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魏兵制
總述,兵制變化,募兵方式,世兵制,確立及影響,州郡領兵制,都督地方軍事,西線,中線,東線主線,東線後援,東線次線,北線,
總述
曹魏的中央軍,分中軍和外軍。“‘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至220年),到黃初年間(220至226年)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團不過是當時割據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才漸具國家的規模。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雖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處征戰,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即留一部分軍隊在那裡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制,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的都督諸軍制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操打敗袁紹占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制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制。國家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歷代兵制》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增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定時間,《補三國兵志》說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那時曹操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衛營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漢宮。武衛營的統帥最初是許褚,官職為武衛中郎將,後遷武衛將軍。曹魏作武衛將軍的,都是皇帝很親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壘、中堅二營,歸中領軍統帥,魏明帝又置驍騎,游擊二營。《歷代兵制》只提到武衛、中壘二營,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中壘、中堅、驍騎、游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制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歷代兵制》:“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征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同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征四鎮,是指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高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高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系統是:
|——中軍-領軍、護軍——諸營將校
|——外軍-都督諸州軍事
除了中軍與外軍,曹魏政權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併。曹操統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歷代兵制》:“自納司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蓋太守或刺史兼帥。”州郡兵以守備本州郡為職,必要時也應調出征。州郡兵地位比中軍、外軍低,“州郡都督不與中外軍同……苟在中軍之例,雖下功必侯;如在州郡,雖功高不封”(《晉書.段灼傳》),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藉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歷代兵制》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於州牧,內歸於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後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三國志.魏志.杜恕傳》)。
