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音樂作品分為歌曲和器樂曲兩大類,有
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之分。
體裁
歌曲藝術屬於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歌曲的體裁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歌唱藝術的發展而不斷拓寬範圍。目前,一般認為,歌曲作品的體裁大致可分為民歌、藝術歌曲、民眾歌曲、民歌改編曲、秧歌劇、影視歌曲、歌劇、清唱劇、音樂劇等種類。
民歌
民歌一般是來自於民間口頭傳唱,富於地方色彩的歌曲。民歌歌詞通俗上口,旋律優美流暢,演唱採用各民族、各地區方言,體現其神韻和風格。各國民歌均表現出各個民族特有的感情,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社會生活風貌和習俗。
最早的民歌伴隨著人們的語言和勞動而產生。我國廣袤土地上的56個民族由於地理環境、生活習慣、勞動方式的不同,尤其是語言及各民族音調的區別,形成了斑斕多彩的個性風格。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元曲及大量的說唱藝術都大量吸收了中國民歌的養分,並從中產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歌唱形式。從體裁形式上看,中國民歌大致可分為:號子、山歌和小調三種類型。如陝西民歌《攬工調》,江蘇民歌《長工苦》,浙江民歌《車水號子》,江南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等。
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是作曲家以某種藝術表現為目的,根據文學家的詩歌而創作的歌曲,是詩和曲的結合。藝術歌曲旨在通過音樂和詩歌的共同作用,激發出一種靈感和氛圍,讓聽者能夠透過某種語言深切地感受到一種特有的審美韻味。藝術歌曲通常在音樂會上表演,多為獨唱,一般都有精心編配的鋼琴伴奏,對演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對於其它一些歌唱形式——如歌劇——而言,是難以達到的。與民歌相比,它無論歌詞還是曲調都經過作者精心琢磨,並賦予技巧性的藝術構思,同時,藝術歌曲異常強調伴奏的藝術處理,因此作曲家在創作藝術歌曲時把伴奏的寫作作為歌曲整體藝術構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國的藝術歌曲的名稱不同,如德國稱“Lied”,俄羅斯稱“Romance”,法國稱“Melodie”等。雖然名稱不同,風格也不同,但在類型屬性上,均屬藝術歌曲範疇,是一種結構更精緻、更完美的音樂會獨唱歌曲。在歐洲音樂史上,義大利、德國、法國、俄羅斯作曲家創作的藝術歌曲保持有崇高的藝術地位。
(一)義大利古典藝術歌曲
義大利古典藝術歌曲主要是指17至18世紀之間,義大利作曲家們的優秀作品,它雖然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始終是中外歌唱家們喜愛的演唱曲目及人們喜聞樂見的歌唱作品。在當今世界各國的大部分音樂院校中,都將這些作品列為歌唱專業的基礎課程,並視為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聲音訓練教材,正如一些聲樂教育家們認為的那樣,聲樂作品中對學生髮聲最有幫助的、能培養一種好的演唱基礎的是早期的17、18世紀義大利聲樂作品。義大利古典藝術歌曲適合於歌唱初學者原因首先在語言方面。義大利語不像德語、法語有那么多的輔音群和一些對中國人來講比較難發的音。義大利語只有“a、o、u、i、e”5個母音,並且大都是以單元音的形式出現。雖然也有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但他們的發音卻非常規範,如“ia”、“ie”雖然是二合元音,但在演唱時它們的發音只是“i”和“a”、“i”和“e”的組合而已,其發音規律非常便於學習和掌握。並且這些元音的發音基本上都能在漢語元音的發音中找到與其相近或相似的發音。其次在旋律方面。17世紀至18世紀的義大利古典藝術歌曲在旋律進行上很少有戲劇性的跳進,旋律多平緩、優美,在演唱上要求具有控制性的音量、柔美抒情的音色和內斂含蓄的表現。另外,這些作品音域最高不超過g2,著重於以優美的中聲區為主,宜於表現抒情、柔美的情緒。現在廣泛運用於我們的歌唱教材中的義大利古典藝術歌曲有《我心裡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燒》、《阿瑪麗莉》、《多么幸福能讚美你》、《紫羅蘭》和《我親愛的》等等。
(二)德國藝術歌曲
德國藝術歌曲的興盛繁榮是在19世紀30年代左右的浪漫主義時期。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和具有古典風格的作曲家勃拉姆斯成為藝術歌曲的代表人物。首先,德國藝術歌曲體現了音樂與詩歌的精緻結合。作曲家大多採用18世紀中葉以大文學家、詩人的著名詩篇。這些詩歌激發作曲家的創作靈感,而作曲家則在歌曲中滲透自己人生的體驗、感受和追求,並賦予原作以更深刻的內涵。舒伯特創作的《紡車旁的瑪格麗特》和《魔王》都是根據歌德最著名的敘事詩篇創作的。其次,德國的藝術歌曲高度重視民族音樂,民間音樂成為德、奧藝術創作的源泉。德國民歌大都採用分節歌形式,旋律簡潔,節奏單純,注重樸實的風格。第三,舒伯特首創了為藝術歌曲的演唱採用鋼琴伴奏的藝術形式。另外,通過調性、音色、音區和和聲的色彩變化來刻畫音樂形象,也是以舒伯特為代表的浪漫主義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法。現在廣泛運用於我們的歌唱教材中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有《聖母頌》、《鱒魚》、《獻詞》、《月夜》、《搖籃曲》、《徒然的小夜曲》、《五月之夜》等。
