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本鎮坐落於淮河中游南岸,背靠流傳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歷史傳說的
八公山,東隔淝水之戰
古戰場與煤城淮南相鄰。S203線、S301線和合阜路三條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本鎮曾為
楚國故都,歷史悠久,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擁有保存完好的
宋代古城牆,
華東地區最大的伊斯蘭
清真寺,佛教報恩寺,楚文化博物館,八公山帝母宮、黌學等,古建築群19處,還有楚王、淮南王等古墓葬,壽春城等
古城遺址。其中,古城牆、
壽春城遺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春鎮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新建的
壽春楚文化博物館藏量相當於全省其他縣級藏量的總和,屬國家一級文化160多件,三級以上文物達6000餘件,其中不乏
楚大鼎、鄂君啟金節、郢爰、越王劍、金棺、銀棺等稀世珍品,郭沫若、
商承祚等專家對這裡的文物都有專釋、專著。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鎮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快發展、富民強鎮”為主題,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諸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個私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食品、紡織、鑄造、建築建材、瓜籽炒貨、服裝加工、農副產品生產批發等一批優勢產業初具規模。其中廷龍瓜籽通過ISO
質量體系認證,並榮獲省級品牌稱號,大救駕、壽州粉皮等特產以其獨特的風味暢銷全國。為了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鎮黨委、政府決定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專門成立了招商引資工作領導組,為前來投資的外商提供全程服務,提供優惠的用地、稅收條件,代辦一切手續。壽春鎮黨委書記張來賓、鎮長洪祖榮代表全鎮人民真誠歡迎各地客商前來洽談合作,投資辦廠。
歷史名人
孫大光,初名世蔚,號四味,曾用名遜、葉兆南。生於民國6年(1917),
壽縣堰口鎮人。16歲參加
革命,戎馬倥傯轉戰南北。建國後,曾任國家交通部部長、地質礦產部部長、中共第十四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孫大光博通文史,酷愛文物收藏,尤其名人名畫。建國後,全家
節衣縮食,精心購藏了一批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成為國內當代知名的文物收藏家。
他在古稀之年,偕夫人經剛回鄉省親,看到家鄉仍很貧窮落後,心情十分沉重。他懷著對故鄉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將其收藏的一部分古代藝術珍品(書畫200多件,文物40餘件,其中一部分為
國家一級文物)捐獻給
安徽省博物館,所得41.2萬元獎金全部獻給家鄉舉辦教育,為堰口國小、
壽縣一中分別建起了教學樓和圖書樓。1997年,他又將第二批捐贈所得的100萬元獎金分別支持堰口鎮和
正陽鎮興辦教育事業。他的義舉在國內產生極大影響,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讚譽。
孫多慈(1921-1975年)女,壽縣人,著名畫家。民國20年(1931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隨