曹魏兵制,還有屯田兵值得一提,但陳傅良對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官田出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產單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穫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制研究的範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於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治者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於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制,設立在與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似的兵。
兵制變化
募兵方式
兩漢時期實行徵兵制,男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普遍義務兵制組成軍隊的方式是徵發,即由應服兵役者集中於郡,然後編成部伍,赴京或邊。但徵發的兵老幼不齊,戰鬥能力不一,故在徵發的基礎上而有交錢代役的措施。西漢武帝時,開始有募兵出現,只是當時尚未形成為主要的集兵方式。漢武帝所置八校尉,“大抵即募習知胡、越的人來充任。此後有事,即常常募兵”。漢武帝以後至西漢末,募兵仍然只是個別的非主流的現象。直到東漢光武帝時,才於建武七年(公元37年)三月下詔:“今國有眾軍,並多精勇,宜且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令還復民伍。”從此,意味著廢除了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普遍進行軍事訓練的制度,使徵兵制失去了基礎,不得不代之以募兵制。由徵兵制到募兵制的轉變,就發生了由義務兵到職業兵的巨變;還逐步萌發了太守、刺史掌握兵權和兵將之間隸屬關係的固定化;從而為州牧制的產生、州郡領兵制的出現和兵士私家化的過程準備了條件。
世兵制
漢末三國之際,召募已經成為占主導地位的集兵方式。曹操之兵,更主要由召募而來,其部下將領之兵,也幾乎全部為募兵。 如前所述,募兵制下的集兵方式主要是召募(或曰招募),而不再是徵發。召募這種集兵方式,自西漢武帝時開始萌芽以後,到了漢末、曹魏之際,已成為占主導地位的集兵方式。如果說《後漢書·皇甫嵩傳》所載他所統帥的用以鎮壓黃巾起義軍的軍隊,還是“發五校、三河騎士及募精勇”的徵發與召募相結合的方式的話,那么大將軍何進的兵,就主要是通過召募而來的。他先後曾派鮑勛之父鮑信到東方諸郡“所在募兵”;派張遼“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派張楊“歸本州募兵,得千餘人”;派都尉毋丘毅“詣丹陽募兵”。其他如呂布之兵,系由殺丁原“並其兵眾”而來;董卓之兵也有不少原是何進、何苗的部曲,由於二人死,“進、苗部曲無所屬,皆詣卓”。
至於曹操之兵,更明顯主要是由召募而來的。
史稱: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太祖(指曹操)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董)卓”。然而曹操的所謂“義兵”是怎樣來的呢?《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曰:“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太祖兵少,乃與夏侯忄享等詣揚州募兵,刺史陳溫、太守周昕與兵四千餘人。還到龍亢,士卒多叛。至 、建平,復收兵得千餘人,進屯河內。”同書又雲:“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夏四月,……青州黃巾百萬人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入東平。……鮑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遂進兵擊黃巾於壽張。……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這裡的“青州兵”,雖然是打敗了農民起義軍以後強制收編的,卻不同於徵發方式來的兵,本質上應屬於召募類型。從曹操後來對青州兵不解散其原來的編制系統和多方給予優待的情況來看,曹操在收編這支“青州兵”時,多少貫徹了自願的原則,故不同於徵發義務兵。
《三國志·魏書·曹仁傳》雲:“(仁)少好弓馬弋獵。後豪傑並起,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旋淮、泗之間,遂從太祖為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曹仁最初的兵,是自願組合的,顯系召募而來,不過是私人性的召募而已。後來這支軍隊匯入了曹操的軍隊,自然增加了曹兵的募兵數量。同書《曹洪傳》雲:“揚州刺史陳溫與洪善,洪將家兵千餘人,就溫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東到丹陽復得數千人,與太祖會龍亢。”