(三)法國藝術歌曲
法國藝術歌曲的興盛時期是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期,是一種結構精緻、完善的音樂會獨唱曲。法國藝術歌曲的主要特點首先是精緻、優雅、細膩、而含蓄的感情表現方式。這種藝術表現方式來源於法國的民族性格特點:不喜歡過分誇張。法國藝術歌曲大多抒發作者內心朦膿、憂傷的感情,暗示多於直敘,很少浪漫主義奔放的激情表現。因此演唱上要求加強嚴格的聲音控制,主張自然流暢,具有內在的激情。講究清晰的樂句劃分和結構層次。總體上,法國藝術歌曲從審美趣味到歌唱技巧,講究有控制的抒情風格。其次是法國語言的具有豐富的音樂性色彩特點,是構成法國藝術歌曲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與義大利語相比,法語元音更豐富,有15個元音和兩個半元音。它突出特點是主音、重音不突出,為演唱中詞與曲的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其三,追求純音樂的美感。歌曲演唱要求連貫、柔美的聲音,追求藝術上的形式美。法國詩歌的音韻諧和,為詩和音樂的結合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在藝術歌曲的創作上取得成就的法國藝術家主要有福雷、德彪西、拉威爾等。現在廣泛運用於我們的歌唱教材中的法國古典藝術歌曲有《月光》、《曼多林》、《美好的歌曲》、《小夜曲》、《聖母頌》、《美麗的夜晚》、《星光之夜》、《佳節》等。
(四)俄羅斯藝術歌曲
俄羅斯藝術歌曲隨俄羅斯民族樂派興起和發展於19世紀。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對音樂產生了重大影響。俄羅斯民族具有悠久而燦爛的文化,文學、歷史,尤其是蘊藏在民間的豐富的歌謠,成為俄羅斯民族樂派豐厚的創作基礎。俄羅斯音樂特有的憂鬱和寬廣深情的旋律特點,成為俄羅斯民族樂派歌曲的獨特的風格。俄羅斯藝術歌曲的代表作曲家有格林卡、達爾戈梅斯基、“強力集團”、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現在廣泛運用於我們的歌唱教材中的俄羅斯古典藝術歌曲有《雲雀》、《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北方的星》、《老班長》、《小蛆蟲》、《你什麼也別說》、《吉普賽女郎之歌》、《一句話》、《春潮》、《這兒好》、《在靜夜裡》等。
(五)中國藝術歌曲
中國藝術歌曲最早產生在學堂樂歌時期。這些歌曲大都是當時的音樂家用外國歌曲填詞而成,這就意味著它是中西方兩種音樂文化融合的成果。通過學堂樂歌這個途徑,西方音樂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開始在中國得到傳播。這為後來的專業音樂創作,尤其是藝術歌曲創作奠定了基礎。代表作品有李叔同的《送別》、《春遊》。這些作品既為我國後來的藝術歌曲作了技術上的準備,也可稱為我國近代藝術歌曲的萌芽。20年代前後以蕭友梅、趙元任、青主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音樂人才留學歐美後紛紛回國,帶回了西方的音樂理論和作曲技術,並將其同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創作出了既具歐美特徵、又具中國韻味的中國藝術歌曲。如青主的《大江東去》、《我住長江頭》,蕭友梅的《問》,趙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隨後,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也產生了一大批著名的藝術歌曲,如賀祿汀的《嘉陵江上》、張寒暉詞曲的《松花江上》、聶耳的《鐵蹄下的歌女》和冼星海的《黃河怨》等。其內容直接反映了時代、社會和民族的呼聲,具有極為鮮明的時代氣息。其數量之多,題材之集中,創作速度之快,作品流傳之廣,超過了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發展走向更深入的民族化、民眾化。許多音樂家們辛勤的勞作,使中國藝術歌曲在創作上不斷兼容併兼、推陳出新,構成了中國藝術歌曲特有的藝術風格。他們創作的大量反映時代生活的藝術歌曲至今還在人民民眾中傳唱,滿足了不同聽眾的審美需求,成為了世紀精品。現在廣泛運用於我們的歌唱教材中的中國藝術歌曲有《岩口滴水》、《我愛你,中國》、《海上女民兵》、《唱支山歌給黨聽》、《我為祖國獻石油》、《在希望的田野上》、《烏蘇里江》《祖國,慈祥的母親》《我的祖國媽媽》等。
民眾歌曲
