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家介紹
主要的玄學大師有:竹林七賢(阮籍、嵇康、王戎、劉伶、山濤、向秀、阮鹹)
玄學
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
老莊”、綜合儒道立論,把《
老子》、《
莊子》、《
周易》稱作“三玄”。玄學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就是總天地萬物的一般規律“道”,它體現了萬物無窮奧妙的變化作用。玄學家們還用他們的老、莊思想來註解儒家的《
論語》、《
周易》,對已經失去維繫人心作用的
兩漢經學作了改造,建立起了“
以無為本”的哲學
本體論。儒家的“禮法”、“名教”、“人道”等思想,雖然也是玄學所討論的內容,但其主旨卻是道家的,即強調崇高的是“無”、“自然”和“無為”。
中心問題
可歸結為
天人關係問題,但在形式上,它已經擺脫了
兩漢經學章句箋注的繁瑣破碎;在內容上,則拋棄了經學思潮的“
天人感應”的粗俗的目的論之論證。
玄學家在多方面論證了道家的“自然”與儒家的“名教”二者是一致的,他們一改漢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張“儒道兼綜”,玄學所提出的或著重關注的有無、本末、體用、
言意、一多、動靜、自然、夢覺、本跡與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質的概念範疇都是道家所具備重視,而原始儒學和兩漢經學所不具備或不重視的,玄學的出現大大推動了中國哲學的發展。
玄學的發展演變經歷了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
:玄學正式登上歷史舞台,那是在曹魏的正始年間(240~248),史稱“正始之音”。當時出現了
何晏、
王弼的“
貴無論”。何晏作《
論語集解》、《道德論》,王弼注《
老子》、《周易》等祖述老莊。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讀《老子》的 《老子注》 、 《
老子指略》 及解讀《周易》思想的《周易注》、 《
周易略例》四部。 其中 《老子指略》 、 《周易略例》是王弼對《老子》、《周易》所做的總體性分析的文章。
第二階段
:正始之後,隨著司馬氏集團奪取政權,各
士族集團內部的鬥爭日趨激化,玄學思潮內部也出現了“貴無”與“
崇有”、“任自然”與“重名教”等各種爭論。出現了以
嵇康、
阮籍為代表的“名教不合自然”的“異端”傾向,他們與司馬氏集團在政治上不合作,強調“名教”與“自然”對立,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輕視禮法。而
樂廣、
裴頠、楊泉等“
崇有論”基礎上,郭旬以其《
莊子》完成把“貴無”和“崇有”、“自然”和“名教”統一起來的任務。
郭象提出
名教與自然在理論上的一致性,他舍異求同,以“
獨化論”來解決這對矛盾,認為聖人“雖
寄坐萬物之上,而未始不逍遙也”(《逍遙遊注》);“聖人常游外以冥內,無心以順有,故雖終日揮形而神氣無變,俯仰萬機而淡然自若”(《大宗師注》)。
西晉
西晉玄學(約263~316年)以
裴頠、
郭象為代表,構成玄學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時期,玄學仍朝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由貴無派發展到極端,使當時一些名士如
阮瞻、
王澄、
謝鯤等人,繼承嵇、阮思想中頹廢的一面,嗜酒極欲,追求表面形跡上的放達。這种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窒息了玄學貴無派在思想上的創造力,使它走向沒落。
東晉
東晉玄學(約317~ 420年)以張湛、韓伯、陶淵明、袁宏為代表,為玄學發展的第四個階段。這時司馬氏政權南遷,社會矛盾尖銳複雜,進一步導致思想上的空虛。因此超生死、得解脫的問題便成為玄學的中心內容。
玄學內容
是中國魏晉時期到宋朝中葉之間出現的一種崇尚
老莊的思潮。其思潮持續時間自漢末起至宋朝中葉結束。是道家之學以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故又有
新道家之稱。故通常也稱之為“
魏晉玄學”。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
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
郎擎霄《
莊子學案》概述說:當時達官名士,多宗老莊如魏王弼,、
何晏、
山濤、
阮籍、
嵇康、
向秀、