同書《曹真傳》雲:“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眾,為州郡所殺。”注引《魏書》曰:“邵以忠篤有才智,為太祖所親信。初平中,太祖興義兵。邵募徒眾從太祖周旋。”
同書《樂進傳》雲:“(進)以膽烈從太祖,為帳下吏。遣還本郡(陽平)募兵,得千餘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陣都尉。”
同書《張遼傳》雲:“漢末,并州刺史丁厚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師。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遷騎都尉。布為李所敗,從布東歸徐州,……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由此可見,曹操起兵之初,其兵士除青州兵非直接召募而來以外,其餘全部是由召募而來的。即使張遼的兵是由投降而來,但究其最初來源仍是召募而來的,青州兵的收編也屬於召募類型。這就是說,曹操的軍隊幾乎全部是召募而來的。可見這時募兵制,已基本上取代了徵兵制而成了占主導地位的兵制,召募成了主要集兵手段。
確立及影響
曹魏的世兵制度,就是把召募來的職業兵(包括受降和收編的軍隊),另立戶籍,以其家屬集中居住作為人質,並令其世代為兵的制度。世兵制的主要內容和特徵為兵民分離和兵戶世代為兵。曹操在初平三年收編青州兵之後,使其以單獨編制的面目出現,到延康元年,仍有青州兵的名稱存在(事詳《臧霸傳》),這就表明在青州兵中必然實行世代為兵的制度。並且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家屬應是在官府的控制下進行屯田。因此,世兵制的主要內容和特徵在初平三年收編青州兵之後已經產生,標誌著世兵制的初步確立。
世兵制的實行,給整個兵制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包括兵士身份的變化,服役期限的變化,兵戶和民戶關係的變化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兵將關係和兵士指揮權的變化。徵發而來的義務兵,由國家統一調度,服役期滿則還復民伍,兵將之間是上下級的隸屬關係,不宜產生穩定的依附關係。在世兵制下,兵士長期隸屬於某一固定將領,久之,這種上下級的關係便發展成了兵士對將領的人身依附關係,甚至成了將領的私兵、親兵與家兵。因此,國家和將領之間,將領和將領之間必然要發生爭奪兵士指揮權的矛盾,為了協調兵士指揮權的分配與再分配,必然要產生一系列在軍事組織系統和將領許可權等方面軍事制度的變化。
州郡領兵制
但是,這些分割於諸將之手的軍隊不相統屬,各自為政,不利於統一調度。為了使這些軍隊直接統帥於州刺史與郡太守之手,間接受中央的節制,曹操便在消滅群雄的過程中逐步實行了給刺史、太守加軍號或以將軍領刺史、太守之職的制度。於是州郡領兵制在曹操擅權的建安年間產生了。《三國志》卷15《魏書·司馬朗傳》雲:年二十二,太祖闢為司空掾屬……(後)遷元城令,入為丞相主簿……可令州郡並置兵,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於策為長。又以為宜復井田。……議雖未施行,然州郡領兵,朗本意也。……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時年四十七。
司馬朗的建議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恢復井田之制,二是實行“州郡並置兵的制度,即“州郡領兵制”。稽之上下文意,應是指恢復井田之制的建議未被採納;“然州郡領兵,朗本意也”,似乎是說司馬朗的主要意圖,在乎實行“州郡領兵”制,從而暗示出這一建議是實行了的。
最早此制只在曹操的親屬中進行。《三國志》卷9《魏書·夏侯惇傳》雲: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太祖行奮武將軍,以惇為司馬,別屯白馬,遷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太守自徐州還,惇從征呂布,……復領陳留,濟陰太守,加建武將軍,……太祖平河北,為大將軍後拒。鄴破,遷伏波將軍,領尹如故,使得以便宜從事,不拘科制。(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從征孫權還,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
夏侯惇以將軍兼領郡太守,又以郡太守加軍號以及最後到都督諸軍的經過,就反映出曹操早在建安之前及建安初年,就開始了把州郡兵置於郡太守統治之下的過程,可見“州郡領兵”制的萌芽此時已出現了。曹操以其親屬將領兼領地方官的作法,並非限於夏侯惇。
這種開始只限於曹操宗族成員以將軍兼領地方官的作法,後來逐步及於非曹氏宗族將領。
《三國志》卷18《魏書·呂虔傳》雲:太祖在兗州,聞虔有膽策,以為從事,將家兵守湖陸。……(不久)太祖以虔領泰山太守。……虔將家兵到郡,開恩信,(郭)祖等黨屬皆降服,諸山中亡匿者盡出安土業。簡其強者補戰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名冠州郡。……太祖使督青州諸郡兵以討東萊群賊李條等,有功。……舉茂才,加騎都尉,典郡如故,虔在泰山十數年,甚有威惠。文帝即王位,加裨將軍,……遷徐州刺史,加威虜將軍。