徐悲鴻學畫,同時選修
宗白華的美學課、
胡小石的古詩選和
徐仲年的法語課,學業成績出眾。民國22年學成,先後任教於
浙江省藝術專科學校和省立臨時聯合中學。民國25年與浙江省教育廳長
許紹棣結婚。民國37年任台灣藝術學院教授,後任院長。1975年因患癌症逝於
美國洛杉磯。
民國35年,
中華書局出版她的第一本作品《孫多慈素描集》。次年11月,在
安慶舉辦孫多慈畫展。民國36年在
上海又舉辦個人畫展。1951年後,先後在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國美術學院進修。歷史學家
李則綱評價孫多慈作品說:“孫君的作品,表態的抒寫,具肅穆壯麗之長;動態的描繪,擅深純溫雅之美。於而已敷之外,尤其有一種耐人情志的天才。”
革命先驅薛卓漢
薛卓漢(1898-1931),字雲長,壽縣人,是
安徽省中共黨組織創始人之一。由於受
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青年時代就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是本省早期
學生運動的骨幹。1922年,他加入了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11月加入
中國共產黨。根據黨中央的指示,他與
曹蘊真在家鄉壽縣,建立了我省第一個黨支部——小甸特別支部,直屬中央領導。1924年黨又派他到安慶進行團組織的恢復和黨組織的籌建,為安慶特支(
安徽省委前身)負責人之一。1925年,薛卓漢進廣州
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畢業後回安徽從事革命活動。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他鎮靜如常,帶傷回壽縣從事農民運動,繼續堅持鬥爭。1928年3月4日壽縣第一次黨代會上,當選為第一屆縣委組織委員,1929年當選為團縣委書記。1930年
鄂豫皖蘇區成立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黨派薛卓漢任第一軍政治部副主任。1931年被
張國燾以莫須有罪名殺害,時年33歲。
毛澤東、
周恩來等同志聞訊後,深感痛惜。
旅遊景點
報恩寺
在城內東北隅。舊志說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舊名崇教禪院、
東禪寺,明洪武間改今名。占地總面積1.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宋天聖間建阿育浮圖(塔)。其規模“前有浮圖高數丈,中為殿,殿後為閣,左右為廊,為法堂,為丈室,為鐘鼓樓”。坐北向南,大殿為中進。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大殿遭火毀,今存大殿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準提庵僧際清倡資重修。
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復修大殿時,建毗盧閣於殿後,移山門於中,形成以佛堂、二佛殿、大殿、毗盧閣為一直線序列,三進重院,基礎漸次升高,布局嚴謹,主次分明,為一中國傳統寺院的建築群。
建國後,初設糧站於寺內。毗廬閣作糧庫時漲倒。1956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報恩寺泥塑十八羅漢為省重點保護文物。1962年縣博物館移至寺內,確定了保護範圍,在毗盧閣舊址建單檐硬山仿古殿堂一座,並在其西側建碑廊。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壽縣報恩寺泥塑
十八羅漢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雄寶殿,是供奉佛教
締造者“佛”的大殿,報恩寺的主體建築。建於高1.1米的台基上,面闊5間,進深3間,前出一廊,
