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出繼伯父
司馬望是司馬孚(
西晉時封安平王)的次子,年輕時被過繼給伯父
司馬朗。司馬望性格寬厚,有父親的風範。在郡里任上計吏,被舉薦為
孝廉。後被
司徒徵辟為
掾屬,歷任平陽郡太守、洛陽
典農中郎將等職。
治邊有績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望跟隨伯父
司馬懿征討
王凌。事後,因功被封為永安亭侯。
後來又升任
護軍將軍,改封安樂鄉侯,加職
散騎常侍。高貴鄉公
曹髦喜歡有才能的人,司馬望與
裴秀、
王沈、
鐘會一同被他親近接待,經常陪同飲宴。曹髦性急,裴秀他們在宮裡任職,一召就到,但司馬望是外官,於是特別賜給他追鋒車一輛,配五位虎賁軍。
當時
司馬師、
司馬昭相繼輔政,把握大權,政事不過問曹髦。司馬望被曹髦寵待,心裡感覺不安寧,於是請求外出任職。出任征西將軍,持節,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司馬望在任八年,威化清明嚴肅,他廣泛的制定方針和策略,多次抵擋蜀將
姜維的進攻,關中地區都要依靠他。後來,司馬望又被征入朝,拜
衛將軍,領
中領軍,掌管禁軍。
位高尊崇
統領中軍
泰始四年(268年), 吳將
施績進攻江夏郡,使得邊境騷動。朝廷命司馬望統率中軍的步騎兵共兩萬人,出屯龍陂,為二方的
重鎮,又授予他
假節,加
大都督諸軍事。不久,荊州刺史
胡烈擊破
施績,司馬望於是班師回朝。同年,吳將
丁奉等人又進攻
芍陂,司馬望又率諸軍迎擊,還未到丁奉已經退軍。不久,司馬望被拜為
大司馬。
泰始七年(271年),
孫皓聽信讖文,親自率軍進攻
壽春,朝廷再命司馬望統率中軍二萬,騎兵三千,據守
淮北。不久,孫皓撤退,司馬望也停止進軍。
去世
泰始七年(271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17日),司馬望去世,享年六十七歲。朝廷
賻贈許多財物,
賜謚為“成”。
人物評價
總評
司馬望年輕時就像父親
司馬孚一樣性格寬厚,後來出任征西將軍,在八年之內多次抵禦姜維的北伐,為保衛曹魏西陲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史載“關中賴之”。後來又受任中領軍,統領禁軍,作為司馬氏的腹心人物。西晉建立後,他地位更加尊貴,是宗室中的重臣,仍然兼任中領軍,兩次統領中軍出兵,其受信任程度可見一斑。但他性格吝嗇喜歡斂財,死後家裡金帛堆積如山,因而被世人譏諷。
歷代評價
司馬炎:以明德近屬,世濟其美;祖考創業,翼佐大命,出典方任,入贊朝政,文德既著,武功宣暢。
房玄齡:①世祖武皇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為太宰,鄭沖為太傅,王祥為太保,司馬望為太尉,何曾為司徒,荀顗為司空,石苞為大司馬,陳騫為大將軍,世所謂八公同辰,攀雲附翼者也。②寬厚有父風。
逸聞趣事
八公同辰
親屬成員
父親
兄弟
註:宗法意義上不屬於親兄弟而血緣上屬於的稱之為私親兄弟。
後代
司馬奇,司馬奕之子,世襲義陽王,後被貶為三縱亭侯。後來再被封為棘陽王。
司馬威,司馬洪之子,世襲河間王,後徙封章武王,後又改封義陽王。
司馬邁,司馬整之子,世襲隨縣王,後增封為隨郡王。
司馬滔,司馬混的小兒子,世襲新蔡王
司馬確爵位,後改封章武王。
司馬休,司馬滔之子,世襲章武王。
史書記載
《郝氏續後漢書·卷七十五上·列傳第七十二上》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小說《
三國演義》中,司馬望於第一百一十二回登場,是司馬昭族兄,為長城的守將,最初被姜維擊敗,後用離間計迫使姜維回師。司馬炎即晉王位後,封司馬望為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