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早期發展
公元前119年(西漢武帝元狩四年),漢軍大破匈奴,將匈奴逐出漠南,烏桓臣屬漢朝,南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
遼西、
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御匈奴。
公元49年(東漢
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
朔方邊緣十郡,即今
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
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烏桓在兩漢時先後兩次南遷,逐漸發展壯大,但受漢
護烏桓校尉管轄,分成若干部落,各自為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
中國古代民族。與鮮卑同為
東胡族的一支。秦末(公元前3世紀末)東胡為匈奴擊破後,部分遷居烏桓山(今遼河上游西喇木倫河以北)而得名。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擊敗匈奴,遷烏桓於止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邊塞,始置護烏桓校尉,持節監護烏桓各部不得與匈奴通。東漢
魏晉沿置。烏桓原是遊牧部落,南遷後開始發展農業。3世紀初烏桓大部分歸附曹操,有萬餘落入遷中原,漸與漢族融合。留居塞外的大多並於鮮卑。
據考證,今內蒙古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西北140里有—座烏遼山,即烏桓人遷駐之地。烏桓人在這塊土地上逐步成長、壯大並向南遷徙,與建都於
中原的封建政權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密切交往,直至進入中原各地,融合於其他各族之中。
西漢武帝時期,烏桓族主要活動在
上谷、漁陽、
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相當於今內蒙古
錫林郭勒盟的中東部、
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遼寧省北部地區。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烏桓首領(大人)
朝貢於漢朝,接受侯、王、君長的封號。不久,率眾大規模遷居
緣邊十郡。其向西發展到今內蒙古
河套、
鄂爾多斯一帶,東漢末年,因曹魏政權的征討,除部分烏桓人遠遷遼東地區外,“其餘眾萬餘落,悉徙居中國”。此後,這個古代民族逐步在歷史中消失。
最早起源
烏桓,亦作“烏丸”、“
古丸”、“
烏延”等,為東胡系統的古代民族之一。語言與鮮卑同,屬東胡語言的分支,無文字,刻木為信。東胡盛時,與鮮卑同為其重要成員。
秦漢之際,活動於
饒樂水(今
西拉木倫河)一帶。東鄰
挹婁、
夫余、
高句麗等,西連
匈奴,南與
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鮮卑居北,烏桓居南。
西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
冒頓單于擊破,部眾離散,烏桓一支逃至烏桓山(今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以北,即
大興安嶺山脈南端),“因以為號”。但烏丸之名,戰國時已出現,《
史記·