民眾歌曲是一種老百姓易於接受的歌唱藝術體裁。民眾歌曲最早誕生於抗日戰爭年代。為了將更多的人民民眾凝聚在一起,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種集體參與的音樂歌唱體裁就應運而生。它不僅在戰爭中有效地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且也為中國歌曲創作的發展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歷史經驗和紀錄。音樂是人類行為過程的結果,它成形於某種特定文化環境中的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信仰的影響。因此,民眾歌曲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表現形式於民族危難之際誕生,也是迎合當時政治需要的結果。民眾歌曲大多數都是以大合唱,重唱和小組唱的形式來表演的。這些集體演唱形式使民眾歌曲具有明顯的民眾性的特點,它使大量的民眾加入到了音樂的表演和音樂的活動中。在“民眾歌曲”的創作過程中,一些民間的俗語和生活用語被藝術化,詩歌化了。老百姓用他們最樸實,最真摯,最熟悉的語言表達著真實的革命主義情感。民眾歌曲里被通俗化、簡單化的歌詞成為這種新的音樂形式的一個典型特點。民眾歌曲的代表作品有麥新的《大刀進行曲》、聶耳的《畢業歌》、冼星海的《到敵人後方去》和賀綠汀的《游擊隊歌》等。
民歌改編曲
民歌改編曲是指在保留原有歌曲音樂旋律、風格精髓的基礎上的大膽創新。民歌改編曲提高了歌唱者的演唱技術,增添了戲劇效果,對民族聲樂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代表作品有《藍花花》、《小白菜》、《孟姜女》。其中改編曲《藍花花》被稱為新時期民歌改編的典範,廣受演唱者的青睞。
作曲家在改編《蘭花花》的許多段落的旋律中,創造性地非常巧妙地在關鍵字上添加了一些極富陝北音樂特色的裝飾音,使得演唱者更加傳神地表現人物情感,展現一種濃郁的西部民歌風韻。民歌改編曲《蘭花花》在保留了原民歌音樂的主旋律、歌詞和基本風貌的基礎上,作曲家大膽運用現代作曲技術理論,在曲式結構、段落布局、潤腔裝飾等方面加以改進、創新,巧妙地將一些極富西北戲曲風韻的素材和西部民歌特有的吐字發聲裝飾音都吸收融合進來,從而使改編曲在人物形象的描繪和思想情感的深度挖掘、彰顯故事的戲劇性矛盾衝突及藝術張力等方面,顯示出了非凡的藝術修養和品格,濃墨重彩地描繪出了黃土高原上藍花花這樣一位美麗堅強、敢於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追求自由幸福愛情的剛烈女性的風采,塑造了具有鮮明地域民族特色的現實和浪漫主義藝術精品。這首改編曲無論在思想情感還是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等方面都遠遠超過原民歌,真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它的成功,無疑為古老傳統民歌的改編與創新開闢了一條新的探索之路,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可以借鑑的寶貴經驗。民歌改編曲還有《孟姜女》、《小白菜》、《繡荷包》、《龍船調》等。
秧歌劇
秧歌,原本是廣泛流行於我國北方特別是陝北甘寧邊區農村的一種大眾化的民間藝術。這種民間藝術由於其載歌載舞的獨特表演形式和質樸火辣的濃郁生活氣息,在廣大民眾中頗有影響。我國的秧歌基本形成五大類系:即陝北秧歌、河北秧歌、東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和鼓子秧歌。1942年至1945年間的解放區的秧歌劇共有169篇,有《開荒》、《開荒前後》、《兄妹開荒》等。著名秧歌劇《兄妹開荒》反映了邊區人民民眾的勞動生活,曲調具有濃郁的民間音樂特點,充滿了勞動氣息,既有載歌載舞的秧歌表演,又有鮮明的人物及動人的戲劇情節,成功地表現了邊區農村青年蓬勃向上的新風尚、新面貌。同時還有反映邊區民眾的政治生活,配合當時的選舉運動、反對迷信、減租減息運動而改編的《選舉去》、《破處迷信》、《減租》等秧歌劇。另外還有再現邊區新型家庭關係,或其他涉及開荒、逃難、拜年、競賽、識字、擁軍等主題的秧歌,如秧歌劇《夫妻識字》、《買賣婚姻》、《一朵紅花》等;還有描述軍民關係的,如“魯藝”排演的秧歌劇《擁軍花鼓》、《牛永貴掛彩》、《紅布條》、《劉順清》、《大家好》等。
影視歌曲
影視歌曲,即電影電視中的主題歌或插曲。它能夠起到揭示劇本主題、渲染劇情、烘托人物、升華劇本思想感情的作用,讓觀眾在視聽雙重震撼的同時,得到藝術的薰陶和美的享受。不少影視歌曲經過時間的考驗都成為了藝術精華的沉澱,永遠留在人們心中。我國的國歌原名為《義勇軍進行曲》,是上世紀30年代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長期以來它鼓舞著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在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鬥爭中勇往直前。今天,只要我們一聽到它就肅然起敬,精神振奮,它永遠是中國人民的戰歌。《我的祖國》是影片《上甘嶺》中的插曲,表達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歌曲既抒情甜美又激情澎湃、氣勢磅礴。今天只要一唱起這首歌,“美麗祖國”就浮現在眼前,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歌曲《我愛你,中國》是影片《海外赤子》插曲,抒情寬廣、跌宕起伏,在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傾訴出海外兒女一腔熾熱、真摯的愛國主義情感。令人難於忘懷的還有《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九九艷陽天》等影視愛情歌曲,它們就像沉浸著浪漫的紅酒,讓人迴腸盪氣。在影視兒童歌曲方面,《讓我們盪起雙槳》及《紅星照我去戰鬥》等優秀兒童歌曲,伴隨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成長。這些歌曲都是影視藝術歌曲中的精品,也是我國音樂藝術中的瑰寶。
