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漢獻帝初平年間,
丘力居單于去世,兒子
樓班年幼,從子蹋頓有武勇智略,因此由他代立為單于。並總領右北平、漁陽、上谷三郡的烏丸部落,各部眾皆聽從他的號令,深受部族的擁戴信服。
建安初年,冀州牧袁紹與前將軍公孫瓚相持不下,蹋頓派使者來見袁紹,請求和親,接著派軍隊幫助袁紹攻打公孫瓚,打敗了公孫瓚。袁紹假託朝廷名義,賜給蹋頓、難樓、蘇仆延、烏延等人單于稱號及印綬,還與烏桓聯姻,袁紹將宗人的女兒嫁給烏桓首領為妻,鞏固了聯盟。
當時,樓班已經長大成人,難樓、蘇仆延率領部眾擁戴樓班為單于,蹋頓為王,然而蹋頓仍然負責出謀劃策。
虎踞遼西
袁紹在
官渡之戰中敗於曹操後不久死去,蹋頓繼續支持袁氏。後袁紹長子
袁譚和少子袁尚為爭奪繼承權而互斗,曹操從中取利。不久袁譚在與曹操作戰時被殺,袁尚投奔
幽州的二哥袁熙。袁氏兄弟在幽州又遭變兵攻打,北逃烏桓求援,希望藉助烏桓的實力,復圖中原”。此時烏桓在蹋頓領導下聯合,蹋頓的強大勢力使人傳言他要仿效
匈奴冒頓單于和鮮卑
檀石槐在北方遊牧部落中建立霸權。袁氏兄弟及大量追隨者到來後,蹋頓得以指揮烏桓和漢族人口多達30餘萬,史稱蹋頓“以雄百蠻”。
蹋頓以為袁尚收回故地為由,數次襲擊邊境,劫走幽州百姓十萬戶。建安十年(205年),蹋頓率三郡烏桓出兵獷平,攻打攻
鮮于輔。為此,
曹操決心遠征蹋頓,為統一北方除掉後患。
戰敗身死
建安十二年(207年)五月,曹操率領大軍抵達無終(今天津市薊縣),兵臨塞口,準備出濱海道,過碣石,進攻
柳城。
當時正趕上夏季,大雨不止,沿海一帶泥濘難行,而且烏桓人還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曹軍受阻無法前進。曹操十分憂慮,向田疇詢問對策。
田疇說:“這條道路每逢夏秋兩季常常積水,淺不能通車馬,深不能載舟船,是長期不能解決的難題。原來右北平郡府設在平岡,道路通過
盧龍塞,到達柳城。自從光武帝建武以來,道路陷壞,無人行走,已將近二百年,但仍留有道路的殘跡可循。現在烏桓人以為無終是我們大軍的必經之路,大軍不能前進,只好撤退,因此他們放鬆以了戒備。如果我們默默地回軍,卻從盧龍塞口越過白檀險阻,進到他們沒有設防的區域,路近而行動方便,攻其不備,可以不戰而捉住蹋頓。”曹操說:“很好!”於是率軍從無終撤退,在水邊的路旁留下一塊大木牌,上面寫著:“現在夏季暑熱,道路不通,且等到秋冬,再出兵討伐。”
烏桓人的偵察騎兵看到後,當真以為曹軍已經離去。
曹操命令田疇率領他的部眾作嚮導,上徐無山,鑿山填谷,行進五百餘里,經過白檀、平岡,又穿過鮮卑部落的王庭,向東直指柳城。距離二百餘里時,烏桓人才知道。袁尚、袁熙與蹋頓以及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率領數萬名騎兵迎擊曹軍。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與烏桓軍相遇,而烏桓軍軍力強盛。曹軍的車馬、重兵都在後邊,身披鎧甲的將士很少,曹操左右的人都感到畏懼。但曹操部將
張遼則極力勸說曹操立刻與烏桓軍隊進行交戰,壯氣奮發。曹操十分欣賞張遼的雄壯鬥志,又在高處看見烏桓軍雖多,但陣勢不整,於是將自己的指揮旗授予張遼暫用,任命大將
張遼為先鋒,乘烏桓軍陣形變動之機,發動猛攻。烏桓遭到突然衝擊,陣勢大亂,烏桓單于蹋頓本人也被張遼臨陣斬殺,一說為曹純部虎豹騎俘獲後斬首,烏桓兵死者遍野。曹操揮軍追擊,收降胡、漢人口二十餘萬,大獲全勝。袁尚等人投奔平州(今遼寧
遼陽北)
公孫康。九月,曹操率軍從柳城還師,一路歷盡艱辛。當時天寒,又遇上大旱,二百里沒有水,軍隊缺乏糧食,只好殺死幾千匹戰馬作為軍糧,挖地三十餘丈才見到水。第二年正月,曹操才回至鄴城。
歷史評價
陳壽《三國志》:“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恃其阻遠,敢受亡命,以雄百蠻。”
范曄《後漢書》:“石槐驍猛,盡有單于之地;蹋頓凶桀,公據遼西之土。其陵跨中國,結患生人者,靡世而寧焉。然制御上略,歷世無聞;周、漢之策,僅得中下。將天之冥數,以至於是乎?”
葉適:“以漢髙滅秦、項之威,而匈奴項領,受圍平城。光武百戰百克,遂定海內,而盧芳連胡擾邊,終其身不能屈。烏丸蹋頓之暴,不減前世。曹操親伐,一戰斬之,徙其部落,遂為名騎,所向有功,何其壯也。”
家庭成員
史書記載
《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
三國演義》三十三回中有描寫到袁紹和與烏丸的友好關係,蹋頓相助敗給曹操後逃往北方的袁尚、
袁熙,和曹操對抗。曹操騎著馬在白狼山的高處瞭望,見蹋頓軍的人數雖多,但陣形不整,於是對
張遼說:“敵兵不整,便可擊之。”之後張遼帶領
許褚、
于禁、
徐晃三人兵分四路下山,乘烏桓軍陣形變動之時,發動猛攻。烏桓軍陣形大亂,張遼並將蹋頓斬於馬下。
影視形象
2013年電視劇《
曹操》,蹋頓於第41集出場,但未標明飾演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