重檐歇山頂;殿高10.7米,東西長20.64米,南北寬14.28米;外檐方形石柱,四角內出;額枋上置平板枋,枋上設柱間斗拱;檐牆正面明次間設通隔扇,
雕梁畫棟,莊嚴雄偉。殿內後排砌雙層佛台,上塑大佛像三尊;殿內東西及後檐牆,磚台上設泥塑十八羅漢像(另見“館藏文物”)。
宋塔,即舊說之“阿育浮圖”,因內置“舍利”,亦稱“
舍利塔”,以“舍利”為其精神支柱。原位於寺院正中,在全寺組群中占有重要位置。周回120尺,高150尺,呈八角九級。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塔傾,存三級。釋蓮谷西華曾作短歌述其事。歌曰:“東禪寺前塔,高陵太虛中,天聖四年建,同治元年傾,塔中露石匣,但云熙寧庚戌八月念六日,白骨葬於斯。”今見塔下《地宮壁記》知,塔籌建於宋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
壽春縣尉陳助、壽春縣主簿權知縣事王?、監壽春縣鹽酒稅
朱升3人署名的《地宮壁記》撰於天聖七年歲次己巳閏二月十五日,塔內石匣蓋刻有“天聖九年”字樣,可知塔建成於天聖九年(公元1031)。1977年拆除殘塔所出之石匣,當是同治元年塔傾後移入之匣。匣內有一木胎漆盒,盒記憶體裝有
碎身舍利的銀瓶,銀瓶四周放十個形狀各異、色彩有別的玻璃瓶,瓶內均有舍利。今宋塔雖僅存地宮,但作為勝跡,宋蘇軾“壽州已見白石塔,短棹未轉黃茅崗”,明
楊復“三十里看雲外影,幾千燈照月邊門”的詩句,仍可給人以
遐想。
壽縣孔廟
孔廟又名黌學、學宮、文廟。唐時廟在城東南角,元泰定初,移建西街今址。坐北向南,包今黌學糧站一部分和圖書館、文化館、劇團宿舍、體育場,總面積為2萬平方米,五進重院,建有
明倫堂,敷教坊,大成殿,
崇聖祠,鄉賢祠,節孝坊、祠,廡廊,泮池,欞星門,
奎光閣,“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等坊碑。元馬祖常《壽州孔子廟碑記》曰:“孔子道大,天地日月不可象也,然古之學者入學必祀先聖先師,後世廟孔子以學春秋,天下崇祀孔子,所謂推本其始,而喻之以義也。”孔廟祀
孔子,全廟布局整齊,步步深入,開朗明暢,四通八達,是一所反映儒家觀念的典型古建築。1957年經文物部門普查後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時,欞星門和大成殿內匾額全都毀壞,後又因要改建西大街與城西門成一直線,拆去“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文明坊、文筆亭和大照壁。今僅存“泮宮”、“快睹”、“仰高”三坊和
泮池、戟門、名宦祠、鄉賢祠、明倫堂、奎光閣等清代建築物。奎光閣及泮宮三坊文化價值較高。
奎光閣,又名
魁星樓,奎光樓,位於欞星門東側,其前身是清
康熙間教諭丁濟美所建之“奎神閣”。乾隆丁酉年(公元1777年),知州
張佩芳在祠基上建樓三層,匾曰“奎光”(註:奎,星名。神話謂主宰文章興衰之魁神。其像一手執筆,一手執墨斗,寓意由它點名科舉。故舊時文人學士崇祀
文昌與魁神。張佩芳《奎光樓記》曰:“人之求於此也,其必有得於此也。為士者逐什一之利,則不如裨販一旦。奮志為學,往往獲科名,至爵位,非名易於利,求之甚於利也。學至矣而名不至,於是求之於神。唐試禮部禱於石婆廟,宋試禮部禱於皮場廟,其事誕,其禮無不可知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知州龔式谷鑒於
奎光樓“木石傾?,黝堊削落,岌岌乎旦夕不能保”,又在原址改建為奎光閣。今之閣,大體仍保持龔建奎光閣原貌。閣為三層,木結構:台基至寶瓶高約20米,平面呈6角,底層面闊4米;高與闊自下而上逐層減小;沿內壁設有旋梯,拾階登臨,憑窗俯瞰,極目淮山,萬千氣象,盡收眼底。有古聯鐫於閣門:“欄外
湖山盡氛垢,斗南人物炳英靈。”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重修。清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坍塌,知州趙宗炅重修。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擴建成今規模。殿面闊5間,深3間,