我國影視歌曲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道路。上世紀20年代美聲唱法傳入我國,我們就有了土、洋兩種唱法並存。30年代的影視歌曲一部分是純粹的民間唱法,如影片《馬路天使》插曲《天涯歌女》,這種唱法音域不寬、氣息不深,難於勝任難度較高的歌曲;另一部分則完全套用西洋美聲唱法,如電影歌曲《鐵蹄下的歌女》,以及《松花江上》、《黃河怨》等。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電影歌曲較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的歌唱教學,因為這些優秀的電影歌曲一經隨影片出現就進了高校歌唱教學的教材內容。如:影片《海外赤子》插曲《我愛你,中國》、《思鄉曲》、《春天來了》、《生活是這樣美好》;影片《旋渦里的歌》插曲《船工號子》;電視連續劇《話說長江》主題歌《長江之歌》;電視片《百年恩來》主題歌《你是這樣的人》等等。經過幾代人的探索努力終於形成了當前我國影視歌曲的美聲、民族、民間、通俗、戲劇等多種唱法並存的繁榮局面。通俗唱法有韓紅演唱的電視劇《天路》主題歌《青藏高原》,極富個性,讓人震撼;戲曲唱法有老藝術家駱玉笙演唱電視劇《四世同堂》主題歌《重整河山待後生》,別有韻味,感人至深;美聲唱法有楊洪基演唱的《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跌宕起伏,充滿豪氣;民族唱法有彭麗媛演唱的電視劇《江山》的主題歌《江山》,聲情並茂,婉轉悠揚。影視歌曲的風格正一步步地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這必將大大地豐富我國的影視藝術表現力。
歌劇
歌劇是一種融音樂、戲劇、文學、舞蹈、舞台美術等為一體,以聲樂和器樂為主體的綜合藝術。歌劇的種類很多,可根據其內容與規模之不同劃分為大歌劇、正歌劇和輕歌劇。
(一)大歌劇
大歌劇一般指那些氣勢恢宏且場面浩大、音樂莊重且樂隊龐大、角色眾多且無對白的歌劇。其內容多為歷史悲劇或史詩性題材。表演時,音樂始終不間斷,由樂器演奏貫穿全劇,通常開幕有序曲或前奏曲,劇中由獨唱、重唱、合唱組成,幕與幕之間用間奏曲來連線,根據劇情插入舞蹈。如比才的歌劇《卡門》與威爾弟的歌劇《茶花女》等。我國歌劇僅從20世紀40年代才開始起步,但在借鑑歐洲歌劇與繼承民族戲曲的創作思想指導下發展很快。新中國成立後,湧現出大批優秀的中國民族歌劇。如《劉三姐》、《阿伊古麗》以及90年代的《蒼原》等。
(二)正歌劇
正歌劇一般指出現在17、18世紀以神話即古代英雄傳奇故事為題材的義大利歌劇,通常由三幕組成。音樂僅由獨唱性的宣敘調和詠嘆調連綴而成,很少使用重唱與合唱。正歌劇體裁後流傳至西歐各國,18世紀中期後逐漸衰落。如德國的格魯克所創作的《奧菲歐與猶麗狄茜》和《阿爾賽斯特》,法國的佩格萊西創作的《女僕作夫人》等。
(三)輕歌劇
輕歌劇涵義比較廣泛,如小歌劇、喜歌劇和趣歌劇等。它與歌劇沒有原則上的差別,只是題材多採用輕鬆愉快或諷刺趣味性較強的內容。歌曲通俗,歌唱輕鬆而誇張,往往帶有較濃的民族風格。如羅西尼的《塞維亞的理髮師》和奧芬巴赫的《地獄中的奧爾甫斯》等。
清唱劇
這是一種只唱不演、沒有舞台動作和舞台背景,介乎歌劇和康塔塔之間的多樂章的大型聲樂套曲,以獨唱、重唱、合唱和管弦樂隊為表現形式,有較鮮明的戲劇結構和情節,更富於史詩性和戲劇性。十七世紀起源於義大利,十八世紀以前,清唱劇所表現的內容基本上是《聖經》故事和世俗音樂兩大類別。十九世紀以後,清唱劇的內容題材日益擴大,加入了愛情故事的內容,現代作曲家們已經用這種體裁來表現重大的歷史和現實題材。著名的清唱劇有亨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創世紀》、《四季》和黃自的《長恨歌》等。
音樂劇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中說:音樂喜劇,又名音樂劇。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由喜歌劇及小歌劇演變而成。它熔戲劇、音樂、歌舞於一爐,富於幽默情趣及喜劇色彩,音樂通俗易解。最早的一部作品,是英國S.瓊斯的《快樂少女》(1893)。音樂喜劇盛行於紐約的百老匯,故又稱百老匯音樂劇或美國歌舞劇。其內容偏重於幽默風趣及談情說愛,音樂輕鬆愉快。如J.克恩作曲的《戲船》、G.格什溫的《波吉與貝絲》、R.羅傑斯的《音樂之聲》。音樂劇作為一種獨立於舞台的音樂戲劇形式,經歷了百年來的發展後,已經成為了活躍於二十世紀世界藝術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樂形式之一。它憑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及自身巨大的親和力,贏得了大眾的青睞和喜愛。
音樂劇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結果。目前,音樂理論界對其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按表演形式分類,可分為以劇情為主的敘事音樂劇(Book Musical)、音樂喜劇(Musical Come-dy),如《音樂之聲》、《天上人間》、《美女與野獸》、《巴黎聖母院》等;以及以秀場表演、視聽享受為主的綜藝秀(Vaudeville)與時事秀(Revue)兩種,如《貓》、《弗斯》等。
