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音樂
人類社會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音樂,已經無法考察。但是早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
聲音的強弱 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穫和分享
勞動成果 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
古代音、樂有別。《禮記·
樂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動,物使之然 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乾戚、羽旄,謂之樂”。後稱“音樂”,指用有組織的樂音表達人們的
思想感情 、反映
社會生活 的一種藝術。《三國·吳志·周瑜傳》:“ 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 瑜必知之,知之必顧”。《前漢書平話》卷下:“帝至棘門 ,左翼將徐邁以音樂迎之,送帝至霸陵橋上”。
溫承訓 《動人的音樂》詩:“真的,音樂是人們感情的語言”。
西方音樂史 歐洲的古典音樂是在中世紀的伊利莎白時期發展而來的,這個時期的音樂主要以格里高利
宗教音樂 占主導地位。
當時人們對於基督教的崇拜和信仰完全不像這樣。中世紀時期的
歐洲教會 的權力要高於國家和一切的
社會形勢 ,宗教是直接影響到政治和音樂的。所以當時的音樂只是純粹的宗教用途,在教堂中演唱,並沒有樂器伴奏,但這個時期的音樂卻對後來的音樂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藝復興時期
到了1450年後,歐洲進入了
文藝復興 時期,因為當時歐洲政治不穩定,教會的威信與勢力已經逐漸減弱,
資產階級 也開始萌芽。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新思想,在音樂、文化各個領域中都開始了文藝復興運動。在這個時期中,歐洲的傳統音樂開始成型。音樂在這時也不只有宗教音樂,
世俗音樂 也開始產生,各種樂器也產生並豐富了許多,為即將到來的巴洛克音樂時期做出了鋪墊。
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 (約1600年—1750年)是
古典音樂 早期的一個重要形式,這個時期的音樂以
復調音樂 為主,華麗且複雜。雖然巴洛克音樂已經突破了宗教音樂完全的秩序和純真的表現,變得更加豐富了,但是在整個古典音樂的發展中,這個時期的音樂仍然受著很多宗教音樂的影響,透露出一種嚴謹的氣息。不過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相對於之前的音樂形式更加自由化了,各種音樂類型的出現以及樂器的成熟,使這個時期的音樂充滿著一種特殊的氣息,為後人所追捧。
在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們是比較多的,並且相對現代的音樂家來說也要多產得多。在
巴洛克時代 最重要的人物應該是
亨德爾 、
維瓦爾第 、
巴赫 三位音樂家。亨德爾和巴赫都是以那個時代的
鍵盤樂器 管風琴 和
羽管鍵琴 見長,但作曲形式稍有不同。
亨德爾 在歌劇方面的成就較多,而巴赫則一直專注於各種器樂的創作,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經典的器樂作品。這一時期的小提琴音樂已經接近成熟,
維瓦爾第 的貢獻不可忽視。
巴洛克時代 的結束是以巴赫的逝世為界限的,隨後而來的便是古典主義時期(約1750年—1820年)。這個時期的音樂繼承了歐洲傳統的
復調音樂 和
主調音樂 成就,確立了
奏鳴曲 、
協奏曲 、
交響曲 等重要的音樂形式,並且
室內樂 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對之後音樂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影響。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嚴謹的,繼承了巴洛克時代的理性,但是卻更多的融入了人們的情感,在兩者之中達到了統一。所以
古典時期 的音樂表達的內容更加豐富了,同音樂藝術融合在一起。
在
古典音樂 時期,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是
海頓 、
莫扎特 、
貝多芬 。莫扎特的音樂充滿著華麗感,總是帶給人一種親和力,這種親和力來自於莫扎特為了創作音樂的純真心態。而
貝多芬 相對於
莫扎特 來說,則經歷了更多的生活困苦,以及長年病痛的纏繞。他將自己生活中的種種不幸寫入音樂中去,所以貝多芬的音樂帶給人們的更多的是一種憤怒、一種激情、一種與生活抗爭的態度。
浪漫主義時期
在1820年後隨著古典音樂時期的結束,
浪漫主義音樂 開始萌芽。這一時期的音樂形式更為豐富,是古典藝術巔峰時期中離現代最近的,最能夠被接受的古典音樂大多出自於這個時期。
浪漫主義 音樂已經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境界和主觀的
情感表達 ,對於
自然景物 的表現更加突出了,對於民族和民間的音樂利用也更加頻繁,可以說是真正趨向大眾化。
其實在
古典音樂 學派
貝多芬 、羅西尼等作曲家的晚期作品中,就已經透露出
浪漫主義 音樂的色彩,1800年前後出生的音樂家們則形成了初期浪漫主義的中心。隨後浪漫主義音樂經過孟德爾松、
舒曼 、蕭邦和
威爾第 等為世人所熟知的音樂家完善,在柴可夫斯基、
李斯特 和華格納時代達到了巔峰,他們構成了浪漫主義音樂的核心。當然晚期的浪漫主義音樂人馬勒、
拉赫瑪尼諾夫 的貢獻亦不容小覷。
在過渡到音樂浪漫主義時期之前的音樂時期里,即從20世紀初期到浪漫主義時期也不過百年時間,但是這也是古典音樂向現代音樂逐漸進化的時期,在這個短暫的時期中曾出現過多種音樂形式,還能稱之為古典音樂形式的有
印象主義音樂 、
表現主義音樂 和
新古典主義音樂 。表現主義音樂和新古典主義音樂一般被稱為新音樂,泛指
印象派音樂 之後發現起來的新型音樂形式。這些音樂同浪漫時期以及之前的古典音樂相比,已經有了本質的區別,古典音樂過渡到現代音樂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
印象主義音樂
印象主義音樂 時期大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之間,是與印象主義運動同時期的
音樂風格 。印象主義音樂已經不像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那樣強調主觀情感的表現,而是更注重氛圍和色彩的營造,以呈現出一種抽象、超現實的色彩,成為進入現代音樂的開端。印象主義音樂給人以朦朧、撲朔迷離的感覺,