貨殖列傳》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間二都會也……北鄰烏桓、夫余,東縮穢貉、朝鮮、真番之利。”有的學者認為烏桓初為部落大人之名,後來引申為部落之名。另一種說法,認為烏桓、
鮮卑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以族名轉為山名,後又有烏丸川等。
烏桓的先世,據《
後漢書·烏桓傳》云:“烏桓者,本東胡也。”王沈《
魏書》同,認為烏桓與鮮卑同出自東胡。至於烏桓在加入東胡前,《
竹書紀年》提到: “後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曰吠夷、
於夷、
方夷、
黃夷、
白夷、
赤夷、
玄夷、
風夷、
陽夷。”赤夷尚赤,居於東方,似與烏桓人有關。在烏桓習俗中,
穹廬皆東向,並把天地、日月、山川。日色近赤,能給人以光明和溫暖,對於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帶的烏桓來講至關重要。
丁謙指出:“烏桓者,
烏蘭之轉音也,
蒙古語紅曰烏蘭,故《傳》中又稱為赤山。”烏桓山即赤山。烏桓人死後,燒其所著衣物,殺犬以殉,“使護死者神靈歸乎赤山”,赤山似應為烏桓祖先的根據地,故稱其在 “遼東西北數千里”。其後的赤山,即“漁陽赤山”,則是烏桓南遷後之地,即今赤峰市赤山。也許是烏桓自原來遼東西北,
西拉木倫河以北的赤山遷出,至老哈河流域以後,別立一赤山以為紀念。烏桓人往往請薩滿唪誦指引路徑,以一犬牽之,使死者之魂歷經險阻回歸到赤山。這種習俗似乎說明其祖先當初就是坐著犬拉雪橇到蒙古草原東南部的。烏桓在以後的發展中,逐漸吸收了一部分匈奴人和漢人。
匈奴別部的烏桓、鮮卑,《
後漢書》中烏桓、
鮮卑傳都說他們因住烏桓山、
鮮卑山得名。孰不知烏桓是聰明之稱, 鮮卑是
瑞獸皮帶之名, 與山無關①。(摘自
黃現璠等著《內蒙古自秦漢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廣西師範學院學報》,1981年2月第二期)
註:①:日人
白鳥庫吉《東胡民族考》烏桓、鮮卑考。漢譯“ 胡” 語有瑞獸帶之義。烏桓, 蒙古語有聰明之義。
沒落
烏桓自被曹操擊破後,勢漸衰落。當時除遼東、遼西、
右北平三郡烏桓內遷外,其它諸郡烏桓大多留居原地,並保有一定實力。直至
兩晉,無論在塞外或塞內,烏桓的活動尚頻見史冊。西晉初,幽州北邊障塞內外烏桓分別歸附鮮卑
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統治,並逐漸與鮮卑融合。有一部分最後加入
庫莫奚之中。自幽州北邊而甫,直至
冀州的
渤海、平原二郡,烏桓
騎兵營分布其間。
王浚為幽州刺史兼烏桓
校尉,最後以烏桓和鮮卑的兵力為後盾南面稱制。并州烏桓張伏利度擁眾 2000壁於
樂平(今山西昔陽縣西南),307年(晉
永嘉元年),為
石勒所並。石勒攻下幽州後,徙幽、冀二州烏桓於襄國(今河北省
邢台市西南),4世紀中葉附
前燕。
前秦苻堅滅前燕後,處烏丸雜類於馮詡、
北地。而後,
慕容垂又利用烏桓之助建立
後燕。垂曾引
丁零、烏丸之眾20餘萬為飛梯、鑿地道以攻
鄴城,並以烏桓
張驥為輔國將軍,
劉大為安遠將軍,
魯利為建威將軍,隨慕容氏南征北戰。北魏初,
拓跋珪攻信都(今河北省
冀縣),張驤舉城降,後驤逃往中山(今河北省
定州市),依
慕容詳。珪拔中山,驤被擒。398年(東晉
隆安二年),其子
張超收集烏桓、漢民2000餘家據渤海郡之
南皮(今河北省
南皮縣),自稱烏丸王,後南走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次年,為魏徵虜將軍
庾岳擊殺。
魏晉以後,烏桓與其它諸族錯居雜處,民族成分發生了變化,形成所謂“
