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玄學以辯證“有無”為中心。戰國後期至西漢,黃老道家試圖從理論上超越“道生一”和“有生於無”,因此他們討論的重點不在“有與無”,而在“無為與有為”。
魏晉玄學以辯證“有無”為中心。戰國後期至西漢,黃老道家試圖從理論上超越“道生一”和“有生於無”,因此他們討論的重點不在“有與無”,而在“無為與有為”。魏晉玄學重新把“有無”問題提出來,並作為本體論範疇研究,出現了何晏(約193~249)、王弼“貴無說”與裴頠(267~300)“崇有論”的對立,隨之又出現了郭象(約252~312)的 “獨化論”。何晏、王弼的基本論點是“以無為本”,“以無為體”,把“無”當作世界的根本,當作世界統一性的基礎,當作“有”的存在根據。他們認為在形形色色的多樣性的現象背後,必有一個同一的本體,否則多樣性的現象就會雜亂無章,無以統一,並認為這個本體即是無。在他們看來,“有”不能作為自身存在的根據,必須依賴本體“無”。
王弼說:“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又說:“富有萬物,猶各得其德,雖貴,以無用,不能舍無以為體也。” (《老子注》)這是說,萬有是無的外部表現和作用,天下萬物的存在以無為本。但是,無也離不開有,因為無不可以無“明”,必明於有。所以,要“崇本”,也要“末”。貴無派關於“有無”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現象與本質的關係,詮釋了老子、道家所謂的“無形無象”即現象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