郭象,晉王濟、
王衍、
盧諶、庾數、
庾亮、
桓石秀、
司馬彪、崔饌、
李頤,宋戴順、李叔乏、齊祖沖之、徐白珍,梁江轎、伏曼客、摜埸、
嚴植之、
劉昭、
庾曼倩,陳周弘正、
徐陵、全緩、張譏、陸瑜,北魏程駿、邱晏,北齊杜弼其最著者也。這是一個不小的名單,但並非全部。社會各階層習《莊》之風蔚為大觀,按呂思勉先生的說法,此風一直到隋才慢慢停息。“帝王、貴戚、大臣、武夫、儒生、文人、藝士、婦女無不能之。餘風又流衍於北。入隋乃息。”這是就整個老莊而言的,老莊實不可分,不會再有隻讀《老子》而不讀《莊子》的情況了。
玄學至東晉後不減反增更是風行,王弼《周易注》在南朝立於學官,南朝宋齊兩代的官方四學都包括玄學,梁、陳兩代又盛行講論“三玄”之風,故而東晉南朝都應當是玄學的流行期。關於唐代的學術,過去人們都說是兼行儒釋道三教。現在看來,唐朝的官方學術與民間學術應有不同,官方學術包括經學與道學,經學即五經及《論語》、《孝經》之學,其中《周易》用王弼注,《論語》用何晏的《集解》,這完全是玄學中《易》學的延續;唐代道學、道舉尊崇《
老子》、《
列子》、《
文子》、《
莊子》四部書,四部書都稱為經,這種道學可說是玄學中的老莊學的發揚或放大。玄學至宋朝中葉被宋明理學取代。
影響
如果說,魏晉玄學是精緻的形而上的哲理玄思,則當時的養生可謂是實踐中的操作,這二者,構成了互為表里的關係。對此,湯用彤早已指出:“中華方術與玄學既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說。漢魏之際,清談之風大盛,佛經之譯出較多,於是佛教乃脫離方術而獨立,進而高談清淨無為之玄致。其中演變之關鍵有二要義,一日佛,一目道。由此二義,變遷附益,至魏晉之世遂進為玄理之大宗也0”①牟宗三先生也說過:“道家工夫自心上作,而在性上收穫。無論是‘不離於宗’之天人,或不離於精不離於真之至人、神人,皆是從心上作致虛守靜之工夫。從此作虛靜渾化之玄冥工夫,始至天人、至人、神人之境,而養生之義亦攝於其中矣。”這一論斷甚為精透。道家本體的實體性、實在性,透過養生、長生說即可轉化為神仙術。他又說:“通過修煉之工夫而至長生,成仙,則是順道家而來之道教,已發於第二義。當然第二義亦必通於第一義。”他認為:“原始道家並不自此第二義上著眼,嵇康之《養生論》卻正是自此第二義上著眼,而向、郭之注莊,卻是自第一義上著眼。”②
佛教初傳,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玄學,佛教以玄學語言闡述佛理傳教,因佛教開始流行,初與道家文化相結合,依附道教宏傳,故有
佛道之爭,
老子化胡之說。
安世高與支讖等自西域東來譯經,佛學漸盛,不過“佛教在漢世,本視為
道術之一種,其流行之教理行為,與當時中國黃老方技相通。”中國古代文化以道家為本,在魏晉時代,
老莊的玄學特盛,“方術與玄學,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說。漢魏之際,
清談之風大盛,佛經之譯出較多,於是佛教乃脫離方士而獨立,進而高談清淨無為之玄致。”以故
般若學與老莊學相近。佛教到東晉時,其勢大盛,西域大師接踵而來,中國寺僧,漸具規模。般若之學大行,談玄說妙。最可稱道者為羅什之東來,法顯之西行,道安之領袖群倫,羅什之大開譯業。什之門下十哲
四聖,皆當時精研老莊的第一流學者。時北方世亂,
道安高足
慧遠隱居匡廬,研究般若,
毗曇,提倡
彌陀淨土,一時名賢大集,成為江南佛法之重鎮。後有真諦之譯
唯識諸論,羅什法顯等又譯十誦、五分、四分等律。諸宗經論於是大備。從
僧肇道生以來,中國佛教則因容納了
老莊道家的對規律性實在性等的認識,使
佛性論原有的條件性相對性的成分繼續保留的同時,真實性與永恆性的因素空前增長。中國化佛教肯定了真實無妄的本體世界的存在,突破了
印度佛教的範圍,彌補了印度佛教的邏輯斷裂,使其認識得以進一步的深化。就此而論,佛教教義只有在中國化佛教中才真正走向了圓融之境,達到了佛教對宇宙人生認識的最高水平。由此佛教大為盛行。佛教在東漢傳入後首先被附於黃老之家,魏晉時代則依附於玄學。南北朝時期佛教才逐步獨立,至隋唐方高度發展並形成各種宗派。佛教般若思想大約是
兩晉之際傳入中國的一種
思潮,佛教徒借玄學的概念、命題來闡發自己的思想,以便使這種思想更容易更迅速地進入上層統治階級和士人階層。但是,由於過多地使用
老莊玄學概念、命題去比附譯解般若經典,則使佛學在某種程度上被玄學化了。
玄學內部有許多的派別,如貴無派、
崇有派、
獨化派等等,這些派別的影響使佛教內部發生分化,東晉時期,佛教內部因對般若思想理解不同而出現了所謂“
六家七宗”的爭論。東晉時,玄學家雖然精通佛教,卻不在注老莊列中運用佛教理論。
南北朝道教也開始大量吸收老莊玄學理論構建神學。玄學衰落後分別被道教,般若,禪宗所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