雜胡”。《魏書》載:“其諸方雜人來附者,總謂之‘烏丸’,各以多少稱酋庶長。” 烏丸往往成為雜夷的泛稱。除散居上述諸郡外,又擴展至陝西的上郡、
馮翊、北地三郡。而
雁門郡的烏桓,與鮮卑、匈奴等融合成為鐵弗劉氏或獨孤氏,後發展為
赫連勃勃的夏國。幽、並二州烏桓繼續內遷,遍布於
太行山以東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並積極參與十六國、南北朝時各地區的政治鬥爭。一部分久處郡地,逐漸被同化於漢族,烏桓姓氏相繼有郝氏、劉氏、張氏、王氏、魯氏等出現;而另一部分隨著鮮卑的強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鮮卑融合,最終隨鮮卑漢化而同化於漢族。
民族融合
自匈奴擊破東胡後,烏桓勢孤力單,故役屬於匈奴。
匈奴單于每歲向烏桓徵收牲畜、皮革,若逾時不交,便沒收其妻子為
奴婢。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將
霍去病擊破匈奴左地,因徙烏桓於
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塞外,即今
老哈河流域、濼河上游及大小
凌河流域之地,為漢偵察匈奴動靜,並在
幽州置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使不得與
匈奴通。
王莽執政,令烏桓不再向匈奴繳納皮布稅,匈奴遂劫掠烏桓人畜。王莽又驅烏桓攻匈奴,以烏桓妻子為質,以殺戮為威,烏桓遂降匈奴。
東漢初,烏桓常與匈奴聯兵擾亂代郡以東各地。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漢將
馬援率軍往討,不勝。次年,匈奴內亂,且遭旱災蝗禍,烏桓又乘機攻擊之,匈奴轉徙
漠北。
漢光武帝劉秀乃以金、帛賄賂烏桓大人。二十五年,遼西烏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降漢,貢奴婢、牛馬及
虎豹、貂皮等。漢乃封其渠帥、大人共八十一人為王侯、君長,許其內遷,使駐牧於遼東
屬國、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上谷、代、
雁門、太原、朔方十郡鄣塞之內,其地大約相當於今東北
大凌河下游、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中部、內蒙南部、
鄂爾多斯草原一帶。並置烏桓校尉於上谷
寧城(今河北
宣化),掌賞賜、
質子、關市諸事。經
漢明帝、
漢章帝、
漢和帝三世,漢與烏桓相安無事。
烏桓南徙後,原居地為鮮卑所占;少數留居塞外者皆歸降鮮卑,自2世紀初起,常助鮮卑、南匈奴寇掠漢邊;塞內烏桓則多從烏桓校尉抗擊鮮卑、匈奴。2世紀中,漢與
南匈奴對抗,各部烏桓亦各自為政,或從漢攻匈奴,或與匈奴聯兵攻漢。2世紀末,漢還頻頻利用烏桓騎兵鎮壓各地義軍。靈帝中平二年(185年),令
張溫為車騎將軍,發幽州烏桓三千騎至關內鎮壓
涼州義軍。烏桓因數被徵發,死亡略盡,人心浮動,軍無鬥志,皆臨陣不戰,逃歸幽州各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
張舉、中山相
張純等反,就利用幽州烏桓,寇掠
青州、
徐州、
幽州、
冀州四州,張純自號彌天安定王,為諸郡烏桓元帥。中平六年,張純死,烏桓軍亦隨之瓦解。
公孫瓚在河北時常與烏桓作戰,被稱為白馬將軍。候袁紹滅公孫瓚,烏桓出兵相助,出力頗大。袁紹矯制賜蹋頓、(難)峭王、汗魯王印綬,皆以為單于。
建安五年(200年),
袁紹被
曹操敗於
官渡之戰,旋即病死。十年,紹子尚等往奔遼西,投奔蹋頓。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遠征烏桓,兩軍相遇於