單檐歇山頂。柱間半拱明間三、次間二、盡間一朵。三跳三下七朵重拱,拱口分段挖凹線,兩基拱間距較近,系當時一種變形半拱作法。殿內金柱粗壯,用包鑲法製成。殿體軒昂宏麗,
金碧輝煌。
泮宮坊、快睹坊、仰高坊,系牌樓式柵門,三開間,深一間,保留
脊柱,中置柵門一道。重檐歇山頂,中部突起;檐下設斗拱,中部作半菱體雕飾,兩頭入柱處作月牙形刻線;額枋上復置平板枋。柱間半拱兩朵,三跳無昂七踩重拱並架45斜拱兩片。柱頭斗拱形制相同。
泮池,其半圓弧朝南,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縣司賈之鳳始建,原址在欞星門外。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擴建孔廟時,移建於欞星門與戟門之間,為今池
壽縣古城牆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牆。現存城牆為宋代重築,爾後迭有修葺。城牆周長7147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城有4門,並各有瓮城。其中西瓮門北向出,北瓮門西向出,東城門與瓮門在平面上平行錯置同為東向出,而南城門與瓮門則處於同一中軸線上均為南向出。這種門向的不同設定,既有“禮”的規約,又能根據城池所處的地理環境,匠心獨運,于軍事防禦之外,還能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這也是古城池能完整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明代為了加固城基,於牆外側以條石迭砌一周護城泊岸,古人贊其“若匹練之橫亘也,若生鐵之熔鑄也”。城內北部東、西兩隅各有一泄水涵閘,平時城內積水可由此排出城外。當洪水季節,又可自行關閉涵閘,防止外水倒灌入城。涵額鐫有“金湯鞏固”、“崇墉障流”題名,是對這堅固雄偉的壽州城牆的真實寫照。1991年古城抵禦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圍困,再次顯示了它的特殊功能。望著那高聳的城樓,綿延的城垣,人們覺得這古城仿佛就是一部沉甸甸的歷史巨蓍,她的博大和精深,會令您痴醉留連。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
壽縣古城牆成為第五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壽縣珍珠泉
“珍珠湧泉”作為一方勝景,在明代就被列為“壽陽八景”之一而載入《壽州志》。珍珠泉位於壽縣城北八公山。這裡群峰環抱,佳木蔥鬱。歷史上,文人雅士們經常來此聚賞吟詩賦答。碑文記載說:“習靜者樂木妻 之,而耽情遊覽者亦往來不絕耳。”
珍珠泉,又名咄泉。若在泉邊輕呼,水底便有汩汩泉涌,如串串珍珠跳出水面;若大呼,則“珍珠”涌跳更歡。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喊泉”。到了晚上,月下珍珠泉別具情趣。風清月白,萬簌俱寂,中天玉壺,泉底碧盤。那么這令人奇迷的喊泉是怎么形成的呢?據有關專家初步考察認為喊泉主要是與溶岩地質學、物理聲學、生物學等方面的學科有密切關係。但是,其真正的秘密目前人們還沒有徹底揭開。正因為如此,喊泉作為風景名勝,就具有了更高的遊覽和科考價值。
珍珠泉的水,醇美甘甜,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是煮茶的上品。有記載以來,數百年間晝夜流淌,清明淨澈,從未乾涸。明代壽州御使楊瞻的《珍珠泉》詩說:“塵垢難污潔,珍珠不斷頭”。現在珍珠泉旁還存有前人的石刻對聯:珠泉盡洗貪污氣,淮域長流正義風。表達了人們對象徵美好事物所寄託的情懷。
荀彧墓
荀彧墓位於壽縣大圓盤向東500米處。不過當地人對此墓存在無所知,當地博物館館長透露只因曾挖出過民國時期的一個石碑上書荀彧墓幾字從而懷疑為漢尚書令荀彧墓,而這塊石碑現存與壽縣博物館倉庫中,因無官方考證其真偽所以未在博物館展出。
壽縣大圓盤範圍已城建化,如真有荀彧墓也已被推平。