(二)按表現手段分類,可分為戲劇導向的音樂劇、舞蹈導向的音樂劇和音樂導向的音樂劇三種。第一種多為小說或戲劇改編,劇中常以道白交代情節,在人物內心感情激盪、戲劇矛盾尖銳時即以歌曲或音樂及輕快優美的舞蹈代替語言,如《音樂之聲》、《賣花女》等。第二種則以舞蹈居多,將舞蹈作為闡釋主題、展示情節、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如《愛的接觸》、《西區故事》、《貓》等。最後一種則對聲樂要求較高,歌唱是全劇的重點,有的甚至沒有對白,如《悲慘世界》、《歌劇魅影》等。
(三)按音樂劇流派劃分,可分為科恩、羅傑斯和小哈姆斯坦的古典音樂劇流派;勒納和洛維的小歌劇流派;桑德海姆和普林斯的“概念音樂劇”流派;勛伯格和鮑伯利的史詩流派;韋伯和萊斯的現代流派音樂劇;呂克.普拉蒙登和理察.科錢特的浪漫主義流派以及後現代流派音樂劇這七種。
(四)按音樂劇類型分類,可分為喜劇,如《設計生活》等;諷刺性音樂劇,如《百老匯大掃把》、《搞笑百老匯》等;恐怖音樂劇,如《完美罪行》等;懸念音樂劇,如《捕鼠器》等;以及另類音樂劇,如《藍人小組:彩繪管子》、《大家一起飛》等。
時至今日,音樂劇已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國,成為一種跨越國家、地域、語言、民族等界限的歌唱藝術形式。非英美國家和地區也產生了一批優秀的音樂劇,如日本的《李香蘭》;台灣、香港地區的《雪狼湖》;澳大利亞的音樂劇《巧巧桑》等。它們在音樂劇藝術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和表現出來的獨創性、對音樂劇發展所做出的歷史性貢獻不容忽視。近些年來,以《悲慘世界》、《貓》、《歌劇魅影》、《巴黎聖母院》等經典作品為先導,音樂劇逐步進入中國現代都市文化市場。人們對音樂劇這種舶來的藝術形式有了一定認識,而一些敏銳的藝術家也投入到音樂劇的創作和表演當中去,努力去開拓具有中國民族風格韻味的音樂劇,如《芳草心》、《秧歌浪漫曲》、《四毛英雄傳》、《日出》、《金沙》、《電影之歌》等。
器樂曲的分類
器樂曲從曲名、曲式結構、演奏方式等等方面來看都是各種各樣的。但它基本上又可分為三大類:
A. 標題音樂與無標題音樂;
B. 室內樂和交響音樂;
C. 單聲音樂和多聲音樂。多聲音樂中又可分為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
以上各種類型,也是音樂作品的各種體裁,是各有特點的。此外還有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之分。
1.【無標題音樂】這類器樂作品沒有指示樂曲具體內容的文字標題,而只用曲式名稱如:“奏鳴曲”、“賦格”、“變奏曲”等作為曲名,或用樂器體裁名稱如:“前奏曲”、“練習曲”、“小步舞曲”等作為曲名。由於同名的樂曲很多,為了有所區別,就加上樂曲的開始調名,例如""C大調奏鳴曲"、"e小調交響曲",或者再加上作者創作此種體裁的作品的編號,例如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蕭邦的《夜曲--作品第九號之二》等。
無標題音樂在創作時,沒有用音樂來反映客觀現實的意圖,而只求通過音樂藝術來抒發某種主觀情緒,表現某種精神意境,甚至主要著重音樂藝術本身的音響美和形式美的追求與體裁風格特徵的體現。因之很難加上名副其實的文字標題。有的作者不願藉助於文字標題來說明樂曲的內容,而只希望欣賞者自己去心領神會。所以只以曲式名稱或音樂體裁的名稱作為曲名,而不設標題。
2.【標題音樂】是以文字或標題闡明作品思想內容的器樂作品。其淵源可上溯至十六世紀以前。十九世紀上半葉標題音樂因歐洲浪漫派音樂家的提倡而盛行。標題音樂的名稱也於此時產生。重要作曲家有:柏遼茲、李斯特等。
標題音樂比起無標題音樂來,由於它的表現力的尖銳性和生動的音樂形象更易於被廣大民眾所了解,因此它在器樂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室內樂】原指西歐宮廷貴族中演奏、演唱的世俗音樂,以區別於教堂音樂及歌劇音樂。十六世紀初發源於義大利,如“室內奏鳴曲”、“室內康塔塔”等。十八世紀末葉以後,室內樂是指由少數人演奏、演唱並為少數人所欣賞的音樂。現今,多指各種重奏曲(有時也包括獨奏曲),使用少數樂器伴奏的獨唱、重唱曲等。室內樂的演奏者,需具備獨奏的技巧,同時要有同別人合作的能力。
4.【交響音樂】它是指用管弦樂隊演奏的管弦樂曲。它可以採用任何曲式譜曲(通常是中大型結構的),而最典型的曲式結構則是“交響曲”。交響曲是由三、四個樂章組成的管弦樂隊演奏的模範大曲。我們不可把“交響曲”與“交響音樂”兩者混為一談。
5.【復調音樂】它是主調音樂的對稱,多聲部音樂的一種。它是以若干個旋律同時進行而組成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在橫的關係上,各種聲部又彼此形成良好、協調的和聲關係。復調音樂還分:(1)因對比的方式所寫的復調音樂稱“對位音樂”,簡稱“對位”,即對位式的復調音樂。(2)以模仿方式為基礎所寫的復調音樂,通稱“卡農”,即“輪唱”或“輪奏”。(3)用襯托的方式所寫的復調音樂稱“支聲復調”。復調音樂以對位法為其主要創作技法。
6.【主調音樂】它是復調音樂的對稱,多聲部音樂的一種。其中有一個聲部(通常高音部)旋律性最強,處於主要地位,其他聲部則以和聲等手法對主旋律進行烘托和陪襯。
