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關

正陽關

正陽關別名“淮南古鎮,”是中華八大關之一,其明成化元年六月(公元1465年)在此設立收鈔大關,直屬戶部管理,稱之為“銀正陽”,或“東正陽”。“正陽關”即因此得名。今為正陽關鎮,屬安徽省壽縣,現為安徽省重點建設中心鎮,省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該鎮機構設定齊全,設有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轄18個村,4個居委會,2個水上運輸單位,總人口6.14萬人,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4.2平方公里,非農人口1.8萬人。正陽關歷史地位顯赫,曾經是淮上重鎮,素有“小上海”之稱,在其解放後,大批的商賈,資本家及軍人,前往海外及寶島台灣,今天在美國、加拿大、荷蘭、英國、德國、日本以及港澳台有眾多的老正陽關人,其古鎮人民海外親屬眾多頗為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正陽關
  • 別名:淮南古鎮
  • 行政區類別:副縣級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淮南市
  • 下轄地區:拱辰社區、解阜社區、枸杞社區
  • 政府駐地:正陽關
  • 電話區號:0554
  • 郵政區碼:232281
  • 面積:102.8平方公里
  • 人口:6.5萬
  • 方言:中原官話信蚌片
  • 氣候條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 著名景點:玄帝廟,古城門,鍛造一條街
  • 機場:合肥新橋機場
  • 火車站:淮南站
  • 車牌代碼:皖D
  • 教堂:廣嗣宮巷中段福音堂
歷史,地理坐標,正陽關基督教堂,方言特徵,正陽關交通發達,正陽關人傑地靈,曾經的安徽八大要城,正陽關東門日占時期老照片,正陽關的“三閣”民間藝術,《辭海》解釋,

歷史

正陽關鎮,又名正陽關,系中華名關之一,古稱潁尾,陽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早在東周中期已具雛形。《左傳》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有“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記載,以此計算,正陽關鎮已有2530多年歷史;又據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出版的《壽州志》載“東正陽鎮,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漢昭烈築城屯兵於此”。據此正陽關至今已有1780餘年的築城史。
正陽關在宋代名為“來遠鎮”,是壽州下轄的重要市鎮,南宋時是宋金邊界貿易口岸。
明代,朝廷見河南的正陽縣是收取商人、船民賦稅的好地方,就於明成化元年六月(公元1465年)在此設立收鈔大關,直屬戶部管理,稱之為“銀正陽”,或“東正陽”。“正陽關”即因此得名。
解放前安正鐵路的落馬,既安慶到正陽關的鐵路,直接導致了正陽關的沒落,應水而生應水而落,正陽關在全國八大關中可謂是最命運多舛的一個,也是目前區劃建制為鎮的僅有的一個中華民關,其95年正陽關在任政委書記徐來洲的一聲令下,正陽關原有的歷史遺蹟被拆除殆盡,石條街,古井,古名居均被拆除,今天的正陽關已經傷痕累累,這樣,一年之間中華大地上少了一個完美的千年古鎮,徐來洲應此成了歷史的罪人。今天正陽關的仁人志士,提出正陽關脫離壽縣,改為縣級建制以發展古鎮,建設古鎮。

地理坐標

正陽關地理坐標:東經116°30\',北緯32°24\',地處淮河、潁河淠河三水交匯處,位於淮河南岸,上通沿淮重鎮三河尖,下達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扼守淮、潁、淠三水之咽喉,是淮河中游重要水運樞紐,有“七十二水通正陽之說”。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正陽關得水運之利,擅舟楫之便,商販輻輳,市場繁榮,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貨物集散地。

正陽關基督教堂

壽縣的基督教最早於正陽關,光緒十三年(1887),教士是德國人骨貝德禮。建有福音堂。後被美北長老會懷遠縣總部併吞(基督教派很多),二十世紀初美國基督教占極大多數,從正陽到城關擴大範圍,壽春鎮教區總部在大衛巷。今日正陽關擁有大量虔誠的基督教徒。

方言特徵

方言屬於本省中原官話信蚌片,以山東魯西南方言遺留。語音方面同安徽皖北地區接近,同縣內周邊地區以及壽春鎮的江淮官話差異較大。但由於本地、南、北三面都與說江淮話的地區接壤,故明顯受到附近的江淮官話少量影響。與皖北方言霍邱、潁上、鳳台、淮南接近。整體上,大範圍本縣其他很多地區一樣,由於本地歷史上來自山東魯南的移民較多,無論辭彙還是語音上面都保留了很多山東魯南地區的特點。