柳城境內的白狼山。曹操親自將自己的指揮旗授予給麾下大將張遼。於是張遼率軍突擊,大破烏桓,胡、漢降者達二十餘萬口,烏桓單于
蹋頓也在此戰中被
張遼臨陣斬殺。
曹操將幽州、并州各郡烏桓共萬餘落徙居中原,精壯隨軍作戰,由是三郡烏桓號為天下名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烏桓聯合鮮卑反叛,為曹彰、田豫所敗,實力再次被嚴重削弱。殘留故地的烏桓,因其地不久即為鮮卑所占,均與鮮卑融合;內徙者則漸為漢人所同化。
相關史實
《資治通鑑》記,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烏桓大捷,班師回朝途中,時寒且旱,二百里無復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三十餘丈乃得水。軍自柳城始,途經碣石道(今昌黎碣石山流域),遇“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之景觀,命士卒山中覓水,得泉(後稱相泉),操遂令軍止行安營。尋樵夫聞知,此謂碣石流域,泉溢於虎山坡,南稱龜山,西南碣石山。日落,時黃昏,遠眺夕陽暮色,近擁萬馬千軍,志未酬,己暮年,而詩性起,作賦《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是。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小傳》記,曹操北征烏桓解救十餘萬被擄漢民同徙,途經碣石道,遇“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仙境聖地,令固泉砌井,以養暮年、度餘生。遂將民編充駐守於此之營帳“草糧屯”“後營”“留守營”“駐操營”“歇馬台”“飲馬河”(今昌黎、撫寧村莊、河流名稱)略。擇日曹操率從至碣石仙台頂,登高必賦其性也,賦詩《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潑湧起。日月之行,若在其中。星漢燦爛,若在其里。”軍遂赴易縣。
古人依相泉建寺,時名“相泉寺”,後稱“山坡寺”,明清《昌黎縣誌》有記載。尚存井(泉)一眼,寺院荒址一座。
世系表
烏桓[wū huán](烏丸、烏古)(187-207)
丘力居 | (3) | 丁卯 | 187 |
踏頓 | (9) | 庚午 | 190 |
樓班 | (9) | 己卯(三) | 199 |
速仆丸 | (1) | 丁亥(八) | 207 |
參考:灰松鼠網
社會經濟
日常生活
在對其曾經遊牧地區的發掘中,發現有大量的馬具、箭簇、劍、刀、矛、斧以及繪有馬、牛、羊等牲畜圖案的飾具。農業和民族手工業也有一定的比重。耕種常以布穀鳥的叫聲為準。主要農產品有穄等種類。出土器物中有鐵鋤等農具,說明已具備較為原始的耕作手段。烏桓婦女擅長於手工紡織,用毛皮等製作日常生活用品。她們出嫁時要佩戴自己製作的首飾。在西岔溝出土的烏桓文物中有精美的金絲穿珠扭環飾品。
畜牧業
烏桓是以畜牧業為主,輔以
弋獵、農耕的古代民族。史稱其“俗喜騎射,弋獵禽獸為事。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舍,東開向日。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畜牧業頗發達,馬、牛、羊甚多,因此,不僅是其衣食的來源,同時,婚嫁也皆以馬、牛、羊為“聘幣”,人亡則取死者生前所乘之馬燒以殉葬,若仇殺,也可出馬、牛、羊以贖死。並用牛、羊祭祀鬼神、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畢皆燒之。同時,馬、牛、羊及皮貨還作為匈奴交納的貢稅及向漢魏朝貢或互市之物,成為交戰雙方的主要掠奪品。