7.【歌劇音樂】歐洲十六世紀以來一種社會影響較大的音樂與戲劇相結合的綜合藝術體裁。歐洲十八、十九世紀的歌劇音樂一般包含有序曲及幕間曲、詠嘆調及其它抒情性的獨唱、宣敘調及詠敘調、合唱及重唱等。
序曲:它是當歌劇還未開幕前,由管弦樂隊演奏的音樂,其使命在於綜合地敘述全部歌劇發展的重要關鍵場面,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旋律,它仿佛是劇情的縮圖。合唱常用於歌劇中的民眾場面。
詠嘆調:歌劇主角的獨唱,相當於戲劇中的獨白,它的任務是表現歌劇中主要人物各自的特性,描繪他們的“肖像”。詠嘆調是歌劇中最精采的音樂,它有完整的結構形式和情感層次,可以單獨演唱。
宣敘調:接近於詠嘆調的一種短小的樂曲,它經常出現在詠嘆調之後。宣敘調又名"朗誦調",是一種朗誦式的歌曲,相當於戲劇中的對白。
器樂曲體裁
體裁就是藝術作品的式樣和類型(品種)。"曲式"是指樂曲在連貫展開過程中的結構布局,而樂曲的體裁則是指樂曲在音樂風格和性質方面的特徵。這是一首樂曲的兩個方面。不同體裁的器樂曲的形成,都是同它們各自的套用和表演的目的、演出的場合、樂曲內容的傾向性、音調和節奏的特色、音樂風格的特徵等等有關。
1.【前奏曲】(Pre1ude)原文是“序”、“引子”之意。它是一種單主題的中、小型器樂曲。它源自十五、十六世紀某種樂曲前的引子,最初常為即興演奏,有試奏樂器音準、活動手指及準備後邊樂曲進入的作用。不少作曲家均有獨立的鋼琴前奏曲。十九世紀後,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音樂亦有稱作"前奏曲"者,其含義與上述獨立體裁的前奏曲有所不同。
2.【序曲】(Overture)樂曲體裁之一。原指歌劇、清唱劇等作品的開場音樂,十七、十八世紀的歌劇序曲分為“法國序曲”及“義大利序曲”兩類。前者為復調風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個段落組成,中段為賦格形式,末段較短;後者為主調風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個段落組成,後世交響曲即由此演變而成。十九世紀以來,從貝多芬開始,作曲家常採用這種體裁寫成獨立的器樂曲,其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式並有標題。如貝多芬的《科里奧蘭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3.【套曲】(Divertimento)包括若干樂曲或樂章的成套器樂曲或聲樂曲,其中有主題的內在聯繫和聯貫發展的關係。如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舒伯特的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等。認廣義上說,奏鳴曲、交響曲、組曲、康塔塔等均屬之。
4.【小步舞曲】(Menuet)一種起源於西歐民間的三拍子舞曲,流行於法國宮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風格典雅。十九世紀初,小步舞曲構成交響曲奏鳴套曲的第三樂章,後又被諧謔曲所代替。
5.【諧謔曲】(Scherzo)諧謔曲亦稱詼諧曲,一種三拍子器樂曲。其主要特點是節奏活躍、速度較快,常出現突發的強弱對比。它常在交響曲等套曲中作為第三樂章出現,以取代宮廷風格的小步舞曲。
6.【賦格】(Fuga)西洋復調音樂中主要曲式和體裁之一,又稱“遁走曲”,意為追逐、遁走。它是復調音樂中最為複雜而嚴謹的曲體形式。其基本特點是運用模仿對位法,使一個簡單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題在樂曲的各聲部輪流出現一次(呈示部);然後進入以主題中部分動機發展而成的插段,此後主題及插段又在各個不同的新調上一再出現(展開部);直至最後主題再度回到原調(再現部),並常以尾聲結束。
7.【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其原意為“規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即嚴格的模仿對位。
8,【練習曲】(Etude)用於提高器樂演奏技巧的樂曲。它通常包含一種或數種特定技術課題。蕭邦為其創始人。這種樂器練習曲除用以練習技巧外,同時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舞台效果。李斯特、德彪西等都創作有此類練習曲。
9,【浪漫曲】(Romance)泛指一種無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小的器樂曲。其特點為:曲調錶情細緻與歌詞緊密結合,伴奏亦較豐富。
10.【狂想曲】(Rhapsodie)一種技術艱深且具有史詩性的器樂曲。原為古希臘時期由流浪藝人歌唱的民間敘事詩片斷,十九世紀初形成器樂曲體裁。其特徵是富於民族特色或直接採用民間曲凋,如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拉威爾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11.【幻想曲】(Fantasia)一種含有浪漫色彩而無固定曲式的器樂敘事曲。原指一種管風琴或古鋼琴的即興獨奏曲。十八世紀末葉起,幻想曲遂成為獨立的器樂曲,如格林卡運用俄羅斯民間音樂寫成的管弦樂曲《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