暗示性 較重,創作題材常取自於自然景物和詩畫等題材。德彪西和拉威爾是印象主義音樂中的代表人物。
表現主義音樂
表現主義音樂 是否劃分到
古典音樂 尚未定論。這種盛行於20世紀初期的音樂形式與傳統的音樂完全相反,
表現主義 音樂忽視音樂創作總的各種調性規律,並且反對印象主義的
客觀性 ,主張更直接表現人類的精神世界,這種音樂是以表現主觀的自我為主體的。表現主義的音樂無調可言,節奏和旋律都難以捉摸,讓人感覺焦躁、瘋狂、恐懼和不安,但是卻擁有一種奇特的
空間感 和絢麗的色彩。表現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是勛伯格以及他的兩個學生韋伯恩和
貝爾格 。
新古典音樂
新古典主義音樂 盛行於20世紀20年代末,這種音樂形式主張音樂的創作應該保持客觀性和嚴肅性,主張以浪漫主義的手法集成古典音樂的形態。
新古典主義 音樂不但否定浪漫主義音樂的
主觀性 ,也否定
後浪漫主義 的誇張表現,而希望以現代的手法再現出古典時期音樂。義大利鋼琴家、作曲家布索尼,
俄國 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等是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
所謂“
具體音樂 ”就是將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實際聲響,如風聲、雷聲、鳥鳴、狗吠、機車鳴笛、飛機轟隆等等事先錄好,然後編排,剪輯而成的音樂,這種不用人來演奏的音樂於1948年10月在巴黎首次播出。這種音樂的產生與錄音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繫著。創者是法國國家電台的
無線電工程師 舍費爾,其代表作有《黑色練習曲》、《鐵路練習曲》、《燉鍋練習曲》、《紫羅蘭練習曲》、以及他與亨利合寫的《單人單響曲》、《暖昧協奏曲》、歌劇《奧菲歐》等。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均有人從事這類音樂的創作。
偶然音樂 又稱“機會音樂”,就是在音樂中引入偶然因素。這種音樂的突出特徵是
不確定性 和
偶然性 ,它採取
擲硬幣 、搖簽子、
卜卦 等手段由演奏者將作品的段落任意組合順序、任意確定音高、時長、音色、力度。偶然音樂的作曲家不再採用傳統的
記譜法 ,他們各自選用
音樂符號 並加以說明這類作品無具體結構和形象、
無調性 ,只是偶然的效果。
偶然音樂首先是在美國興起的,最著盛名的是美國作曲家
凱奇 。他的代表作有《變化之樂曲》、《鋼琴管弦樂隊協奏曲》、《幻想景色》以及
鋼琴曲 《
4分33秒 》等德國作曲家斯托克豪森的木管五重奏《節奏》、《鋼琴片斷》、《一個打擊樂器演奏者的套曲》、《三個演奏者的疊句》等,也是偶然音樂中有影響的作品。
電子音樂是用電子技術獲得音源,而產生的各種類型的音樂因此它是音樂的表現手段,它突破了傳統樂器的限制和人的演奏能力的局限,給作曲家隨心所欲進行創作提供了方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
磁帶錄音機 的問世,音樂探索者們還在不斷尋求20世紀50年代更加靈活在美國出現了,60年代電子
計算機 又進入了電子音樂領域。積體電路的相繼問世,更為電子音樂的繼續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電子音樂既是一種表現手段,但同時也形成一種流派,最初的電子音樂作品是
西德 電台的技師艾默詩和作曲家拜厄合作的《交響習作音練習I、II》,而影響最大的則是西德的斯托克豪森,他寫有《電子音樂練習曲I、II》、《青年之歌》、《獨奏》、《話筒》等電子音樂作品。
此外,美國的
巴比特 、烏薩切夫斯基、日本的松夏真一、代敏郎、
荷蘭 的貝汀斯、德國的庫電涅克、卡格爾等等,也是電子音樂的代表人物。
中國音樂史 中國古代“詩歌”是不分的,即文學和音樂是緊密相聯繫的。現存最早的漢語詩歌總集《
詩經 》中的詩篇當時都是配有曲調,為人民大眾口頭傳唱的。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去,比如漢代的官方詩歌集成,就叫《漢
樂府 》,唐詩、宋詞當時也都能歌唱。甚至到了如今,也有流行音樂家為古詩譜曲演唱,如
蘇軾 描寫中秋佳節的《水調歌頭》還有李白的《
靜夜思 》。
中國古代對音樂家比較輕視,不像對待畫家,因為
中國畫 和書法聯繫緊密,畫家屬於文人士大夫階層,在宋朝時甚至可以“以畫考官”(其實也是因為
宋徽宗 個人對繪畫的極度愛好)。樂手地位較低,只是供貴族娛樂的“伶人”。唐朝時著名歌手李龜年也沒有什麼
政治地位 ,人們知道他常出唐詩中,受人讚揚。
中國古代的“士大夫”階層認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精通“琴棋書畫”,所謂的“琴”就是流傳的古琴。不過古琴只限於士大夫獨自欣賞,不能對公眾演出。古琴音量較小,也是地位較高的樂器。
總結:中國古代的音
樂理 論發展較慢,在“正史”中地位不高,沒有能留下更多的書面資料。但音樂和文學一樣,是古代知識分子階層的
必修課 ,在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無疑有著重要地位;民間則更是充滿了多彩的旋律。
夏、商時期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
古典文獻 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
奴隸主 所占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
禹 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
夏桀無道 ,
商湯 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條件。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已經有用鱷魚皮蒙制的
鼉鼓 。商代已經發現有木腔蟒
皮鼓 和雙鳥
饕餮紋銅鼓 ,以及製作精良的脫胎於石樺犁的石磐。
青銅時代 影響所及,商代還出現了
編鐘 、編鐃樂器,它們大多為三枚一組。各類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上擊樂器發展在前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餘年的
體鳴樂器 陶塤 從當時的單
音孔 、二音孔發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發出十二個半音的
音列 。根據陶塤發音推斷,中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礎
五聲音階 出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現。
西周 和
東周 是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