曹操以呂虔“將家兵守湖陸”,後領泰山太守,最後督青州諸軍,並加騎都尉領泰山太守等事,均發生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以前,因為他任泰山太守十數年後才是“文帝即王位”。由此可見,開始只限於曹操宗親將領可領地方官的作法,在建安十三年之前已擴大到了非宗親將領。《三國志》卷18《臧霸傳》也說:黃巾起,霸從陶謙擊破之,拜騎都尉。遂收兵於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並聚眾,霸為帥,屯於開陽。太宜之討呂布也,霸等將兵助布。既禽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見而悅之,使霸招吳敦、尹禮、孫觀、觀兄康等,皆詣太祖。太祖以霸為琅邪相,敦利城、禮東莞、觀北海、康城陽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後以軍功)拜揚威將軍,假節。……文帝即王位,遷鎮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 這裡所說的青、徐豪霸集團人物,均以將領而兼領太守,且均發生於建安十三年之前,可見“州郡領兵”之制,在建安十三年司馬朗向曹操建議實行“州郡領兵”之制時,此制已在一些地方推行。臧霸作為領兵刺史以後,又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即位之時,“遷鎮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結合《臧霸傳》注引《魏略》所載臧霸所率徐州兵以太祖崩而“鳴鼓擅去”一事考察,可知曹丕此舉在於安撫臧霸,但從都督諸軍事之職已及於非曹氏宗親這一點著眼,更見此制之制度化是在“州郡領兵”制的基礎上產生的。
如上所述,表明曹操在建安年間,確已在曹氏與夏侯氏宗親中實行了以將軍兼領地方官或地方官加軍號領兵的制度,而且逐步發展成了都督制,故司馬朗於建安十三年之後所提出的“州郡領兵”之制的建議,只是將此制制度化而已。因此,“州郡領兵”之制,始創於曹魏時期。
都督地方軍事
曹魏的都督地方諸軍事,分西線,中線,東線,北線。
北線為都督河北,重要性最弱,基本上可以忽視。
西線為魏蜀前線,都督雍涼。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雍涼(或都督關中),一為都督隴右。固定配置為征西將軍或鎮西將軍。
中線為魏吳前線,都督荊州。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荊州(都督江北),一為都督江南,大約前者鎮新野或宛,後者鎮襄陽。固定配置為征南將軍。
東線為魏吳前線,分為淮南和徐青兩部分。淮南為都督揚州(廣義的應該包含豫州),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揚州,一為都督淮北。徐青的重要性要次於淮南,打得仗不多,後期廣陵一帶基本上成了無人區隔離帶了。這一線固定配置為征東,鎮東,鎮南等。
北線為都督河北,重要性最弱,基本上可以忽視。
西線為魏蜀前線,都督雍涼。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雍涼(或都督關中),一為都督隴右。固定配置為征西將軍或鎮西將軍。
中線為魏吳前線,都督荊州。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荊州(都督江北),一為都督江南,大約前者鎮新野或宛,後者鎮襄陽。固定配置為征南將軍。
東線為魏吳前線,分為淮南和徐青兩部分。淮南為都督揚州(廣義的應該包含豫州),後分為兩都督:一為都督揚州,一為都督淮北。徐青的重要性要次於淮南,打得仗不多,後期廣陵一帶基本上成了無人區隔離帶了。這一線固定配置為征東,鎮東,鎮南等。
西線
都督雍涼,或稱都督關中,都督涼州。
甘露元年(256)起,分雍州為二都督:一為都督雍涼(或都督關中),一為都督涼州
甘露元年(256)起,分雍州為二都督:一為都督雍涼(或都督關中),一為都督涼州
1:曹真:鎮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三年(222)
黃初三年(222)還京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
2 :夏侯楙:安西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任期:黃初元年(220)~太和二年(228)
太和二年(228),入為尚書。
3:曹真:大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太和二年(228)~太和五年(231)
太和二年(228),因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真以大將軍出外都督關右涼州。
太和五年(231),卒。
4:司馬懿:大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太和五年(231)~景初三年(239)
青龍三年(235),遷太尉,都督如故。
景初三年(239),還朝拜太傅。
2 :夏侯楙:安西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任期:黃初元年(220)~太和二年(228)
太和二年(228),入為尚書。
3:曹真:大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太和二年(228)~太和五年(231)