狩獵
狩獵在烏桓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野獸中的虎、豹、貂皮是向匈奴繳納貢獻和與漢關市貿易的重要物品。牧獵經濟的重要性也可從出土文物中得到證實。
農業生產
烏桓人兼營農業,在進入西拉木倫河流域後,烏桓人逐漸定居下來,兼事一些農業。史稱其“俗識鳥獸孕乳,時以四節,耕種常用布穀鳴為候。地宜青穄、東牆,東牆似蓬草,實如葵子,至十月熟。能作白酒,而不知作麴櫱。米常仰中國”。穄即糜子。東牆,也叫沙蓬,植株可作飼料,果實可榨油或食用。據《廣志》云:“色青黑,粒如葵子。幽、涼、並皆有之。”這兩種耐寒作物可能由幽、燕傳入烏桓。從西岔溝墓葬出土的鐵?、鐵斧、鐵錛、鐵鋤等農具來看,其中有些還鑄有漢字。說明這些農具大多來自中原漢族地區。但在塞外時期,他們仍以畜牧為主。公元49年(東漢建武二十五年),遷入沿邊諸郡塞內後,對“招來種人給其衣食”的烏桓部眾發展農業提供了一定條件。至漢魏之際,烏桓再次內遷,漁陽、雁門等地烏桓逐漸以農業為主。
手工業生產
烏桓手工業也有一定發展,其中較為重要的有鑄銅、冶鐵、制陶、紡織等。大多控制在邑帥和部落大人手中。王沈《魏書》稱烏桓“大人能作弓矢鞍勒,鍛金鐵為兵器,能刺韋作文繡、織縷氈■”。而范曄《
後漢書·烏桓傳》則云:“男子能作弓矢鞍勒、婦人能刺韋作文繡,織氀毷”。前者說明大人控制了軍器等重要手工業的生產;後者說明在手工業生產中男女分工的情況。
經濟交流
烏桓還與漢族、匈奴進行商品交換。烏桓與漢地的經濟交流,早已進行。《漢書·地理志》云:“上谷至遼東,地廣民希,數被胡寇,俗與趙、代相類,有魚鹽、棗栗之饒。北隙烏丸、夫余,東
賈真番之利。”東漢為了保持正常貿易,在沿邊設立胡市以進行監督保護。護烏桓校尉所屬的上谷寧城(今河北省宣化市西北,或雲
萬全縣)為重要胡市,並修築南北兩部
質館,收留烏桓與
鮮卑人質,以保證互市的正常進行。烏桓主要以牛馬等牲畜求市,交易量相當大。而烏桓換回的除“精金良鐵”外,還有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如糧食、布、帛、踩、繒等以及其它“珍貨”。
烏桓與匈奴也存在著貿易關係。《
漢書·匈奴傳》載,西漢末
王莽時,“漢既班四條後護烏桓使節告烏桓民,毋得復與匈奴皮布稅。匈奴以故事遣使者責烏桓稅,匈奴人民婦女欲賈販者皆往焉”。說明烏桓與匈奴有貿易往來。烏桓近塞,長期與漢保持和平友好關係,匈奴則往往通過烏桓用牛馬換回漢地貨物。烏桓大人豪帥手中掌握著大量作為商品的牲畜皮貨,對互市有控制權。通過互市,輾轉盤剝部落成員並得到奢侈品,進一步促使貪富分化和階級兩極化。
烏桓在
漢代正處於由原始社會末期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歷史階段。以個體生產和個體經濟為基礎的個體家庭是社會的組成細胞,但尚存在於氏族和部落的組織之中。私有財產早已出現,故婚姻嫁娶、犯罪贖死及喪葬,皆用私有牲畜等財物。並且用法律形式來保護私有財產,如規定“盜不止死”。由於作為遊牧部落的主要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牲畜私有,因而其經營方式也就表現為“大人已下,各自畜牧營產,不相徭役”,即由各家各戶獨自經營自己的畜牧業。
氏族公社雖已解體,但無論是牧場或山林、湖泊,仍保持氏族公有,只有一部分農耕地逐漸向私有制過渡,烏桓內部主要財產具有兩重性,故部落大人、氏族小帥就有權指定牧場,決策集體遷徙路線,其經營方式也受此種所有制的制約。
階級分化
隨著私有制的產生,貧富懸殊已很普遍,階級分化日益明顯。並隨著戰爭的發展,出現了特權的軍事首領,虜獲的
奴隸和戰利品,最有價值的部分歸於自己,把次品分給戰士。軍事首領逐漸成為統治者,作為氏族部落的貴族和握有統治權力的各部大人因而出現。大人由選舉產生,常推“有勇健能理決鬥訟者”為大人,死則另選,“無世業相繼”,其後裔不能世襲。到東漢末,公選制逐漸為世襲制所代替。據《後漢書·烏桓傳》載:“