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征
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
安徽壽縣),不久憂慮而死(關於荀彧的死,史書上還有這樣的說法: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時年五十歲。謚敬侯,其子荀惲嗣,後官至
虎賁中郎將。第二年,曹操進封魏公。”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民風民俗
花鼓燈
花鼓燈是壽縣民間歌舞的一種形式。因主要伴奏
樂器為花鼓,故名花鼓燈。
清光緒年間壽縣地區已有玩燈鬧
元宵的風俗。隨著人們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花鼓燈藝術靠扭扭唱唱,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1946年在本縣
瓦埠湖以西地區,開始出現一些花鼓燈班社演出有故事情節的花鼓燈節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民間歌舞,在全縣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男女老少皆能唱會扭,表達人民歡慶解放的喜悅心情。此後原有的花鼓燈
藝人大都參加了業餘劇團,花鼓燈這一民間
歌舞形式又被搬上了舞台,參加上級舉辦的會、調演,並獲演出獎和創作獎,如花鼓燈《治淮小車》、《送郎上堤》、《
拾棉花》等節目,均獲地區和省的獎勵。
花鼓燈,以舞為主,載歌載舞,以傘把子、鼓架子、小丑和
蘭花(也稱臘花)為主,傘把子手持岔傘(形似傘的道具),以岔傘的交換來指揮舞台上的表演;男角稱鼓架子,女角稱蘭花,他們是整個花鼓燈表演中的主要角色。解放前,蘭花均由男子扮演,戴上假辮子和彩綢做的珠花,
前額紮上頭勒子,上穿彩褂,下穿裙子,粉墨登場。小丑雖不是主要角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表演過程中他相間的穿插一些笑話、快板和
順口溜之類的語言來逗趣,以活躍演出氣氛。
花鼓燈的演出分大花場、小花場兩種形式。大花場是一種集體情緒舞,一般由七至十一人表演,演出時由傘把子引蘭花和鼓架子等進場,在傘把子的帶領下表演各種圖形,如:“單籬笆”、“雙籬笆”、“蛇退殼”、“分箱”、“籬笆糰子”、“相面”、“狗尾圈”、“二龍吐水”等。小花場一般由二至三人表演,演出時鼓架子在鑼鼓的伴奏下邊舞邊上場,舞后口唱花鼓歌,請蘭花下樓(即請蘭花上場表演),觀眾謂之請蘭花。蘭花上場後,兩兩在鑼鼓的伴奏下開始表演。另外,帶故事情節的花鼓燈節目,一般是鼓架子、蘭花和小丑分別扮演角色,在演出中舞唱,相間穿插道白和數板,使花鼓燈這一民間歌舞趨於花鼓戲的
雛形。
花鼓燈表演有空場表演,也有邊走邊演的,行進表演的形式一般都在城市和集鎮大街小巷流動表演。在街上流動演出時,傘把子領頭
打場子,後面緊跟著鼓架子和蘭花,他們邊走邊手舞足蹈。鑼鼓壓陣於後,他們所過之外人們燃放鞭炮相迎,清末和民國期間,有些大戶商號還在門口設盤,用銅板或大錢擺成字(一般都是一些“春”、“壽”、“吉”、“財”之類的吉利字),讓花鼓燈藝人減字拾錢,減一筆畫唱一段,按字即興編唱,唱詞中一般都以讚美這家的商品好,有現代話說就是為這家商號作一次活廣告。字減完後這些大錢和銅板就作為商號給藝人的賞錢。這一活動,多為傘把子來完成。
花鼓燈和其它民間藝術一樣,是人們用來自娛自樂的活動形式,在演出時內容一般比較健康。花鼓燈舞、歌、劇的主要內容多是反映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表現他們相互愛慕,挑追嬉戲和反對封建禮教的故事、傳說等。常演的歌、舞、劇有《團媳婦訴苦》、《懶老婆》、《撲蝶》、《十八里相送》、《遊春》、《火燒蓮花庵》、《丟手巾》、《對花》等。
抬閣肘閣
抬閣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它集造型、
彩扎、雜技、戲劇藝術為一體,熔詩情畫意於一爐。因由人抬著表演,故稱抬閣。