封建制 社會因素 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
禮樂制 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制。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
典章 樂舞,可以看到所謂“
六代樂舞 ”,即
黃帝 時的《雲門》,堯時的《鹹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
大武 》。
周代 還有採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
孔子 的刪定,形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 》。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
河南 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
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種
曲式結構 。作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在《詩經》
成書 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
屈原 根據楚地的祭祀歌曲編成《
九歌 》,具有濃重的
楚文化 特徵。至此,兩種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輝映成趣。
周代時期
民間音樂 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鐘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曲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
古琴演奏 中,琴人還總結出“得之於心,方能應之於器”的演奏心理感受。著名的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據記載能夠“聲振林木,響遏飛雲”。更有民間歌女
韓娥 ,歌“餘音饒梁,
三日不絕 ”。這些都是聲樂技術上的高度成就。
周代音樂文化高度發達的成就還可以一九七八年湖北
隨縣 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葬中的古樂器為重要標誌。這座可以和埃及
金字塔 媲美的
地下音樂 寶庫提供了當時宮廷禮樂制度的模式,這裡出土的八種一百二十四件樂器,按照周代的“
八音 ”樂器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幾乎各類樂器應有盡有。
其中最為重要的六十四件編鐘樂器,分上、中、下三層編列,總重量達五千餘公斤,總音域可達五個八度。由於這套編鐘具有商周編鐘一鐘發兩音的特性,其中部
音區 十二個
半音 齊備,可以
旋宮 轉調,從而證實了先秦文獻關於旋宮記載的可靠。曾侯乙墓鐘、磐樂器上還有銘文,內容為各
諸侯國 之間的樂律理論,反映著周代
樂律學 的高度成就。
在周代,
十二律 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zhi三聲]、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
七聲音階 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
律學 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
三分損益法 ”。就是以宮音的
弦長 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
純四度 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
五度 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波長)。
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波長),就構成了“
三分損益 律制 ”。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
音程 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
十二平均律 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
高八度 音,造成所謂“黃鐘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但這種充分體現
單音 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
秦、漢時期
秦漢 時開始出現“
樂府 ”。它繼承了周代對採風制度,蒐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業績終了大量樂工在宴享、
郊祀 、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
樂府詩 。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氣越也都稱之為樂府。
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
相和歌 。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
相和大曲 ”,並且具“艷--趨--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
歌舞大曲 由著重要影響。漢代在西北邊疆興起了
鼓吹樂 。它以不同編制的
吹管樂器 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於
軍樂 禮儀、宮廷宴飲以及
民間娛樂 。
現代尚存的民間吹打樂,當有漢代鼓吹的遺緒。在漢代還“
百戲 ”出現,它是將歌舞、雜技、
角牴 (相撲)合在一起表演的節目。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的方法將八度音程華劃為六十律。這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
平均律 的效果。
這時,傳統音樂文化的
代表性 樂器古琴趨於成熟,這主要表現為:在漢代已經出現了
題解 琴曲標題的古琴專著《
琴賦 》。三國時著名的琴家
嵇康 在其所著《琴賦》一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