獻帝初平中丘力居死,子
樓班年少,從子蹋頓有武略代位。”說明烏桓大人已是父子相承。氏族成員沒有自己的姓氏,“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為姓”。“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其約法,“違大人言者,罪至死”,“若亡畔為大人所捕者,邑落不得受之,皆徙逐於雍狂之地,沙漠之中”。所有約法,助長了大人權勢的發展,最後成為世襲統治者。大人等還對氏族成員強征徭役,進行經濟剝削。
烏桓內部的階級主要分兩大類:一是處於上層的大人、小帥,二是氏族部落成員(
自由民)。烏桓蓄奴之風約始於公元1世紀初,由於王莽暴虐,烏桓豪帥往往背叛而投奔匈奴,從此他們不斷在緣邊地區進行戰爭,掠奪人口,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例如,公元25年(西漢末更始三年),當赤眉軍尤來部在今河北省北部戰敗退入遼西、遼東時,為烏桓和貊人截擊,全部人馬被抄掠而去。東漢初,烏桓與匈奴連兵掠擾邊郡,五郡民庶經常被掠奪為奴。公元41年(建武十七年),“匈奴、鮮卑及赤山烏桓連和強盛,數入塞殺略吏人,朝廷以為擾”。俘掠人口當奴隸,成為烏桓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之一,蓄奴風氣也越演越烈。因而,公元49年(建武二十五年)烏桓大人向光武帝朝貢時,貢物中有奴婢,就不足為奇了。從西岔溝墓葬出土的銅飾牌中,鑄有戰士騎馬執劍,手抓披髮俘虜,同時一犬撲在俘虜身上猛咬的場面。
烏桓大人等除了鈔略生口為奴外,還進行奴婢買賣。奴隸主要從事家務勞動,有的也從事拾糞草、牧幼畜等生產勞動。但烏桓在由原始社會末期轉向階級社會的過程,還來不及建立本民族的
奴隸制國家政權,便為曹操征服。
烏桓的社會組織形式,分部、邑(邑落)、落。邑落為部下面的基層組織。每部統轄著數百乃至數千個落。《後漢書·烏桓傳》載:“邑落各有小帥,數百乾落自為一部。”落,通常為戶之意,每帳戶或帳落,少則7—8口多則10餘口。若干落相聚則為邑落或簡稱為邑。“大約古代烏桓每邑落約有二、三十戶”,“烏桓每一邑落當有人口一百幾十人至二百幾十人”。邑落由不同氏族的帳戶相聚溶合而成,因為被掠的外民族人口要歸入邑落中,而一些漢族逃亡人口也要入其部落,所以邑落已經不是純粹的血緣群體,而是一種地域的人們共同體,地緣關係逐漸代替血緣關係。但由於氏族間互相通婚,血緣關係仍為邑落聯繫的紐帶。在習俗上較多地保留了氏族制度的殘餘,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衝突,尚不是階級法律占主導地位,仍是歷史傳統形成的具有全民的習慣道德規範起著重要作用。史稱: “其相殘殺,令部落自相、報,相報不止,詣大人平之,有罪者出其牛羊以贖死命,乃止。”血緣復仇的嚴重存在,往往容易引起氏族、部落間的械鬥和互相殘殺。邑落的頭人稱為小帥,多為豪人充任,初由推舉產生,不世襲。各帳落各自單獨經營畜牧業,夏冬兩季轉移牧地時,便在小帥率領下,以邑落為單位,順著一定的路線,共同遷徙,每一邑落占有一定的遊牧區。邑落小帥受制於部落大人。“大人有所召呼,刻木為信,邑落傳行”。通過戰爭、朝貢、胡市,邑落小帥的權勢有所增長,並受漢魏賜封。
邑落以上為部或部落。“數百千落自為一部”,部的大小相差懸殊,由於相互兼併,也不很穩定。東漢初在遼東、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上谷、代、雁門、太原、朔方緣邊十郡分布著烏桓大小部落,人口當在30萬以上。部落首領稱大人,掌握大權,大人的命令,“部眾莫敢違犯”,“違大人言死”。大人對內管理部落公共事務,對外進行貿易和鈔掠,通過鈔掠和貿易,又進一步增長了部落大人的權力和財富。