抬閣於清光緒末年在縣城出現。是在肘部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流行於縣城、
正陽關一帶。一般只在大型的燈會和廟會上進行表演。
建國前,抬閣架子是
毛竹扎制而成的。人們以抬閣的大小而分為大架和小架兩種。均為長方形。大架和小架抬閣的扎制方法是一樣的,用八根直徑為12厘米粗的毛竹扎製成一個立體
長方形的底座,長600厘米,寬200厘米,高70厘米。在這個底座上用四根細一點的毛竹紮成
底盤,底盤上用竹子和篾簧扎出假山、廟宇、亭、塔、樹木和花草等。紮好後用彩紙裱糊,再配彩色裝飾畫,然後裝上蠟燭燈籠。底盤糊好後,根據閣上場面、故事情節、人物多少,裝上肘閣架,人物坐在抱芯子上,身著
戲服,做出各類造型和動作。建國後,為了安全起見,抬閣的底座改用木質底座,肘閣架用螺絲固定,其它均同以前。
每一架抬閣需用8—16人抬著表演,抬閣的人身著
彩衣,在樂曲的伴奏下緩慢前進,抬閣上的小演員們,根據各自扮演的不同人物、情節,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動作。抬閣後面緊跟著吹打班,笙、簫、笛、管演奏出各類樂曲。抬閣上面表演的內容大都是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根據《
封神演義》中金光一節,設計的《金光》:
金光聖母站在山頂上,手拿排有花燈的花竿,
蓮花燈上鑲有鏡子,燈光照在鏡子反射出來,金光耀眼,山上亭、塔、廟宇,仙氣繚繞,山下蒼松、翠柏,使觀眾心曠神怡。其代表節目有:《金光》、《水漫金山》、《西遊記》、《西廂記》、《三打白骨精》、《
火焰山》、《觀音送子》、《火燒綿山》、《火燒葫蘆谷》等。
肘閣是我縣民間燈會的又一種獨特形式。燈具主要由鋼鐵打出公芯子和母芯子(卯榫)套合而成,其支柱曲似臂肘,並分為一、二、三棚三種,由一人頂著表演,使燈具高聳空中,名曰肘閣。
在
光緒年間,壽縣就有了肘閣活動,清末民初在縣城和正陽關一帶十分盛行。據
老人回憶說,民國二十年的廟會上出肘閣就有六十架之多。這時人們還在肘閣的基礎上發展了抬閣和穿心閣等相類似的形式。因玩肘閣一類的燈(包括抬閣、穿心閣)耗資較大,故而建國後只有在重大
節日才舉行這類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這類燈會被視為“四舊”而禁止。1976年以後,隨著民間傳統文藝的恢復,肘閣也獲得了新生,重新走上了街頭。在慶祝建國三十五周年的時候,正陽關就有八架肘閣走上街頭,使人們一飽眼福。
肘閣架子是用
鋼鐵鍛造而成,由鐵領衣、轆轤把、抱芯子及掛芯子、坐芯子組合而成。肘閣架了分大架子和小架子兩種。大架子有三棚組成(鐵領衣、轆轤把、抱芯子、拉芯子、坐芯子_;小架子有一棚或二棚組成(鐵領衣、轆轤把、抱芯子和坐芯子)。頂肘閣者,背負鐵領衣,鐵領衣上裝上轆轤把,然後在轆轤把上裝上各類芯子,這就形成了肘閣架子。肘閣架子裝成後形似一棵桃樹,上面紮上
紅花綠葉。
肘閣的表演難度是很大的。頂肘閣都既要身強體壯,又要能夠把握力的
重心和力的平衡。在肘閣架上表演的演員,要求年齡小,身體輕,不然壓力太大頂肘閣者就受不了。在表演時每一架肘閣一般由8—10人組成。頂肘閣者兩人(一人一頂,一人預備替換),肘閣架上的小演員最多不超過4人,其餘的人則手持木杈跟在肘閣的周圍,以防演員不測。肘閣架上的演員均是四、五歲小孩,他(她)們身著戲,扮演烴劇中的各類人物,小演員在肘閣架子上或站,或仰、或臥,而實際上是坐在芯子上或用布帶綁紮在
芯子上,然後裝一支假腿和假手,假腿和假手隨著行進而隨意搖擺,顯得非常逼真,在肘閣架上演員根據不同劇情,做出各種造型來,如在一棚肘閣上,小演員肩挑水桶,名曰“水泊娘娘震四海”;二棚肘閣上兩個小演員分別扮演漁翁和漁翁的女兒,這叫“打漁殺家”;在三棚肘閣上演員在不同的高度分別扮演青蛇、
白蛇和許仙,擺出“斷橋會”的造型來。在各棚肘閣上經常表演的節目有“打櫻桃”、“水泊娘娘震四海”、“
孫悟空”、“打漁殺家”、“對花槍”、“斷橋會”、“猴打金錢豹”、“待月西廂”、“西遊記”、“紅樓夢”等。
肘閣是一種獨特民間藝術形式,集歷史故事、
神話傳奇於一體,熔戲劇、雜技、舞蹈、彩扎藝術於一爐,可謂壽縣民間藝術園地里的一朵奇葩。
