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音樂
modernist music
專業音樂術語中,現代音樂(modernist music)泛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
印象主義音樂以後,直到今天的全部專業
音樂創作。從歷史風格的範疇而言,現代音樂特指20世紀中非傳統作曲技法,非
功能和聲體系作為理論支撐的音樂作品。並非指20世紀創作的所有音樂作品。不同於傳統音樂體系與流行音樂體系這兩種純
調性音樂體系的音樂體系。逐漸形成了獨特的
現代和聲作為理論支撐。其音樂特點為和聲結構複雜,多為調性模糊、
多調性、
泛調性、
無調性音樂作品。
總體特徵
20世紀音樂的發展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出現了眾多流派。總體特徵上可以分為5個方面:
1 旋律上:傳統音樂以流暢、起伏自然、有規律進行為基礎,20 世紀音樂的旋律則常常是不流暢的,出現有稜角的大跳,有時沒有句讀,有時避開傳統音樂中的旋律因素,用其他音響方式代替旋律。
2 節奏、節拍上:節奏是傳統音樂的骨架,而且組織嚴格;而現代音樂則是節奏自由多變,有的用
復節奏,無節奏,有的無節拍、無
小節線,有的由演奏者自由安排節奏,還有的是“唯節奏”。
3 和聲上:傳統音樂以和諧為美,以
三和弦為基礎;而現代音樂則打破了這一概念,以音響感覺為依據,不存在傳統音樂的
和弦結構與功能進行,頻繁使用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採用音團和板塊型音群,甚至連和弦的概念也不復存在。
4
調式調性上:傳統音樂以大小調為中心,而現代音樂則常常是無調式調性的音樂,有的自創音階、
音列,有的不在旋律範疇中運動,也就失去了調式調性的意義。
5 配器上:傳統音樂將各組樂器最佳化組合,
音色強調平衡;而現代音樂則強調個別樂器常用極端音區、噪音,突出打擊樂,尋求新的
聲音色彩和發聲器械。
2 0 世紀是音樂多元風格並存的時期,不以全面概括,那些非傳統手法的電子音樂、
具體音樂等,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旋律、節奏、和聲調式調性等要素,是和傳統音樂的徹底決裂,因此對這些音樂不能用傳統概念來解釋,只有通過音響逐步感受,認識它。2 0 世紀的新潮音樂的生命力是無可置疑的 ,他不是對
調性音樂的否定和取代,而是對調性音樂的補充和擴展,同時也是對新
音樂語言的探索。
主要流派
2 0 世紀音樂的音樂主要流派大致可分為:
印象主義音樂
這類音樂是1 9 世紀末至2 0 世紀初首先在繪畫領域興起的一個藝術流派,其風格源於莫奈的一幅畫作《印象:日出》,
印象主義畫家關注光與色的變化,在平凡題材中表達對生活大自然的熱愛。印象主義音樂是2 0 世紀音樂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他在文學和繪畫領域印象主義潮流的影響下產生,因德彪西交響組曲《
春天》的問世而作為一種新音樂風格的稱謂被保留下來。音樂大多以自然景物或詩歌繪畫為題材,主動表達對客觀事物瞬間的印象,具有神秘或飄忽朦朧的意境。它不以旋律為主,重視和聲和配器的色彩作用;突破大小調體系多採用
全音音階和
五聲音階;增加
和弦結構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
三和弦和
七和弦;減弱和聲功能,模糊
調性,大量使用
變化音,多採用小型體裁。這一樂派代表人物:
德彪西, 法國作曲家,他深受馬拉美等
象徵派作家詩人的影響,在1 8 8 9 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從爪窪加美蘭樂隊的演奏中獲得新音響的的靈感,同時受到穆索爾斯基
獨創性音樂的啟發;他稱頌
華格納,但又認為華格納的道路獨一無二,不適用於其他人;於是走出了一條極具個性的