正陽關交通發達

正陽關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水路七十二水通正陽,陸路今310省道縱貫全鎮。“舟車四達、物盛人眾”,“戶口殷繁、市廛繞富”,“帆船競至、商賈沓來”,以前曾是鄂、豫、皖三省二十四縣商品集散中心,全國有八個省在正陽關設有會館。古有“鳳城首鎮”之譽(因正陽關古屬鳳陽府),今為皖西著名的商貿重鎮。

正陽關人傑地靈

正陽關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歷代優秀人物輩出,僅在中國近代史上,就曾出現過協助陳獨秀倡導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高語罕;有協助孫中山創建黃埔軍校的我黨早期黨員茅延楨等一批優秀人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優秀人物更是不勝枚舉;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前參贊李忠恕先生為古鎮大碼頭巷人;解放軍31集團軍軍政委張學傑將軍為古鎮南街人;武術家陶子鴻,出生在正陽關的武術世家,一九三三年考入南京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陶先生精通多種拳術,解放後,他把主要精力用在挖掘整理武術遺產方面,其學生在全國各地從事武術教練工作。港著名導演程小東系古鎮南街的人。香港女演員翁美玲系祖籍是正陽關廣嗣宮巷人,美籍華人演員馬修·摩伊(馬修·梅)(Matthew Moy),1984年2月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出生(其母親祖籍為正陽關三元口人)。

曾經的安徽八大要城

正陽關自明代末年到解放前夕的500年間,長期經濟文化繁榮,至解放前城區人口達到5萬多,自民國到解放前夕為安徽八大要城之一,其台灣版本的中國地圖和安徽地圖,正陽關依舊為安徽主要城市之一,1950年安徽省概況,正陽關為八大城之一,為列於合肥和安慶之後,正陽關一個曾經的老八市,今天的近況,實在讓人唏噓。隨著2016年1月4日,壽縣整建制劃歸淮南,正陽關必將重新綻放。正陽關歷史悠久。
正陽關
正陽關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有載於史書的正陽八景(蒼溝舟市、秀澗離筵、劉備古城、董生遺址、邊洲漁會、淮水帆飛、西城春柳、南湖晴光)。現在歷史遺存隨處可見。有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的玄帝廟,有鑄造於明正德7年(公元1512年)的玄天大帝等5尊銅像,有建於清同治5年(公元1866年)的三座古城門,有1929年設立的中央交通站正陽分站舊址,有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等。還有民眾喜聞樂見的抬閣、肘閣、穿心閣等優秀民間藝術。名優特產品有:正陽繡品,肖氏瓜子、成氏麻油、蒿子、蜆子、召鳥 子,淮王魚等,農產品有優質小麥、水稻、大豆等。
1934年正陽關渡口就可以渡貨車,在圖冊中附有一張珍貴的正陽關1934年渡口渡車場景。