太和二年(228),因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真以大將軍出外都督關右涼州。
太和五年(231),卒。
4:司馬懿:大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太和五年(231)~景初三年(239)
青龍三年(235),遷太尉,都督如故。
景初三年(239),還朝拜太傅。
5 :趙儼:征蜀將軍,監雍涼二州軍事。任期:景初三年(239)~正始四年(243)
後遷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
正始四年(243),入為驃騎將軍。
6:夏侯玄: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正始四年(243)~嘉平元年(249)
嘉平元年(249),入為大鴻臚。
7:郭淮: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嘉平元年(249)~正元二年(255)
嘉平二年(250),加車騎將軍。
正元二年(255),卒。
8 :陳泰: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正元二年(255)~甘露元年(256)
甘露元年(256),入為尚書右僕射。
甘露元年(256),分雍州為二都督:都督雍涼(都督關中)、都督隴右。
9:司馬望: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任期:甘露元年(256)~景元四年(263)
景元四年(263),入為衛將軍
10:鄧艾: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任期:甘露元年(256)~鹹熙元年(264)
甘露二年(257),遷征西將軍,都督如故。
鹹熙元年(264),加太尉,同年死。
11 :鐘會:鎮西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任期:景元三年(262)~鹹熙元年(264)
鹹熙元年(264),加司徒,同年反,死。
12:衛瓘:鎮西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任期:鹹熙元年(264)~鹹熙二年(265)
鹹熙二年(265),改都督徐州。
13:李胤:西中郎將,督關中諸軍事。任期:伐蜀之役(景元末,鹹熙初)。
14:司馬亮:鎮西將軍,都督關中雍涼諸軍事。任期:鹹熙二年(265)~
附雍州刺史:
郭淮:黃初元年(220)領刺史,五年(224)為真。一直到嘉平元年(249)升任都督。
陳泰:嘉平元年(249)為刺史,一直到正元二年(255)升任都督。
王經:正元二年(255)為刺史,後還朝為尚書。
諸葛緒:景元三年(262)為刺史。
中線
都督荊州。甘露四年(259),分荊州為二都督:一為都督荊州(或都督江北),一為都督江南。大致前者 屯新野或宛,後者屯襄陽。
1:曹仁: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三州諸軍事,屯樊,後屯宛。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四年(223)
1:曹仁: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三州諸軍事,屯樊,後屯宛。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四年(223)
黃初二年(221),攻襄陽,拜大將軍。移屯臨潁,遷大司馬。
黃初三年(222),徙屯合肥。
黃初四年(223),卒。
(曹仁卒後,蔣濟曾短時間為東中郎將,代領仁兵。)
2:夏侯尚:征南將軍,都督南方諸軍事,領荊州刺史。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六年(225)
黃初二年(221),加征南大將軍。
黃初四年(223),進荊州牧。
黃初六年(225),還京。
3:司馬懿:驃騎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屯宛。任期:太和元年(227)~太和五年(231)
黃初三年(222),徙屯合肥。
黃初四年(223),卒。
(曹仁卒後,蔣濟曾短時間為東中郎將,代領仁兵。)
2:夏侯尚:征南將軍,都督南方諸軍事,領荊州刺史。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六年(225)
黃初二年(221),加征南大將軍。
黃初四年(223),進荊州牧。
黃初六年(225),還京。
3:司馬懿:驃騎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屯宛。任期:太和元年(227)~太和五年(231)
太和四年(230),遷大將軍,調至西線與曹真伐蜀。
太和五年(231),改都督雍涼。
太和五年(231),改都督雍涼。
4:夏侯儒 :征南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屯宛。任期:太和五年(231)~正始六年(245)
初為鄢陵侯曹彰的驍騎司馬,後為征蜀護軍,進駐關西。
太和五年(231),司馬懿調任雍涼戰區,夏侯儒成為征南將軍,荊豫都督。