特色小吃
八公山豆腐
豆腐起源於安徽的
淮南地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豆腐中質量最好的數淮南八公山一帶,叫做“
八公山豆腐”。這種豆腐採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製而成。當地農民製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民眾歡迎。據明代著名醫學家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
淮南王劉安。”清朝
汪汲的《事物原會》說:西漢古籍有“劉安作豆腐”的記載。劉安是漢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即今壽縣),招賓客,方士數千人,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不想煉丹不成,反以黃豆.鹽滷(又有說石膏)做成豆腐。關於八公山豆腐還有一種傳說:劉安在家煉丹不成,胸中煩悶,外出散心,忽見對面北山下來八位老人,雖須長齊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飛。
劉安大驚,疑是神仙,便求長生不老妙方,老人說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劉安如法炮製,得豆腐。從此,豆腐之法就從八公山下傳播開來。
趙匡胤與“大救駕”
“大救駕”,是古城壽縣獨有的特產,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外層金絲盤繞,內層重油不膩;吃起來酥脆香甜、可口,是馳名省內外的名貴糕點。說起這“大救駕”,還有一段歷史故事呢。相傳,五代時的
周世宗皇帝,下詔征討淮南,命令大將
趙匡胤攻打南唐古壽州(即今壽縣城)趙匡胤率兵幾十萬,把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但一連圍了九個多月,攻取不下。由於長時間作戰,軍中糧草皆缺,將士們靠挖野菜度日,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但趙匡胤軍紀嚴明,士卒們雖餓,對百姓卻秋毫無犯,因此百姓們甚為感動。
軍中將士缺糧多病,趙匡胤自己也是整天飢腸轆轆。一天,趙匡胤正在帳內左思右想沒有辦法,真像年三十晚上盼月亮,眼看就沒有指望了。就在這時帳前士卒稟報:“帳外一老翁求見。”趙匡胤忙說:“快請!”不一會兒,士卒引來一個年約六十多歲的老人,老人手捧一個盒子,倒頭便拜。趙匡胤親切地對老翁說:“老人家,來此有何見教!”老翁說:“聽說
大將軍軍中缺糧,吃不飽,鄉親們願意再湊些面,多做一些。”趙匡胤一聽,忙命左右把盒子呈上來,他打開盒子,就聞到一股香味,拿起來咬一口,酥脆香甜。於是大聲說:“唉呀,真是救駕了!”
將士們吃了這種糕點後,個個精神振作,攻破城池,趙匡胤進了古城。後來趙匡胤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這種糕點從此得名“大救駕”,一直流傳到今。
銀魚
古城賓陽門外的東淝河,縱貫全縣達122公里,中段河床低洼,故水面寬達5公里左右,這裡就是盛產銀魚的瓦埠湖。
銀魚,古稱膾殘,白小,
杜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的詩句即指此魚。頭扁平,體細長,光滑透明,潔白如銀,體長1-2寸,屬天然性魚類。每年三四月間繁殖。在水草叢生的湖灣河口產卵,產卵後母魚即死去,壽命一年。每條能產卵幾千粒,卵化後迅速生長,五月中旬生長成熟,即可捕撈。
瓦埠湖銀魚年產量在20萬斤上下,多出口或運往
北京、合肥和香港等地。
銀魚肉質細嫩,鮮美可口,營養豐富,鮮吃最美。但由於銀魚細嫩,出水便死,如不立即加工暴曬,很快即化成乳汁一樣的水漿。故漁民多出售乾銀魚。銀魚可做炒菜、燴菜、
湯菜等十幾種佳肴。清代曾列為貢品,今人多作饋贈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