正陽關東門日占時期老照片

正陽關在1940年曾被日本倉林部隊占領,攻占前夕在正陽關西門外進行過慘烈空襲,詳細記錄在日本《倉林部隊出征紀實》一書。
日占時期的大東門,攝於1940年。日占時期的大東門,攝於1940年。
正陽關的古城門
淮上古鎮正陽關,雖在歷史上屢遭兵燹和洪水的侵害,但至今仍保存有三座建於大清同治年間的古城門——北門、南門、東門(西門已毀於解放前)。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三座城門的內外門額上均鐫有古人的題字,字型或雍容端莊或遒勁蒼潤,非但含義深刻、意味雋永,而且還是難得一見的書法珍品。正陽關原有民築土圩以御洪水,清同治五年(1866年)壽州知州施照,在土圩舊址上“改築城垣……,城周圍七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計四里三分。女牆一千三百七十垛”。城設四門,上有城樓,城門內外均有石刻題額。
東門內額題字:朝陽;外額題字:熙宇春台。朝陽:即東方初升的太陽,此題字寓意人們對正陽寄予無限美好的希望,願正陽就像東方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蒸蒸日上。熙宇春台,此典故出自老子《道德經》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用今天的話說,眾人興高采烈,好像去參加豐盛的筵席,又像是在溫暖的春天裡登上高台眺望美景,一派和諧景象。“熙宇春台”意為人們登上東門,心情就如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裡登上高台眺望美景那樣舒暢。這樣既指東門的高大,又指其四周風景怡人,是眾人遊玩的好去處。
南門內額題字:解阜;外額題字:淮南古鎮。“解阜”出於舜帝《南風歌》,據《史記》樂書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南風歌云:“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意為做官者要為百姓排憂解難,減輕百姓負擔,增加百姓收入,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淮南古鎮,意指正陽關是淮南國的古鎮,言其歷史之悠久也。據《史記·黥布列傳》載,漢高祖三年,九江王黥布歸漢,“四年七月(即公元前203年7月),立布為淮南王”,壽春為淮南王國地,正陽關當然也歸淮南國管轄,故有“淮南古鎮”之稱。
西門原內額題字:西映長庚;原外額題字:淮流管鑰。西映長庚,語出《詩經》小雅-大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長庚即金星,亦名太白、啟明,昏見為長庚,旦見為啟明。“西映長庚”意為:黃昏時節,長庚星伴隨著夕陽的餘輝一道映照在西門上,主要講述是夕陽西下時的西門美景。淮流管鑰:正陽關是淮河水運重要樞紐,七十二水通正陽,東可至揚州,西可入桐柏,北通潁阜,南溯大別山。“淮流管鑰”意為西門就像是淮河上一把能控制淮水流量的鑰匙,言西門對淮河水運的重要性,是扼守淮、潁、淠三水之咽喉。在抗日戰爭時期,從淮南過來的一條日本鬼子炮艇,從淮河上向城門樓猛烈轟擊,炸垮了西門。
北門內額題字為“拱辰”,外額題字為“鳳城首鎮”,“拱辰”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章,“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意為做官從政者,要以“官德”為先,以德服人,這樣百姓就會像眾星環繞北斗那樣,團結在你的周圍,從而獲得百姓的信任和擁護。晉潘安仁《籍田賦》有“若湛露之晞朝陽,似眾星之拱北辰也”句。鳳城首鎮,意為正陽關為鳳陽府內第一大鎮。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為擴大家鄉鳳陽府的管轄範圍,曾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將壽州劃入鳳陽府。據明嘉靖壽州志云:“明興,高皇帝為壽春府,尋改壽州隸鳳陽府”。正陽屬壽州,幫正陽亦屬鳳陽府。又因正陽關“七十二水通正陽”,得水運之利,擅舟揖之便,商販輻輳,是淮河中游重要物資集散地,自明代成化元年設立收鈔關以來,一直是淮河中游的商貿大鎮,有“淮南第一鎮”之譽,故有“鳳城首鎮”之說。
由此可見,正陽關城門門額題字大部分出自《道德經》、《詩經》、《論語》、《史記》等典籍,含義雋永,確實值得遊人駐足品味三思。正陽城牆於1940年被國民黨桂系部隊拆除,東、南、北三座城門仍保存至今。正陽的古城門讓人特別油生懷古的幽思。
正陽古城門正陽古城門