正始二年(241),吳將朱然圍樊城,夏侯儒奉命救援,因兵少,沒有立即進攻,而是作鼓 吹,設導從,離朱然軍六 七里徘徊,直到司馬懿率大軍趕到,夏侯儒才一起進兵,朱然退走。此事有人認為夏侯儒怯懦,有人則認為他以少數兵迷惑敵人,處理得當。但因此事,夏侯儒還是被征還入朝,拜為太僕。
5: 王昶:征南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徙鎮新野。任期:正始六年(245)~甘露四年(259)
嘉平三年(251),加征南大將軍。
正元二年(255),加驃騎將軍。
甘露三年(258),加司空。
甘露四年(259),卒。
甘露四年(259),分荊州為二都督。
6 :王基:征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鎮新野。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二年(261)
景元元二年(261),卒。
7:州泰:征虜將軍,都督江南諸軍事,鎮襄陽。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二年(261)
景元二年(261),卒。
8:鐘毓:都督荊州諸軍事。任期:景元二年(261)~景元四年(263)
景元四年(263),卒。
9:陳騫:征南將軍,都督江南諸軍事。任期:景元二年(261)~
後加征南大將軍,轉都督荊州諸軍事。
鹹熙二年(265),晉受禪後,加車騎將軍。
10:王沈:征虜將軍,都督江北諸軍事。任期:景元四年(263)~鹹熙二年(265)
鹹熙元年(264),加鎮南將軍。
鹹熙二年(265),入為晉國御史大夫。
附荊州刺史:
黃初六年(225),裴潛為荊州刺史。明帝即位後還朝。
青龍三年(235),毌丘儉為荊州刺史。
青龍四年(236),毌丘儉改幽州,胡質為荊州刺史。
正始六年(245),胡質改都督青徐,孫禮為荊州刺史。
正始七年(246),孫禮改冀州。
嘉平元年(249),王基為荊州刺史。
正元二年(255),王基改豫州,魯芝為荊州刺史。
鹹熙元年(264),胡烈為荊州刺史。
嘉平三年(251),加征南大將軍。
正元二年(255),加驃騎將軍。
甘露三年(258),加司空。
甘露四年(259),卒。
甘露四年(259),分荊州為二都督。
6 :王基:征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鎮新野。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二年(261)
景元元二年(261),卒。
7:州泰:征虜將軍,都督江南諸軍事,鎮襄陽。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二年(261)
景元二年(261),卒。
8:鐘毓:都督荊州諸軍事。任期:景元二年(261)~景元四年(263)
景元四年(263),卒。
9:陳騫:征南將軍,都督江南諸軍事。任期:景元二年(261)~
後加征南大將軍,轉都督荊州諸軍事。
鹹熙二年(265),晉受禪後,加車騎將軍。
10:王沈:征虜將軍,都督江北諸軍事。任期:景元四年(263)~鹹熙二年(265)
鹹熙元年(264),加鎮南將軍。
鹹熙二年(265),入為晉國御史大夫。
附荊州刺史:
黃初六年(225),裴潛為荊州刺史。明帝即位後還朝。
青龍三年(235),毌丘儉為荊州刺史。
青龍四年(236),毌丘儉改幽州,胡質為荊州刺史。
正始六年(245),胡質改都督青徐,孫禮為荊州刺史。
正始七年(246),孫禮改冀州。
嘉平元年(249),王基為荊州刺史。
正元二年(255),王基改豫州,魯芝為荊州刺史。
鹹熙元年(264),胡烈為荊州刺史。
東線主線
都督揚州。甘露三年(258),分揚州為二都督:一為都督揚州,一為都督淮北。
1:曹仁: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三州諸軍事,屯樊,後屯宛。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四年(223)
1:曹仁: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三州諸軍事,屯樊,後屯宛。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四年(223)
黃初二年(221),攻襄陽,拜大將軍。移屯臨潁,遷大司馬。
黃初三年(222),徙屯合肥。
黃初四年(223),卒。
(曹仁卒後,蔣濟曾短時間為東中郎將,代領仁兵。)
2:曹休:鎮南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黃初元年(220)~太和二年(228)
黃初二年(221),遷征東將軍,領揚州刺史。
黃初三年(222),加征東大將軍。
黃初四年(223),加揚州牧。
黃安七年(226),進大司馬。
太和二年(228),卒。
3:滿寵:前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太和二年(228)~景初三年(239)
太和四年(230),進征東將軍。
景初三年(239),還朝拜太尉。
4:王凌: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景初三年(239)~嘉平三年(251)
正始二年(241),加車騎將軍。
正始九年(248),加司空。
嘉平元年(249),加太尉。
嘉平三年(251),反,死。