泛音 的產生。當時,出現了一大批文人琴家相繼出現,如嵇康、
阮籍 等,《
廣陵散 》(《聶政刺韓王》)、《
猗蘭操 》、《
酒狂 》等一批著名曲目問世。
南北朝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
歌舞戲 。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曲。
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
管樂器 的“
管口校正 數”。
南朝宋 何承天 在三分損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辦法,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決了三分損益律黃鐘不能還原的難題。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別是唐代,
政治穩定 ,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
外城 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音樂文化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誌的音樂藝術的
全面發展 的高峰。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
燕樂 ”。隋、唐時期的七步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中國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分別有清商樂(漢族)、西涼樂(漢族)、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
庫車 )樂、
康國 (今俄國薩馬爾漢)樂、安國(今俄國布哈拉)樂、
天竺 (今印度)樂、
高麗 (今朝鮮)樂等。燕樂還分為
坐部伎 和
立部伎 演奏,根據
白居易 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
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曲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
唐大曲 曲名共有46個,其中《
霓裳羽衣舞 》以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家
唐玄宗 所作,又兼有清雅的
法曲 風格,為世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有描繪該大曲演出過程的生動詩篇《
霓裳羽衣舞歌 》。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系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
教坊 、
梨園 、大樂署、
鼓吹署 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
考績 ,造就著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
文學史 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琵琶形制相差無幾。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
宋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誌,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
商品經濟 的繁榮,適應
市民階層 文化生活 的
遊藝場 “
瓦舍 ”、“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
小唱 、
唱賺 等
藝術歌曲 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
陶真 、
鼓子詞 、
諸宮調 ,以及雜劇、
院本 的表演;可謂爭奇鬥豔、百花齊放。這當中唱賺中的
纏令 、
纏達 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
說唱音樂 鼓詞 。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其中歌唱占了較重的分量。
承隋唐
曲子詞 發展的遺緒,宋代
詞調 音樂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種
長短句 的歌唱
文學體裁 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等等
詞牌 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
攤破 ”“減字”“
偷聲 ”等。
南宋 姜夔 是既會作詞,有能依詞度曲的著名詞家、音樂家。他有十七首
自度曲 和一首減字譜的
琴歌 《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懷祖國人民的心情,描繪出清幽悲涼的意境,如《揚州慢》、《鬲溪梅令》、《
杏花天影 》等等。宋代的古琴音樂以
郭楚望 的代表作《
瀟湘水雲 》開
古琴流派 之先河。作品表現了作者愛戀祖國山河的盎然意趣。在
弓弦樂器 的發展長河中,宋代出現了“馬尾
胡琴 ”的記載。
到了元代,
民族樂器 三弦的出現值得注意。在樂學理論上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同時,早期的
工尺譜 譜式也在
張炎 《
詞源 》和
沈括 的《
夢溪筆談 》中出現。近代通行的一種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宋代還是
中國戲曲 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誌是南宋時
南戲 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
永嘉 雜劇,其音樂豐富而自然。
最初時一些
民間小調 ,演唱時可以不受
宮調 的限制。後來發展為
曲牌體 戲曲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同曲牌的若干樂句構成一種新曲牌的“
集曲 ”形式。南戲在
演唱形式 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三種南戲劇本《
張協狀元 》等見於《永樂大曲》。
戲曲藝術 在元代出現了以
元雜劇 為代表的高峰。
