢諸葛瞻亦工書畫。
書法藝術興起於東漢末期。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碑文書體方正、氣度莊嚴,少有生趣。孫吳的著名碑刻有《
天發神讖碑》、《
禪國山碑》、《
谷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本時期主要的書法家有
張芝、張昶、
韋誕、
鐘繇及皇象等人。張芝擅章草,並創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
冠軍帖》、《今欲歸帖》等。張昶為張芝季弟,擅長章草與隸書。韋誕總結書法經驗,著有《筆經》。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鐘繇《
宣示表》、《
薦季直表》等作品為楷書經典之作。皇象擅
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
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生產工具
馬鈞擅長機械套用,提升生產量,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
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
漢代的織綾機,使織出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改良漢末
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
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部分
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升拋擊量與速度。
運輸工具
諸葛亮為了方便在山地棧道運輸,發明“
木牛流馬”。其構造歷代文獻有異,學者一般認定為
獨輪車及四輪車,未有確實答案。他發明可以連續發射十箭的
連弩,又稱“元戎”。另外,據說源自諸葛亮設計,用於傳遞信號的
孔明燈,被公認為
熱氣球的始祖;據《事物紀原》載,諸葛亮也最早製造出長槍的原形,長槍最後漸漸取代了長矛。
數學
劉徽為三國時期的數學家,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
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
景元四年(263)著有《九章算術注》,藉由自己的註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後稱《
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天文地理
關於其他技術,天文學方面,有先後擔任孫吳與西晉
太史令的
陳卓。他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
星官體制,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
裴秀的“製圖六體”在
中國地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武器
蒲元擅長鍛鏈鐵器,他在
斜谷(今陝西
眉縣西南)為諸葛亮制刀。其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譽為
神刀。由於孫吳位於江南地區,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蜀漢盛產井鹽,利用當地的天然氣來煮鹽,提升了產能。
醫學研究
華佗,字元化,又名旉,漢未沛國譙縣人。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華佗畫像雕像集萃(20張)”。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他曾用“
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套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青囊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遺蹟。
外交
三國時期各國多與外族互動。東北方面,有
高句麗、
沃沮、
夫余及
三韓、
百濟。魏晉以來天山以北及
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
烏孫、
堅昆、
敕勒、
丁零、
呼揭、
匈奴、
鮮卑及
烏桓等族。202年南匈奴歸附曹操後,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每部立帥長,並派漢人監督。烏桓族長
蹋頓與袁紹結盟,並獲得了單于的封號。鮮卑在東漢末期由
檀石槐統一,屢次入侵東漢,他死後鮮卑分裂為東部、中部及西部鮮卑。西部鮮卑
軻比能重整鮮卑後兩度入侵曹魏,並回響諸葛亮攻魏。235年,曹魏幽州