12.【創意曲】(Invention)它是以模仿為主的復調音樂的體裁名稱,是一種復調結構的鋼琴小曲,根據某一音樂動機即興發展而成,類似小賦格曲等。
13.【托卡塔】(Toccata)又稱“觸技曲”,它是一種富有自由即興性的鍵盤樂曲。
14.【薩拉班德】(Sarabande)舞曲的一種。據情起源於波斯,十六世紀初傳入西班牙。由於情調熱烈奔放而被教會禁止。十六世紀未傳入法國後,逐漸演變為速度緩慢、音調莊重的舞曲,常用於貴族社會和舞劇中。其結構為二部曲式,節奏為三拍子;第二拍的音,時值較長而突出。
15.【塔蘭台拉】(Tanantella)塔蘭台拉原為義大利南部的一種民間舞曲。據傳:被一種毒蜘蛛“塔蘭圖拉”(Tarantula)咬傷的人,必須劇烈跳舞始能解毒,塔蘭台拉舞即起源於此說,另一說此舞因產生於塔蘭多城而得名。其特點:速度極快,6/8或3/4拍子,主要節奏為連續不斷的三連音,情緒熱烈。
16.【即興曲】(Impromptu)它原是鋼琴獨奏曲的體裁名稱,後也用於其他樂器的獨奏樂曲。它是即興創作的器樂小品,常由激動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組成,所以大多數是復三部曲式的。
17.【夜曲】(Nocturne)原指十八世紀所流行的西洋貴族社會中的器樂套曲,風格明快典雅,常在夜間露天演奏,與“小夜曲”類似。
18.【小夜曲】(Serenade)原指傍晚或夜間在情人的窗下歌唱的愛情歌曲體裁,所以曲調常是親切抒情的。在十八世紀末開始出現多樂章的重奏或合奏曲的小夜曲,則是為當時的達官貴族餐宴時助樂用的,曲調較輕快活潑,而與愛情無關,屬於室內樂體裁。
19.【無言歌】(Song without Words)(無詞歌)它的旋律猶如歌曲,用音型伴奏,但卻無歌詞,不供歌唱之用,是抒情歌曲般的器樂小品。由孟德爾頌首創。
20.【搖籃曲】 (Lullaby)又稱催眠曲,它原是母親撫慰小兒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簡短。其旋律輕柔甜差,伴奏的節奏型常帶搖籃的動盪感。
21.【隨想曲】(Caprice)又稱奇想曲、異想曲,其性質近似幻想曲,也是結構自由、大小不定,指一種富於幻想的即興性器樂體裁,有賦格式、套曲形式。
22.【圓舞曲】(Waltz)又稱“華爾茲”,起源於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圓舞曲分快、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旋轉。十七、十八世紀流行於維也納宮廷後,速度漸快,並始用於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起風行於歐洲各國。現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秦明快,旋律流暢;伴奏中每小節常用一個和弦,第一拍重音較突出,著名的圓舞曲有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淄河》、韋伯的《邀舞》等。
23.【瑪祖卡】(Mazurka)波蘭的一種民間舞曲,其動作有滑步、成對旋轉、女人圍繞男子作輕快跑步等。瑪祖卡的音樂特點為:中速、三拍子,重音變化較多,以落在第二、三拍常見,情緒活潑熱烈。
24.【波洛乃茲】(Polonaise)也稱“波蘭舞曲”一種莊重緩慢、具有貴族氣息的三拍子舞曲,源於波蘭民間。
25.【波爾卡】(Polka)捷克的一種民間舞曲,以男女對舞為主,其基本動作由兩個踏步組成,一般為二拍子。
26.【協奏曲】(Concerto)指一種由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的大型器樂作品。它的特點是獨奏部分具有鮮明的個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在音樂進行中,獨奏與樂隊常常輪流出現,相互對答、呼應和競奏。獨奏時,樂隊處於伴奏地位,會奏時,獨奏樂器休止,完全由樂隊演奏。古典協奏曲的奠基人是莫扎特。
協奏曲一般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是熱情的快板,多用奏鳴曲式,音樂充滿生氣;第二樂章是優美的、抒情的慢板,音樂帶有敘事風格;第三樂章是歡樂的舞曲,音樂蓬勃有力,活躍奔放。在第二樂章結束前往往加有獨奏樂器單獨演奏的華彩樂段,以表現高度的演奏技巧。在現代協奏曲創作中,也有以花腔女高音獨唱(無詞)與樂隊的協奏的聲樂協奏曲。
27.【組曲】(Suite)它是“繼續”、“連續”之意,由若干器樂曲組成的套曲,其中各曲有相對的獨立性。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典組曲又稱"舞蹈組曲",興起於十七到十八世紀之間,它採用同一調子的各種舞曲連線而成,但在速度和節拍等方面互相形成對比,如巴赫的古鋼琴組曲。近代組曲又稱"情節組曲",興起於十九世紀,從歌劇、舞劇、戲劇音樂或電影音樂中選若干樂曲編成。
有的組曲系根據特定標題內容或民族音樂素材寫成,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爾 ·金特組曲》、俄國作曲家裡姆斯基的《舍赫拉查達》、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捷克組曲》等。