5:諸葛誕: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嘉平三年(251)~嘉平四年(252)
嘉平四年(252),改鎮南將軍都督豫州。
6:毌丘儉: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嘉平四年(252)~正元二年(255)
正元二年(255),反,死。
7:諸葛誕:鎮東大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正元二年(255)~甘露元年(257)
甘露元年(256),轉征東大將軍。
甘露二年(257),反,明年死。
甘露三年(258),分揚州為二都督:都督揚州,都督淮北。
8:陳泰: 鎮軍將軍、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任期:甘露元年(256年)
黃初三年(222),徙屯合肥。
黃初四年(223),卒。
(曹仁卒後,蔣濟曾短時間為東中郎將,代領仁兵。)
2:曹休:鎮南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黃初元年(220)~太和二年(228)
黃初二年(221),遷征東將軍,領揚州刺史。
黃初三年(222),加征東大將軍。
黃初四年(223),加揚州牧。
黃安七年(226),進大司馬。
太和二年(228),卒。
3:滿寵:前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太和二年(228)~景初三年(239)
太和四年(230),進征東將軍。
景初三年(239),還朝拜太尉。
4:王凌: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景初三年(239)~嘉平三年(251)
正始二年(241),加車騎將軍。
正始九年(248),加司空。
嘉平元年(249),加太尉。
嘉平三年(251),反,死。
5:諸葛誕: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嘉平三年(251)~嘉平四年(252)
嘉平四年(252),改鎮南將軍都督豫州。
6:毌丘儉: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嘉平四年(252)~正元二年(255)
正元二年(255),反,死。
7:諸葛誕:鎮東大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正元二年(255)~甘露元年(257)
甘露元年(256),轉征東大將軍。
甘露二年(257),反,明年死。
甘露三年(258),分揚州為二都督:都督揚州,都督淮北。
8:陳泰: 鎮軍將軍、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任期:甘露元年(256年)
甘露元年(256),入為尚書左僕射。
9:王基:鎮南將軍,行鎮東將軍,都督揚豫二州軍事。任期:甘露二年(257)~甘露四年(259)
甘露三年(258),轉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
甘露四年(259),改徵南都督荊州。
10 :陳騫:安東將軍,都督淮北諸軍事。任期:甘露三年(258)~甘露四年(259)
甘露四年(259),改都督豫州。
11: 石苞: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甘露四年(259)~
景元二年(261),加征東大將軍。
鹹熙二年(265),加驃騎將軍。
12:盧欽:伏波將軍,都督淮北諸軍事。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三年(262)
景元三年(262),入朝。
13:司馬駿:平南將軍,都督淮北諸軍事。任期:景元三年(262)~鹹熙二年(265)
景元四年(263),轉安東將軍。
鹹熙二年(265),加安東大將軍,改都督豫州,鎮許昌。
附揚州刺史:
太和二年(228),王凌為揚州刺史。景初元年(237)改豫州,景初三年(239)升任都督揚州。
正始元年(240),孫禮為揚州刺史。後入為少府。
正始四年(243),諸葛誕為揚州刺史。一直乾到嘉平三年(251)升任都督揚州。
嘉平三年(251),文欽為揚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反,奔吳。
正元二年(255),樂綝為揚州刺史。甘露二年(257)為諸葛誕所害。
甘露三年(258),轉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
甘露四年(259),改徵南都督荊州。
10 :陳騫:安東將軍,都督淮北諸軍事。任期:甘露三年(258)~甘露四年(259)
甘露四年(259),改都督豫州。
11: 石苞: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任期:甘露四年(259)~
景元二年(261),加征東大將軍。
鹹熙二年(265),加驃騎將軍。
12:盧欽:伏波將軍,都督淮北諸軍事。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三年(262)
景元三年(262),入朝。
13:司馬駿:平南將軍,都督淮北諸軍事。任期:景元三年(262)~鹹熙二年(265)
景元四年(263),轉安東將軍。
鹹熙二年(265),加安東大將軍,改都督豫州,鎮許昌。