元雜劇的興盛最初在北方,漸次向南方發展,與南方戲曲發生交融。代表性的元雜劇作家有
關漢卿 、
馬致遠 、
鄭光祖 、
白樸 ,另外還有
王實甫 、喬吉甫,世稱六大家。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
單刀會 》,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一楔子(序幕或者
過場 )構成。一折內限用同一宮調,一韻到底,常由一個角色(末或旦)主唱,這些規則,有時也有突破,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達五本二十折。
元雜劇對南方戲曲的影響,造成南戲(元明之際叫做傳奇)的進一步成熟。出現了一系列典型劇作,如《拜月庭》、《
琵琶記 》等等。這些劇本經歷代流傳,仍在上演。當時南北曲的風格已經初步確立,以七聲音階為主的北曲豪邁;以五聲音階為主的
南曲 柔婉。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
戲曲演唱 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
唱論 》,而
周德清 的《
中原音韻 》則是北曲最早的
韻書 ,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
韻部 ,並且把字調分為
陰平 、
陽平 、上聲、去聲四種。這對後世
音韻學 的研究以及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均有很大的影響。
明清時期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
資本主義 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論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
唱本 ,
戲文 ,琴曲均有私人
刊本 問世。如
馮夢龍 編輯的《
山歌 》,
朱權 編輯的現存最早的
古琴譜 集《
神奇秘譜 》等。
明清時期說唱音樂異彩紛呈。其中南方的彈詞,北方的鼓詞,以及
牌子曲 ,琴書,
道情 類的說唱曲種更為重要。南方秀麗的彈詞以
蘇州彈詞 影響最大。在清代,蘇州出現了以陳遇乾為代表的蒼涼雄勁的陳調;以
馬如飛 為代表的爽直酣暢的馬調;以
俞秀山 為代表的秀麗柔婉的
俞調 這三個重要流派。以後又繁衍出許多新的流派。
近代
19世紀末,中國被迫開放南方沿海,開始接觸西方音樂和樂器,
廣東音樂 首先吸收西方和聲方法,創造了新樂器
揚琴 和
木琴 ,發展了樂隊合奏的音樂,廣東音樂仍然有其獨特的魅力,是中西結合比較成功的典範。
1838到1903年(即狹義的“
學堂樂歌 ”運動興起前的六十多年)教會音樂也對
中國現代 音樂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鴉片戰爭後,傳教士赴華數量增加,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教時,往往用唱聖詩來做為輔助方法,因此半音等概念都得到了傳播。
民間音樂家為
中國樂器 的演奏發展創造了新的階段,二胡作曲家
劉天華 創作了大量的二胡獨奏曲,如《
良宵 》、《
光明行 》、《江河水》等,演奏家
華彥鈞 (瞎子阿炳)創作了《
二泉映月 》等二胡和琵琶曲。儘管當時時世動亂,但中國民族音樂不論在獨奏和樂隊合奏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
1910年代到1920年代的新文化運動期間,很多到海外留學的中國音樂家回國之後,開始演奏
歐洲古典音樂 ,也開始用
五線譜 紀錄新作品。大城市裡組成了新興交響樂團,混合歐洲古典音樂和
爵士樂 ,在
音樂廳 和
收音機 里非常流行。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達到其鼎盛時期。
雖然使用西方的樂器和音樂手段,但通俗音樂仍然是以中國的方式,即旋律為主,五聲音階為主,才能受到最多人的喜愛。
周璇 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表演家之一,是當時通俗音樂的代表,其為電影《馬路天使》演唱的
主題歌 《
天涯歌女 》和《
四季歌 》一時極為流行,符合當時的民眾的抗日情緒,被稱為“
金嗓子 ”。
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立之後,除革命歌曲之後,又加入翻譯成中文的蘇聯歌曲。各地開始建立
交響曲 團,演奏
西方古典音樂 ,和中國作曲家的新作。
東歐 的樂團曾多次到中國表演,中國樂團也參加了許多國際表演會。中國音樂家也嘗試用西方的樂器方法寫作具有中國風味的音樂,比較成功的有
小提琴協奏曲 《
梁祝 》,採納了越劇的部分旋律。
和
第三世界 的國家交往也不斷增加,為此成立了
東方歌舞團 ,專門學習、演唱
亞洲 、
非洲 和
拉丁美洲 國家各民族的民歌樂曲,在中國廣受歡迎,從此
開發中國家 的音樂開始對中國音樂產生影響。中國民族樂隊的
配器 、合奏方式也基本定型,產生了不少成功的民族器樂交響曲。
20世紀,中國的民族音樂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每年春節,都會被邀請到
維也納金色大廳 舉行中國新年音樂會,並座無虛席。
當代
中國的流行音樂發展迅速,成為世界流行音樂中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軍。中國香港和台灣的流行音樂發展非常迅速,基本和國際
流行趨勢 同步,尤其是香港,因為當局不干擾音樂的創作,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歌手和歌曲,不僅風靡內地,而且受到日本、韓國等地歌迷的崇拜。
1984年以來,中國大陸、中國
台灣 地區、中國
香港 地區以及全球其它地區的華人流行音樂不斷交流,開始出現互相融合、匯聚的趨勢。因此,開始出現“全球
華語流行音樂 ”的總體稱謂。一個突出的表現: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
消費市場 之一,港台、海外各大流行音樂榜單的發布和編制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
大陸市場 。
特點:娛樂性,一般不具備很深音樂理論和技巧修養甚至根本沒什麼音樂知識的聽眾都能接受;生活性,它直接宣洩人的情緒和感情;通俗性,歌詞大多近似白話,而且表達的內容很貼近生活。
基本含義 音樂是用組織音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
思想感情 與
社會現實 生活的一種
藝術形式 。也是最能即時打動人的藝術形式之一。旋律響起人們往往無法抗拒的立即處於音樂的氛圍當中,使人忘卻煩惱,淨化心靈。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己表情達意、塑造