隨著烏桓的不斷內遷,漢魏政權往往利用烏桓武力來達到自己的政治、軍事目的。其方式主要有二:一是漢魏政府或集團與烏桓大人結成軍事同盟或臨時徵調。如漢武帝擊破匈奴左地後,使烏桓為漢偵察匈奴動靜。東漢末,烏桓峭王“感(劉)虞恩德,率種人及鮮卑七千餘騎,共輔南迎虞子和,與袁紹將鞠義合兵十萬,共攻(公孫)瓚”。同時,漢魏還從烏桓各部直接徵兵,以對付其它各族的反叛,乃至鎮壓烏桓本族的反叛。如165年(東漢桓帝
延熹八年),
任尚為中郎將,統兵救零陵太守
陳球,鎮壓今湖南省零陵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市等地戍兵和農民聯合起義。所率幽、冀、
黎陽烏桓步騎就達26000人。烏桓兵一般集中成營,烏桓大人豪率受封為王、侯,統領烏桓兵,但調遣徵發和作戰要服從烏桓校尉及朝廷所遣將領的指揮。
漢魏利用烏桓武力的第二種方式是從烏桓兵中挑選精銳,組成突騎和入宿衛的烏桓騎,受漢魏政權直接統率,列入常兵制。烏桓突騎西漢時久已聞名。劉秀平河北時
吳漢所率軍隊中就有烏桓突騎3000人。後被稱為天下名騎的三郡精壯也編入軍隊之內,隨往各處作戰。初時居無定所,只有在特殊情況下需集中兵力屯聚一方時,才屯居下來。但不能攜帶家眷,家眷住在指定的郡縣之內當“質任”。而犄兵官佐士兵則隨營而居,不能回家。東漢除了以烏桓突騎用於征戰外,也以烏桓騎入宿衛。應劭《漢官》云:“員吏百五十六人,烏桓胡騎七百三十六人”。東漢在
長水校尉之下,設有胡騎司馬一人“掌宿衛,主烏桓騎”。烏桓突騎和烏桓宿衛是從烏桓兵中精選出來的,不僅脫離了原來的邑落,而且也脫離了烏桓社會,這是引起烏桓邑落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於徵收烏桓兵,並從烏桓兵中精選出烏桓突騎和烏桓宿衛,使烏桓軍制發生了變化。烏桓從邑落結構中衍化出
千夫長、百夫長的軍制,是模仿漢朝的郡國制和匈奴兵制的一種軍隊組織,同時也是與其款塞內附,接受王侯封號分不開的。公元49年(建武二十五年),封烏桓渠帥為侯王者80餘人。在東漢賜封的稱號中,有王、侯、都督、都尉、單于等。而在本民族中仍稱大人、邑帥,東漢所賜封號與原有稱號並行。從已出土的既有“魏烏丸率善仟長”、“魏烏丸率善佰長”印,又有“魏烏丸率善邑長”印,即可印證。無論是千、百夫長或邑長,都是朝廷任命的,與原來部落大人、邑落小帥大有別。至此,烏桓
社會結構與漢族地區日益合流,只是保留了一些氏族制的外殼而已。
社會風俗
風俗
烏桓俗
貴少賤老。怒殺父兄,不以為有罪,然不害其母,因母有族類;而父兄以己為種,故無人過問。
血族復仇之風頗盛。
烏桓人
髡頭,女子至嫁時才蓄頭,分為髻,戴一種樺皮製的高帽子,稱為句決。男子娶妻,皆先私通,略其女去,半年百日後,始遣媒送馬、羊、牛為聘;婿隨妻歸,服役二年後,妻家才厚遣其女回夫家。部落內,除戰爭外,一切皆從婦女之計。父兄死,妻後母,報寡嫂;寡嫂之小叔死,小叔之子可以伯母為妻;小叔若無子,再輪及其他伯叔。
烏桓人土葬,用棺。葬時親舊環坐,兩人誦
咒文,殺一肥犬及死者生前所乘馬,燒衣物、服飾,歌舞、哭泣相送。相傳犬能護佑死者神靈返歸
赤山(一說在今
興安嶺南脈,烏桓人認為人死後魂歸此山),不致中途遭橫鬼遮攔。
烏桓人敬鬼神,祀天地、
日月、星辰、
山川及已故著名大人。以牛羊為犧牲,飲食必先祭。
主要姓氏
郝氏、審氏、魯氏、桓氏、王氏(烏丸氏、烏桓氏、烏氏)、
漸氏、
薄氏(薄奚氏)、展氏(輾遲氏)、厙氏(庫傉官氏 、
庫褥官氏、庫褥管氏、庫氏)、祁氏
名字含義
烏桓:蒙語“Ууган(吾乾) ”,意為“長(ZHANG),長輩 ,長子”。漢語記載時將“乾”記為“桓”,“烏”音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