正陽關的“三閣”民間藝術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繁榮的商貿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其中最能體現正陽關民間藝術魅力,也最具代表性的當推被譽為“沿淮民間藝術三絕”的 “抬閣”、“肘閣”和“穿心閣”。據正陽關上了年紀的多位老人回憶說: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是明、清時期中原地區的山西、河南經皖北地區的阜陽,沿潁河流域傳入正陽關。當時正陽關已是舟楫繁忙、物阜民豐的商品集散地和淮河中游的經濟重鎮。有廟宇七十二座,江西、浙江、山西、河南等十五省在此設立會館,英、俄、法等國派人在此傳教行醫,人口最多時近八萬。尤其是交通運輸業十分發達,有客貨碼頭多處,碼頭搬運工人近千人。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二月十九迎水寺等廟會都要玩燈。燈會的組織者是占有碼頭的八大“籮行頭”(又稱“腳行”),由他們出面組織並籌集玩燈的資金,玩燈時每行出幾燈,加在一起就是一個熱鬧的燈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抬閣”、“肘閣”、“穿心閣”。這種傳統的藝術形式需要有強壯體魄方能表演,深受碼頭工人的喜愛,他們或抬或頂或扛,爭相展示男子的陽剛之氣,因而在碼頭工人中深深紮下了根。每逢燈會,客商雲集,客棧、旅店半月前就被預訂一空。
“抬閣”,原名“抬歌”,歷史久遠。傳入正陽關以後,以其體量的大小和人物的多少,有大(6至8人抬)、中(4人抬)、小(2人抬)之分。大抬閣”一般由6—8個青壯年抬著表演,6人抬,1人在前指揮,1人在後護衛。表演中 “提腳輕似風,落腳穩如鐘” ,“前進一步九寸二,後退一步八寸八,兩目平視觀六路,耳聽八方心不驚”。表演者身著彩衣,在樂隊的伴奏下緩緩而行,抬閣上的5—7歲左右的小演員按不同人物造型,畫妝後,身著戲服,或坐或站在扎制的閣樓上、涼亭上、花轎內或一丈多高的蓮花台上,按人物形象表演一些動作。常演的節目有:“群仙赴羊石”、“觀音賜福”、“荷花仙子”、“朝天一柱香”、“梁祝”、“紅線盜盒”等。
“肘閣”,是在“抬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每架“肘閣”是由一個青壯年把“鐵領衣”捆綁在腰背上,再以“芯桿”頂托著小演員表演。“鐵領衣”,自重較大,以穩定重心,“鐵領衣”上方有一“芯口”,俗稱“母芯子”,“芯桿”兩頭均為“公芯子”,一頭連線頂托的人,一頭連線小演員,這種“芯子”裝置安全可靠;用以頂托的“芯桿”約2米;上面供小演員表演的架子稱作“坐芯子”、“抱芯子”和“轉芯子”。地面上頂“芯子”的人多是青壯年,且有一定的民舞基礎,踩著鼓點,和著樂曲,走著秧歌和花鼓燈舞步,邊扭邊走,不時變換著隊形。上面小演員邊搖邊擺,做著各種動作,配合得十分和諧。在驚險之中,體現出活潑、歡樂且略具詼諧的情緒來。每架肘閣表現一種內容,依據不同的內容,“芯桿”上面的人物數量也就不同,一人的稱之為一“蓬子”,二人的稱之為二“蓬子”,三人的稱之為三“蓬子”,多的可達四“篷子”。傳統的節目有:《水泊娘娘震四洲》、《打櫻桃》、《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天仙配》、《打漁殺家》、《西廂記》、《孫悟空捉拿金錢豹》、《斷橋會》、《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等。
“穿心閣”,《淮南子·地形訓》中,在記述海外36國人的特徵時便有過“穿胸國”的描述:古代長者走不動時,年輕人就在他胸前加上一個裝置抬著他走(附屬檔案七)。經過民間藝人的加工將其演變為“穿心閣”,由兩個青壯小伙身背鐵件,高約2至3米,用一根特製的竹桿(“穿心桿”)抬著一個小演員表演。小演員扮成戲劇舞台上的“七品芝麻官”、“媒婆”等丑角,竹桿看似從小演員正心窩“穿過”,十分巧妙和驚險。常演的節目還有“劉二姐趕會”、“啞女告狀”、“盜仙草”等。小演員在樂隊伴奏下,隨著抬閣人的步子,做一些滑稽動作,讓人忍俊不禁。
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其共同點都是採用芯子通過不同數量的小演員在上面表演出彩,製作巧妙、隱蔽,表演詼諧幽默、優美動人,並配以鑼鼓、嗩吶和笙簫笛管伴奏。不同點是支撐小演員的青壯表演者數量因不同形式而不同,“肘閣”是一人頂,“穿心閣”是二人扛,“抬閣”則是多人抬。表演時,牌燈、鑼鼓(“十八番”)開道,繼而是樂隊,吹奏著《百鳥朝鳳》、《王三姐趕集》等喜慶奔放、充滿鄉土氣息的樂曲。
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與山西省夏縣水頭鎮的“背肘”、河南省陝縣大營村的“平垛”、廣東台山市浮石和吳川梅錄鎮的“飄色”相比,有自己的特色,體現出高、難、險、美的特點。
1、“高”。“肘閣”除上下表演者之外,中間尚有“芯桿”,高達3米多,“抬閣”高達4米多,觀眾視覺好。
2、“難”。“肘閣”一人頂幾人,最重達200公斤,頂者的難度很大,必須穩定重心,長時間表演,非一般人所能承愛。
3、“險”。“穿心閣”似從心窩穿過;“肘閣”上的小演員不時地在空中翻筋頭、作倒立,表演雜技動作;傳統中的“抬閣”還和“高蹺”結合在一起,踩“高蹺”抬“抬閣”,都給人以新奇驚險的感覺。