藝術意象 的表現形式。比如舞蹈是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繪畫是通過線條、色彩、構圖,文學是通過字、詞、句、篇來體現藝術意象。通常,人們正是以表現手段的不同來區分藝術的不同種類,例如不同的樂器。音樂還能表現出樂手們和音樂創作者的用心。
根據《
禮記 》中《
樂記 》詳細記載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動,物使之然 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這種介紹簡單明了的涵蓋了音樂的聲音變化與人心情感之間的聯繫,如果大家進一步翻查古籍進一步推敲,就能對平時聽到的有關音樂辭彙涵義有更深入的了解。
聲:在自然中容易被人耳捕捉得到的具有一定波長的能量波動(
機械波 的一種)。
樂:經過組織挑選後的悅耳聲波。
調:根據某個規則進行挑選過後的音集合。
律:對集合音進行更加規律的排列順序。
段: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某個音樂部分。
曲:按照一個整體對所有上述提到的聲音樂調律段進行整體的組織。
這些詞語相互組合,就構成了聲音、音樂、
樂音 、音調、
樂調 等詞。(聲樂,是以人聲作為樂器的簡稱。)
聲音藝術 音樂以聲音為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意象的塑造,以有組織的音為材料來完成的。因此,如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一樣,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這是
音樂藝術 的基本特徵之一。作為音樂藝術表現手段的聲音,有與自然界的其他聲音不同的一些特點。
音樂圖片
任何一部
音樂作品 中所發出來的聲音都是經過作曲家精心思考創作出來的,這些聲音在自然界是可以找到,但是沒有經過藝術家們別出心裁創作與組合,是不能成為音樂的。所以,無論是一首簡單的歌曲,還是一部規模宏大的
交響樂 ,都滲透著作者的創作思維與靈感。隨便塗抹的線條和色彩不是繪畫,任意堆砌的
語言文字 不是文學,同樣,雜亂無章的聲音也不是音樂。構成音樂意象的聲音,是一種有組織有規律的和諧的音樂,包括旋律、節奏、調式、和聲、復調、
曲式 等要素,總稱為
音樂語言 。沒有創造性的因素,任何聲音都不可能變成為音樂。
語言具有一種約定性的語義,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具有特定的涵義。這種涵義在運用該語言的社會範圍內是被公認的,是一種約定俗成;音樂的聲音卻完全不同,它僅僅限定在藝術的範圍內,只作為一種藝術交往而存在;任何音樂中的聲音,它本身絕不會有像語言那樣十分確定的含意,它們是非語義性的。
聽覺藝術 音樂既然是聲音的藝術,那么,它只能訴諸於人們的聽覺,所以,音樂又是一種
聽覺藝術 。心理學的
定向反射 和探究
反射原理 告訴大家,一定距離內的各種外在刺激中,聲音雖然看不見,是無形的,但它能夠使人們的
聽覺器官 去接受這無形的事物,這決定了無形的聽覺藝術較之有形的
視覺藝術 更能在不經意間作用於人們的情感。
音樂只能用聲音來表現,用聽覺來感受,但這並不等於說人們在創作和欣賞音樂時,
大腦皮層 上只有與聽覺相對應的部位是興奮的,而其他部位都處於
抑制狀態 之中。實際上,音樂家不止是通過聽覺的渠道,而是用整個身心去感受和體驗、認識和表現生活的,這同其他門類的藝術家並沒有什麼區別。不同的是在
藝術構思 和藝術表現的時候,音樂家是把個人的多方面的感受,通過
形象思維 凝聚為聽覺意象,然後用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
因此,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思想情感,不是單純的聽覺感受,而是整體的感受。同樣,人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雖然主要是通過聽覺的渠道,接受的是聽覺的刺激,但由於
通感 的作用,也可能引起視覺意象,產生豐富生動的
聯想和想像 ,進而引起強烈的感情反應,體驗到音樂家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情境,獲得美感,並為之感動。
情感藝術 和美術、文學等藝術形式一樣,音樂也有
審美情感 ,它藉助聲這個媒介來真實地傳達、表現和感受審美情感。音樂在傳達和表現情感上,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是因為它所採用的
感性材料 和審美形式——聲音是無形的,有如情感的本性,適宜表達情感。或莊嚴肅穆,或熱烈興奮,或悲痛激憤,或纏綿細膩,或如泣如訴。音樂可以以一種看不見的方式,直接、真實、深刻地表達人的情感。那么,音樂為什麼能夠用有組織的聲音來表達人的情感呢,一種理論認為,音樂的表情性來自於音樂對人的有表情性因素的模仿。
個人認為,音樂的聲音形態與人類情感之間存在著
相似性 ,具有某種“
同構關係 ”,這是音樂能表達人情感的根本原因。音樂理論家於潤洋曾指出:“結構之所以能夠表達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於這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個極其重要的
相似點 ,那就是這二者都是在時間中展示和發展,在速度、力度、色調上具有豐富變化的、極富於
動力性 的過程。這個極其重要的相似點正是這二者之間能夠溝通的橋樑。”比如“喜悅”,它是人高興、歡樂的感情表現。一般來說,這種感情運動呈現出一種跳躍、向上的運動形態,其色調比較明朗,
運動速度 較快,力量較大。表現“喜悅”的感情的音樂,一般也採取類似的動態結構,如民樂曲
《喜洋洋》 ,用較快的速度、跳蕩的音調等表現手段表達了人們喜悅的情感。
時間藝術 雕塑、繪畫等
藝術形式 凝固在空間,使人一目了然。大家欣賞美術作品,首先看到美術作品的整體,然後,才去品味它的細節。而音樂則不同,音樂要在時間裡展開、在時間裡流動。大家欣賞音樂,首先從細節開始,從局部開始,直到全曲奏(唱)完,才會給大家留下整體印象。只聽音樂作品中的個別片斷,不可能獲得完整的音樂意象。所以,音樂藝術又是一種
時間藝術 。
作為聽覺藝術的音樂意象是在時間中展開的,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在運動中呈現、發展、結束的。所謂“音樂意象”,指的是整個音樂作品所表現出的藝術家的思想感情並在欣賞者的思想感情中所喚起的意象或意境。例如,《
春江花月夜 》用安適、恬靜的曲調,表現了在江南月夜泛舟於
景色如畫 的春江之上的感受,創造了令人神往的音樂意境。
音樂作品不像文學或繪畫那樣,只要作者創作完成,
創作過程 結束,就可以直接供人們欣賞了。音樂作品必須通過表演這箇中間環節,才能把作品表達的意象傳達給欣賞者,實現其藝術作品的
審美價值 。所以,音樂又是表演的藝術,是需要由表演進一步再創造的藝術。
