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華夏

威震華夏

威震華夏,漢語辭彙。

拼音:wēi zhèn huá xià

釋義:指氣勢強勁,威力無比,震懾了中原。比喻聲勢和影響極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震華夏
  • 拼音:wēi zhèn huá xià
  • 釋義:震懾了中原
  • 詞性:形容詞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相關連結,

詞目

威震華夏

拼音

wēizhènhuáxià

引證解釋

氣勢強勁,威力無比,震懾了中原
《三國志·關羽傳》: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近聞雲長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操欲遷都以避其鋒。今樊城危急,遣使求救,事定之後,恐有反覆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回:昔關雲長威震華夏,孫權令呂蒙襲取荊州,撫恤將士家屬,因此關公軍勢瓦解,今淮南將士家屬,皆在中原,可急撫恤,更以兵斷其歸路:必有土崩之勢矣。
清平山堂話本》:“李茂威震華夏,唐之功臣,可代李勣之位。”
《續碑傳選集》:“(曾國藩)初平發捻,威震華夏;後乃屈心抑志,忍尤攘詬以濟時艱,可謂難矣。”

相關連結

“華夏”一詞在《三國志·荀彧傳》已經有解釋,是指中原。在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潼關以西被馬超、韓遂、張魯、劉璋等人占有,淮河以南被劉表、劉備、雷緒、梅乾、陳蘭、孫權等人占有,而荀彧則對曹操說:“今華夏已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