附揚州刺史:
太和二年(228),王凌為揚州刺史。景初元年(237)改豫州,景初三年(239)升任都督揚州。
正始元年(240),孫禮為揚州刺史。後入為少府。
正始四年(243),諸葛誕為揚州刺史。一直乾到嘉平三年(251)升任都督揚州。
嘉平三年(251),文欽為揚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反,奔吳。
正元二年(255),樂綝為揚州刺史。甘露二年(257)為諸葛誕所害。
東線後援
都督豫州。
豫州基本上算是淮南前線的後援,但都督並不像都督揚州那樣必定常設。
1:趙儼:監豫州諸軍事。任期:太和二年(228)~太和四年(230)
2:毌丘儉:左將軍,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尋加鎮南將軍。任期:正始九年(248)~嘉平四年(252)
嘉平四年(252),改鎮東都督揚州。
3:諸葛誕:鎮南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任期:嘉平四年(252)~正元二年(255)
正元二年(255),改都督揚州。
4:王基:鎮南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任期:正元二年(255)~甘露三年(258)
甘露二年(257),以本官行鎮東將軍,都督揚豫諸軍事。
甘露三年(258),改徵東都督揚州。
5:陳騫:安東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二年(261)
景元二年(261),改都督荊州江南。
6:王沈:奮武將軍,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任期:景元二年(261)~景元四年(263)
景元四年(263),改都督荊州江北。
7:司馬亮:左將軍,監豫州諸軍事。任期:景元四年(263)~鹹熙二年(265)
鹹熙二年(265),改都督雍涼。
8:司馬駿:安東大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鎮許昌。任期:鹹熙二年(265)~
1:趙儼:監豫州諸軍事。任期:太和二年(228)~太和四年(230)
2:毌丘儉:左將軍,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尋加鎮南將軍。任期:正始九年(248)~嘉平四年(252)
嘉平四年(252),改鎮東都督揚州。
3:諸葛誕:鎮南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任期:嘉平四年(252)~正元二年(255)
正元二年(255),改都督揚州。
4:王基:鎮南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任期:正元二年(255)~甘露三年(258)
甘露二年(257),以本官行鎮東將軍,都督揚豫諸軍事。
甘露三年(258),改徵東都督揚州。
5:陳騫:安東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二年(261)
景元二年(261),改都督荊州江南。
6:王沈:奮武將軍,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任期:景元二年(261)~景元四年(263)
景元四年(263),改都督荊州江北。
7:司馬亮:左將軍,監豫州諸軍事。任期:景元四年(263)~鹹熙二年(265)
鹹熙二年(265),改都督雍涼。
8:司馬駿:安東大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鎮許昌。任期:鹹熙二年(265)~
東線次線
都督青徐。
東線主戰場還是在淮南,廣陵一帶不是主戰場,後來乾脆成了無人區。因此此處都督也並非常置。
1:臧霸:鎮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三年(222)
2:夏侯楙:鎮東將軍,都督徐青二州軍事。任期:太和四年(230)~
1:臧霸:鎮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任期:黃初元年(220)~黃初三年(222)
2:夏侯楙:鎮東將軍,都督徐青二州軍事。任期:太和四年(230)~
4: 桓范:東中郎將,都督徐青二州軍事,鎮下邳。任期:青龍四年(236)~
5:胡質:征東將軍,都督青徐二州軍事。任期:正始六年(245)~嘉平二年(250)
6:胡遵:征東將軍,都督青徐二州軍事。任期:嘉平二年(250)~甘露元年(256)
7:石苞:奮武將軍,監青州諸軍事。任期:嘉平五年(253)~甘露四年(259)
8:宋均:監青州諸軍事。任期:甘露四年(259)~
9:鐘毓:徐州都督。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二年(261)
10:魯芝:振武將軍,青州刺史,監青州諸軍事。任期:景元二年(261)~
11:衛瓘:鎮東將軍,都督徐州諸軍事。任期:鹹熙二年(265)~
9:鐘毓:徐州都督。任期:甘露四年(259)~景元二年(261)
10:魯芝:振武將軍,青州刺史,監青州諸軍事。任期:景元二年(261)~
11:衛瓘:鎮東將軍,都督徐州諸軍事。任期:鹹熙二年(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