當作曲家把生動的樂思以樂譜的形式記錄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抽掉了它的靈魂,所剩下的不過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樂音符號系列。而使音樂作品重新獲得生命,把樂譜變成有血有肉的活的音樂的方式,就是音樂表演。如果沒有
音樂表演 ,音樂作品永遠只能以樂譜的形式存在,而不會成為真正的音樂。
無論哪一位作曲家寫下的樂譜,都與他們的樂思之間有著一定的差距。而要使這種差距得到彌補、使樂譜中潛藏的樂思得到發掘、使樂譜無法記錄的東西得到豐富和補充,這一切都有賴於音樂表演者的再創造。所以,音樂也是表演的藝術,音樂作品只有通過表演這個途徑才能為聽眾所接受。
基本分類 一些
音樂作品 是通過人聲表達的,這樣的作品被稱為聲樂作品,有一些作品是用樂器演奏出來的,這樣的音樂作品被稱為器樂作品。世界上一切音樂作品都包括在“聲樂”和“器樂”這兩大類別里。
按表達方式
歌劇音樂 也是一種戲曲音樂,但不象戲曲音樂那樣有固定的程式和傳統的唱腔。歌劇音樂是作曲家使用民族音調和富有時代色彩的
音樂語言 創作的
戲劇音樂 。
器樂作品可分成獨奏曲、重奏曲和合奏曲。
重奏曲在中國民間不太多見。但在歐洲,
弦樂四重奏 、
木管五重奏 等卻有很多優秀作品問世,並在世界各地流傳。
按旋律風格 "Classic"一詞來源於
拉丁語 ,原指羅馬社會上等階層,後轉義為人類具有
普遍性 和永恆性價值的業績。在國外,這種
音樂類型 被稱之為“
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統派的、
古典文學 的”之意,所以我們國人將之稱為“
古典音樂 ”,確切地說應該是“
西洋古典音樂 ”。首先從概念上解釋,“古典音樂”是一種音樂類別的名稱。然而即使在國外,對於“classical music”一詞的具體意義,也有諸多不同的解釋,其中主要異議來自於對“古典音樂”時代劃分理念的不同:
流行音樂(pop music)是根據英語popular music翻譯過來的。按照漢語詞語表面去理解,所謂流行音樂,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民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後世的器樂曲和歌曲。這些樂曲和歌曲,植根於大眾生活的豐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
大眾音樂 ”之稱。但是,這樣的界定有可能使那些本不屬於流行音樂的音樂如《
國際歌 》、《義勇軍進行曲》、《
馬賽曲 》、《
洪湖水浪打浪 》、《
歌唱祖國 》、《東方紅》《南泥灣》等,僅僅因為它們也在民眾中廣泛流傳而都可被劃歸為流行音樂。
另一方面,又把那些分明是流行的音樂,由於它們流傳不開(這在流行音樂中也為數不少)而排除在流行音樂之外。顯然,流行音樂不一定都流行,流行的音樂也不只是流行音樂。流行音樂準確的概念應為
商品音樂 ,是指以贏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是商業性的音樂消遣娛樂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工業”現象。(見前
蘇聯 《
音樂百科詞典 》1990 年版)它的
市場性 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
中國的
民族音樂 藝術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
藝術形式 。
中華民族 在幾千年的文明中,創造了大量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形成了有著深刻內涵和豐富內容的民族音樂體系。這一體系在
世界音樂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家要認識中國音樂,不能僅僅會唱一些中國歌曲,聽幾段傳統樂曲,還必須從民族的、歷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國音樂,了解中國音樂,從而真正理解中國音樂的內涵,了解它在世界音樂體系中的地位和
歷史價值 。中國民族音樂分為:
民間歌曲 、民間歌舞音樂、民間器樂、民間說唱音樂和民間戲曲音樂。
基本要素 音樂基本要素 :
音樂的基本要素 是指構成音樂的各種元素,包括強弱、調性、時長、音色等。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形成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調,節奏,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
織體 ,音色等。構成音樂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音樂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節奏。
1、曲調:曲調也稱旋律。起伏的樂音按一定的節奏有秩序地橫向組織起來,就形成曲調。曲調是
音樂形式 中最重要的表現手段,是音樂的本質,是音樂的決定性因素。曲調的進行方向是變幻無窮的。曲調的常見進行方式有:“同音反覆”、“級進”和“跳進”。依音階的相鄰音進行稱為級進,三度的跳進稱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進稱大跳。
2、節奏:音樂的節奏是指音樂運動中音的快慢和強弱。音樂的節奏常被比喻為音樂的骨架。節拍是音樂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規律地重複進行。我國
傳統音樂 稱節拍為“板眼”,“板”相當於強拍;“眼”相當於次強拍(中眼)或弱拍。
3、和聲:和聲包括“和弦”及“和聲進行”。和弦通常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樂音按一定的法則縱向(同時)重疊而形成的組合。和弦的橫向組織就是和聲進行。和聲有明顯的濃、淡、厚、薄的色彩作用;還有構成分句、分
樂段 和終止樂曲的作用。
4、力度: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
5、速度:音樂進行的快慢。
6、調式:音樂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關係連線起來,這些音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構成一個體系,就叫調式。如大調式、小調式、中國的
五聲調式 等。調式中的各音,從主音開始自低到高排列起來即構成音階。
8、織體:
多聲 音樂作品中各聲部的組合形態。(包括縱向結合和橫向結合關係)。
9、音色:音色有人聲音色和樂器音色之分。在音樂中,有時只用單一音色,有時又使用混合音色。
主要樂器 弦樂器
世界上最早的弦樂器是中國的