28.【交響詩】(Symphonic poem)一種單樂章的具有描寫和敘事、抒情和戲劇性的管弦樂曲,屬標題音樂的範疇。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於1850年首創這一體裁,後來發展了它。交響詩的題材多取自文學、詩歌,戲劇,繪畫及歷史傳說,內容富有詩意;樂曲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據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發揮,也有用變奏曲式、三部曲式或自由曲式寫成的。 另有音詩、音畫、交響童話、交響傳奇等體裁,均與交響詩的性質相類似。
29.【奏鳴曲】(Sonata)原是義大利文,它是從拉丁文“Sonare”(鳴響)而來,而與“Cantata”(康塔搭,大合唱)一詞相對立,是大型聲樂套曲體裁之一,原意為“用聲樂演唱”,一個是“響著的”,一個是“唱著的”。起初奏鳴曲是泛指各種結構的器樂曲,到十七世紀後期在義大利作曲家柯列里的作品才開始用幾個互相對比的樂章組成套曲型的奏鳴曲。
到十八世紀方定型為三個樂章。(海頓、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都是三個樂章的。)後來“奏鳴--交響套曲”又增加了一個“小步舞曲”樂章,插在第二、三樂章之間,成為四個樂章的“奏鳴--交響套曲”。到貝多芬又用“諧謔曲”代替“小步舞曲”,後來的作曲家還有用“圓舞曲”作為第三樂章的。奏鳴曲在結構上類似組曲的一套樂曲,但它又和交響曲分不太開,它是一種大型套曲形式的體裁之一。
30.【康塔塔】(Cantata)大型聲樂套曲體裁的一種。原意為“用聲樂演唱”。最初是一種獨唱或重唱的世俗敘事套曲,以詠嘆調和宣敘調交替組成,到十七世紀中期傳入德國,遂發展成為一種包括獨唱、重唱、會唱的聲樂套曲,以世俗或《聖經》故事為題材。"康塔塔"在形式上與"清唱劇"有相似之處,唯規模較小;其內容偏重於抒情,故事內容亦較簡單。
31.【清唱劇】(Oratorio)譯為“神劇”、“聖劇”。它是大型聲樂套曲體裁的一種。包括獨唱(詠嘆凋,宣敘調),重唱合唱及管弦樂等,十六世紀末起源於羅馬,初以《聖經》故拿為題材,化妝演出,其後亦採用世俗題材。十七世紀中期始發展為不化妝的音樂會作品,其中合唱處於主要地位。
32.【交響曲】(Symphony)源於希臘語“一齊響”,是大型器樂曲體裁,亦稱“交響樂”,系音樂中最大的管弦樂套曲。交響曲的產生同十七、十八世紀法國、義大利歌劇的序曲以及當時流行於各國的管弦樂組曲、大型協奏曲等體裁有直接的聯繫。交響曲的結構,一般分四個樂章(也有只用兩個樂章或五個樂章以上的),各樂章的特點如下: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結構,其音樂特點是快速、活潑,主調具有戲劇性,表現人們的鬥爭和創造性的活動。它強調不同形象的對比和戲劇性的發展,是全曲的思想核心。樂章前常見概括全曲基本形象的慢速序奏。
第二樂章:曲調緩慢、如歌,是交響曲的抒情中心。採用大調的下屬調或小調的關係大調。它的曲式常為奏鳴曲式(可省略展開部),單、復三部曲式,或變奏曲式等,具有抒情性。第二樂章往往表現哲學思想,人道主義精神,愛情生活,自然風光等,其內容與深刻的內心感受及哲學思考有聯繫。這裡突出人們的情感和內心體驗。
第三樂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調,常以小步舞曲或諧謔曲為基礎,採用復三部曲式、變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在古典交響曲的這一樂章中,往往描寫,人們閒暇、休息、娛樂和嬉戲等日常生活的景象,以及活潑幽默的情緒。
第四樂章:非常快速,主凋多採用迴旋曲式、迴旋奏鳴曲式或奏鳴曲式的結構,它常常表現出生括的光輝和樂觀情緒,也往往表現出生活、風俗和鬥爭的勝利,節日狂歡場面等。它是全曲的結局,具有肯定的性質。
因此,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思想內容最深刻、結構最完美、寫作技術最全面而艱深的大型器樂體裁,它以表現社會重大事件、歷史英雄人物、自然界的千變萬化、富於哲理的思維以及人們為之奮鬥的崇高理想等為見長;它總帶是有一定程度的戲劇性。
交響曲雖在十六、十七世紀已形成了規範的基本格局,但十八到十九世紀維也納古典樂派為交響曲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因而使歐洲的器樂創作發展到了一個重要階段,成了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前驅。
海頓確立了四個樂章的交響曲的規範形式,採用了編制理想的樂隊組合方式,展示了多樣的主題發展方法,使小步舞曲洋溢著民間的氣息。他一生寫了一百零四部交響曲,被譽為“交響曲之父”。
莫扎特的交響曲,清麗流暢、結構工整,吸收了德奧歌劇的創作經驗和民間素材,採用帶有復調因素的主調風格和旋律化的展開手法,豐富了交響曲的表現力。他一生共創作交響曲四十九部,由於他創作的早熟,人們稱他為“天才中的天才”。
海頓、莫扎特的交響曲,被人們視為交響音樂創作中的“珍品”。
貝多芬在他的交響曲中浸滲了法國大革命先進思想和戰鬥熱情。他用廣闊發展的動機,自己以富於動力性的和聲,擴大了展開部的內容,給結束部以充分抒發的餘地,使奏鳴曲式成為戲劇性的形式。他用詼諧(諧謔)曲代替了小步舞曲樂章,使終曲樂章成為全曲肯定性的結局,甚至在末樂章引入了合唱,這使他成為浪漫樂派的開路人。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技巧上,貝多芬都是一位巨人。他的九首交響曲被視為交響音樂創中的“極品”。
自十九世紀開始,經浪漫樂派、民族樂派、後期浪漫樂派大師之手,交響曲又有了新的發展。