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7年 農曆丁亥年,寶鼎二年,泰始三年。司馬炎立次子司馬衷為皇太子,司馬炎頒布實施《泰始律》,孫皓造昭明宮,後又迎其父文帝孫和神靈到明陵。...
悼太子(?―前267年),嬴姓,趙氏,其名失考,戰國末期秦國太子,秦昭襄王的長子,秦孝文王的哥哥。悼太子曾被派到魏國做人質。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另立太子。...
由於《魏律》內容繁雜,早在司馬昭執政時即命賈充、羊祜、杜預、裴楷等人參考《漢律》及《魏律》來修編新法律。晉武帝泰始三年(267年)完成編纂工作,次年頒行全國...
裴頠(267年—300年),字逸民,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西晉大臣、哲學家,司空裴秀之子。頗有雅量,見識高遠,通古博今。初為太子中庶子、承襲父親爵位,遷散騎...
寶鼎,吳末帝孫皓的第三個年號,總計4年。寶鼎四年九月改元為建衡元年。...... ,吳末帝孫皓的第三個年號,總計4年。...公元266年 267年 268年 269年乾支 ...
泰始(265年十二月-274年)是西晉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一個年號,總計10年。這...二年(266年)司馬炎立楊艷為皇后。二月,解除漢宗室的禁錮。三年(267年)...
公元前267年,也就是阿基米德十一歲時,阿基米德被父親送到埃及的亞歷山大城跟隨歐幾里得的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學習。亞歷山大城位於尼羅河口,是當時世界的知識、文化貿易...
黃武八年(229年),孫權在武昌由吳王進位吳國皇帝,改元黃龍。旋即遷都建鄴。甘露元年(265年)孫皓遷都武昌,寶鼎二年(267年)還都建鄴。天紀四年(280年)三月為晉...
昭明宮是東吳的宮殿,位於建業(今南京)。又稱顯明宮。始建於267年(東吳寶鼎二年)夏六月,方五百丈。280年吳滅亡後廢止。...
華陽夫人(約公元前296年—公元前230年),羋姓,熊氏,楚國貴族,秦孝文王王后。秦孝文王為太子時封號為安國君,因安國君兄長悼太子在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
在267年的大清歷史中,嘉慶在位的25年只是這漫長歲月鏈條中短暫的一環,可他身處驚心動魄的動盪時代。康乾鼎盛達到頂點,大清江河日下,開始衰頹和敗落;而西方世界...
公元前267年(秦昭襄王四十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4]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秦昭襄王將安國君立為太子。[5][6] 確立嗣子 安國君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