古琴 ,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是在
周朝 就已盛行的樂器,截止(2013年)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琴的創製者有“昔
伏羲 作琴”、“
神農 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作為追記的傳說,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詩經·關雎》有“窈窕淑女,
琴瑟 友之”,《
詩經·小雅 》亦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等記載。
古琴
管樂器
中國古代歷史記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
黃帝 時代,有一位名叫做
伶倫 的音樂家,他進入西方昆化山內采竹為笛。當時恰有五隻鳳凰在空中飛鳴,他便合其音而定律。雖然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將其看做是有關管樂器起源的帶有神秘色彩的傳說。
古代樂器
中國最初的帝王——黃帝,是五千年前創造了曆法和文字的名君。當時,除了前述的伶倫之外,還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樂家。據說伏羲是人首
蛇身 ,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彈奏了張有
五十弦 的琴,由於音調過於悲傷,黃帝將其琴斷去一半,改為二十五弦。
出土文物:中國古代石制編磬
此外,在黃帝時代的傳說中,神農也是一名音樂家,他教人耕作,嘗
百草 發現了
草藥 ,他還創造了
五弦琴 。
記譜方法 在中國幾千年的音樂文化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許多種記譜方式,如
減字譜 、
律呂字譜 、宮商字譜、
工尺譜 等,人們用它來記錄、保存和傳播轉瞬即逝的音樂。但是,由於這些
記譜法 的複雜、繁瑣和不精確,所以除了減字譜還在古琴記譜中使用、工尺譜在民間還有些老藝人在使用外,其他的幾種記譜方式已經逐漸的被人們遺忘了。
在中國近現代、當代的音樂生活中,人們記錄音樂常用的兩種記譜方式—
五線譜 與簡譜,都不是中國的“土產”,而是從國外傳進來的。
簡譜 簡譜又名數字譜,它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
基本音級 ,休止以0來表示,通過在數字的上面或下面
加點 表示
高八度 或
低八度 ;在數字的後面或下面加短橫線表示時值,是一種簡捷、直觀的記譜法。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17世紀時由法國天主教會教士蘇艾蒂加以改進後用來教唱教會歌曲。18世紀中葉,著名的法國思想家、文學家盧梭再將它加以改進,並編人他的《音樂辭典》之中。19世紀,經過加蘭、帕里斯和謝韋三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民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但由於這種記譜法不方便於記錄多聲部的、結構複雜的音樂,因此簡譜在歐洲幾乎從未普及過。
簡譜在20世紀初,於
學堂樂歌 時期經日本傳入中國,經過早期音樂教育人士的大力推廣及30年代抗戰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在中國迅速普及,成為國內音樂教育、表演、傳播的主要記譜方式。
簡譜得以在中國廣泛普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簡譜的記譜法與流行在中國民間的一種
文字譜 —工尺譜相當接近。如工尺譜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幾個字和附在字左邊的不同的偏旁來表示音的,而簡譜則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和附在數上面或下面的圓點來表示音的工尺譜是用附在字右邊的板眼符號來表示音的時值,而簡譜則是用附在阿拉伯數右面或下面的短橫線來表示音的時值。簡譜與工尺譜如此相近,簡譜記錄音的大小快慢的方法又比工尺譜更簡便、更精確,因此中國人十分容易接受簡譜。就世界範圍而言,中國是把簡譜吸收的最好、又將其發揚光大的國家。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簡譜得到如此普及。
簡譜有著較簡單易學、便於記寫等多種優點,我國的許多音樂家在創作樂曲時,記錄最初的創作樂思,多習慣使用書寫方便的簡譜。
聶耳 創作《義勇軍進行曲》、
冼星海 創作《
黃河大合唱 》時,他們的初稿也都是用簡譜來記寫的。這使它在中國有著比五線譜更為眾多的使用者,對於推動和普及民眾性的音樂文化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
五線譜 五線譜 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記譜方法,它用音符的
符頭 在五條平行橫線上位置的高低來記錄
樂音 的高低,用音符的不同形狀表示音的時長。與簡譜相比較,五線譜有標示樂音音高較為直觀、容納音樂
信息量 大的優點,在記寫音域寬廣、聲部眾多、轉調頻繁的大型樂曲時,五線譜比簡譜更有優勢,因此,它廣泛套用於專業音樂領域。
五線譜 的前身可追溯到歐洲中世紀的紐姆記譜法及有量記譜法。五線譜就是在前兩種記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到17世紀逐步趨於完善,18世紀開始定型沿用。五線譜是與西方
多元性 思維的
文化背景 相適應,在記錄西洋器樂、
交響樂 等和聲性多線條音樂思維的作品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優越性,一直是西方
音樂作品 記載的主要
書面形式 。
五線譜這種記錄音樂的方法於17世紀中葉傳入中國。最初只是用於記錄和傳播
天主教堂 中演唱的讚美上帝的
經文歌 和
聖詠 。19世紀末隨西方傳教士的傳教及新學的興辦而使五線譜在中國的使用有所推廣。20世紀初,由於
蕭友梅 等國人對西洋音
樂理 論、作曲技法以及西洋樂器演奏的系統學習、傳播和使用而確立了五線譜在中國專業音樂領域中的地位。如今五線譜在中國專業音樂家的音樂創作、專業音樂團體的演奏演唱、專業音樂院校的音樂教學,以至廣大琴童對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學習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國,
五線譜 的推廣能夠提高人們的演奏、演唱、欣賞水平,對於普及
高雅音樂 文化與促進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