刺史王雄遣刺客將他暗殺,其勢瓦解。
西部方面,當時河西諸羌和
武都、
陰平的羌族分別歸附曹魏及蜀漢。這兩國相互攻伐時都徵召羌族參加作戰。西南方面,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之亂,降伏
南蠻族長
孟獲,並設定庲降總督管轄。往後雖有叛變發生,但皆不大。
孫權也展開海上的發展,他派使臣
朱應、
康泰泛海到
夷洲、
亶洲補充人口、到遼東、
朝鮮半島、
林邑(今越南南部)、
扶南(今
高棉)和南洋群島等地溝通聯繫,這些都擴大孫吳在海外的影響力。
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吳都建業。
帝王世系
曹魏世系
姓名 | 表字 | 廟號 | (追)諡號 | 封號 | 史稱 | 在位年限 |
---|
| — | — | | — | — | — |
| — | — | 太皇帝 | — | — | — |
| 孟德 | 太祖 | 武皇帝 | 魏王 | | -— |
廟號 | 諡號 | 封號 | 史稱 | 姓名 | 年號 | 在位時間 |
---|
世祖 | 文皇帝 | 魏王 | | | | 220—226 |
烈祖 | 明皇帝 | 平原王 | | | 太和(7) 青龍(5) 景初(3) | 226—239 |
— | — | 齊王 | | | 正始(10) 嘉平(6) | 239—254 |
— | — | 高貴鄉公 | | | 正元(3) 甘露(5) | 254—260 |
— | 元皇帝 | | | | 景元(5) 鹹熙(2) | 260—265 |
蜀漢世系
廟號 | 諡號 | 封號 | 史稱 | 姓名 | 表字 | 使用年號 | 在位年月 |
---|
烈祖 | 昭烈皇帝 | | | | 玄德 | 章武(3) | 221—223 |
仁宗 | | 安樂公 | | | | | 223—263 |
|
2.孝懷皇帝 | | |
|
(表格參考資料)
東吳世系
廟號 | 諡號 | 封號 | 姓名 | 表字 | 生卒及在位年月 | 年號 | 陵寢 | 備註 |
---|
| 孝懿王 | | | | ?-? | — | 高陵 | 孫權追尊 |
始祖 | 武烈皇帝 | | | 文台 | 155-191 | — | 高陵 | 孫權追尊 |
| 桓王 | 吳侯 | | 伯符 | 175-200 | — | — | 孫權追尊 |
太祖 | 大皇帝 | 吳王 | | 仲謀 | 182-222-252 | 黃武222-229 | 蔣陵 | 222年稱吳王; 229年東吳建立 |
黃龍229-231 |
嘉禾232-238 |
赤烏238-251 |
太元251-252 |
神鳳252 |
— | — | | | 子明 | 243-252-258-260 | 建興252-253 | 定陵 | — |
五鳳254-256 |
太平256-258 |
太宗 | 景皇帝 | | | 子烈 | 235-258-264 | 永安258-264 | 宣陵 | — |
世宗 | 文皇帝 | 南陽王 | | 子孝 | 224-253 | — | 明陵 | 孫皓追尊 |
— | — | | | 元宗 | 242-264-280-284 | 元興264-265 | — | — |
甘露265-266 |
寶鼎266-269 |
建衡269-271 |
鳳凰272-274 |
天冊275-276 |
天璽276 |
|
爭議
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實際上,在遼東,有一個與魏、蜀、吳三國性質相同的國家──燕國,該國從190年初成規模,到238年被司馬懿所滅,立國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燕國鮮為人知的開國之主
公孫度,也是一個堪比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亂世梟雄。
公孫度和董卓部將
徐榮是同鄉,在徐榮的力薦下,公孫度得以出任遼東太守。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此時中原混亂不堪,而遼東郡偏居東北,所受影響較小,得以藉機振興。不久,公孫度把遼東郡分為遼西、中遼兩郡,各置太守,他還按照皇家規制設壇於襄平城郊,行郊禮天地之禮,無論車駕、儀仗、服飾都同大漢天子一般無二。
在保境安民的政策指引下,燕國成為亂世中難得的“世外桃源”。200年官渡大戰之時,公孫度拒絕了曹操的拉攏,打算在曹袁兩敗俱傷後進軍許昌。不料天不假年,他於204年去世。此後,其後代
公孫淵周旋於曹魏和東吳之間。
曹魏一直圖謀一統中國。237年,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
毌丘儉進攻燕國,大敗而歸。238年六月,曹魏太尉
司馬懿率大軍進入遼東,公孫淵調數萬步騎兵防守遼隧,沒想到,司馬懿對遼隧只是進行佯攻,而轉軍襲擊燕國都城
襄平城才是目的。燕王公孫淵和全城軍民被圍困城中,八月彈盡糧絕,將軍
楊祚開城投降。公孫淵突圍途中被魏軍斬殺,燕國諸郡全部歸降。至此,燕國成為四國中首個滅亡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