音樂創作道路,並成為印象主義音樂的的開山鼻祖,他的代表作品有鋼琴作品《版畫集》《月光》等、
管弦樂作品:《牧神午後》、歌劇作品:《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
表現主義音樂
這類音樂是2 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德奧興起的藝術流派,他作為
印象主義的反義詞在德國的繪畫和詩歌領域出現,以康定斯基為代表,然後擴展到音樂領域它的產生有一定的社會原因:當時德國實行專制統治, 社會矛盾突出,動盪不安,從而引發了一些藝術家及其主觀的情感表達;他們認為世上全是苦難、醜惡和恐怖因此用誇張畸形的抽象的幾何圖形來表達內心的主觀感受。1 9 1 8 年,奧地利作曲家蒂森借用
表現主義的觀點來評論音樂作品,從此表現主義風格在音樂領域出現並逐漸流行。表現主義音樂具有反傳統性,旋律無連貫性,節拍無規律性,力度極端變化,,結構不明確,和弦音響尖銳不協和,最重要的是運用了1 2
音體系。因此在表現主義音樂中找不到浪漫主義的抒情性、
古典主義的邏輯性、
印象主義的色彩美感,顯得離奇怪誕。表現主義音樂放棄對周圍世界的描繪,強調把內心體驗表達出來,直接追求內心深處的情感,主張音樂要表現人們的思想本質和內在靈魂。
主要代表人物:勛伯格,
奧地利作曲家,音樂理論家。他和自己的兩個學生
貝爾格和
韋伯恩都是1 2 音音樂的代表作曲家,並成為“
新維也納樂派”,勛伯格的代表作品有《月迷彼埃羅》《一個華沙倖存者》《樂隊變奏曲》。
新古典主義音樂
又稱“新
巴洛克時期音樂”,是2 0 世紀2 0 年代流行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現代音樂派別之一。從美學上看,新古典主義音樂追求的是均衡、穩定、理性的音樂,反對
後浪漫主義音樂中膨脹的主觀意識,和濃烈的個人情感表達。反對他律論,支持
自律論,提出返回巴赫的主張,採用“音樂就是音樂”的絕對音樂形式,更關注音樂的技術和形式,而不是內容,以音樂形式代替情感表達。具體表現形式上,追求旋律、節奏的均衡對稱。提倡清新規範的
曲式結構,反對自由散漫的結構;提倡純音樂, 復興浪漫主義之前的體裁形式,反對標題音樂;提倡小型化室內化的樂隊編制, 反對龐大的樂隊編制。但是,由於這個流派常把巴赫等作曲家的音樂形式與2 0 世紀新的
音樂語言結合在一起,傾向於採用擴張
調性、甚至
無調性技法,和聲複雜,常加帶2 0 世紀、新穎、不協和的音響,配器特有的尖銳,新穎、不協和的音響,配器
音色多變,因此並沒有回到古典主義時期的功能調性系統中,沒有真的反映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本色。
新民族主義音樂
2 0 世紀新民族主義音樂在謳歌民族內容和本民族人民生活諸方面的深度較1 9 世紀民族主義音樂有所減弱,,作曲家關注的是民間音樂本身的內涵,重視
民間音樂特徵的新發現。在音樂素材的處理上,新民族主義音樂強調吸收民間固有的特徵和旋律按照民間調式, 音階、節奏進行寫作。在音樂特點的吸收上,這類音樂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新作曲技術的影響。這一樂派的代表人物:
巴托克;匈牙利作曲家,代表作品有《
小宇宙》、《
獻給孩子們》等體系化鋼琴教材。歌劇《
藍鬍子公爵的城堡》等。
除以上四種外,2 0 世紀音樂種類中還出現了: 微分音音樂, 噪音音樂,
序列音樂,偶然音樂,電子音樂等形式的音樂。而大約從7 0 年代起,2 0 世紀音樂的發展已經向多元化的方向邁進。沒有哪一種風格占據中心位置, 作曲家們把注意力都集中於創造、發現新手法,新音響、新花樣,而更多的是利用過去幾十年已經累積的新的表現手法結合傳統音樂進行創作,浪漫主義的思潮再逐漸緩慢的返回,
無調性音樂也在悄悄的退出音樂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