4、“美”。”抬閣”、“肘閣”、“穿心閣”從服裝、道具、燈光、音樂、表演以及所反映的內容都十分精美。每架都匠心獨具,爭奇鬥勝,全靠在道具上花功夫,找決竅、創特色。如“抬閣”中觀音頭上佛光閃耀,夜晚十分迷人。小演員都是經過挑選的俊俏少兒,經過化妝,在夜晚的燈影中更顯得美麗。
正陽關民間藝術以“抬閣”、“肘閣”、“穿心閣”為主要特色和支柱,品種齊全,外地有的只有一閣,最多只有二閣,而正陽關卻有“抬閣”、“肘閣”、“穿心閣”,表演時高低錯落,別有天地。外地許多表演“肘閣”和“抬閣”的地方,如今為表演方便,使用了板車或機動車輛等現代手段代替人頂肩扛,失去了民間傳統藝術的原汁原味,而正陽關鎮卻保持了傳統“抬閣”、“肘閣”、“穿心閣”的藝術風格,至今未變。節目且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如“水泊娘娘鎮四洲”、“觀音賜福”、“群仙赴羊石”。表演者身著藍布偏衫,頭戴沙彌黑帽等都與當地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是古老的沿淮文化積澱的產物,發掘、搶救、保護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具有重要的價值。
1、歷史價值。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將華夏悠久歷史長河中,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戲劇人物,通過“抬閣”、“肘閣”、“穿心閣”生動的表演,反映了生活在沿淮流域人們的風俗、情趣和審美觀,表現了沿淮流域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研究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將是研究沿淮文化、風俗的一種極好方式。
2、藝術價值。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集雜技、彩扎、燈光、音樂、表演為一體,熔詩情畫意於一爐,活躍了節日氣氛,振奮了一方士氣,穩定了一方安寧,營造出歡樂祥和、風調雨順、物阜民豐的氣氛,培養了一大批能吹、能打、能畫、會扎的能工巧匠。自古以來,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表演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人流如潮。
3、教育價值。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傳統的表演節目中有“臥冰求鯉”、“棄官尋母”、“扼虎救父”都是傳統的家喻戶曉的教育題材。再如,“觀音賜福”,表演時由觀音小演員散發傳單,上印千家詩、格言、都是極好的教材。對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構建和諧社會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4、經濟價值。由於其表演方式靈活,不受條件限制,宜於參加各種節日和喜慶活動,尤其是參加各種踩街活動,很受廣大人民的歡迎;再加以規模的擴大、表演形式的變化和精心的包裝,參加重大慶典、商業和文藝活動很有前景。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不僅為現代條件下開展物質文化交流活動營造濃厚氛圍,而且為促進一方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起到巨大作用。
近年發展
多年來,鎮黨委、政府牢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人為本,以富民興鎮、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樹立科學發展觀,依託古鎮優勢,統籌城鄉發展,走“工業興鎮、招商活鎮、城建改貌、調整結構、發展旅遊、活商富民”之路,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走農業產業化之路,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取得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有個私企業近100家,其中年產值超過500萬元4家,較為有名的企業有:正陽關繡品總廠、羊毛衫編織廠,正陽船舶修造廠,鎮南鑄造一條街,正達肉雞加工廠等。現在全鎮已形成了以繡品、羊毛衫編織,船舶製造、翻砂鑄造、紙品包裝、板材加工、肉雞養殖加工、糧油食品深加工、大棚蔬菜瓜果等支柱產業。
現在,正陽關鎮政通人和,百業俱興,商貿流通繁榮有序,個私經濟興旺發達,招商引資環境日益最佳化,一個文明和諧、充滿生機的正陽關正呈現在皖西大地,實為外地客商投資創業的一方熱土。

《辭海》解釋

《辭海》(1989年版)對“正陽關”的解釋為:正陽關,鎮名,在安徽省壽縣西北部,淮河南岸。淮河沿岸重要集市之一。(正陽縣在淮河上游北岸,符合山南水北謂之陽,而正陽關卻在淮河南岸,詳情見《歷史上的東正陽西正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